宁德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宁德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福建省 > 宁德市

宁德市汉语拼音:Níngdé Shì;英文:Ningde City),中国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俗称闽东。东临东海,北邻浙江省,地理坐标为北纬 26°17′-27°41′,东经118°32′-120°52′。 陆地面积1.35 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宁德市户籍人口355.23万人。 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地处鹫峰山脉东南部,太姥山西南部,东临东海。地势从西、西北向东、东南倾斜,间有峡谷。海岸线曲折,长943千米,有三都、嵛山、浮鹰等大小岛屿305个。福宁湾、沙埕港、三都澳为天然良港。境内溪流众多,交溪(长溪)、霍童溪分别斜贯中部、南部,注入三都澳,古田溪纵贯西部注入闽江。有漳湾码头、下白石码头、赛岐码头。有古田溪、南溪、麻竹坪等水库。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1358~2070毫米。年均温14.6~19.3℃,1月均温9.6℃,7月均温28.6℃。沈海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区境东部,枫湖、小浦、下甘、沙闾、飞礁公路纵横境内。名胜古迹有太姥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屏南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南漈公园、鲤鱼溪公园、赤岸石桥、吉祥寺塔、支提寺、大京城堡、建善寺。纪念地有柏柱洋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地、闽东革命烈士陵园、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地。

  • 邮编:352100 代码:350900 区号:0593

行政区划

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蕉城区。

历史

  晋太康三年(282)划侯官县温麻船屯设温麻县,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撤温麻县入原丰县。唐武德六年(623)以温麻废县设长溪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开成(836—840)中增设威德场。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升为宁德县。宋淳佑五年(1245)增设福安县,与长溪、宁德皆属福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长溪县为福宁州,辖福安、宁德2县,属福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福宁州降为县,成化九年(1473)恢复福宁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福宁州为福宁府,并就府治设霞浦县,属福建布政司(省),同年划入建宁府的寿宁县,乾隆四年(1739)增设福鼎县,计辖霞浦、福安、宁德、福鼎、寿宁5县,清末属宁福道。1912年废府制,属东路道(1914年为闽海道),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政府”)成立时属“闽海省”。1934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1935年为第一行政督察区,1943年为第八行政督察区。1935年所设周墩、柘洋2特区,1945年改为周宁、柘荣县。

  1949年6月至9月各县相继解放,为第三专区。1950年4月改名福安专区(驻福安),辖福安、宁德、福鼎、霞浦、寿宁、周宁、柘荣7县。1956年增进原属闽侯专区的长乐、连江、罗源3县,撤销柘荣县,1959年划长乐、连江2县归闽侯专区,增进原属南平专区的松溪、政和2县。1960年合并松溪、政和为松政县。1961年恢复柘荣县。1962年划罗源县归福州市,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政和2县。1970年7月专区迁驻宁德,改名福安地区,同年划松溪、政和2县归南平地区,增进原属闽侯专区的连江、罗源、古田、屏南4县,再次撤销柘荣县。1971年改为宁德地区。1975年恢复柘荣县。1983年划连江、罗源2县归福州市。1988年撤宁德县,设县级宁德市。1989年、1995年,福安、福鼎相继撤县设市。

  1999年11月14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宁德地区和县级宁德市,设立地级宁德市。市政府驻新设立的蕉城区。宁德市设立蕉城区,以原县级宁德市的行政区域为蕉城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八一五中路。宁德市辖原宁德地区的寿宁县、霞浦县、柘荣县、屏南县、古田县、周宁县和新设立的蕉城区。原宁德地区的福安市和福鼎市由福建省直辖。2000年正式撤地设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宁德市常住总人口2991258人。其中:蕉城区 400293人、霞浦县 456474人、古田县 398990人、屏南县 168482人、寿宁县 230571人、周宁县 168887人、柘荣县 92434人、福安市 554057人、福鼎市 52107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宁德市常住总人口2821996人,其中:蕉城区429260人,霞浦县461176人,古田县323700人,屏南县137724人,寿宁县175874人,周宁县112701人,柘荣县88387人,福安市563640人,福鼎市5295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