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化
第1行: 第1行:
 +
[[文件:94657.jpg|right|thumb|280px|安徽:黄山风景区]]
 +
[[文件:94656.jpg|right|thumb|280px|安徽:九华山风景区]]
  
 
+
[[文件:94655.jpg|right|thumb|280px|安徽: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
 
+
[[文件:94654.jpg|right|thumb|280px|安徽:亳州花戏楼]]
 +
[[文件:94653.jpg|right|thumb|280px|安徽:黄山风景区]]
 +
[[文件:94652.jpg|right|thumb|280px|安徽:九华山风景区]]
  
  

2013年4月27日 (六) 20:58的版本

安徽:黄山风景区
安徽:九华山风景区
安徽: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
安徽:亳州花戏楼
文件:94653.jpg
安徽:黄山风景区
文件:94652.jpg
安徽:九华山风景区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陆省份,大致位于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南北,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主要分为:徽文化、江淮文化和中原文化;在经济上属于中国中部经济区。省会为合肥市。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 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 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 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

  2011年,全省人口出生率12.23‰,比上年下降0.47个千分点;死亡率5.91‰,下降0.0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32‰,下降0.43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6875.9万人,比上年增加48.9万人;常住人口5968万人,增加11万人。城镇化率4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 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安徽襟江带淮,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1300公里;铜陵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连接南北,公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分别居中部地区第 2位和第3位;京沪、京九、亚欧大陆桥等铁路纵贯境内,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安徽邮电通讯发达,是全国第三个实现所有市县通讯数字化的省份。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全省现有耕地408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其中可养面积48万公顷。共有 生物资源1091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 30种,珍稀野生动物54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8种和368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水资源蕴藏总量约为68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0位。全省已发现近140种有用矿产,探明储量的67种,煤、 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50亿吨,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万吨,硫铁矿储量5.64亿吨,分别居全国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安徽临江近海,襟江带淮,地理位置优越,既是沿海与中西部内陆腹地的过渡带,又是南北商旅的辐辏通衢,为中原的襟喉之地。

  安徽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安徽地形复杂, 以平原为主。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4.3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2%;丘陵4.1万平方公里,占29.4%;平原4.35 万平方公里,占31.3%; 湖泊和洼地1.11万平方公里,占8.0%。安徽境内长江、 淮河横贯其间, 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安徽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两个气候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安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风景名胜具有品位高、密度大、知名度高的明显优势,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等均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享誉天下,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称。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齐云山是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巢湖、太平湖风景名胜区也驰名遐迩。

  安徽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2009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18种(含普通建筑用石料矿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9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2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行政区划

  2011年底,全省共有16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6个省辖市,6个县级市、62个县、43个县级区。省会合肥市。



地理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1)淮北平原 (2)江淮丘陵 (3)皖西大别山区 (4)沿江平原 (5)皖南山区。

山脉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

河流、湖泊

  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气侯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08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3)动植物资源。全省森林面积3600.7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258.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3755.4万立方米。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2008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138种(含亚矿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105种(含普通建筑用石料矿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9种,非金属矿产79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地质勘查部门开展各类地质(科研)项目204项,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20处,新增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6.2亿吨。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矿种1种(镓)。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地方特产

  古井贡酒 我国八大名酒之一,产于毫州市古井镇。古井贡酒是用古井泉水酿造而成,其井系三国时代遗迹,井水堪称甘露,呈乳白色。由于井水天然味甜,酿成的酒颜色清澈如水,香纯如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同时它还具有润喉止渴、通胃解劳之功能,是我国宴请国内外嘉宾之珍品。

  口子酒 产于淮北市滩溪县,系浓香型白酒。口子酒酿造历史悠久。据传,战国时期,宋国迁都相山,就大量酿造。口子酒历时千年,素有“名驰冀北三千里,昧占江南第一家”之誉。口子酒人口昧道甘美,酒后心悦神恰,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

  黄山毛峰 中国极品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黄山。黄山毛峰外形美观,每片茶叶约半寸,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酷似雀舌,全身披白色绒毫,为其他名茶所不及。黄山毛峰是历代皇帝点名要的贡品茶。1949年以后,也一直作为我国外事活动中馈赠国宾的礼品茶。

  祁门红茶 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中国著名的工夫茶。主要产地为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默县等地。素有“茶中英豪”和“群芳最”之称。“祁门红茶”品质优异,制造工艺精湛。条索紧细,色泽乌润,汤色红艳,饮之醇和,回味隽厚。国际上称之为“祁门香”。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信誉。

  屯溪绿茶 中国传统名茶,简称“屯绿”,有“绿色黄金”之誉,是皖南地区数县绿茶的统称。因黄山辖清县和相邻县的绿茶旧日均在屯溪茶市总经销转口,故称之为“屯溪绿茶”,是黄山市大宗出口产品,也是我国炒育中出类拔革的品种。

  太平猴魁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黄山市黄山区。因其品质超群,人称“尖茶魁首”,冠以地名,故名“太平猴魁”。因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芽长藏而不露,有“两刀夹一枪”之说。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奖状。

  六安瓜片 主要产于皖西大别山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县,尤以金寨县所产“齐山云雾”品质最佳。“齐山云雾”瓜片已有300多年历史,明清代均为贡品。1949年后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由单片叶制成,不含芽头和茶梗,其外形直顺完整,叶边背卷平摊,宛如瓜子,色泽宝绿润亮。

  涌溪火青 一称“鹰窝岩茶”,产于宣城市经县,是中国极品绿茶之一,已有300余年的生产历史。外形呈颗粒状,似螺丝形,紧实细润,墨绿白毫,香气浓厚鲜爽,有独特的花香。

  敬亭绿雪 产于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敬亭绿雪”久负盛名。《宣城县志》上记载有:“明、清之间,每年进贡300斤”。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宣州诗人施润章在京都翰林院修明史,饮敬亭绿雪后即作诗赞:“薄滚如花乳,湛湛如云液……枝枝经手摘,贵真不贵多。”明清时期就被列为贡茶。

  霍山黄芽 主要产于六安市霍山。历史悠久,唐代即有“寿州霍山之黄芽”的记载,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该条条形紧密,形如雀舌,颜色金黄,白毫显露,汤色黄绿,香醇浓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气。

  萧县葡萄酒 盛产于宿州市萧县。该酒营养丰富,醇香浓郁,柔和爽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长期饮用,可增进食欲,活络筋骨。该酒品种繁多,主要品牌有味美思、白兰地、十全大补、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等。特别是“夜光杯”牌葡萄酒在全国享有盛名,并远销东欧、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水东蜜枣 盛产于宣州素有“枣乡”之称的水东镇。早在300多年前水东青枣即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脆甜而闻名于世。经加工制成的蜜枣具有糖份重、色面好、晶莹透明、甜香可口、储存时间长等特点,素有“天香枣”之称。其“金丝琥珀枣”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东南亚及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怀远石榴 产于蚌埠怀远县。古人曾赞其“子白莹澈如水晶,果实大如碗,皮黄而透红,粒精赛玉米,明洁如珍珠,肉肥核细,汁多味甘”,“一粒入口,甜如含蜜”。怀远石榴为我国五大名贵石榴品种之一,而怀远玉石籽石榴名列首位,明清时期即被作为贡品送入宫廷。怀远石榴以其独特的品质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欧亚。

  砀山酥梨 简称“砀山梨”,盛产于宿州砀山县,被誉为“优梨之冠”。其果实大,色黄亮,皮薄、肉多、汁丰富,味甘甜、脆酥,入口无渣且核小。 主要品种有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等,以金盖酥品质最佳。砀山梨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糖、矿物质,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润肺止咳,去热消炎及解酒毒等。除能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梨酒、梨汁、梨膏、梨脯、梨罐头等。

  青阳折扇 又称“九华折扇”,明代已跻身于国内名扇之林,由池州青阳县九华工艺厂生产。青阳纸折扇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把实用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纳凉、装饰、收藏及馈赠亲朋好友的精美礼品。

  灵壁石 产于宿州灵壁县。“灵壁一石天下奇,宝落世间何巍巍,声如青铜色如玉,秀润四时岚岗翠”,这是宋代诗人方岩赞美灵壁大理石的绝妙佳句。灵壁石有奇特的天然造型,峰峦洞壑,浑然一体,骨秀色青,扣之有声,集漏、透、瘦、怪、丑、清、奇、形、响诸美于一身,色泽秀丽雅致,质地细腻光洁,居中国四大美石之首,为历代名人雅士所珍藏。

  徽州漆器 主产于黄山徽州。徽州盛产国漆,以国漆作原料,掺以绿松石、丹砂、珊瑚、青筋蓝、朱砂等,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制成漆器。徽州漆器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现代产品继承了传统细嵌螺甸漆的风格,髹漆打磨推光,需经几十道工序。成品图案花纹瑰丽,光彩夺目。人立其上,不见漆损;沸水茶杯置其上,不伤漆面丝毫。漆器色泽艳丽多彩,有天蓝、墨绿、淡绿、奶油、铁锈红、朱砂红以及淡紫、洁白等品种有镶嵌、刻漆、描金绘彩、磨漆、堆漆五大类。产品有挂屏、台屏、屏风、炕几、书橱、果盘、花瓶、电视机柜、啤酒橱等,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享誉甚高。

  芜湖铁画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原名“铁花”。铁画吸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及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以低碳钢作原料,以铁代墨,以锤代笔,经过出稿、剪、砸、烧打、上漆蜡、上框等工序和“打活”、“钻活”等工艺,精致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艺术品。其特点既有国画、水墨画之境,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黑白分明,苍劲凝重,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

  徽墨 主产于黄山屯溪、歙县、绩溪等地,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创始人为南唐制墨名家奚超和其子奚延珪。徽墨以松为原料,经过点烟、和料、压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致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馨香浓郁、造型美观、防腐防蛀等,宜书宜画,既畅销国内,又远销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尤其是“超顶漆烟墨”更是珍品中精品。

  宣纸 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产于唐代,因生产于宣城泾县而得名。其主要采用皖南山区的青檀皮和砂田稻草为原料,经过揉、蒸、浆、水捞、贴烘等18道工序、100多项操作过程精制而成。其特点质地细薄、绵韧、洁白、紧密,不蛀不腐,搓折无损,润墨性强,尤以耐老化、拉力强及不变色而被称为“纸中之王”、“千年寿纸”,是古今中外书画艺术的珍贵载体。据史载,早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宣纸就远销欧洲。地处宣城泾县的中国宣纸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宣纸生产基地,“红星牌”宣纸曾两次获国家金质奖,是国家出口免检商品。2002年8月,宣纸被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办公室正式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产品”。宣城泾县被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它是我国“文房四宝”中第一个获此保护的产品。



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间文学
    • 桐城歌
  • 传统音乐
    • 当涂民歌
    • 巢湖民歌
    • 五河民歌
    • 徽州民歌
    • 大别山民歌
    • 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
  • 传统舞蹈
    • 花鼓灯
    • 火老虎
    • 傩舞(祁门傩舞)
    • 灯舞(东至花灯舞)
  • 传统戏剧
    • 徽剧
    • 黄梅戏
    • 庐剧
    • 泗州戏
    • 青阳腔
    • 岳西高腔
    • 徽州目连戏
    • 贵池傩戏
    • 文南词
    • 坠子戏
    • 花鼓戏
    • 二夹弦
  • 曲艺
    • 凤阳花鼓
    • 门歌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马戏(埇桥马戏)
  • 传统美术
    • 徽州“三雕” 徽州木雕、砖雕、石雕
    • 挑花(望江挑花)
    • 阜阳剪纸
    • 盆景技艺(徽派盆景技艺)
    • 竹编(舒席)
  • 传统技艺
    •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 宣纸制作技艺
    • 徽墨制作技艺
    • 歙砚制作技艺
    • 宣笔制作技艺
    • 纸笺加工技艺
    • 桑皮纸制作技艺
    • 漆器髹饰技艺
    •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 红茶制作技艺
    • 绿茶制作技艺
  • 民俗
    • 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珠算文化)
    • 抬阁(肘阁抬阁)
    • 界首书会
    • 肥东洋蛇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一、民间文学 (一)孔雀东南飞传说 申报单位:安庆市潜山县、怀宁县    东汉建安年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娶本地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但兰芝为焦母所不容,被迫遣回娘家。焦、刘两人分手时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兰芝回娘家后,其兄逼其改嫁,兰芝在走投无路时投水身亡,焦仲卿闻讯后也自缢于庭树,从而酿成了一曲令人伤心落泪的封建婚姻悲剧。时人为怀念这对夫妇的忠贞爱情,作长诗《孔雀东南飞》以悼之。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叙事诗成熟的里程碑。焦仲卿、刘兰芝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朱丽叶。《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诗前小序记载了故事梗概、发生年代、地点、人物姓名、身份等,其人其事其时,真实可考。男主角焦仲卿是潜山焦家畈人,女主角刘兰芝是怀宁县刘家山人,焦家畈与刘家山仅一河之隔。潜山与怀宁在西汉至西晋时均隶属于庐江郡皖县。故事历代流传,至今在方言里仍见端倪:比如将磨媳妇的婆婆喊作“焦八叉”,这是影射焦母的;将受折磨的媳妇叫做“苦芝子”,这是暗喻刘兰芝的;将懦弱无能的老好人称为“糯米官人”,这是怜惜焦仲卿的;将趋炎附势的人称为“刘大”,这是讽刺刘兰芝哥哥的;将能干要强的小姑娘称为“能小姑”,这是赞美焦仲卿妹妹的。等等。

(二)六尺巷传说 申报单位:安庆市桐城市    这是一则发展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既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年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在桐城市区西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100米。现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尺巷的故事,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至今传为美谈。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咏此诗。    六尺巷的故事,对桐城的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英的谦虚礼让,给后人树立了一座道德典范的丰碑,人们纷纷仿效。一时之间,桐城境内路不拾遗,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知书达理,蔚然成风。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谦和礼让美德,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三)徽州民谣 申报单位:黄山市    徽州民谣是在古徽州“一府六县”范围内产生的反映徽州人的劳动、生活、习俗、时政和思想感情的,由徽州人民创作并用徽州各地方言吟诵而口传心记代代传承的原生态民间口头艺术。徽州民谣不但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和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独具特色的珍宝,而且应该是中国乃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徽州民谣的产生区域,主要分布在历史上的“一府六县”的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和婺源。    徽州民谣是伴随着徽州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徽州民谣是民间的集体创作,又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播,有些作品很难判定它的具体产生时间。当然,也有些种类的民谣是在徽州人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这可从它的内容上看出来,如徽商民谣。有些民谣在徽州境内广泛流传,但在不同县境有不同的流传“版本”,如“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民谣,就有歙县、绩溪和祁门的三个“版本”。有些民谣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社会发生了变迁,后来者在原来的民谣基础上,又进行了接续式的创作。如过去流传于黟县的《黟县妇女实苦怜》,现代又有了《黟县妇女生活甜》的新民谣。有些类型的民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徽州时政民谣,就因时政的不同而不同,如《鸦片害人真不轻》、《抓壮丁》等民谣即是近代社会的产物。    徽州民谣从地域上来分,有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祁门民谣和婺源民谣等。它们因各县方言的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合起来又共同反映了徽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徽州民谣从内容上来分,有徽商民谣、生活民谣、劳动民谣、爱情民谣、时政民谣和游戏民谣等。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题材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特点,拥有丰富的认识价值、深刻的教育价值和高超的审美价值。    徽州民谣中的徽商民谣,在历史上曾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徽商历史的形象写照,具有特别的认识价值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徽州民谣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宋代以来徽州社会民间生活的鲜活见证,从中可以真切地认识徽州人所具有的人生观念、婚姻观念、生活观念、教育观念、是非观念和审美观念,是认识徽州民间社会和人生的一把钥匙。     (四)徽州楹联匾额 申报单位:黄山市    明清两代徽商经济发展到顶峰,以致“无徽不成镇”的说法。致富以后的徽商在家乡大兴土木,营祠建房,使得墟落处处,亭台楼阁遍地。但即使有再美的建筑,也还需要内蕴丰富的楹联匾额来点缀。再加上徽商多为儒商,重教化,讲人伦,善与仕交往,它的处世哲学,人生追求,便通过对联张布在建筑上,邑工相竞为时尚。凡有人居处,即有对联。    依附建筑而生的徽州楹联匾额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家户户婚丧嫁娶,各行各业开张营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写景咏物,言志抒怀老幼皆喜,妇孺能对,有联则雅,无联则俗。。    徽州楹联匾额的普及,使它成为徽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黟县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楹联匾额,便是其中的精华。    中国封建社会主体哲学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徽州楹联中集中反映,特别是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更加进一步奠定了儒家思想;它不但具备了中国传统楹联匾额所具备的特性,而且更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徽州楹联匾额打破了只在读书人中间流传的框框,能够在平民中间口口传诵,而且在徽州特色方言的映衬下,更加显得文化底蕴深厚。    徽州楹联匾额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但作为今天仍能观赏或搜集到的资料,它所反映的明清几百年间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教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是极其丰富而且是弥足珍贵的。     (五)鞭打芦花 申报单位:宿州市萧县     萧县春秋时称“萧国”;秦始置县。历代均属徐州。1955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据传说,萧县皇藏峪西北山顶,是孔夫子游此遇雨后的晒书场。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与老师同为鲁国人,后随父迁到萧国东南的乡村安家。至今,萧县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孔夫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鞭打芦花》就是其中的一则:     孔夫子的弟子闵子骞,虽常受后母虐待,却怀“忠恕”之心,矢口不讲。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萧国一山村旁,风雪突起,车上的小二喜眉笑眼,子骞则冻得瑟瑟发抖;其父见状,怒用鞭打,刹时间子骞的袄烂而芦花飞,骞父发现幼子棉衣则裹着丝绒,始明真相。其父立即赶车返家(此山村就是萧县的“车牛返”村),愤怒休妻。子骞跪求父亲饶恕后母:“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感动认错,一家人复又和好。后来,孔子知道了,夸赞道:“孝哉闵子骞!”(闵家居住的乡村,即今宿州市埇桥区闵贤乡)。     “爱人”和“忠恕”,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闵子骞将此化为了具体言行,成了封建社会人们的一面镜子。在今天,举国上下学习落实胡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际,此则故事所提出的“尊老爱幼”问题,仍有其积极意义。    《鞭打芦花》在基本故事不变的前提下,因地域、习俗、讲述人的不同,细节和语言都会有所变化。是值得研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老子传说故事 申报单位:亳州市涡阳县     涡阳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故里。闸北镇郑店行政村就是老子的诞生地,道教祖庭天静宫(又称中太清宫)便坐落于此。天静宫,始称老子庙,建于汉延熹八年,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后毁于战火。1992年以来,争取港台捐资三千多万元对天静宫进行了重修,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工程。     涡阳民间特别是老子生地闸北镇流传着许多有关老子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经涡阳县文化局收集整理,已形成25篇,并根据这些故事设立了“老子的传说故事展览馆”(德之初展室),向社会开放。     收集、挖掘和保护这些民间故事,对于考证老子故里,弘扬道教文化,传承道家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七)涂山大禹传说 申报单位:蚌埠市怀远县    怀远以山为屏,以水为障,地势险要,扼守可拒,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不但留下了大禹、刘邦、曹操、赵匡胤、朱元璋、李自成、张乐行等历史伟人的足迹,也曾吸引过无数诗人墨客来此游览。早在四千年前,怀远已是涂山氏氏族聚居之地。广大劳动人民以朴实精炼的语言,通过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口碑记载,记录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土民情,创造出大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    大禹治水到此,聚涂山氏女为妻,并在禹会村召会天下诸侯,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许多美好传说。    “涂山大禹传说”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怀远人民中间口头流传的一种叙事体民间故事。他们用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就象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涂山大禹传说”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份。“涂山大禹传说”是怀远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它在怀远人民中产生广泛影响,许多传说家喻户晓,流传深远,有的甚至成为千古绝唱。

(八)徽州民谣(绩溪民歌民谣)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    民歌和民谣,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绩溪的民歌和民谣,是绩溪人民创作、吟诵、口传心记的民间说唱艺术。绩溪是一个悠久的县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绩溪历来重文崇教,民间祭祀活动和节庆活动异常活跃,加之京剧之源的徽剧也发端于此,良好的文化氛围造就了绩溪人具有勤劳聪慧、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天性,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精神文明,民歌、民谣等文化形式就随之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程而得以发展。    民歌、民谣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草根瑰宝,完全是通过代代口传心唱,很少有文字记载,故源于何时难以稽考,早期的作品也难系统采集,近期的作品还存世甚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根据军民的地方流行的民歌进行翻新,创作了革命民歌。建国后县文化部门多次采集整理。1956年底《采桑》参加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奖,歌曲载入《安徽省民歌集》。1979年后民歌采集尤丰,创作亦多,1984年县文化馆组织力量,共收集解放前本县游击区流行的革命民歌和历代流传的民歌共40首,并编成《绩溪民间歌曲集》,以此向国庆35周年的献礼。2005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将《月亮起山一盏灯》、《送郎》、《货朗调》、《探妹》、《四季歌》、《蚕上山啰》、《庄稼汉》等7首民歌进行了录制播出,有3首收入央视编辑出版的《民歌·中国》书中。民谣是民间的口传文化,很难见绪文字,故有很多散落在民间的民谣只有自生自灭。最近,绩溪县检察院副院长方静同志,采集编纂了《徽州民谣》,全书共收集徽州各地民谣237首,大部分都来自绩溪。它的问世,为绩溪仍至徽州研究历史上的口传文化提供了原生态的资料,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

二、传统音乐 (一)繁昌民歌 申报单位:芜湖市繁昌县    繁昌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自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春谷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繁昌民歌内容广泛,曲调丰富,其语言朴实、生动、简洁、易懂,近似口语而毫无匠气;其曲调,清新、流畅、淡雅、无饰,可谓随口曲子自来腔。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繁昌民歌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搜集民歌,整理民歌,演唱民歌,创作民歌一时蔚然成风,民歌之乡驰誉江淮。    繁昌民歌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类民歌涉及春、夏、秋、冬四时的各类农活,生活类民歌包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膜拜,对祖先业绩的讴歌与崇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想往,对人生重要阶段:生、死、婚姻、诞辰、成年等问题的惧悚和礼赞。爱情类民歌的有直抒情怀,有的互诉衷肠,有的哀叹不幸,有的诅咒对方的绝情。    繁昌民歌体裁多样,大致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秧歌、舞歌、风俗礼仪歌等,另繁昌民间五月端午有划龙船的习俗,所以划龙船歌和儿童歌曲也有了相当的数量。    繁昌民歌一般以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为多,大都是口耳相传,语言较为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但也有一部分民歌唱词典雅,比较讲究音韵。一看便知是经文人之手润饰过的,繁昌民歌语言的另一大特点是:不同地区的方言多姿多彩。    繁昌民歌虽长短不一,但基本结构都比较完整,如生产性民歌,会完整地叙述劳动的全过程,而生活性民歌不但要结构完整,还要注重情趣的高雅,如长篇叙事诗《梁山伯与祝英台》《风筝误》等作品,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繁昌民歌是中国民歌艺术之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同题材的繁昌民歌其语言朴实、生动、简洁、易懂。近似口语,毫无匠气,不同调式、调性的旋律清新、流畅、淡雅、无饰,可谓随口曲了自来腔。这两者,均是劳动者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流露,无论从文学的角度或音乐的角度来审视,繁昌民歌都是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贵池民歌 申报单位:池州市贵池区    贵池罗城(今属贵池墩上镇)山青水秀,人类地灵,罗城人民自古素歌善舞,人人都有“见景生情,出口成歌”的习性。    贵池罗城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和小调三大类,其中“秧歌”、“慢赶牛”形式独特;她以山、茶、水等为内含,反映民间劳动和生活情景,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江南乡土风情和韵味;其兼有歌舞说唱,形式活泼、生动,节奏自由,曲调悠长。    新中国成立后,贵池罗城民歌的创作、整理、改编和演唱得到蓬勃发展,各地涌现出在全省、全国享有声誉的优秀名歌手,姜秀珍是其杰出代表,她把罗城民歌唱到了中南海,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贵池罗城民歌三十多次参加各类赛歌、赛诗会,曾多次参加安徽省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许多歌手在全国和省市会演中获奖,中央和省人民广播电台亦录音播放,贵池罗城民歌蜚声海内外。    贵池罗城民歌是民间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但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贵池罗城民歌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冲击,正处于濒危状况,亟需抢救性传承保护。

(三)石台唱曲 申报单位:池州市石台县     唱曲,又称“坐唱”,家族内组成的,有7—9人为班的,生、旦等行当齐全,锣、鼓等乐器伴奏,不搭台、不着装、不画眉,自打自唱的民间戏曲表演形式,起初出自昆曲的徽调坐唱。石台唱曲自明代中叶,起源于石台县珂田乡的幸福村、台山村,后盛行于全县境内的每个村落乃至流传东至、祁门等地,当时有名气的有珂田卢家班、大演唐家班、占大李家班等。明剧作家王骥德《曲律》中所载“两头蛮”即为石台唱曲。     石台唱曲有大戏和小戏之分,遇什么活动,唱什么曲目,有《四喜》、《暖房》、《长春》、《张仙送子》等百余个;曲调有徽调、涓调、江西调和石牌调,并吸收傩的高腔、道士腔和民歌、山歌等声腔,如“二黄”、“西皮”等;器乐曲牌有[喜孜孜]、[小开门]、[大开门]等;表演分吹、拉、弹、唱等形式,并加以打击乐伴奏。    石台唱曲多用于祭祀、祝寿、婚庆、贺屋、乔迁等地方民俗活动,表演时间不定,以宗族、家庭结成戏班,代代相传,传男不传女,几百年来在这里盛演不衰。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汇聚了戏曲、民俗、宗教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正是这种单传的、古老的表演形式已接近濒危状态,亟需保护、抢救和传承。

(四)潜山弹腔 申报单位:安庆市潜山县    潜山弹腔,即老徽调。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周围辐射至安庆六邑。到清乾隆之初,职业性班社甚多,尤以“五世堂”(余家班)、“四箴堂”、“同乐堂”等长年出演。凭借长江水路优势,上达四川重庆,下到南京苏浙。并与这些地区的文化艺术广泛交流,弹腔有了“徽调”之称,班社亦随之称为“徽班”。    弹腔一直以属于皖江地域文化为核心流传地,因此,她的胚胎基因、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孕育,弹腔音乐唱腔中还融汇了大量的民歌小调,汲取了青阳腔以及民间音乐的多重营养。    弹腔的唱念字韵,沿用“中州韵”,并渗入大量“徽音”。尤其是潜山、岳西山区的艺人,这种方音更为浓重。唱腔与“小白”全用方言,大白用方言韵白。唱腔在基本腔框架内,根据方言的四声调值,产生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调,因而,弹腔乡土气息浓郁。    弹腔艺术绝大多数来自农民或农村手工业者,但其“表现主体”和“审美主体”却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弹腔的剧目表现了民众生活、风土民情,特别是本地域人民的道德观、审美观。    “四大徽班”流寓京都后,潜山本土艺人保留着自然特色,使弹腔这一生态艺术得以延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潜山县积极挖掘这一古老剧种(包括声腔、道具、录音、录像等),经国内戏曲专家论证,弹腔就是老徽调,是京剧的母体艺术,是难能可贵的艺术瑰宝。

(五)寿州锣鼓 申报单位:六安市寿县    寿县,曾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都会,楚文化积淀深厚。作为楚文化的一支奇葩——寿州锣鼓,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它融进了淮河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双绞丝”、“小五番”等锣鼓谱精华,加以改编发展而成。所用乐器,除通常的大筛锣、大腰鼓、大小钹、云锣、手锣之外,与众不同的是所用主锣称作“钢锣”,声音清脆、洪亮,声播数里,具有浓郁的楚文化韵味,在沿淮地区独一无二。寿州锣鼓的演奏是以主锣手领头指挥,辅以鼓手指挥,形成鼓锣交替领头,动静结合,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因而寿州锣鼓演奏效果既具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翻锣鼓”的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的特点,素有“会说话的锣鼓”的美称。 寿州锣鼓堪称沿淮流域的艺术奇葩,在沿淮流域打击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古老楚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楚音乐的遗存,发掘、抢救、保护寿州锣鼓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寿州锣鼓应邀参加了历届安徽省花鼓灯会、安徽省建国四十五周年国庆晚会。上海国际旅游节和上海全国农展会,并参加了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赴皖慰问演出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六)金寨古碑丝弦锣鼓 申报单位:六安市金寨县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面,连湖北、河南两省,界六安、霍山、霍丘、固始、商城、麻城、罗田、英山八县,为安徽省西通豫、鄂的门户。    金寨古碑《丝弦锣鼓》发源于江西,产生年代不详,流传到金寨古碑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    《丝弦锣鼓》对湖北、河南两省周边县的锣鼓演奏影响很大,其演奏的《十番锣鼓》即从《丝弦锣鼓》简化而来。《丝弦锣鼓》由二十五个乐段组成,规模较大,节奏可快可慢,变化多端,演奏较为复杂。风格敦厚古朴,具有浓郁的大别山乡土气息。    《丝弦锣鼓》的演奏方法可追溯到唐代,其许多基本鼓点后来都被人们演化成不同类型的锣鼓演奏方式,极具历史价值。 《丝弦锣鼓》的音乐、锣鼓谱产生年代已无法考证,但却在流传中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全曲以宫调式为主线,贯穿始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同宫内的大二度、纯五度关系的交替,旋律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重复、移位、扩展、紧缩。乐曲系联排体,每排中唢呐和号互相呼应,两者在旋律、旋法、音色、音区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同打击乐器及不同演奏方法的配合,既有对比,又有联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情趣,适用于民间各种庆典仪式。《丝弦锣鼓》不仅对我们研究古代弦乐、吹管乐和打击乐的发展演变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也有一定的民俗价值。

(七)九华山佛教音乐 申报单位: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佛曲(佛教音乐),它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中国汉地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梵呗是传自印度的一种带有吟诵性质的佛教音乐,它包括咏经、歌赞两个方面,魏陈思王曹植在东阿县(今山东)的鱼山删治《瑞应本起经》,制成鱼山呗,是为东土梵呗之始。自元代南北曲盛行后,佛教的歌赞全采用南北曲的曲调,现在一般佛教音乐中所用的南北曲调近二百首。    九华山佛教音乐从内容以及唱颂对象和场合(范围),大致可分为仪规音乐和道场音乐两类。仪规音乐,它是属于在殿堂上在佛前唱颂的赞、偈等佛曲,主要有赞、偈、真言、咒子、拜愿、三称菩萨等形式。其中赞、偈音乐性较强,其他多为吟诵性。赞有六句头和八句头两种,通常用的六句赞。偈,其唱词(经文)无论四、五、七言,一般皆为四句合成,有“赞佛偈”、“回向偈”等多种。道场音乐,属于道场上唱颂的用于弘扬佛法、超度亡灵的佛乐,所唱佛曲其音乐色彩、风格、情趣以及唱颂形式均有不同,曲调较为明朗,民间色彩较为浓郁,并带有一定的民俗性。    九华山佛教音乐调式较为丰富,宫、商、角、徴、羽调式全有,其中以徴、商为最多,宫、角次之,羽更次之。旋律以级进为主,无多大起伏,多为4/4拍子,音乐表述特征繁多,内容各异,演唱时大多为一人举腔,众人齐唱,以及唱念相间,演唱时用法器(打击乐器)点板伴之。 九华山佛教音乐内容丰富,历史久远,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对于研究我国音乐、文化、民情、民俗、民风以及宗教流传衍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八)牛 歌 申报单位:铜陵市铜陵县    牛歌起源于清末至民国年间,是民间自发形成,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铜陵当地民间歌曲,广为传唱。    牛歌在结构上属于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在调式上属于同宫系统转调,在旋法上呈现民族五声音阶的特征,旋律简单、上口、优美、抒情,易于传唱,是典型的皖南民歌。    60年代和80年代后期,铜陵曾先后派专人对牛歌进行采集、整理。    牛歌的歌词大都以牧童逗趣、联联、猜谜为内容,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另外,歌手用铜陵本土方言演唱牛歌,更增添了它独特的韵味。

(九)砀山唢呐 申报单位:宿州市砀山县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北端,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市交界处,面积1192.92平方公里,人口91万。    砀山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唢呐艺术。据考证,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唢呐已在我县广泛流传。明朝王磬在其《王西楼先生乐府·朝天飞》一词中写道“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砀山民间对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曲牌代表作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等。目前唢呐已发展成吹奏各种戏曲、曲艺、曲牌、模仿唱腔。上到国家专业团体,下到平民百姓生活都有唢呐艺术的出现。    砀山唢呐形成、沿革、提高始终影响带动着苏鲁豫皖周边地区民间唢呐艺术的发展。建国初期砀山民间唢呐艺人张连生、陈玉兰曾参加过中国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在华东地区文艺调研中受到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近年来砀山唢呐发展势头更旺,如火如荼,家家每逢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等都要请一班唢呐助兴,全县已发展在册唢呐班110多个,艺人2000多人。

(十)淮河锣鼓 申报单位:阜阳市颍上县    淮河锣鼓是流行在颖上沿淮一带的一种锣鼓音乐,历史悠久,有史料依据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曾把鼓运用在战争中,明清时期锣鼓在淮河流域十分普遍,它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淮河流域广为流传,是典型的淮河文化之一。    淮河锣鼓的演奏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成两个声部,交替对奏。曲牌有“长流水”、“十八翻”等多种曲牌,淮河锣鼓时而委婉流畅,时而铿锵有力,锣鼓点变换多样。在花鼓灯锣鼓演奏中“连槌锣”和“丁丁仓”就是根据鼓点的特点而命名的。“长锣”具有连续性,起着过度连接的作用。“长流水”一般用在大场中的跑场,可同长锣交替使用,使节奏富有变化。“蹬步锣”具有推动力,在大场中与“长锣”、“长流水”交替使用。而“后蹬步锣”的鼓点则从“蹬步锣”中变化而来,这种鼓点用的不多,但使用得当,有较好的效果。    淮河锣鼓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如流传于颍上鲁口镇的威风锣鼓、新集镇的锣鼓棚子、慎城镇的花鼓灯锣鼓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锣鼓音乐。近年来涌现了许多锣鼓作品,如《长流水》、《十八翻》、《小十点》《五锤锣》、《小五翻》、《兔子扒窝》、《开场锣鼓》等等。     (十一)谢郢锣鼓 申报单位:淮南市凤台县    谢颖锣鼓相传清朝道光年间(1837年左右),商人谢文宣、谢文艺在外经商,经过多年的在外闯荡,听到很多地方锣鼓的演奏形式,自己总结各地锣鼓的精髓,创作出了“十八翻”、“小五番”等锣谱。    凤台的花鼓灯“曲牌锣鼓”依刘集乡谢郢村锣鼓班子的演奏最为有名。按师承推算,他们演奏锣鼓的历史可追溯到至今15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到目前已相传六代。曲牌锣鼓俗称“闲锣鼓”或“番子锣鼓”,是花鼓灯锣鼓演奏形式之一。多在玩灯时为招徕观众而演奏。办喜事、烧香还愿、抱小娃娃时演奏的锣鼓也属此类。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目前全省唯一打分谱的演奏形式,也就是说,锣鼓、钗的谱子各不一样,各种乐器按谱单练,然后合练。演奏全曲定谱,由鼓领奏,从属乐器锣一面,钗两副,狗狗锣不限,决不允许少打一下或多击一槌,严格按照固定曲谱(分谱)乐句演奏,演奏时需全神贯注,整个演奏抑扬顿挫,变化强烈,铿锵有力,与众不同。演奏情绪高涨,节奏整齐统一,锣鼓起落有致,变化有序,从“番子锣鼓”声中能使人听出歌的韵味,产生出美妙的联想。    1930年间谢崇礼第一个用汉字谐音把谢颖锣鼓记录下来,从此以后都以他记录下来的锣鼓谱练习演奏。当时谢颖锣鼓相继成立了四个锣鼓班子,较有影响的艺人有王老头、谢治康、谢守仁,代代相传至今。

(十二)丰收锣鼓 申报单位:滁州市明光市    明光市“丰收锣鼓”是独有的民族打击乐曲种。发源于明光市潘村镇紫阳南刘庄一带,是流行于皖苏两省,明光、五河、盱眙、泗洪四县的一种民间民族打击乐的艺术形式。    “丰收锣鼓”在民间孕育而生并繁衍发展。明未清初,“丰收锣鼓”(小五番)的第一代传承人程开学的父亲在民间小戏班做鼓乐手,由于战乱回家务农,又逢荒灾。他就带上家人,手持锣鼓沿途乞讨渡日。战乱荒灾过后,回到故里,开始整理鼓谱,并行成了起初的“丰收锣鼓”(小五番)。“丰收锣鼓”的乐手不限,少则八至十几人,多则几十人。鼓乐器件有:鼓、锣、铙、钹,其鼓谱独特,表演的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丰收锣鼓”的基本特点是:第一,鼓声激扬。看“丰收锣鼓”未见其形,早闻其声,而且声振如雷。传统的配置比例是鼓2锣4铙4钹2。现在的人数扩大,多到几十人,鼓和锣、铙、钹的比例加大,声响效果更加突出。演奏的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辅配,交替击打。第二,曲式欢快。“丰收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结成套,由过去的小五番演进到现在的大十番,番曲分为“番头”“主体”“番尾”三个部分。第三,场面欢快。“丰收锣鼓”演奏多达几十人,配上喜庆的服饰,“V”字形展开,时而迎面打奏,时而交叉击打,站立与蹲坐,跳跃与翻转,场面欢快喜庆。     (十三)凤阳民歌 申报单位:滁州市凤阳县    “凤阳花鼓”中的“凤阳歌”,是凤阳民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明初移民文化的影响下,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更新和很大发展,随之闻名中外。最早以文字形式记录凤阳民歌,见明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红梅记》传奇。    凤阳民歌具有广泛的平民性,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社会下层民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凤阳花鼓为载体的《打花鼓》等曲目,对我国许多曲种的音乐唱腔有着重大的影响。明初以后,凤阳民歌随着移民四处乞讨卖艺而响遍华夏的大江南北,尤以江南、北京、山西为多。据史料记载,除新疆、西藏外,我国其他地区都飘荡过凤阳民歌的旋律。    清末以后,时常流传的凤阳民歌达300多首。二十世纪初,凤阳民歌是当时步入唱片的民间艺术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10多首曲目被灌成唱片,风靡一时。其中,金嗓子周旋演唱的歌曲《凤阳花鼓》唱遍神州大地。    凤阳民歌除娱民的功能外,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时政有着重大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安娥编词,任光作曲,黎莉莉演唱的《新凤阳歌》传唱一时。1949年前后,为配合当地中心工作,凤阳人民创作了大量的为时政服务的新民歌,如:《五骂蒋介石》、《土改号子》、《送郎参军》、《五更治淮》等曲目,起到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十四)思帝乡锣鼓 申报单位:六安市金寨县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淀着风格独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吹打乐《思帝乡锣鼓》正是大别山民间音乐中的珍品。    《思帝乡锣鼓》又名“思乡锣鼓” ,源于唐代宫廷教坊。清同治年间,由湖北麻城流传到金寨,民国年间又由金寨传播至英山、罗田、麻城等地。    《思帝乡锣鼓》全套五十四路,四大调,分文武两门。武门:锣、鼓、钹、麻锣;文门:二胡、板胡、笛子、号、唢呐。目前,已记谱名有三十二路,演奏二十八路,后四路仅有谱名而无乐谱。《思帝乡锣鼓》带有明显的宫廷音乐印痕,是古代宫廷音乐研究的重要文本。其表演形式多样,集歌舞音乐、戏曲表演于一体,也是传统艺术研究的重要依据。    《思帝乡锣鼓》在艺术上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等特征。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内容和形式与鄂、豫、皖三省界的人民生活习俗密不可分,深受鄂、豫、皖三省界人民群众的喜爱。     (十五)无为民歌 申报单位:巢湖市无为县    无为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无为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是承载着无为人民的精神与感情的重要载体,是无为人民智慧的体现。    无为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别,品种齐全。“劳动号子”在无为民歌中具有代表性,它土生土长,别具一格,由于不同的劳动环境和生产,随劳动节奏应运而生。这些劳动号子“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气势磅礴、风格各异”。秧歌在无为民歌中也是土生土长的一个艺术品种,它具有“辽阔宽广、质朴悠扬、节奏自由、内容广泛”的特点,以高亢洪亮的气势声飞辽阔的田园山野。无为民歌中的“小调”以“抒情优美、旋律流畅、结构严谨、题材广泛”的特点深受无为群众喜爱。它的产生和出现不限环境不限季节,可活跃在劳动中也可活跃在生产之余。无为严桥是新四军七师抗日根据地,当时活动在无为严桥等地新四军七师文工团(队)整理、改编创作了一些革命民歌。无为民歌的歌词语言精练、朴实无华、口语化生活化,乡土气息浓郁,都有衬词、衬句等;总之,各种体裁各具特色。    无为民歌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建国以来,对无为民歌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普查,共搜集、整理各类原始民歌300多首,编纂成《无为民歌》近150首,其中52首入编《安徽民间音乐》,38首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     (十六)断丝弦锣鼓 申报单位:安庆市宿松县

   断丝弦锣鼓是流行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宿松县的一种民间音乐演奏形式,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在宿松县流传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断丝弦锣鼓始于明代,专为民间婚、丧、喜庆以及过年、做清明、出庙会、灯会游行时作前导演奏,亦为灯歌、灯舞伴奏,乐队庞大,演奏气氛热烈,最盛时乐队正班为64人。32人的班称为半班。     断丝弦锣鼓的特色十分鲜明,演奏形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乐器有唢呐、笛子、胡琴、月琴、小阮等。武场乐器有马锣、小锣、云锣、大铙、小钹、扁皮鼓、梆子、弓磬、碰铃、木鱼等。演奏过程以流水锣鼓开头,文、武场演奏衔接有序,曲牌可循环演奏。     断丝弦锣鼓产生在民间,发展在民间,扎根在民间,是独特的民间文化之瑰宝,其演奏形式和曲牌,深受群众的喜爱。

三、传统舞蹈 (一)卫调花鼓 申报单位:蚌埠市龙子湖区    卫调花鼓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并称为“凤阳三花”(长淮卫镇原为凤阳所辖)。    清乾隆年间,卫调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被花鼓灯吸收演唱。由于与舞蹈、锣鼓的结合,使卫调演化为灯歌的曲式结构(主要表现在起腔、收腔及锣鼓的伴奏和过门上)。以后又在后场小戏里,为适应任务及剧情的发展需要,使灯歌又突破了原有的曲式结构而发展成戏曲的唱腔结构,即而又演化成[流水板]、[慢板]、[紧板]、[大调子]、[五字紧]、[娃子]、[羊子]、[母羊子]等属于板腔体的各种板式。    卫调花鼓的女腔婉转抒情,采用真假声的演唱方法,善抒情述理,表现悲痛哀伤的感情;男腔高亢粗犷、平直多切分、善叙述。伴奏只用锣鼓、不用丝弦等音高乐器。乐器有大锣、花鼓、大钹、俗称“三大件”。其他尚有小钹、手锣、小镗(俗称“巴狗子”或“狗锣”)演奏人员四至六人不等。开台前的锣鼓称闹台锣,主要演奏花鼓灯曲《老三翻》、《老十番》、《凤凰三点头》等。演出中主要用《长锣》、《哭皮锣》几种。演奏讲究“人跟锣、锣跟人,互为帮衬”。    卫调花鼓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一直坚持业余演出,正所谓“以唱为玩,娱人娱己”。参加玩灯的大多是当地农民,手工业者,他们“农闲聚会,碰班演出,农忙回乡,从事生产”。活动多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进行。 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吴汉杀妻》、《东回龙》、《西回龙》、《大隔帘》、《小隔帘》等70多出。

(二)临北狮子舞 申报单位:蚌埠市五河县    五河临北狮子舞,是一种集娱乐、武术、杂技、图腾、竞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 民间艺术形式。    临北狮子舞源于清末年间,经过几代人的不断钻研,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鼎盛时期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主要流传于五河县临北乡及周边乡镇,出现了马宏阳、王德元等一批代表人物。临北狮子舞兼有南北方狮子舞的特点,形神兼备,带有浓郁的淮河文化特色,属中间地带的狮子,颜色以青为主,又称绿狮。其风格清新、舞蹈动作欢快简捷,配器生动流畅,通过狮子的扑、闪、腾、挪,把狮子的兽性与灵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舞狮人通过抓痒、亲昵等动作,把狮子的喜、怒、哀、乐喧染的恰如其分,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友好和谐;通常有单狮表演、双狮及四只狮子以上的群狮表演。    临北狮子舞一般在春节、春会和大的庆典中作广场表演。基本表演形式有出山、盘坡、过桥、登峰、产子、献瑞等八段,表演者用扑、窜、跳、跌等高难度动作,表现狮子的勇猛、灵活、威风八面,同时又通过追球、扑球、盘球等细腻的表情性动作和舞姿,表现出狮子的温驯、贪玩的一面,颇具有人情味,使人怜爱。    狮子舞是汉族民间舞蹈,但经回民演出后,溶入了本民族的文化,丰富了狮子舞的表现形式,创立了别具一格的临北狮子舞,在我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淮河流域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之一,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存储了淮河流域回汉人民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民风民俗。 1954年,临北狮子舞被层层推荐选拔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调演,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三)十兽灯 申报单位:芜湖市南陵县    “十兽灯”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80余年,十兽灯用竹蔑扎成糊裱宣纸、彩色纸再描绘各种饕餮纹饰,兽形为麒麟、青狮、黑虎、白象、独角兽、犭团 、(tan)、犭孔 (hou)、旱獭、四不像、龙等十种。另配有彩云八对,玩灯的主要演员20人,其他配角共约五十余人。演员扮《三国》或《封神榜》人物,演“三结义”、“过五关”或“文王访贤”等。舞灯时,先由彩云开场,“十兽”鱼贯而入,走“长水浪”、“满堂红”、“满天星”等阵势,杂以“渔夫捕蚌”、“三丑会”等舞蹈及伴唱,伴唱唱词方言浓厚,别具一格,由锣鼓唢呐伴奏,唢呐曲牌为“朝天子”、“一曲梅”等。     十兽灯仅流传于南陵西乡一带,一直为何湾镇丫山村丫木脚自然村独有。它以古朴雄浑、怪异清新、意境深远、栩栩如生、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它同历史名著,神话传说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灯会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作载体,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十兽灯扎制,以其生动的艺术构思,巧妙的绑扎和精致的编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具匠心的工艺风格,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竹制品制作水平。十兽灯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朴素的民间艺术性和观赏性不同于一般,被誉为原始舞蹈的图腾和活化石。它集脸谱艺术、戏剧艺术、民间剪纸艺术、绘画艺术和神话传说于一体,玩的是灯,演的是舞,妆的是戏,讲的是礼,唱的是歌。十兽灯历经180余年的传承和发展,从扎制、彩绘、表演至今仍口传心授,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基理,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黎阳仗鼓 申报单位:黄山市屯溪区    黎阳仗鼓历史悠久,独具地方特色。    传说公元七世纪初(隋末)保境安民的英雄汪华血战沙场时,就用《仗鼓》以壮军威,得胜之日也用《仗鼓》欢庆胜利。因此,《仗鼓》又叫《战鼓》,也称《得胜鼓》。    在民间,黎阳仗鼓一直被视为“神祉”一般,平时不得轻易擂响,只有在祭神、祀祖、庙会等隆庄严的场合才能组织队伍演奏:明清时期的官衙,在重大节庆典礼或迎接重要官员时也借用仗鼓以作仪仗。    仗鼓以杂木作围,用牛皮蒙双面,上下鼓边镶嵌着两圈密集的铜钉包(便于击打);鼓呈扁圆形,直径约40厘米,高约20厘米,样式极为古朴。击打时,一人一鼓用红缎带斜背于身前,左手持鼓环,右手执鼓槌,一般庆典不得少于一班(四鼓、两笛、一云锣为一班)。场面越大,庆典越隆重,启用的仗鼓班数就越多。    黎阳仗鼓在古徽州久负盛名。为了祭祀先祖,黎阳人每年都要在汪华当年秋操练兵的八月隆重举办大型庙会,叫作“八月靖阳”;是时,“打仗鼓”、“跑马”、“磨豆腐”等传统民俗游艺活动就红红火火地闹开了。庙会的正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三日,一直要打到庙会结束。先是每天四鼓二笛一锣为一班,轮流上阵,夜夜击鼓奏乐,走遍黎阳的大街小巷。在“咚,咚,咚”的仗鼓声中,村民们扫村落、接亲友、筹庙会,喜庆的气氛日益浓郁。到了庙会的前一夜菩萨出游时,竟有二十四位武士打扮的后生同时上街“打仗鼓”出游。那雄壮威武的鼓点,缓时声声如雷、九天回响,急时排山倒海、气势如虹。再加上悠扬的曲笛、清脆的云锣,大有当年汪华“沙场秋点兵”的遗韵。    仗鼓在演奏时可以无限反复,仗鼓的击法有单击,双击,前后左右绕边击等多种,配以曲笛,云锣等民族乐器伴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极其强烈。屯溪地区流传着“听见仗鼓响,就往黎阳赶”的民谚。

(五)秧歌灯 申报单位:滁州市来安县    秧歌灯又名“宝塔灯”产生于明末清初,发源于来安县南部圩区的三城、广大、相官、汊河、大英、汶山一带。是来安及江苏江浦一带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秧歌灯的表演多在庙会和广场上举行,表演形式有三部分组成,一是“跑阵”,二是“花场”,三是“坐场”。    跑阵是集体群舞,由一人手持串铃领头,为全场指挥,其后一人举“万民伞”带队布阵,其余的人左手持灯,右手持扇随阵势的变化跑动。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最少为三十六人,每三人为一组,每组一男二女(女角为男扮),男角称“鞑子”,女角称“包头”。    花场也称“小场”。为分组表演的歌舞,每次演出都有多个花场,每一花场唱一首至数首秧歌小调,伴以舞蹈以及打浑插趣的表演,带有一定的戏剧性,轻松活泼,丰富多样。常唱的秧歌小调有《金跺子》、《风摆柳》、《剪剪花》、《八段锦》、《跌断桥》、《鲜花调》(即“茉莉花调”)等三十多个曲目。其中必唱的词目叫《唱纲鉴》。除依历史顺序唱出历代王朝兴废外,还要演唱当地发生的大事和为演出捐赠财物者的姓名和事迹。    坐场,多在夜晚表演,演唱小戏、折子戏。剧目有《断桥》、《武松杀嫂》、《宋江杀惜》等。秧歌灯的音乐由两部分组成,民间小调和锣鼓小调,多抒情、跳跃而欢乐,用来表现人物和事件,演唱形式为独唱、对唱、齐唱。在舞蹈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三弦、琵笆、扬琴等民乐。夹以锣鼓,别有一番水乡韵味。    秧歌灯在解放前,常遭取缔,几乎灭迹。新中国成立以后,秧歌灯这朵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之花得以新生。1956年,来安县文教局对原生态的秧歌灯进行挖掘整理,剔除了坐场,保留了跑阵和花场,使之成为一个极完整、艺术性较强的小歌舞。粉碎“四人帮”以后,秧歌灯更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1998年,秧歌灯被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组全过程摄像,作为国庆50周年节目向全国播放,并把来安秧歌灯和凤阳花鼓灯并称为安徽省皖东民间歌舞“并蒂花”。

(六)竹马灯 申报单位:铜陵市铜陵县    竹马灯分布于沿江江南一带,铜陵地区主要是钟鸣镇及周边市县,钟鸣镇竹马灯主要组织制作演出地在该镇牡东村白牡岑自然村,每年春节期间到周边村庄游玩。    相传明末清初,该村西南方有一山在夜里可听到马铃声响,后又有人发现一个红脸大汉,经村里掌门先生及族长们商议,可能是“关公老爷”现身。遂要玩灯纪念,于是决定请师傅用篾扎成竹马,并请一人化妆成关公为活菩萨,以关公解皇嫂一段故事基本内容,配以民间乐器道具,四处游玩,接受人们烧香、朝拜、许愿,逐渐形成一种集布阵、穿花、跑马等为一体的民间表演形式。    后每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年,就自行组织,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安康。82年始恢复至今。

(七)棒鼓舞 申报单位:亳州市涡阳县    “棒鼓舞”是一种由农民自发的民间舞蹈,很早就流传在我县义门一带,以刘郢为中心,沿涡河两岸向东、西发展。在刘郢老艺人还称它为“太平鼓”,向东侧称为“花棒鼓”或“花鼓灯”,向西部又称为“子弟灯”。“棒鼓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场子”在形式上(包括舞蹈的画面),虽然和凤台、怀远一带花鼓灯的“大花场”及阜阳、颖上的“红灯舞”有些近似,但并不雷同。如演员用的五花棒、平鼓、小锣以及排势,显然与其他舞蹈不同。演出时乐队在一旁伴奏烘托,棒、鼓、锣节奏强烈,气势雄壮,粗犷奔放。

  “棒鼓舞”历史悠久、艺人多是祖辈相传。旧时均在农历节日和逢古会时演出,从十八世纪后期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一直演出不衰。建国以来,由于政策变化,因而时抑时扬。一九五六年以后,在党的“双百”方针鼓舞下,“棒鼓舞”被送为赴京汇报节目,不久,中央舞蹈协会又赴涡调研,一度极为活跃。

   “棒鼓舞”粗犷、健美,大幅度的表演形式,体现出劳动人民勤奋、勇武、刚毅、向上的气质,内容健康,看后令人精神振奋,深受鼓舞,这种舞蹈一直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一九五八年底,中央舞蹈协会主席吴晓邦同志等赴义门访问过这个舞蹈,据他说:这种舞蹈除涡阳外,还见于山东曹州,全国仅此两处,但山东的表演形式只是男舞女唱,和涡阳县的不尽相同。     (八)钱杆舞 申报单位:蚌埠市五河县    城关镇是五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与泗洪县和嘉山县接壤,南临淮河与朱顶镇为邻,西临头铺镇,北临怀洪新河与双忠庙镇隔河相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营造了城关镇独特的环境优势。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带来了南北不同文化的碰撞,孕育产生了民间舞蹈——钱杆舞。    钱杆舞的主要表现方法为手握钱杆子中段,绕体打击身体的肩、臂、手、腰、腿和脚等部位。其中有单打、双打、对打和不同的队形变化,边打边唱。整个场面欢快、流畅,给人们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钱杆舞既体现出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它是本地区汉民族较完整、具有典型民间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

(九)旱船舞 申报单位:蚌埠市五河县    五河县城关镇旱船舞是集多种行船动作、表演、说唱、锣鼓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    城关镇东与两省三县交界(即安徽省、江苏省、五河县、泗洪县、嘉山县),西邻头铺镇,南靠淮河接朱顶镇,北与双忠庙镇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营造了城关镇独特的环境优势,四通八达的水路旱路,带来了南北不同的文化。正因为如此,城关镇衡台社区的旱船舞经过几代艺人的精心加工,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旱船舞成为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五河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旱船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活泼生动,表演者通过撑船、划船、顺风行船、逆风行船、掌舵、晃船、数码头、耍戗等细腻的表演动作和诙谐幽默的语言,使旱船舞的表演活龙活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旱船舞是汉族的民间表现艺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创新,丰富了旱船舞的表演形式,在本地区民间艺术形式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它是淮河流域优秀的民间表演艺术之一。

(十)太和狮子灯 申报单位:阜阳市太和县    太和民间舞蹈狮子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狮子灯创始人张守本,生于1849年,自幼习武,有一身过硬武功,在端午、中秋、春节等节庆日,聚集一帮武术爱好者,以自制的狮子作道具,自娱自乐欢庆节日,发明了原始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多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后来,家族中一直把这种舞蹈流传下来,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建国前,太和县城一直按五门四关出灯演出。张守本之子张天荣聚集东关武术爱好者排练狮子灯,因舞狮子演员武功扎实,能表演高难度技巧,东关演出的狮子灯广受欢迎。    狮子灯一般在春节期间出灯,其规模较大的出灯时间有:1945年欢庆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3月欢迎南下解放军部队;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均产生不同凡响。1956年成立的太和县洪山杂技团将狮子灯舞作为保留节目上演,并增加了狮子钻火圈,走翘板等精彩场面。    狮子灯表演由训狮武士执绣球引狮入场,扮狮人表演狮子窜、跳、滚、扑、站、卧、翻等动作,还跃上大方桌表演站大绠、走梅花桩等惊险情景。同时配合狮子灯烟火,增添了欢快热烈气氛,整场演出惊险有趣,高潮迭起。    狮子灯在“文革”中被迫停演,洪山杂技团也被迫解散。近年来,狮子灯第五代传承人赵继虎创办龙醒狮会,招收有武术功底的青少年30余人学习舞狮,使这朵民间舞蹈艺术奇葩再次绽放。 (十一)马戏灯 申报单位:淮南市毛集区    马戏灯,古称竹马灯、马灯舞、小马灯。起源于淮河流域的淮南市毛集实验区花家湖社区,该项目以战场摆兵布阵的场面为素材,经过民间艺人艺术加工,用竹篾和彩布扎制成道具马,表演者将道具马系在腰上,全副戎装,披挂上阵,锣鼓伴奏,按照设计编排的阵式图登场表演,演员表演跑阵外还有战场撕杀,夹有说唱、念白、顺口溜等艺术形式。    该灯舞传说共有七十二阵,现挖掘整理了二十二阵。因该灯舞取材于古战场骑兵布阵,整个场面战旗飞扬,锣鼓震天,战马嘶鸣,凯歌高吭,气势磅礴,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几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先后流传到淮河流域潘集、寿县、怀远乃至江苏、河南、山西等地。此灯舞既有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又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十二)手狮灯 申报单位:滁州市来安县    独山乡“手狮灯”(原名“狮子灯”)历史悠久。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流行于县内及江苏的六合、江浦一带。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手狮灯”狮身长四尺半,高三尺余,用篾扎纸糊,彩绘而成。狮子两前足捧一绣球,绣球用竹篾扎制,糊以白色透明纸,内点蜡烛。狮子肚皮下安有两根木棍,舞狮者两手各持一根木棍,将狮子举起舞动。每只狮子重约50斤,由一名舞狮者和一个副手,轮流配合舞动表演。

   来安“手狮灯”由六只狮子组成,玩灯人着一色服装,远观近望,气势宏伟,热闹非凡。“手狮灯”的表演形式有“抖狮”、“摇狮”、“睡狮”、“盘球”、“狮子坐肩”、“狮子理毛”、“双狮推磨”、“狮子拜门”、“逗猴”等十余种动作。表演吸收了杂技表演艺术,难度较大。表演者均是刚武有力的男性农民。

  “手狮灯”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宗教色彩。当地农民每年正月初八起灯,十五拜庙,已形成定式。“手狮灯”出彩之处在于夜间玩灯,艺人们称之为“玩红灯”。就是在绣球内点上蜡烛,夜间舞动起来,红光闪闪。五张方桌,陈设香案。灯头率先登上方桌,然后狮子依次攀登上桌,祭天拜地,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充满了虔诚的宗教色彩。

(十三)采石跳和合 申报单位:马鞍山市雨山区    民间传说在唐代太平府(今当涂县)有一座山叫凌云山(有遗址),和合二仙在此山洞中隐身,凌云山不远处有一村庄叫蟠龙村(今为沱塘村),村里有一深塘,叫沱塘(今有遗址)塘里有一条怪龙,专吃人畜映照在塘中的影子,被吃的人畜就会萎靡不振,什么药都医不好,慢慢死去。村中有一姓李的寡妇,因儿子也受其害,四处请医求药,其慈母之心感动了乔装乞丐的和合二仙,对李寡妇传授治病之法和降龙之术,李寡妇照二仙的吩咐,用蒲草做成两把草剑投入塘中,杀死怪龙,救好了儿子的病和众乡亲。之后,李寡妇将事情经过告诉了众多乡亲,二仙因仙踪泄露,便离开蟠龙村,来到采石小九华山洞隐身。闲来无事,便跳舞玩耍,被一青年渔民看见,情不止禁地学着手舞足蹈起来,惊动了二仙,只见他俩朝洞的深处走去,再也没出来。从此,那个青年渔民把学来的舞蹈传给了后人,取名叫“跳和合”。    明末清初“跳和合”在采石一带十分盛行,每逢过年过节,婚嫁迎娶、庙会、集市等民间民俗节庆常有“跳和合”的表演,随着时间转移,会跳和合的人逐渐稀少,濒临失传。

(十四)无为鱼灯 申报单位:巢湖市无为县    无为县位于皖中,南频长江、北依巢湖,山环西北,水聚东南。素称鱼米之乡。无为劳动人民祖辈生活在长江边,务农为本,过着贫困的生活。旧社会,长江洪水泛滥,粮食颗粒无收。为了生活和生存,他们选择了800里长江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既种田又捕鱼,来维持生活。为了庆贺渔业丰收,捕鱼平安,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正月三十为玩“鱼灯”的节日。当时的民间习俗:玩“鱼灯”的第一天叫“开灯”,玩“鱼灯”最后一天叫“收灯”。从“开灯”第一天起要摆“供桌”,由全村人负责祭礼,请道士做道场,一直到玩灯结束止。如村里有传染病灾或者有农作物虫害……一律按“许愿还愿”的形式来玩“鱼灯”。劳动人民把玩“鱼灯”作“神灵”来驱恶、赶魔……求平安。他们说:“烧香打醮、抵不上红灯一绕”(红灯指“鱼灯”)。他们称“鱼灯”是“吉祥灯”、“太平灯”、“幸福灯”,自古流传到今天。    无为民间舞蹈“鱼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北宋时(1023—1063年)宋仁宗(赵桢)在位,包公到陈州放粮得胜回朝后,为大放花灯,曾普召全国各地向朝廷敬供花灯。当时无为人敬献了八条鱼(“鱼灯”),得到朝廷赞扬。就这样,无为民间舞蹈“鱼灯”就保留下来了。    1949年后,无为民间舞蹈“鱼灯”有了长足的发展。1956年到北京怀仁堂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了大会的好评。我国许多舞蹈家和学者,都对无为鱼灯有高度评价。 (十五)云舞 申报单位:宣城市郎溪县    云舞是南宋时期以扎龙为嬉,以兆丰年的舞龙活动而演变而来的。它又称跑云灯,其前身是伴随于龙灯,马灯中的跑云形式。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石佛山的庙会节,方圆百里,数以万计百姓,纷纷前往石佛山,敬香拜佛,旨在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男人们手持盆钵不停敲打,女人们手持用竹片做成的云朵,绕场欢跳,随敲打盆钵的节奏边歌边舞,形象地体现天神凡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云舞属群舞型,即由众多男女组合而成的。云舞主要场面是穿花跑四角或摆字亮相,犹如天女散花,舞姿造型独特而优美,其基本舞式有三:“跑云(又称铺云)”、“跑五朵梅花”、“云片摆字”。    云舞采用了普遍流行的民乐伴奏,乡土气息浓厚。锣鼓在云舞全过程中的使用,使节目的演出场景更加隆重热闹,烘托了现场气氛。演出时富有色彩浓郁的民间唢呐,清脆高音笛声及二胡,均由司鼓指挥,时快时慢,伴奏交替交换,渲染舞蹈欢乐气氛。    这种民间艺术舞蹈的表演特征,是把古代传统的民俗风情与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有机结合。表演时舞姿动作优美,曲调优雅动听,时而的锣鼓和众多乐器声(笛子、唢呐、二胡)使之整个场面热闹非凡。1949后,云舞这一民间艺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郎溪县及宣城市颇有名气的一枝艺术之花。     (十六)舞徊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    秦汉前,绩溪县伏岭镇百姓为“镇山驱虎”而兴起舞徊,以其祈求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宁。历经漫长的年代后,相沿成俗。    南宋后,伏岭村人口繁衍,村庄人口兴旺,人们更重视舞徊活动,还造了一个“徊”字予以定名。同时由村中长老定了一套舞徊程式,世代相传。许多百姓还把“徊”作为图腾挂于住宅庭堂供奉。    明代中期,伏岭村定于每年正月十五为舞徊日,历时活动三天。是夜,村民与远近赶来的参观者齐集村头河滩祭坛,面对大鄣山鸡鸣尖处的怪石群烧起木柴火堆,两壮汉披着用彩布制成的勇猛神徊出场,绕火堆领舞,随后村民手执油松火把、杉木火把、干竹火把和葵花禾杆火把间掺于锣鼓队、硝铳手、燃放鞭炮人员、钢叉长予队、木棒队伍之间边行边舞徊的表演动作狂放,在鼓乐鞭炮声和呐喊声中作出吃草、喝水、跳跃、狂朴、翻滚、撕咬等动作。随行队伍各作自由表演,齐声呐喊“追打赶杀”声,旁观者也呼吼助威,心情展现与山间凶狮示威、丰猛的场面。在祭坛狂舞一番之后,“神徊”领队绕村热烈巡游一圈以示驱除村中邪气,保护村寨安宁。十六日、十七日神徊还在村中街巷巡舞全村欢庆驱邪消灾的胜利,户家必在门前燃放鞭炮以示敬徊,大户人家迎回鞭炮燃久放不看书挽留神徊在门前长舞不离,以兆福祉久长。从此,舞徊被伏岭百姓视为神圣的活动,舞徊被赋予镇邪除恶,保地方平安、祥和之意。    至今,伏岭村的舞徊活动仍正常开展。

(十七)平安草龙灯 申报单位:池州市东至县    东至县木塔平安草龙灯现流传于本县的木塔乡,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该灯由木塔方氏家族所传承,主要是以驱邪纳福、祈求太平为目的。草龙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举办。    木塔平安草龙灯根植于本乡本土,具有深厚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龙身用纯稻草扎捆而成,外部包艳纸及绸布,不同于其他的龙灯(其他龙灯均用绸布缝制而成),古名曰草龙。龙身全长8米,围长1.2米,角长1米,游舞时由九名青壮年手执木把手游玩(其中八人舞龙,一人舞龙珠),舞动时草龙时而盘旋,时而昂首,时而翻滚,时而摆尾,首尾相随,顾盼生辉。通过草龙灯的表演,人们即欣赏到精湛的民间工艺和优美的舞姿,又增加了友情,构建了社会和谐。    目前,木塔平安草龙灯仅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随着老艺人的先后去世,精湛的技艺即将失传,现在演出已显逊色,加上年轻人对花灯艺术价值的认识不深,缺少自觉继承者。因此,木塔草龙灯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        (十八)十二月花神    申报单位:安庆市潜山县    潜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间音乐舞蹈“十二月花神”,历经300余年,—直广为流传。    “十二月花神”是潜山古代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文娱表演节目。它根据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观音洒净”为题材,以传统舞蹈形式表达劳动人民在盛世中的生活感情。舞蹈通过观音洒净水,使人间万物复苏,百花竞放。歌词主题鲜明,是以歌盛世,庆歌平,乐丰收,观花赏景为内容的十二首美丽的生活颂歌。舞蹈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据清代潜山县廪生张伯祥考证,明代天启年间潜山就有“十二月花神”表演活动。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才以固定、完美的音乐舞蹈形式流传下来,在民间特别是在黄泥一带最为流传。如黄泥镇每年十月一次的“忠烈大王庙会”及民国年间每年十月一次的“平安会”、水吼镇每年一次的“黄公会”等大型群众集会都必须有该舞蹈的演出。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文化部门在黄泥镇艺人汪亚英的帮助下及时搜集整理出“十二月花神”,1957年1月被选送参加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同年三月又被选送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同时还被邀请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9年“十二月花神”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1992年10月该舞蹈出席了中国安庆第一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的演出。

(十九)花梆舞 申报单位:安庆市太湖县

   花梆舞的花梆最早俗称竹梆,历史源远流长。主要产生于我县山区一带。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庄稼果实,上山组织围猎,携梆带叉,驱赶和猎获野兽,并在间歇时以此为乐。每年的九月初九举行篝火活动,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成果。这一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竹梆的产生,据说是农民为了保护地里的红芋(也称甘薯)不被野猪所吃而创造的,首先是棍子驱赶、杂芭毛人、敲棕树筒、看夜、竹棍敲击大石头,再到小竹棒敲打竹筒,形成竹梆。最后演变成花梆舞,花梆舞的围猎野猪,钢叉飞舞,梆声激越,锣鼓喧天,众青年围追堵截,与野猪搏斗,直至消灭,每一节动作朴实粗犷,舞蹈气氛热烈,地方特色浓厚,让人身临其境,观者与舞者产生共鸣。
   花梆舞作为太湖县最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曾多次参加省、市文艺调演和汇演,并两次参加安庆市举办的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和群众的欢迎,并获得优秀表演奖。
   

(二十)徽州板凳龙 申报单位: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市休宁县     板凳龙最初起源于宋代,属徽州民间舞蹈中鼓乐之舞,徽州各地农村均有留存,范围之广延伸至江淮之间,现遗存的典型板凳龙表演村落在徽州区潜口镇范围之内。    板凳龙是一种流传于徽州各地的民间舞蹈,除龙头龙尾由竹篾纸糊扎在木板上外,龙身皆由一块块长约1.5米,宽约0.2米的杉木板连接而成。龙头内安有19盏蜡烛灯火,每节龙身安3盏灯笼,龙尾安有5盏灯火。    板凳龙属于民间舞蹈,舞龙时必须配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及燃放烟花礼炮,板凳龙一般长120余米,舞龙人加上乐队,共有100多人参与,舞动时灯火闪烁,礼炮飞扬,烟雾缭绕,人声鼎沸,场面十分壮观。     在徽州板凳龙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其制作和表演均出自徽州人之手,遵照严格的制作程序和表演仪式。    徽州板凳龙缘于徽州人对龙的崇拜,主要动机有三:一是嘈龙尽责管水,二是为了剋火,三是冀兆五谷丰登、四季发财。板凳龙每年农历正月元宵节开始舞动一天。平时如有喜庆活动、佳节庆典等,舞板凳龙又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全民同乐的农村文娱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十一)采茶扑蝶舞 申报单位:黄山市祁门县    采茶扑蝶舞,原名扑蝶灯,是流传在祁门西乡彭龙村的一种民间舞蹈。舞曲表现的是一群采茶姑娘在采家茶时被身边的彩蝶所吸引,因而丢下茶篮而去扑捉彩蝶的情节。最初在元宵节闹花灯时表演,由4个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圆纸扇,作拍蝶状,且歌且舞。唱词为一年里十个月的花名和农事,意在欢庆新春佳节的同时,安排好一年的农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喜悦心情。    经过县文化部门整理编排,1955年5月参加安徽省工农青年业余文艺会演,获得节目奖和演出奖。1956年元月,省《会演通讯》第5期予以介绍和推荐。同年12月,安徽省人民出版社出版《扑蝶舞》单行本。《扑蝶舞》旋律优美流畅,欢快自然,多次被音乐创作者所借鉴,被称为“皖南旋律”。近年来,渚口村业余剧团多次演出该舞蹈,传唱不绝。

(二十二)卫调花鼓(凤阳花鼓戏) 申报单位:滁州市凤阳县    凤阳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古为淮夷之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全国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凤阳花鼓戏是“凤阳三花”之一,又称“卫调花鼓戏”。清代中叶,凤阳境内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在山歌、号子基础上形成的曲调(卫调),常在花鼓灯文场中演唱。后来在泗州戏等外来剧中的影响下,逐渐向戏剧演变,至光绪年间,形成花鼓戏。    民国初期,凤阳花鼓戏进入全盛期,许多老艺人如陈广仁、李希、乔成、顾怀功等,活跃在沿淮农村。花鼓戏的表演,在新中国建立前没有女演员,戏中女角都由男子反串,称“包头”。直到建国后才有女演员登场。凤阳花鼓戏的伴奏和花鼓灯一样,只有锣鼓,其中三大件(鼓、锣、镲)必不可少,演奏者为4至6人,大多由演员兼任,讲究人跟锣,锣跟人,互相配合。    凤阳花鼓戏是淮河流域戏剧文化的结晶,蕴涵着淮河中游一带诸多本土文化元素,具有重要的艺术和人文价值。建国后,凤阳县人民政府曾多次抢救该剧种,先后两次成立凤阳花鼓戏剧团,吸收女演员参加演出,创作的《全家乐》剧目,国家领导人董必武等观看后给予很大鼓励。后来张传英等艺人还多次接待外国友人的采访,并录像、录音。由于多种原因,现凤阳花鼓戏老艺人只剩73岁的张传英一人,濒临失传。

(二十三)火狮舞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   “火狮”这一艺术形式源于明代,稍后于岭北布狮舞。传说当时岭北狮舞大多在白天表演,或在徽戏上演前作热场表演。但在夜晚不能游乡走村。有一纸扎师傅则仿照当地的雄狮扎制了一对“火狮”,中秋节夜,“火狮”队便随龙灯为村民表演。殊不知“火狮”的表演使村民们喜欢无比,之后许多村庄也纷纷前去请这位首创“火狮”的纸扎师傅制作,于是,“火狮”这一民间艺术在岭北流传开来。   “火狮”以篾片扎制,彩纸糊身,狮身内点燃腊烛,通体明亮,表演时由两人撑柄表演。另一人为玩狮人,他手持火把,不时以松香粉向火把喷撒。火焰腾空,“火狮”跃舞,鼓乐铿锵,“火狮”在锣鼓点和唢呐曲牌中表演各种狮舞动作。其场面壮观,颇具艺术品味。至今,绩溪县唯有上庄镇仍保留着这一民间艺术。    四、传统戏剧 (一)梨簧戏 申报单位:芜湖市    芜湖梨簧戏,具有近三百年的悠久历史,是芜湖人十分喜爱的“草根戏”。她起源于民间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谣,音乐的旋律与芜湖民间的摇篮曲、哭腔、卖白兰花调、旧私熟的咏诗诵书音调及芜湖民歌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后又吸收了二黄、梆子和昆曲的一些声腔艺术和音律结构,再经历代艺人加工锤炼于一炉,使梨簧唱腔更为丰富,日瑧完善。剧中人的韵白与演唱使用的语言,都是纯粹的芜湖方言,语言的地方性是其基本艺术特征。《太平府志》方言条:“语轻清不如省会,而亦明白易晓”。按方言区域划分,芜湖一带属吴语方言区,易于接收普通话。“明白易晓”正是梨簧戏道白的特色。故梨簧戏不仅为当地人所喜爱,亦为周边城镇观众所接受。    芜湖梨簧戏作为一种艺术载体,以其优美的唱腔和鲜活的舞台形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尤其是建国以后,芜湖市梨簧戏剧团培养的一大批青年演员已成为芜湖人民十分熟悉和欢迎的知名演员。由老艺人和剧作家们挖掘、整理和创作导演的传统、现代剧目共50多台。其中《安安送米》、《送嫁》、《长生殿》、《鉴湖女侠》、《孟丽君》、《摆渡人》、《山里红》、《小姐妹逛街》等一批优秀剧目,已在全省乃至全国文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自建国以来,芜湖梨簧曾多次为董必武、陈毅、郭沫若、陈叔通、万里和张劲夫、魏文伯、刘述周、李贵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胡志明、曹禺、严济慈、李紫贵、钱昌兆等外国领导人、著名专家们上演传统折子戏和现代小戏,受到了首长和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和亲切接见。还多次代表芜湖文艺特色参加了全省、全国戏剧(曲艺)调演和交流演出,并且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为提高芜湖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二)南陵目连戏 申报单位:芜湖市南陵县    南陵历史悠久,人文炳蔚,石器时代即有先民栖息,自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建县后,一千四百多年来,遗有大量闻名于世的人文景观和赏心悦目自然景观。    南陵目连戏是学术界公认的海内外目连戏主要流派之一,据县志载,明代神学家王阳明和清文学家金圣叹曾先后来南陵观看目连戏演出。王阳明评曰:“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由此可见演出时代久远。据本县民间老艺人忆述师辈,已至明代,清时名伶辈出,班社应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间。清代同治时的《江南通志》就有“目连戏伶人多为南陵人”的记载。    南陵目连戏剧本为《目连救母》,共3本150出。剧目所用曲牌215个。全剧叙述傅相笃信佛教,救孤济贫,死后升天;其妻刘氏开荤毁佛,打僧骂道,被罚地狱受苦;其子傅罗卜拒婚出家,法号目连,为救母入十层地狱,终赎母衍成正果。由于该剧宣扬礼义仁孝,因果报应,崇佛尊道敬儒,故南陵民间祭祀还愿盛典,必搬演目连戏。平民儒绅竞以唱吟目连戏为乐。    该戏源于佛家经典故事《目连救母》,传入我国后形成戏剧并流传日本、东南亚诸国,其影响播及欧美。由于其历史之远,涉及古代国际文化交流,伦理道德,风土习俗,文化艺术等领域,欧、美、日本都设有专门研究机构,学术活动频繁。

(三)石台目连戏 申报单位:滁州市石台县    石台目连戏是指明代祁门清溪郑之珍根据当时社会流行的杂剧、变文、传说的目连戏基础上,借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于1579年间在石台秋浦之剡溪(今石台大演新农)编撰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该戏上、中、下三卷104折。戏文中所写的各种地名、方言、民俗习惯、故事和传说均在当地广为流传,如《王婆骂鸡》、《尼姑下山》、《行路施金》等。所以郑本目连戏在石台的演出,受到广泛喜爱,剡溪一带纷纷建立目连戏戏班,有剡溪唐家班(后改为同乐班)、高田班、红和班等。目连戏在石台可以演出三天三夜、四天四夜、五天五夜、七天七夜等数个独立成章且又相互连贯单本戏曲,白天唱“平台”,晚上打“目连”,从天上演到地狱中,兼以各种玩、杂、耍表演,道具除服装外全部为实物。唱腔以高腔为主,音乐表现形式为明代中叶的弋阳腔,“一人启齿,众人相帮,不托管弦,锣、鼓助节”,且有着严格的演出规矩的特殊传承方式,具有诡异的演出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自明未至解放前夕演出一直长盛不衰。

(四)推剧 申报单位: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推剧是安徽省地方戏之一,属于我国稀有剧种。推剧,又名“四句推子”。由民间歌舞花鼓灯吸收民歌、戏曲、曲艺发展而成。     推剧艺术来源于民间小调,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反映群众追求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歌颂民风纯朴、爱情自由、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美好的社会秩序,展现沿淮地区人民的礼仪风情,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体现沿淮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推剧一个集戏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其原始音乐处于自然状态的地方民间小调,主要以生旦为主。推剧产生之初多为花鼓灯后场小戏,主要剧目有《小放牛》、《大扒缸》、《青蛇白蛇爱许仙》、《洞宾戏牡丹》等。后来随着推剧艺术的发展和丰富,出现了折子戏,如《送香茶》、《茶瓶记》、《李天宝借粮》等。解放初期推剧剧目多为歌颂新中国建立和各类英雄人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现代小戏层出不穷,《新春对歌》、《送情郎》、《双回门》、《赶会》等常在民间传唱。     推剧的唱腔原由五音阶组成,唱腔委婉抒情、流畅明快;道白吐字采用地方语言;表演传承了花鼓灯的动作、步法。群众易懂、易唱、易学。由于推剧广泛吸收地方民歌的艺术精华,因而,对民间歌舞的演变和戏曲唱腔的研究,特别是对影响其它剧种音乐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推剧艺术的风格热情奔放、诙谐幽默,其旋律唱腔、身段、手法,极为充分地体现了淮河人民歌舞的特点,具有浓烈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宝库。

(五)嗨子戏 申报单位:阜阳市阜南县    阜南是一个人文荟萃的文化之邦,文化底蕴深厚,被万里同志誉为“天下独一戏”的阜南嗨子戏,就是在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一朵绚丽艺术奇葩。一百多年来,嗨子戏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 嗨子戏以其起腔多用“嗨”字而得名,大概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在嗨剧形成初期,艺人采取“围鼓坐唱”形式,演唱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花腔小调”。表演简单朴实,深受群众喜爱。 解放后,阜南嗨子戏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8年阜南嗨剧团成立,从此,嗨子戏被搬上舞台。 嗨子戏主要活跃在淮河中上游一带,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年平均演出二百八十余场。1978—1981年,年演出场次高达三百余场,极大的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由于多种原因,阜南嗨剧团于1982年被迫撤消以后,民间班社活动也迅速萎缩,且后继乏人。因经费问题,没设立研究机构,阜南嗨子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进入二十一世纪,县政府高度重视阜南嗨子戏的保护工作,不仅提供组织、经费保障,而且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大力宣传阜南嗨子戏,为阜南嗨子戏的传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洪山戏 申报单位:滁州市来安县    洪山戏是流行于皖东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    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祈祷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剧目有200余个。洪山戏的唱腔分三类,即“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起初洪山戏伴奏只用锣鼓,且唱且舞,后期加丝弦管笛。唱腔质朴粗犷,高亢嘹亮,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厚。洪山戏表演从“二小戏”逐步发展为“三小戏”,人物表演逐步程式化,演出逐步从乡村场地过渡到城镇舞台。    洪山戏得以新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全国地方戏曲演现代戏、演革命戏最早的剧种之一。四十年代初,随着新四军领导的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现代洪山戏的开创者王永泉,1941年秋,他将淮南文协编印的反映民兵抗日斗争的《三字经》,改变成清唱洪山戏,接着他又把传统小唱本《刘文龙赶考》改变成《从军记》(摘引自《淮南抗日根据地文艺史》—袁德龙、郭仁怀编著),不久,洪山戏在以半塔为中心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十六个县普及开来,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张劲夫在隶属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领导的大众剧团(内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前身),设洪山实验剧团。时任嘉山县委书记的汪道涵亲自指导洪山戏的剧目改编。刘少奇多次观看洪山戏的演出。    解放后,为弘扬和传承洪山戏这一剧种,来安县1957年组建了洪山戏剧队。1958年,成立了专业洪山戏剧团。整理创作了以《赶山塞海》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剧目。还创作演出了《远征高歌》、《万山红遍》等一批现代戏。洪山戏深入山乡圩区演出,在华东地区影响很大。    洪山戏源于民间,发展于淮南抗日根据地,繁荣于建国后的50年代,。萧条于文化大革命前。但多年来,农村中的业余剧团、半职业剧团,民间艺人仍经常演唱洪山戏,洪山戏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之间。     (七)含弓戏 申报单位:巢湖市含山县    含弓戏是安徽省地方戏、全国稀有剧种之一,因起源于皖东沿江以北的含山县,且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名“含弓”。    含弓戏(原名含弓调),它兴起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早期在瞽目艺人操琴卖卜坐堂会的一个曲艺形式上逐步演变发展成为一个戏曲,隶属于滩簧声腔系统。据含弓戏老艺人俞孟兴口述:早在南方曲种滩簧初兴的清嘉庆年间,含山一带盲艺人在卖卜的同时就兼唱滩簧,也有部分盲艺人运用当地民歌小调来演唱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由于唱法清新、风格独特,便有了“含弓”之称。    清道光年间,当地连年遭荒,含弓盲艺人迫于生计渡江南移集于以米市著称的芜湖。在此期间,含弓盲艺人与当地盲艺人所唱的“苏弓”及外来盲艺人所唱的“福弓”形成三者在艺术上竞争角逐相互交融的局面。含弓盲艺人彰显天资颖慧兼并收蓄,无论是用民歌俗曲演唱的小戏,还是用弹词和其它戏曲演唱的正本折子戏均广采博撷为我所用,遂使“含弓”唱腔日益丰富且独具特色,再使用属于巢湖一带的“含山腔”,尤其大量土语叹词的夸张运用更是妙趣横生。芜湖人鲍筱斋编著的《湖阳曲》初集(1926年成书),所载《莲花》小戏的对白中就提及“含山腔”,足见其含弓颇有影响。    含弓戏唱腔有两大部分组成,一为“主腔“,有[大曲][西宫词][对药调];二是“杂曲”。“主腔”用于正本折子戏,“杂曲”则用于生活小戏,皆为唱表形式,含弓戏重唱不重白,唱腔词格基本上齐言七字或十字句。    1961年含弓戏剧团成立后,几经提炼、创新完成了由台下“含弓调”到台上“含弓戏”的巨大演进,并被文化部编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和《中国戏曲剧种大词典》。1963年10月,含弓戏《刘二姑吵嫁》赴省“江淮大戏院”连演七场,场场爆满,轰动合肥。

(八)淮北梆子戏 申报单位:阜阳市、宿州市    淮北梆子,又称“梆子戏”。是流行于我省淮北地区的艺术个性化比较强的地方戏曲剧种。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关于它的起源大致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西、陕西梆子流传到淮北地区后,唱腔受安徽语音的影响而形成的剧种。另一说法是由河南梆子的一支“沙河调”传入我省后,结合皖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由于淮北地区位于南北水陆通衢,各地戏曲因通商贸易而在此交流沟通,并在此生根流传,形成本地的声腔剧种。在我省宿州、阜阳、亳州、淮北、蚌埠和淮南六市二十多县市都曾有专业剧团,影响较大。    淮北梆子演唱时用枣木梆子击节,唱词多带衬字,曲调中吸收了淮北的灶王戏、坠子翁、鼓书说唱、叫卖声以及劳动号子、船工号子等音调。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朴实大方。对这种演唱形式,人们习称它为“高梆”。其不同其他兄弟梆子剧种的突出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淮北梆子板式结构与河南豫剧相近,但细品味又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黑、红脸唱腔,韵味独特,变化多端,在唱法上有独特的风格韵味。淮北梆子的剧目,大多以历史题材改编或移植。大戏情节扣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黄淮一带观众的青睐。曾先后涌现出我省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福兰、顾锡轩、关仲翔、陈炳欣…并诞生了皖北地区第一个全国梅花奖演员张晓东。近年来,淮北梆子创作的新剧目和演员还多次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大艺术活动中获奖,在安徽的戏曲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九)灵璧皮影戏 申报单位:宿州市灵璧县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垓下古战场,汴河流域地,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皮影戏是众多民间艺术之中一朵鲜活、靓丽的奇葩。    灵璧皮影戏是用经过化学处理过的牛皮或驴皮通过雕镂而成为剔透玲珑的皮影人物,并因类施彩,缚以操作杆操纵影人活动,把影人照映在银幕上,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而表演,以说唱内容传达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民间戏剧。

  灵璧皮影戏自清道光年间传入,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在影人的制作上,雕刻精细,着色鲜艳,造型生动逼真,轮廓挺拨,俊俏大方,栩栩如生。在表演上一人操杆,技法娴熟,游刃有余。在唱腔上,灵璧皮影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传统的唱腔以外,还根据灵璧本地的特色戏曲泗州戏有所改进创新,如弦板腔、碗碗腔、秦腔,除此之外增加了呵腔,使得本来丰富的唱腔变的更加优美动听。在题材上,主要取材于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内容丰富多彩。

   灵璧皮影戏影响深远,从清道光年间“来门风格”形成,灵璧皮影艺人足迹就踏遍苏、鲁、豫、皖等十多个省,门徒遍及全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灵璧皮影戏的鼎盛时期,全县有40多个班社,剧目达300多个,演 员达100多人。灵璧皮影戏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演出的内容贴近民众,表演形 式生动形象,配上优美动听的唱腔,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十)余家皮影戏 申报单位:蚌埠市禹会区

   中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门综合民间艺术,它融绘画、雕刻、音乐、影像表演及唱、白为一体,是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艺术形式。
   余家作为皮影戏世家,代有传人。民国时期余运身、余运兰、余运太跟随父亲学艺、从事皮影戏艺术生涯。1947年来到蚌埠市老西游场演出——传统剧目东、西、南、北四大游记,其独特流派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迅速成为地方一绝。1955年余家皮影班参加蚌埠市曲艺协会。

   1958年,赴省参加皮影戏汇演荣获一等奖,受到原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长赖少其等领导接见和高度赞扬。

   在文化大革命年代皮影戏遭禁演,所有的历史资料剧本、剧照、奖状皮影人子被抄去。焚烧、毁坏殆尽。余家兄弟下放宿县大泽乡。直至1975年随着文化上的拨乱反正,重返蚌埠。文化部门恢复了传统戏。余氏三兄弟不顾年迈、重操技艺。

   时至今日,皮影戏世家传人余家坤、余其华正抓紧对余家皮影戏拯救、挖掘,再现余家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十一)皖南皮影戏 申报单位:宣城市宣州区    皖南皮影戏起源于素有戏剧之乡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流行于宣城市1区1市5县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种。它是400年前皖南发人瘟时,随湖北移民带入皖南与地方民间小调和花鼓戏合流演唱,吸收民间小调和花鼓戏的有益成份逐渐发展起来的。    皖南皮影戏的生存发展与民间、民众400多年来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它像开放在乡间湖畔的奇葩,散发着迷人的幽香。皖南皮影戏以它独特的个性自成体系,自成流派,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皖南皮影除有广泛的群众性、演出的灵活性、剧目的民众性外,其主要特征还表现在皮影的雕刻艺术美、语言的文学美、演唱的音乐美上。    皖南皮影戏这一较为古老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已有第九代传人了。在宣城地区看皮影戏早已成为劳动人民的传统风俗,尤其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五谷丰收的喜庆日子,人们都得搭台唱上几本皮影戏,那种热热闹闹的场面成为宣城地区一大民俗文化景观。

(十二)鸡公调 申报单位:池州市东至县    东至县木塔“鸡公调”于清末民初传入,是饶河戏腔与本地土语方言的衍生物,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唱腔高亢、响亮,节奏快并带有浓厚的尾音。现流行于木塔郑村及周边江西浮梁地区。主要是节庆之日,出谱及宗祠完工时的演出活动。    “鸡公调”表演丰富多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涉及到舞蹈、唱声、音乐、手工技艺、服饰美术等。它是以剧团为载体,以剧本为依托,以轻便自由为形式,蕴含着诸多要素的民间文化。演出时男女老幼演员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表演。时唱时舞,伴有独白,舞唱结合。演出时分角色着装,并绘画各式脸谱,主色调为红、白、黑。演出时鼓、琴、胡、锣、梆、呐从旁托唱与帮腔,增入了柔和优美的旋律。通过“鸡公调”的表演,人们即欣赏到精湛的民间艺术与舞姿,聆听到悦耳动人的唱声,也增加了友情与团结,构建了社会和谐。    目前,木塔“鸡公调”仅靠“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随着老艺人的先后去世,精湛的技艺即将失传,加上年轻人对“鸡公调”艺术价值的认识不深,缺少自觉继承者。因此,木塔“鸡公调”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 (十三)曲子戏 申报单位:安庆市太湖县    太湖曲子戏是流传在太湖县的一个古老的剧种,因当地习惯称为唱曲子,在上世纪80年代定名为太湖曲子戏。    太湖曲子戏源于明代移民带来的弋阳腔,具有“喧阗”特征。在喜庆事项(如迁新居、生男、寿典、升官、升学等)中唱曲子,年节习俗(如平安社醮、闹元宵的灯会)中,也有唱曲子的活动。唱曲子还存在于年高人的丧事活动中。    太湖曲子戏分为围鼓座唱和走唱两种形式,座唱时一般有5—8人。各人手执乐器,由鼓板师领头,用方言演唱,一唱众和。主要乐器有小锣、大锣、铙、钹、牙板、鼓(扁鼓、堂鼓)、马锣等。开始演唱前要打闹台,可由唢呐领起。演唱者一般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男性。解放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相应角色也有由女性担任。座唱时不事妆粉。走唱时,按角色着妆,持相应道具,由乐队伴奏,人数较多。演唱内容多为喜曲。部分含有五大南戏和目连戏相关内容。    现存曲子戏班以松散结合方式为主,有事即集,唱过即散。大致上有农民曲子戏班和道士班曲子戏班两类。农民班主要以自娱和年节娱乐活动为主,无固定收入,传承较为灵活。道士班则以丧事活动和平安社醮等法事活动为主,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因而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风尚变化,太湖曲子戏演出、传承等环境受到影响,处于濒危状态。为此,太湖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这一古老艺术遗产,使之能在和谐太湖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十四)庐剧(东路庐剧) 申报单位:巢湖市和县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广泛流行于安徽省的江淮之间,皖西大别山区及沿江江南部分地区。1955年3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改为现名。目前,全省主要有合肥市庐剧院、皖西庐剧院、和县庐剧团等三家能够维持正常演出的大型专业庐剧团体。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三个流派。    其中,下路(东路)庐剧以芜湖、巢湖(和县)一带为中心,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的水乡味。这里覆盖着安徽省八百里皖江的南北两岸区域,系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路目前仅存有“和县庐剧团”。和县庐剧团多次荣获国家、省、市文化系统的先进集体称号和各类表彰。    东路庐剧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深厚的民间根基;历史价值——体现了民间的综合艺术形式;艺术价值——演唱风格的淳朴性和音乐资源的丰富性。但近年来因演出市场萎缩、专业演出团体锐减、传承及人才匮乏、民间艺人亟待培训。     (十五)徽剧(徽戏童子班)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    清代中期,伏岭成年男子旅外经商务工人员已超过半数,多从事面馆业,正、二月是面馆业淡季,一年一度回乡探亲,照看在家“留守儿童”,见假日闲散在乡小孩到支祠学戏、演戏是好事,他们支持组织“童子班”,请人教戏,在支祠内搭台演出,形成三门自置行头道具演出,但各门演艺水平参差不齐,观众多寡悬殊。支祠剧场窄小,当有好戏时,外村观众难挤入场。道光九年底建成三间两厢两走廊的徽式戏台,广场可容纳数千人。道光十年元宵节三门“童子班”登台公演。    正月十日至十七日演出四夜。每夜三门都要演出节目,先由各门自定节目与排练。演出分头、中、末班出场。演出先后次序于正月十三日由三门值年代表到昌福寺旁的太子庙分二次抽阄确定。头三夜各有头中末班,只是日期不同。第四夜头班加演开台戏比较费事,末班收场在半夜之后,比较辛苦,所以另行抽阄确定。由于演出日期、时段不同,演出效果、演职员劳逸也不一样,每当抽阄定班次时,三门值年人及关心者挤满太子庙,呼喊声、嘘唏声不绝于耳,别是一番热闹。抽得第四夜中班的那门人众即兴高采烈地抢先跑回支祠,将演出班次用红纸书贴于祠柱。    元宵节演徽剧,是伏岭村人人参与的大型文艺活动。他们承继了“舞徊”的管理实施经验,创立了新的长效规章制度,使徽剧“童子班”长期传承了下来。

五、曲艺 (一)门歌 申报单位:合肥市包河区 门歌是安徽土生土长的曲种,源于凤阳花鼓,唱腔的基调是秧歌,表演和伴奏形式均为花鼓小锣,因“唱门子”而得名。所谓唱门子,就是逃荒行乞丐时站在东家门前的演唱。    门歌分为上、中、下三路,三路门歌风格各异。上路门歌分布在以六安为中心的皖西大别山一带,滁州和江苏的门歌又名宫锣鼓、唱麒麟等。下路门歌的中心在无为,包括宣州一带的颂春、摇钱树以及苏南的高淳唱春等。    门歌和省内其他曲种相比,它分布面广,影响也较大。门歌里包含庐剧的一些基本元素,庐剧的形成和它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门歌形成的时间,史无记载。据1982年合肥市文化局发现的立在巢县炯炀河镇的《正堂陈云》碑文所载,曲艺形态的门歌,形成期的下限是清同治七年,也可以说,曲艺形态的门歌形成于清中叶。    建国后,庐剧艺人不再兼唱门歌,业余演唱则因逃荒现象和逃荒习俗的不复存在,演唱活动因此结束。但这并不等于门歌的绝迹,在各地文化部门扶持下,新的门歌作品和新的门歌不断涌现,深受观众的欢迎。     (二)清 音 申报单位:阜阳市太和县 太和清音,历史悠久。据《清音筝谱》记载:元初明末,颖州泉河南岸有一玄坛法师,学识渊博,且精通音律。他性喜弦歌,尤以琴筝为长,终日研习,寒暑不辍,吟唱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日与众徒弹唱自娱。因其曲调清雅悠扬,故名“清音”。

   清代中叶,清音流传到太和,民间出现了自发性组织“清音会”,平时约定十天半月一会,每逢婚寿、开业等喜事再集中演唱。演唱多在客厅或庭院中,演唱者围桌而坐,各执乐器,各任一角,边弹边唱,自娱自乐。
   1954年,太和县文化馆组织清音老艺人成立了业余剧团,率先把清音弹唱改为戏曲上演。1958年,太和清音传统曲目《追舟》参加安徽省首届曲艺汇演并获奖,同年8月,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太和县清音戏剧团,在全省各地巡回演出广受欢迎。曾多次参加省、市文艺汇演并获奖。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清音戏选场、选段播放。

六十年代初期,太和县清音戏剧团被撤消。到八十年代,太和县文化馆才恢复业余清音组活动。 如今清音老艺人已全部去世,原清音戏剧团培养的青年演员也都年过花甲。由于没有相应的培训措施,太和清音后继无人,濒临灭绝。 清音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的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受到陶冶和升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渔 鼓 申报单位:阜阳市界首市 界首渔鼓,又称道筒子或坠子嗡,行话为“溜兰条儿”,源于明代叙事性道情。后由道士以道教为演说题材,到民间传道时流传至界首,约有四百多年历史。 界首渔鼓主要分布于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阳、亳州、涡阳、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项城、周口、太康、郸城等地,我市渔鼓艺人主要分布于光武镇、芦村镇和顾集镇。 界首渔鼓源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兴盛于清朝道光年间,1920年左右,是界首渔鼓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区域东至安徽省太和县、阜阳市、蒙城县,西至河南省沈丘县、新蔡县、郸城县、太康县等。 界首渔鼓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因界首南北狭长又分为南称“高音渔鼓”,北称“低音渔鼓”,所持乐器为打击器,即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其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 界首渔鼓音乐已被收录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分卷中,有关专家称其为“安徽曲艺一枝花”。    界首渔鼓是河南坠子起源的曲种之一,同时又是中国地方稀有剧种道情戏的鼻祖,被誉为颖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我国曲苑中又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

(四)锣鼓书 申报单位:六安市金安区    锣鼓书名称是建国后才定的。早期名称有“光棍溜子”、“三槌鼓”、“三把刀”、“讨饭歌”等。在淮河流域广为流传。    锣鼓书唱腔多以民歌小调,自由发挥而成。首尾唱法固定不变,中间加以“连词”唱法,以两个基本乐句为基础,略加变化,无限反复,似说似唱,可长可短。    唱词大多靠艺人口头创作流传,没有固定的文字记录唱本。句式和字数的安排都很灵活,一般以七字句为主。    锣鼓书表演有单人、两人。两人表演中有一男一女的、有两个都是女的。后期发展还有伴唱、伴舞、伴奏多人表演。    锣鼓书艺术特色:形式活泼明快,绝技迭出,内容通俗易懂,风趣诙谐。    锣鼓书早期的“三把刀”绝技现已失传。从事锣鼓书说唱的老艺人大多已不在人世。解放后,由于抢救整理锣鼓书说唱艺术比较及时,先后推出了汪宏云、徐小芳、周丽等表演传人,在词本创作上有沈晓富、杨德成,音乐创作上有黄锦璧、朱援朝等。目前,基本保留了传统锣鼓书说唱艺术的风貌。

(五)淮北大鼓 申报单位:淮北市濉溪县    淮北大鼓流传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明末清初已具雏形。始以手鼓伴奏,以半说半唱的顺口溜形式演唱。清末中期艺人们改手鼓为简单支架固定鼓位固定场演唱。    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亦说亦唱。唱腔有慢板、快板、垛子板三种形式。演唱时多用“活口”,俗称“片子”、“赞赋”,以灵活运用于描摹各种场景、场面等。演唱作品有《三国演义》、《封神榜》、《杨家将》、《岳飞传》等传统和现代书目。    淮北大鼓以唱为主,说为辅,唱腔高亢婉转,地方特色浓郁,多采用地方小调或吸收其他地方戏曲剧种曲调,语言诙谐幽默,深受淮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

(六)庐州大鼓 申报单位: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    “庐州大鼓”作为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最早流行于安徽省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相传清代早期从山东传入今安徽泗县后形成。民间流传已延续近400年。“庐州大鼓”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瑰宝。    庐州大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化。庐州大鼓说唱时,鼓书艺人边说边唱,时而摹拟动作,绘声绘色。其讲究韵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调为四弦书、锣鼓书和地方民歌。唱腔有歌嗓和内嗓之分。大鼓鼓词以“三个字”、“五句景”“七字唱”“十字句”为特点。流传甚广的鼓书曲目有《大明英雄谱》、《安徽十八大侠》、《五英八侠》、《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封神演义》、《说唐》以及新书《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儿女风尘记》、《烈火金刚》等。    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鼓书艺人主要有窦常胜、梁越银等。窦常胜(1949—)年轻时拜鼓书艺人胡东全为师,他的主要说唱曲目有:《大明英雄谱》《林海雪原》、《分爹》等,曾多次代表合肥市参加比赛并获得多个奖项。《酒书记》被黄山音像出版社录制出版发行了200多万盒磁带。大鼓艺人梁越银表演的大鼓《唱响新农村》等则多次参加县、合肥市的各种调演,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荣获“合肥市十佳民间艺人”称号。

(七)花腔渔鼓 申报单位:宿州市萧县     萧县花腔渔鼓,是萧县艺人薛本信于1919年在寒腔渔鼓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其他曲种,民歌号子和徐州梆子戏的营养而创造的渔鼓新腔。自1920年以后,主要流行于徐州、阜阳、商丘三角地带。     萧县花腔渔鼓,新创的曲调有:花腔、尾音花腔、衬字花腔等。他还打破了简板平直击拍的手法,把连板、捋板、花板交相运用,又在一板三眼中加进了多种装饰花板;击鼓时,融抹、挑、弹于一体,使鼓声清脆跳荡,余音袅袅,益发生色;发声时,气吞丹田,有时也有舌齿音,表白时的方言又带几分徐州梆子的声韵,且又吐字清晰,因此,他的演唱俏丽多彩,变化多姿,或激情澎湃,一唱三叹,或低回婉转,幽咽流泉;表演时还擅于摹拟各种人物的动作姿势和腔调,形象逼真,声情并茂。解放前后,薛本信流动演出期间,江苏的铜山,河南的夏邑、永城,安徽的界首、毫县等县的青年,纷纷学习他的自创新腔,有条件的还录了音个人学唱。     薛本信演唱段子最为精彩。1958年在原蚌埠地区曲艺会演中演出的《翻车段》、《黑驴段》、《借di di》和《王刚画庙》均获奖。同年前三个段子参加了安徽省首届曲艺观摩汇演,又荣获了三个一等奖;其中的《黑驴段》被省、地确定为晋京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的曲目。     萧县花腔渔鼓,又名薛三派花腔渔鼓,花腔曲折复杂,全靠口传,现在唯有徒孙刘永林尚能演唱,亟待保护。

(八)萧县坠子 申报单位:宿州市萧县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自汉代至新中国建国初期均属徐州,1955年划归安徽省。
   自1914年萧县有了第一个坠子艺人到建国初,萧县艺人在演唱河南东路坠子的基础上,大量汲取了当地其他曲种和徐州梆子的音乐唱腔,逐步形成了“说、唱、噱、做”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萧县坠子。
   萧县坠子为板腔体,板式、曲调包括新创的主要有:平板、寒板、慢板、慢板连、快板、正十字、倒十字、三字锦、五字嘣等,典调优美,长于抒情和叙事。伴奏乐器为简板、坠胡。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表现形式有:单口、对口、多口和坠子戏;单口和对口,多演唱长篇大书;如《列国》、《金枪北宋》、《云台中汉》、《月唐》、《隋唐》、《杨家将》、《呼家将》等;多口坠子,多为表现现代生活的中短篇曲目,如《刘巧团圆》、《三封信》、《王杰抢险》、《丰收之后》、《苦菜花》、《茶埠游击队》等。第一,说新唱新,是其传统,特别是1964年以来,编演了许多现代曲目,深入农村演出。第二,演出区域广,除经常在本县城乡演出外,还在长江以北的13个省市演出。队伍大,名演员多,是其第三个特点,新中国成立时,已拥有一大批享誉苏、鲁、豫、皖的坠子艺人,如李教令、刘元芝、李元同、郭合银、马明兰、刘元真等,而陈凤英、唐桂英等,则是在“说新唱新”中成长起来的著名演员。

   自1986年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使演唱活动陷入困境之中。老艺人相继故世,中青年演员纷纷改行,当前,已濒临存亡之际,急于保护。     (九)灵璧琴书 申报单位:宿州市灵璧县    灵璧位于皖东北,是垓下古战场,汴河流经地,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灵璧奇石、钟馗画、虞姬墓被称为奇、丑、美“灵璧三绝”。灵璧琴书就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成长的一支绚丽的民间艺术奇葩。    灵璧琴书于清光绪年间由山东发展而来,吸收灵璧地方戏曲、民歌、小调融进周边地区戏曲艺术,经过琴书艺人的长期艺术实践形成,唱腔优美,富有灵璧特色。它以说唱加上扬琴等乐器伴奏的形式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抒发情感,流传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区。    灵璧琴书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故事,爱情传奇、民间传说、现实生活应有尽有。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观众群体,采取不同的表演形式,表演风格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    灵璧琴书在淮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广泛影响。高小眼、刘培枫成为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其成就被收录《中国曲艺界人名大辞典》,高小眼2007年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中央电视台赞誉他“艺满虹乡,音扬八方”。

  灵璧琴书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宣传教育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十)淮河琴书 申报单位:阜阳市阜南县、蚌埠市

   琴书传入我省已有200多年历史,它因演唱形式活泼,语言纯朴生动,曲调婉转优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流入的地区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路:一路是由河南永城县老艺人邵元振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孟兆兴、孟颖等;一路是由山东瞎子(真名不详)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张法、苗明才、苑金榜等;一路是淮北琴书,代表性传承人有陈豁牙(真名不详)、良麻子(真名不详)、付学兰、王文艺等。这三路琴书在淮河两岸及皖西北、皖北地区广为流传,三路老艺人为适应本地群众的需求,融合地方淮词、大鼓、坠子和民间小调,互相切蹉技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代表淮河风情的淮河琴书。

    淮河琴书唱腔音乐为主曲体,代表性唱腔有:“四句腔”,“四句腔”分:“慢四句腔”、“快四句腔”,“垛子板”垛板中间唱中有说,还有“凤阳歌”、“梅歌落”等曲牌。     淮河琴书曲调婉转优美,唱腔舒缓浑厚,讲究字正腔圆,韵味优美悠长,在淮河流域众多的曲艺文化中可谓独树一帜。

(十一)端公腔 申报单位:蚌埠市怀远县    端公腔是以说唱为主要构成部分的曲艺艺术形式,其中又夹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剪纸、杂技、武术等表现形式。    端公腔源于道教,由悼念亡魂、驱鬼避邪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成,开初只唱宣扬轮回迷信的神鬼故事,后来受戏曲的影响,不断增加一些娱人的民间故事或流传的戏文,逐渐变成了一种酬神赛会的表现形式。    怀远端公腔的演唱,大都选择在传统或喜庆节日,如年头岁尾、端午中秋、婚嫁喜庆等。一般安排在夜晚,场地选择在十字街口或较大的场院。端公在中间坐唱听众依墙围坐四周,因之,唱端公腔俗称“靠壁”。演唱者手持直径三十多厘米的圆形单面鼓,铁圈做框,鼓面蒙以狗皮,鼓柄下端配以铁环,左手握鼓柄,右手执条击鼓,边打边唱。击鼓时有节奏地摇动鼓柄,铁环叮当有声,和谐悦耳。端公腔兴盛时期,每逢冬闲取暖,夏夜纳凉之时,男女老幼相聚一处,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安徽不少地方戏曲,如黄梅戏、泗州戏、庐剧、淮北花鼓戏等一些唱腔,都吸取端公腔中的一些成份。

   据老艺人推算,怀远端公腔从清代中期已经形成,清末至民初为鼎盛时期。近百年来,名噪一时的端公腔老艺人有大羊子、小羊子、小铁匠、小林子、小尾巴、小咬子、老嗓子、唐二、高毛、周长江等数十人。此外,还有不少酷爱端公腔的玩友,平时也能单独演唱。

(十二)扁担戏 申报单位:阜阳市界首市    界首市扁担戏俗称“小桃子”,又名猴头人子,一台戏,独腿戏。其流行区域主要在界首市芦村镇小徐村,小徐村位于芦村镇东北部,东与太和县接壤,北依河南郸城县,是一个偏远乡村,交通不便,群众生活穷困,为了生计,村民学会了一些耍猴、说唱艺术。大约在清末同治年间,由利辛县艺人葛三传入界首,历史约一百多年。当时葛三染上风寒,住在了小徐村朱惠贤家,既扁担戏的第一代传人。由于朱惠贤的精心照料,葛三得以康复,为表答谢之恩特收徒赐艺。朱惠贤则是一个聪明之人。通过对扁担戏不断地摸索和创作,逐渐形成了界首扁担戏独特魅力。演出剧目有《王小二卖豆腐》、《王二打虎》、《西游记》、《王小二上山打柴》等。    界首扁担戏流行区域主要在界首市北部芦村镇,其艺人大多聚居在芦村镇大朱寨、小徐、大徐一带。其它区域分别为河南省的周口市、开封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山东省的枣庄市、江苏省的徐州市,安徽省的亳州市、利辛县、涡阳县、太和县等。    (十三)端 鼓 申报单位:滁州市明光市

   端鼓是一个流传在皖、苏两省河域间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因其演唱时所用的伴奏用鼓——而起名端鼓。

   端鼓的起源因其特殊的存在形式而难以详考。据传与当年唐王李世民举办盛大的水陆大会有关,源于当时的演唱,端鼓艺人的产生和其它曲艺曲种艺人的产生也有很大区别,多为家传,极少师授,最根本的规律就是学端鼓的艺人都有极其相似的遭遇,即幼时曾得过一场较难治愈的大病,在求医无方的情况下,到庙里拜神求仙,并许愿病愈后学唱端鼓。而其他无此遭遇的人是不学此艺的。这里就包含着没有冤死而愿为超度其他冤魂尽力的意思。这种延续规律,至今没变。    端鼓的演唱形式近乎于戏剧,即以唱为主,兼有角色扮演,但又不似戏剧中具备完整的程式及生、旦、净、末等行当。根据船民们劳动,生活习惯,他们多在九、十、冬、腊月进入休闲。水上人家如有红白喜事、祭典活动等,也多在这个时期操办,所以端鼓也只在这个时期活动,并以祭典为名,行民间娱乐之实。端鼓技艺的传授,多为家传,少有师授,端鼓的唱腔全部用鼓伴奏,故只有鼓谱而无曲谱,唱腔亦只分男音、女音两个调子,没有曲牌之分。    端鼓被挖掘出来后入编《安徽省曲艺志》,一九九七年参加省第四届花鼓灯调演的端鼓《丰收渔鼓》荣获演出二等奖。

(十四)白 曲 申报单位:滁州市来安县     来安县“白曲”是稀有曲种。发源于来安县大英乡和文山乡一带,是流行于苏皖两省,来安、六合、江浦三县的一种说唱艺术。白曲始于清末民初,历史悠久。白曲以曲调多样,曲目丰富而得名。民间艺人称它有百种曲调,百部曲目,故又称之为“百曲”。     白曲艺术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发展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初期人员阵容小,多则3—5人,少则1—2人即可演出。乐器简单,主要有胡琴、瓷碟、钢丝、小锣小鼓。表演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既可以坐唱,又可在场中表演,演员化出化入,接近于评书、评弹之类。其说白形成了韵白体,押韵、俏皮,类似现代的小品。并用地方方言表演说唱,诙谐、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多为民间婚丧喜庆、庙会提供服务。     在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中,白曲艺人积极创作,宣传抗日主张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英雄模范事迹,因此除传统曲目外,也留下一些经典的现代曲目。

(十五)小调胡琴书 申报单位:六安市舒城县    舒城盲艺人陈玉清师从杨金华学会许多小调,又从四弦书艺人刘应才、李文全唱腔及舒城民歌中汲取营养,遂自辟蹊径用小调演唱故事。因演唱形式一直是一人自拉胡琴自演唱,故当地群众称之为“胡琴书”。为与四弦书相区别,故取名“小调胡琴书”。    主要句式是五字句、七字句。曲式以对仗为主,次是分合和起承转合。调式以徵为主,次是羽、宫、角。体制以单牌为主,联牌为辅。    唱腔富有舒城民间音乐特色。    发展手法主要是:用同一音乐素材,采取改变旋律进行的方向,形成不同的曲牌,以同一个乐汇贯串全曲;    分布区域:主要流行于舒城县,其次为肥西县、六安市、霍山县、金寨县等地。    代表曲目:《紫金钟》、《明朝红灯记》、《二十四劝》、《虞美人》、《二姑娘害相思》、《二姑娘卖饺子》、《苦菱花》、《叹五更》、《苦媳妇翻身》、《十月怀胎》、《金镯玉环记》。     (十六)淮北大鼓 申报单位:亳州市利辛县     安徽大鼓,即淮北大鼓,又称淮北战鼓,源于元末。传说一秀才虽然考场得中,但官场腐败,兵荒马乱年代的元朝已失半壁河山,于是此秀才弃官不做,步入江湖行艺。编写诗、词、赞、赋和历史书目,以淝河两岸、淮北地区的民间小调、戏曲演唱的曲调,形成唱腔:有“立嗓”、“卧嗓”两种唱法。     随着社会发展,师教徒传,一代代承袭演技,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主要是一人一台戏,流动行走方便;其演唱形式为说、唱、学、逗、打,十分逼真,虽然是口头文学,但均是“死口”传承(嘴对嘴一字一句传承,故称“死口”),而所演唱的诗、词、赞、赋、白口词和长篇大书的演唱情节,都不走样。

   淮北大鼓一直流行于安徽江淮两岸和皖西北、皖东北地区,及山东、河南、江苏的相邻地区。其间涌现出不少曲艺明星。如南京市曲艺团的丁明海,淮南市曲艺团的黄大麻子、阜阳地区曲艺团的刘立成,蚌埠市的武守坤(已故)。淮北大鼓不仅有职业大鼓艺人,而且民间非职业大鼓艺人更多,最受贫民百姓喜闻乐见,1951年被江湖誉称“淮河两岸一匹马”(学战马几种叫声长啸,因嗓子亮、高、形象,被艺人送绰号)的刘立成代表安徽省到北京参加曲艺大赛,一鸣惊人,淮北大鼓遂声名远播。

(十七)清音(清音戏) 申报单位:亳州市利辛县

   利辛县清音戏流传淮河、西淝河、涡河两岸,源自安徽琴书。

   民国年间,安徽琴书老艺人谷保宽在安徽琴书的腔韵的基础上,吸收花鼓戏、四句推子和“夜落金钱”、“太平年”等地方小调,独创出可以表演小戏的几个调式,如大非板、小非板、慢板、快板、花腔、剁子等。其伴奏乐器主弦是板胡、二胡、三弦、坠胡等,表演分生旦净末丑,从而创编了地方色彩浓厚,小队伍在小场所可以表演的小戏剧——清音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为兴盛期,90年代由于后继无人逐渐式微。    清音戏主要是家族传承,已两代相传,创始人尚健在。    现利辛县已整理出五集清音戏《五女拜寿》,并在刚刚成立的艺术说唱团进行技艺传承,以期清音戏可以重新活跃于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中。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一)华佗五禽戏 申报单位:亳州市    华佗出生于安徽亳州市。    华佗五禽戏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发挥了古代导引养生之术,依据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观察多种不同禽兽的活动姿态,选以虎、鹿、猿、熊、鸟等代表形象动作创编了华佗五禽戏功法,开创了体育医疗先河。    尧舜时期人们已知道模仿某些动物的跳跃、飞翔等活动姿态,进行舞蹈,用以舒筋壮骨,锻炼身体。到战国初期在当时舞蹈的基础上发展为二禽戏、六禽戏等被模仿的动物已达十多种,但不成套路,亦未定型,故其影响不大,直到东汉时期华佗创编五禽戏问世以后,这古老的仿生运动,才基本定型,并被广泛的用于医疗体育上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变迁,到现在已发展到二十多种不同版本的五禽戏,流传于世。    华佗五禽戏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不仅取效于当时,而且泽绵于后世,凡参加演练者皆获得祛病、防病、健身益寿的神奇功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体育医疗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我国民族历史传统文化最宝贵遗产。    1980年5月14日瑞典体育专家博·盖茨来到北京考察五禽戏,又有法国传教士Amiot将五禽戏传入欧洲,2004年法国爱里克专程来到亳州学会五禽戏,带回法国,至此华佗五禽戏已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晰扬掌 申报单位:亳州市    元末爆发的白莲教民——红巾军进入亳州时,与当地回民矛盾加剧,一些回民被红巾军抓获,其首领刘福通要把他们处斩。在红巾军内部的回族头领胡大海和朱元璋(当时为副元帅)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一棋定生死的协议。双方在棋盘上对阵,沙阿訇运内功于抓棋子的手指之上。他棋法稳健,步步威逼,获得了棋局的胜利,同时也化解了这一场矛盾,这对阵的棋局被演化成拳法,称为棋势功。明洪武十三年基本完成了棋局中的各套拳法,以“晰扬掌(棋势功)”命名。    晰扬掌中“晰”是清晰之意,“扬掌”:回族礼拜者,在礼拜时开始动作是“台克米尔”扬手。该拳种每套动作之首也都有一个“扬手”动作,称之为“晰扬掌(别名:棋势功)”,即清晰明了的掌法。棋势功的意思是说按《古兰经》经文字母的运笔走势和穆斯林礼拜动作结合中国象棋的对阵棋局而演化出的一套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象棋文化于一炉的一项武学功法。该拳种由三百五十四式的七套拳法和一套兵器套路组成。其内容有抓棋势、古兰掌、游龙二十四掌、九龙爪、十八连环肘、狮子头、马拳、兵器。    晰扬掌(棋势功)主要流传在亳州市的清真寺院内和回族人民之中,先后入编《江淮武林志》、《中华武藏》。80年代亳州市以清真古寺管理委员会成员、阿訇和主要传承人海泉民、颜勇等人为主成立了晰扬掌协会,进行普及的同时进行挖掘和研究。     (三)六洲棋 申报单位:淮南市    六洲棋起源于明朝末年淮南渔民“蔡家网船”,由于蔡家祖先长期用渔网捕鱼,休闲时为消遣时光,突发灵感,以渔网做棋盘,贝壳做棋子,利用淮河上的捕鱼规则发明了“渔网棋”,经过多年来的完善、推广、演变而来。     六洲棋棋盘是由横竖六条30厘米(左右)长的线段组成,两条线段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而且平行的;横竖交叉线段两端不出边线,组成一个大正方形,正方形中间是25个小正方形,两线的焦点称之为棋位,棋位的含义是淮河上的捕鱼要地,六六三十六个棋位。对奕双方在棋盘上各占18个棋位,这些棋位在棋盘上有着对称性质,每个棋位都有特定的命名,凡是对称的棋位名称相同,为区别起见,给予编号。棋子正面分黑白两种,背面涂以黄色,即黑黄、白黄两种,总称黑、白、黄三色棋子。六洲棋的对弈过程,分做两大阶段:即着子阶段和运子阶段。    因其来源于民间,简便、通俗、易学,几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行,深受社会底层大众的喜爱。龙其在淮河流域的安徽省、河南省、江苏省、以及湖北省、山东省非常普及,并流传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起源于劳动人民生活,根植于民间大众之中,它简捷、明快,趣味性、竞技性强,是一项长期流行于民间,富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竞技项目。对于启迪智慧,休闲娱乐,增进交流非常有益。     (四)叶村叠罗汉 申报单位:黄山市歙县

   歙县三阳乡叶村的叠罗汉起源于明末,至今有500多年历史。为祭祀40多僧人保护“惠安寺”与官兵搏斗的亡灵在九泉之下安息,以驱邪纳福为目的,以堆叠为表演特征的艺术形式,构成了独特的民间杂技叶村叠罗汉,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民间杂技之一。

   叶村叠罗汉,分上下两段。上段采用戏剧的表演形式,由小和尚打扫佛堂,老和尚虔诚礼拜,然后引上观音、韦陀、灵官三位菩萨与护法的四大金刚。下段为罗汉上场,进行堆叠。众罗汉戴头套、画脸谱、赤露胸背,堆叠各种人体造型。有1-6柱牌坊、水帘洞、仙人桥、普陀崖、黄花座、蜡烛台等66套,高者至6层,惊险别致,造型毕肖,令人叹为观止。    叶村叠罗汉每逢闰年正月十五(元宵)进行演出,500百多年来从未间断,至今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1992年5月,叶村叠罗汉走出大山,在歙县首届枇杷节上亮相,赢得中外客商的赞誉。叶村叠罗汉曾多次参加县、市民间艺术调演献演。1995年春,在“中国民俗风情游黄山市首游式”上大展风采,并获大奖,《人民日报》作了现场摄影报道,成为黄山市旅游文化的保留节目,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并在台湾《民俗曲艺》杂志发表;先后在中央电台第1套《新闻联播》、第2套《金土地》栏目播出。2007年,叶村叠罗汉在皖、浙、赣、闽四省四市民间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

七、传统美术 (一)灵璧钟馗画 申报单位:宿州市灵璧县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垓下古战场,汴河流经地,钟馗画之乡。钟馗画与灵璧石、虞姬墓并称为“丑、奇、美”的灵璧“三绝”。    钟馗画是民间用于驱邪祈福,带有吉祥意味的民俗画,民间视为降魔消灾之符图,被尊为“灵叛”。它是中国民间美术殿堂里的艺术瑰宝。    钟馗画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它缘本于吴道子粉本,经过长时间民间艺人的传摹和创新,和杨斐、龚开、高其佩等文人画的熏染,形成了灵璧钟馗画特有的风格。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里就写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环脱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    钟馗画扎根于民间,寄情于民俗,蕴雅于拙,寓美于丑,“土而不陋,俗不伤雅”,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钟馗画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很大影响。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荣膺金奖。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大赛或画展,参赛(展)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二)萧县农民画 申报单位:宿州市萧县    萧县民间书画艺术,有别于陕西户县和上海金山农民画,它是以中国画水墨写意著称于世的。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东北距徐州仅23公里。春秋时称萧国,为宋附庸。秦置县至今,历史上隶属于江苏省,1955年划归安徽。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誉为"国画之乡"的萧县,曾出土过良渚文化的彩陶和汉画像石,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系萧人,以书画名世;书画传统绵延至明代,乡村出现了乡土书画家群体,清中晚期形成民间中国画水墨写意的"龙城画派",享誉徐淮;自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从萧县农村走出了王子云、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及萧龙士等美术大家;新中国建立后,又有吴燃、郭公达、卓然等50多位书画家走出萧县,笔耕在全国各地。改革开放以来,萧县民间、尤其是农民水墨写意和书法活动蓬勃展开,至90年代初,书画队伍以达万人之数,笔墨成趣者近三千人,出版书画集60多部,举办展览670多次,其中省和国家级70多次,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宁、沪、穗、蓉、京“书画精品展”,合肥“萧县农民画展”,四届“萧县书画艺术节”,反映强烈,扩大了萧县知名度;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民间书画活动,既出了人才,又出了作品,推动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火笔画 申报单位:合肥市    “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古代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烙画工艺曾一度失传。直到明末清初,才真正走进民间并且逐步流传开来。    安徽“火笔画”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1916—1991)及其弟子为代表的安徽“火笔画”通过作画工具的革新命名、作画新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本土题材、内容的创新而形成独自的流派。解放前,“火笔画”主要以家族传承、民间作坊和平民化、大众化、实用化的形态赖以生存。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火笔画”工艺美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制品自1956年开始出口,远销东南亚、北美及西欧各国,为国家赚取了大笔外汇。近40年工厂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和20余万件制品的生产规模,给“火笔画”留下了一套完整的“美术工艺制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    安徽“火笔画”的特征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在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料上作画。其作品大至数丈,小不足盈尺,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刘祝华、刘凯及其弟子等工艺美术传人的作品曾12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作为省、市对外馈赠礼品,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一定贡献。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火笔画”这一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及其制作技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跌入低谷、凋敝零落,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予以抢救和保护。     (四)徽派版画 申报单位:黄山市歙县    徽派版画源于刻书,起于南宋,盛于明中叶,至清初渐衰微。明万历年间(1573~1620)徽州版画最盛,从业人员很多。明正统年间(1436— ),歙县虬村黄氏世代就以刻书为业,万历至清顺治年间(1573—1661)为徽派版画鼎盛时期。它由兴起、鼎盛、创新、传播外埠,已形成了完整的徽派版画体系。     “徽派版画”是画家和木刻艺人通力合作的艺术结晶,为“徽派”版画作画的著名画家主要有丁云鹏、吴廷羽、蔡冲寰、陈老莲、汪耕、黄应澄、雪庄等;使得版画水平大大提高。丁云鹏与其学生同匠人黄守言、黄德时等合作,完成了《方氏墨谱》、《齐云山志》、《考古图录》、《唐诗画谱》,其中皆有徽派版画的精品。明天启七年,徽派版画家胡曰从,与刻工、印工合作,采用餖版套色印刷了《十竹斋画谱》,把竹梅兰石等画印出了色彩和浓淡干湿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崇祯十七年,采用餖版加拱花的技术,把白云、流水等画的线条凸现出来,使彩色画面更增加立体感,登中国版画艺术的高峰。由于文人画家参于版画创作,国画理论及技法、表现形式被运用于版画,版画开始出现同国画合流的倾向,这是徽派版画给中国传统版画艺术带来的革与新,也是徽派版画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版画,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徽派版画艺术风格是细密纤巧、典雅静穆,富有文人书卷气。徽州刻工充分运用传统的砖、木、石、竹四雕和徽墨歙砚的雕刻技艺,精益求精地钻研刻印技术,把中国水印版画发展推向更高层次,使书籍插图逐步发展为中国版画艺术中主要品种,尤其是发明餖版与拱花印刷术,不仅影响了历史上的中国版画,而且对世界版画的发展,特别是对东南亚、日本的版画及印刷术产生重大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史的的里程碑。     (五)徽派篆刻 申报单位:黄山市黟县    徽派篆刻兴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由休宁何震等篆刻名家形成了一个徽州印人群体,人称“徽派”,促成徽州篆刻的第一个高潮期;清代康乾时期,歙县程邃等“歙四子”出现,变革创新,自成一体,形成徽派篆刻第二个高潮期。    清朝晚期,黄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学修养,摒弃几百年来印家以切刀法摹仿烂铜印,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自立新意,自成风格,从篆刻艺术界脱颖而出,创立了“黟山派”,影响了后来的易大厂、乔大壮、王福庵、李尹桑,乃至齐白石等一大批书画印名家,使徽派篆刻走向了第三个高潮期。    黄士陵一生治印万余方、书画千余幅,是晚清与吴昌硕同时代的书、画、篆刻大师。其中尤以篆刻成就最高,以薄刃冲刀重现秦汉玺印面目,独具峻峭古丽风采,被列为晚清印坛四大家之一。    黄士陵篆刻艺术特色鲜明,他的刻印的特点是:平正中见流动,挺劲中寓秀雅,既无板滞之嫌,也无妄怪之失。章法配字讲究疏密、穿插,彷佛有意,又若无意,密字清疏,意趣横溢。在刀法上,执刀极竖,无异笔正,每作一画,既轻行取势,一气呵成,乾脆利落,又运刀猛辣刚健、洗练沉厚,气韵和线的美感都非常强烈。    黄士陵创立饿徽派篆刻——“黟山派”,在浙、皖派外另辟蹊径,对篆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影响了众多名家。

(六)青阳农民画 申报单位:池州市青阳县    青阳农民画艺术,有别于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安徽萧县农民画,它是在接受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青阳农民画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色彩丰富、线条细腻、构图独特著称于世。    青阳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腹地,古来文人墨客留连往返于此,酬唱答和,挥毫泼墨,文化积淀深厚,史有“诗文之地、书画之乡”美称。据《青阳县志》载,明、清时期,邑人林恒山等人,以画交友,甚是热和。到了清代,乡村出现了书画爱好者群体;同治年间,乡人张家顺等组织民间画社,广交雅士,书画相习。乡民求画者也是纷纷不断。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县内崛起一批农民书画家:如张平安、吴秀玉、罗国良、李八寿、许正强等,他们的画,不仅为当地百姓所喜爱,且开始登上大雅之堂,不少作品在市、省及全国展览中获奖。    1982年5月,全省农村美术工作座谈会在青阳召开,促进了青阳农民画的发展。在1983年的全国农民画展览中,青阳农民张平安创作的《山村养鱼》获三等奖,吴秀玉《大水之年》获二等奖。之后,全县农民书画爱好者发展达百人之多,时有作品在市、省、国家级报刊发表,影响波及省内外。    由于多种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民间书画队伍、作品、笔墨等,都呈现日趋衰萎之势,不仅少年中极少有习摹者,连一些有名望的老作者也都闲置笔墨,或“改换门庭”了。青阳农民画渐渐式微。 (七)凤 画 申报单位:滁州市凤阳县    凤画:因产生在凤阳县而得名,有六百多年历史。据民间传说,凤画于元代末年已具雏形,朱元璋称帝后,凤阳成为“龙凤之乡”,象征吉祥如意的凤画应运而生,许多画师从全国聚集凤阳,创作凤画,为凤画奠定了基础。凤画造型独特,画工精细。画中凤凰形象可概括为“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鹰嘴、鸡爪、如意冠”。构图有《丹凤朝阳》、《带子上朝》、《百鸟朝凤》、《凤戏牡丹》、《五凤楼》、《旭日东升》、《五凤齐飞》等数十种。其表现手法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单线勾勒、墨色晕染出的水墨凤画,另一类是以墨线勾勒。施以重彩的五彩凤画。颜色以朱砂、朱票、藤黄、石膏、石绿等色为主,并用色金装饰,画面显出五彩缤纷,富有装饰性和浓厚的民间色彩。     (八)吴山铁字 申报单位:合肥市长丰县    合肥吴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书法绘画艺术源源流长,民间书画爱好者不计其数。在这块土地上,历史上又孕育出一支艺苑奇葩---吴山铁字。    吴山铁字以陶仁志、邓之远等一批民间艺人为代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工艺,取雕刻、雕塑、铸造工艺之长,以锤代笔,以铁作墨,再现名家手迹,熔铁之刚劲与书法艺术为一体,给古老的铁字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    吴山铁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先后荣获华夏奇葩艺术博览会、中国百家工艺精品展示会、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奖。    陶仁志近年来创作的2000多幅约15万字的铁字书法,楷、隶、行、草、篆书体俱全。如王羲之的《兰亭叙》,三百多言分别镶嵌在十扇古色古香的屏风上,赏心悦目,气完神足。作品收藏单位有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二十一届大运会组委会等。另外还被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方以及有关人士所收藏。    邓之远的作品在北京1999年“爱我中华、弘扬国粹“艺术大展中被评为一等奖。象形字12生肖在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创意纪念品列为2008年奥运会纪念品,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九)葫芦烙画 申报单位:合肥市瑶海区

   烙画也称烫画、火笔画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遂又兴起。葫芦烙画是烙画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葫芦”在中国民间被视为吉祥物广为流传,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将烙画艺术绘制于葫芦上更是别具一格,更显其古朴大方、庄重素雅之特色。它既能陶冶情操,又具收藏价值,是烙画中的精品。

   郑小良作为葫芦烙画的传人,在多年的葫芦烙画艺术创作中,努力探索,其作品典雅细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1992年,他的烙画《八十七神仙图》在“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6年,他被授予安徽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被评为合肥市“十佳民间艺人”,同年参加“俄罗斯中国年安徽周民间工艺展示”活动,作品被圣彼得堡民俗博物馆收藏。

(十)民间扎彩 申报单位:合肥市包河区、巢湖市含山县

   民间扎彩工艺起源于盛唐,昌盛于北宋年间,千百年来,以它特有的乡土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社会中广泛流传。每逢“春节”,农历“十五”、“二月二”、“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扎彩办灯会的习俗,以喜悦的心情庆丰收保平安,欢度节日。

    民间扎彩工艺把地方性代表风格与毗邻地带的扎彩形式相融化,形成具有本地特色、诸多形式竞发的格局,扎彩工艺以扎制龙灯为主,并伴有花船、花灯和杂灯。     龙灯分为:滚龙、车龙、长龙,根据龙身的色泽又分青龙、白龙、黄龙。以黄龙玩耍最多。花船,俗称“旱船”,又名“旱地行舟”。其玩法和角色的搭配,各地都不相同,各具特色。花灯,又称“彩灯”,品种繁多,有和合二仙灯、福禄寿三星灯;一定高升、六六大顺;鲤鱼灯、虾灯、蚌灯;凤凰灯、兔子灯;宝塔灯、走马灯等五大类20多种。花灯内容取裁广泛,将历史、传说故事及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杂灯包括花挑、花篮、花草、花瓶等。彩灯无固定式样,无统一尺寸,无绝对色彩,全凭扎工精巧构思设计、扎制而成。    每逢传统佳节或重大的喜庆活动,群众都自发的或有组织的举办龙、狮、花船、花灯等各种扎彩工艺的展示和玩耍。扎彩工艺不但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更是民间特色文化的代表品牌。     (十一)萧县石刻 申报单位:宿州市萧县     萧县石刻艺术,始于汉代的画像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石刻取材于本县山中的青石,青石蕴藏丰富,质地细密,坚硬耐风化,宜于雕镂艺术品。     西汉画像石,石面粗糙,多为平面阴线刻;东汉,随着画像内容的日趋繁复,平面剔地浅浮雕、高浮雕及弧面浅浮雕等技法应运而生;线条由生涩变得流畅,物象刻绘重在写意。     自南朝宋至清末的长期岁月中,萧县石刻艺匠继承、发扬了汉代画像传统,并注重革新和丰富技法。先是唐宋墓前圆雕的出现,使石刻由单一平面刻发展为立体性雕镂,本县李石林村西李姓墓前的石猴、石羊、石马、石人,造型朴拙,线条简洁。明代萧县高浮雕,特别是透雕的新技法,把萧县石刻艺术推向了更高的水平;明代的庄里乡陶墟村牌坊,有20块透雕双面雕,其中包括4块镂空花板,剔透玲珑,技艺精湛;明代万历5年,萧县重建黉学大殿,殿前台阶中部刻有超高浮雕盘龙,造型奇特优美,线条张驰有度,刀法灵活多样。虽然全县石刻精品大多毁于天灾人祸,但石刻艺术却在民间流传下来。     近几年来,萧县石刻艺人或迁徙他乡,或年老体衰,因此,保护石刻艺术成了当务之急。      (十二)杨氏微雕 申报单位:蚌埠市     微雕也称牙雕、微刻,是一门以刀代笔,以“微”为特征,以“精”为标准,集“书法、绘画、篆刻、色彩”众家之长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集“书、画、雕”三妙而相映成趣。    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蚌埠双敦文化,出土的陶器有精美的雕刻符号,据今有7300年。特殊的地理特点,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杨氏微雕独特的审美特征。    “杨氏微雕”一脉相承,系杨大可、杨其鹏、杨洋三代人微雕作品的统称。杨大可,中国著名微雕艺术家,杨氏微雕的一代宗师,微雕绘画,灵而有性。微雕书法,飘逸潇洒。金石篆刻,刚劲有力。其子杨其鹏,自幼师承其父,可直接运刃于珍珠、黄金、人发、瓷器、象牙、紫砂和各种石头上施雕。杨其鹏之女杨洋,“杨氏微雕”的第三代传人,1980年出生,中国博物馆学会精微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青联委员、安徽省民间文化传承人、市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杨洋是迄今为止,中国从事精微艺术作品创作的最年轻的女性。    杨氏微雕是通过家传身授来传承的超视觉艺术。杨氏微雕继承中国传统书画,讲究精、微及艺术性,不光一味临摹,创新刀具、开发新品,可在6-7度的硬质材料上雕刻,尤其珍珠与和田玉的雕刻,突破数千年来雕刻技艺,更好的表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韵味,进而提升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     (十三)天官画 申报单位:滁州市天长市 天长“天官画”起源于17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340多年历史。三百四十多年来,天长“天官画”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传承,相继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程式和风格,具有自已独有的特点。 天官画,画材为白棉布和宣纸,人物造型有传承画谱,形式上有大色画、小色画、墨色画之分。画法上,一是吸取工笔画技法(勾线),二是兼蓄木版年画的通俗风格和技法(平涂法),三是吸收佛、道两教绘画的色彩(单元色为主),四是吸纳历代壁画的画风,极富装饰味,深受大众所喜爱。形式上,有天官像、堂神、五堂、三堂。除此还有赐福天官、招财天官、消灾天官、太平天官、送子天官、进宝天官、镇宅天官、水上天官等数十种,仅招财天官的题材又分出许多种类,如监察财神、镇宅财神、聚宝财神、金鞭财神、三路财神、九路财神、水路财神等。内容上,主要宣扬人间真、善、美,反映百姓祈盼平安、吉祥、富裕、幸福的心灵诉求。天长“天官画”广泛应用于居家悬挂、门市开张、新居落成、车辆出行、渔船出航、生儿育女、堂会续家谱等,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广大民众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望。

   天长“天官画”对于我国民间绘画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四)羽毛画 申报单位:巢湖市和县    羽毛画是在特定的介面(如纸)上,选取上等禽类羽毛,利用合成胶水手工粘贴而成。    唐初,和县民间艺人在准备霸王祠“三月三”庙会祭祀祭品时,将泥塑插上不同颜色的羽毛装饰,后清朝文人曾三尝试将羽毛拼贴在不同的布面和纸面上,首创羽毛画。    羽毛画经高压消毒,防腐蚀强。画面精美雅致,既具立体感,又有国画的质感,飞禽走兽、山水人物等均可入画,代表作有《奔驰》、《展翅》、《报晓》|《群马》、《双鹫图》、《墨竹图》等,品种达百种之多。其独特风格得到许多名家的赞誉,林散之曾赠言:“出奇所制羽毛画,精美可观,何地无才,即此可见一斑”。    羽毛画传承谱系自清中期至今九代,历历可数,其制作工艺不断提高。作品自清末流传省内外,并作为礼品赠送到日本、罗马尼亚、保加尼亚、芬兰等国,影响不断扩大。     (十五)皖南木雕 申报单位:宣城市宣州区    皖南木雕起源于版画。其初期只是在版画的基础上逐步加深雕刻以增强层次感,到了明代初具规模。清代乾、嘉以后皖南徽商兴起,巨儒商贾们竞相奢侈豪华,因而木雕的艺术格调也渐渐走于细腻繁琐,而随着中国画家们的介入,使得皖南木雕更趋装饰性与美术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皖南木雕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典型的装饰性。工匠们从大自然和劳动生活中,直接提取出他们熟悉的物像和题材,把理想的事物与现实事物结合起来,让理想事物有现实基础,让现实事物有理想意境。    传统手工平凿拉丝法,属于皖南木雕当中的一种绝技,并具有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它是木雕作品成形后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也是皖南木雕区别与其它木雕的最为典型的特征,手法更为细腻、精到。它能使人物、花、卉栩栩如生、龙飞凤舞等形态更加逼真,是完成精品木雕必不可少的技艺,刀具独特、雕刻难度大,是其它普通刀具和手法代替不了的,这种绝技久有“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说法。手工平凿拉丝法,以刀代笔,技艺奇特,令人叫绝。

(十六)徽州根雕 申报单位:黄山市    徽州根雕的发源地在黄山市,其历史悠久,造型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    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适合多种林木的生长,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徽州根雕艺术提供了创作的基础。    明清时期,是徽州根雕技艺发展的成熟期,这个时期徽州根雕的艺术特点是:巧籍天然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并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制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在艺术构思上不落俗套,造型简洁明快,传神寓意,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从而实现构思奇特,鬼斧神工的艺术效果。    民国时期,根艺制作和生产日渐衰落,许多艺人改行或转业,根雕技艺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建国以后,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根艺在全国复苏并蓬勃发展,黄山市一度出现“根艺热”,涌现了一批从事根艺创作的专家和能手,并相应建立了根艺研究和创作的学术团体——黄山市工艺美术学会。使徽州根雕技艺得到了传承。    徽州根雕,这朵艺术的奇葩,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培育着越来越多的欣赏者和收藏爱好者,     (十七)徽州竹雕 申报单位:黄山市徽州区

  徽州竹雕艺术,是中国竹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竹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早在明代正德年间,各地名手辈出。据文献记载,明末竹雕高手“嘉定四先生”中徽州人就占了两位。此外,徽州竹雕早期代表人物还有吴元满、李希乔、方洁、陈文在等。其中李希乔、方洁影响极大,先后名震嘉定、金陵。
  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作品。竹雕有的用漆,有的保持竹质本色,即使用漆,一般也都用浅色,或用桐油涂于表面,既有光泽,又能透出竹质纤维的脉理,以达清新淡雅的审美效果。其艺术特点可用“简朴高雅”四字来概括。其技法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竹面雕:竹面雕刻分为阴文、阳文;二者又各有深刻、浅刻,如阴文则有毛雕、线刻、深刻、陷地深刻;阳文有留青、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一类为立体圆雕:即竹根雕,所制为人物鸟兽等立体形象之物。

   在明清竹雕工艺盛行时期,竹雕技艺传承均为父子相传、翁婿相继、师徒相授。徽州竹雕技艺一度濒临绝迹。解放后徽州竹雕技艺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收藏热的空前高涨,徽州竹雕得到了复兴,由1992年的十几人发展到今天的上千人,竹雕工艺厂现在已有二十几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很多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永久收藏。徽州竹雕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在海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十八)剪纸(萧县剪纸 亳州剪纸) 申报单位:宿州市萧县、亳州市谯城区 萧县剪纸(宿州市萧县)

   萧县剪纸作为萧县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唐代,盛于明、清,高手如林,风格独具。汉代属沛郡(国),王侯云集;贵妇人所饰之花,是为剪纸先声,至唐代,树皮纸传入民间;多种民间艺术的渗透催生、社会习俗的变革、妇人首饰及婚丧嫁娶需求、居室点缀与拜佛祝福器物等的呼唤,使人们感到用纸张所剪饰物比用金箔银箔、素绢采帛既价廉又方便;于是,剪纸在民间很快流传开来。

    萧县剪纸,经宋、元、至明、清,又深受当地“中国画·水墨写意”的影响,已日臻成熟。尤其是乡土画家们的“既注重线条的质感与均衡,又苦心经营色调的淳厚及协调”之长,使萧县剪纸,十分讲究线面结合,并把点色、染色、填色等传统技艺推向炉火纯青的水平。至清末民初,无论是剪纸的题材,还是技巧,与其它地区的剪纸相比,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     1949年后,特别是“文化革命”结束以来,萧县民间剪纸曾有过恢复和较大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有文化的剪纸艺人,他们的作品也曾多次举办过展览和对外交流。

   近几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县内剪纸日趋衰萎。唯在边远闭塞农村的妇女中,以老传幼、母传女、邻里互学的形式和口传心授方式下来。剪纸老艺人相继过世,新传承人青黄不接,阻障了萧县剪纸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形势紧迫,急需保护。

亳州剪纸(亳州市谯城区)    亳州的剪纸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古诗《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以及南北朝东昏侯(公元499年)“剪纸为钱、以充祭祀”,杜甫“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就是佐证。但是那时的剪纸艺术相当粗糙,图案单一。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剪纸艺术从单纯的窗花逐渐演变成用在儿童的鞋、帽,妇女的头巾,刺绣的底稿花样,喜庆节日的装饰上,用途逐渐扩大。剪纸图案形式多样:神话传说、吉祥如意、花鸟虫鱼等,深受人们喜爱,给剪纸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    1949年后,亳州的剪纸艺术有了较大提高,传承有序。剪纸作者们娴熟的运用粗细线的结合,阴阳交替的手法,融汇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浑厚和南方剪纸的纤巧秀丽,使虚与实、动与静、巧与拙的和谐统一得以充分展现,点、线、面巧妙搭配,精、气、神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刚柔相济、玲珑剔透、生动自然、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显示了黄淮平原剪纸艺术的魅力。

   亳州剪纸作品在国内外百余种刊物、杂志、报刊及专业杂志和学术交流会上发表,并在各类艺术大赛中屡获大奖,不少作品被国际友人所收藏,在国际剪纸艺术界享有盛誉。上世纪50年代亳州市著名剪纸艺术家吕凤毛(省文史馆员已故)的剪纸作品《鲤鱼跳龙门》在日本的《中国切纸艺术》刊物发表后,亳州剪纸更是名扬海外。近年来,亳州剪纸作品不断以不同形式和方式出口海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十九)竹编(徽州竹编 王河舒席) 申报单位:黄山市屯溪区、安庆市潜山县 徽州竹编(黄山市屯溪区)

   徽州竹编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传世的明清竹编实物,以碗、杯、盘瓶等为主,还有箧盒、书箱、礼盘、果盒等。目前,黄山市博物馆还收藏多只清代的竹编考篮,均用竹制骨架,外用细篾编织成花纹胫。

   民国时期,竹编工艺品日趋没落,无人问津,艺人只得改行回家务农。建国后,散处屯溪城乡的69个老艺人重返屯溪,于1951年10月组成竹工生产合作社。1998年屯溪竹编工艺厂改制,现从事竹编的人员寥寥无几。目前徽州竹编主要传承人为原屯溪竹编工艺厂竹编创新组组长、安徽省工艺美术师曹德泉。    徽州竹编制品产品有300多种。主要可分为:平面竹画、宫灯、花篮、花瓶、各种栩栩如生的鸟兽果罐及摆件等。近年来,为适应外贸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屯溪竹编突破原来的长、圆、方、扁造型和简单的图案,发展成竹编画、竹雕、竹制人物、竹编兽禽等。其中,山水花鸟,珍禽异兽造型复杂,图案纷繁,1983年,屯溪动物造型竹编参加全国行业评比被列为第三名,获百花奖。    徽州竹编短片薄如绢,蔑丝细如发,最考究的能达到每寸排列一百二十根。织工图案的富、寿、万字、龙、风、八仙等,更增添了皖南民间习俗的情趣,其声誉遍及沪杭。徽州竹编所编织的花纹分镂空、密织和空密相间;色泽有素色,彩色和漆色多种,均秀雅宜人,美观实用,深受消费者欢迎。 王河舒席(安庆市潜山县)    舒席古称“竹簟”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王河盛产水竹,篾工巧匠甚多,自古有“竹席之乡”的美誉。潜山历史上称“舒州”,舒席因此而得名。    舒席以细薄柔滑、坚韧耐磨,不生虫蛀、折叠易带等优点深受欢迎。它选料精严,专用水竹,尤以小叶水竹为最佳。为防虫蛀,采伐水竹必须在当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间(民间称不用“菜花竹”)。对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竹篾通过剖、刮、煮、晒,色泽鲜艳,莹洁润滑,折卷不断。由竹篾编织成席,前后要经过十几道严格的工序,可见舒席制工之繁杂。三十年代,许多外商曾通过教会窃取舒席制作技术,试图自行生产,但终因技艺复杂,难于制作而半途而废。    1949年以来,潜山县开展了群众性的工艺革新活动,先进的席桌编织法取代了古老落后的“盘腿打坐,五心朝天”的席地编织法。同时又先后实现了破、划、起、杆、撕、刮篾工序的机械化,特别是刮篾机和编席机的试制成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新品种也不断增多。分为工艺、外贸、精睡、普睡四大类。有睡席、枕头、桌席、座席、沙发席、壁幛、条幅、屏风等。它不仅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也是优美典雅的手工艺品。人物山水、流云花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楷书行草、横幅条屏,均能编织入席。席间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

八、传统技艺 (一)紫金砚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淮南市、六安市寿县    紫金砚是我国历史名砚之一,原产地在淮南市八公山区。其石料资源主要源于八公山,有六种色彩,20余种石品,质地优良,天然色彩丰富。为历代文人所赏识。    据有关资料和存世实物考证,以紫金石制砚最早发端于东晋时期,兴盛于唐宋,为历代朝廷贡品,清朝至民国渐次衰微。一千多年来,紫金砚传统技艺一直在当地民间流传,薪火不断,延续至今。紫金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得到长足发展,在淮南市、凤台县、寿县一带,目前制砚企业及个体作坊达四十余家。    紫金砚是传统手工艺品的典型代表,整个生产过程有20余道工序,主要包括:采石、制砚、打磨、封蜡、砚铭、配盒等。制砚的传统工艺有浮雕、透雕和线刻三种;其具体操作刀法有单刀、双刀、切刀等十几种;图案选择主要是传统的变形的纹样或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两大类;主要生产器具和设施有50余种;成品样式一般按制式分规格砚和就形砚两大类。紫金砚虽有千年历史,但长期以来其制作技艺全靠师徒言传身教,还要凭个人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感受才能掌握。     紫金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工艺要求严格,雕刻方法细腻,是现代技术所难以代替的,它蕴涵着丰富的科技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宿州市    乐石砚产于宿州市。以乐石制砚始于南唐,兴盛于宋代,历来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青睐。宋徽宗在一乐石砚上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代大书法家苏轼曾珍藏两方瓦形玉蓉乐石砚其铭曰:“金声玉振,世垂于珍”。宋代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四库全书》等对乐石砚均有记载。由于诸多原因,乐石砚雕刻技艺失传数百年之久,80年代初得以再现。    乐石砚石质稍硬,刚柔并济,疏密相承,发墨良好,涩而不费笔,滑而不拒墨,“二德兼备”;其声圆润清脆,叩之铮铮,声清如玉;雕刻精湛,因形构图,因色取艺,因纹施技,因质状物,构思奇巧;刀法挺秀刚健,线条流畅,转折浑圆,古朴凝重,掘中见秀;技法灵活多变,其制作技艺即承传统工艺精华,又博采众家之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自宿州乐石砚重新问世以来,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书法报》、《香港大公报》、《中国文房四宝》、《收藏》、中国台北《砚台天地》等数十家报刊杂志专题报道。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书:“砚林瑰宝”。当代书坛巨匠及学界名流李可染、刘开渠、刘炳森、唐云、谢稚柳、冯其庸、沈鹏、谢冰岩、王成喜等人对乐石砚欣然题词,予以赞誉。    2005年市政府作为宿州文化名片,在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上隆重展出了李英制作的40余件乐石砚、乐石壶等乐石精品,倍受海内外客商的关注。     (三)无为剔墨纱灯技艺 申报单位:巢湖市无为县    无为剔墨纱灯简介,又名宫灯。具有300余年历史,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相传北宋米芾就任无为知军时,运用绘画技艺在灯笼壁面上绘上人物、山水、龙凤、花卉等图案,借以与民同乐。无为纱灯是在借鉴吸收历代流行的蔑扎、纸糊、染色“彩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将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制作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项工艺。框架取料檀木或红椿,并用龙头凤头、象鼻、虎脚装饰,灯壁四周镶罩纱绢,绘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经过剔墨工艺和点睛手法,画面人物眼睛,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     剔墨纱灯是无为县闻名的传统工艺品,清康熙年间由无为人蔡竹田首创。光绪年间,清王朝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派出统领官专程到无为征选纱灯,悬于皇宫内苑。     解放后,国庆10周年时,剔墨纱灯曾挂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给大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改革开放后,由于无为纱灯自成风貌,声名远播,近百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有广阔的市场。

(四)太平府铜壶技艺 申报单位:马鞍山市当涂县    当涂县制作紫铜壶起始于唐中期,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自采石渡江取太平路(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后,当涂紫铜壶即冠以“太平府”三字,称“太平府铜壶”。    “太平府铜壶”历史久远,且种类多,其中尤以“火烧心”为极品。制作工艺为手工制作,制作工具为大小铁锤、铁砧、剪刀等。“太平府铜壶”工艺独特,将七、八厘米厚的铜板凭千锤万锤打成不足0.3厘米厚的薄铜片,轻、重都要求十分严格。根据图样裁剪、成型,一丝不苟,烧焊、抛光都非常精彩。 “太平府铜壶”既可制成容量达百公斤以上的特大件,也可制成玩于股掌之间的袖珍型,规格和造型可随心所欲。    当涂素以盛产紫铜壶而闻名于世。民国初年,江南芜湖举办铜壶展评,“太平府铜壶”凭其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雄居榜首。具有烧水快、无异味、使用寿命长、可收藏观赏的特点,其纯手工制作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申报单位:池州市石台县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是指石台境内过去普遍存在的木榨制油的整个工序和技巧,在九十年代以前,这种传统的古油坊遍布县域各地,为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并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古油坊制作场景紧张有序,打油号子、牛拉碾子、铿锵的油锤声伴随着浓郁的油香飘散在人们的生活里,是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油坊伴随着劳动人民的劳作一起走过岁月,成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进入九十年代后,这种古油坊榨油生产工艺逐渐被机械制作所替代。古油坊榨制的油质纯味香,其品质远远非机械榨制油可比。因此这种沿袭到八十年代的古老工艺不能失传,有很大的保护价值,目前石台县已对现有的几座老油坊开始了全方位的保护。

(六)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六安市寿县、淮南市    寿县八公山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寿县县城以北。西汉时为淮南国,山下泉水溢光流彩,清冽甘甜。寿春地区盛产大豆,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中泉水磨豆、喝豆浆的习惯,淮南王刘安入乡随俗,并在长期实行黄白方术中,发明了豆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谢绰拾遗》记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    陆游诗云:“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记述了当时做豆腐的工艺流程。寿县八公山豆腐的制作工序是:选料、浸泡、磨浆、挤浆、煮浆、杀浆、点卤、压单、制成。制作中,从挤浆到点卤的计量配比,从对气候、气温的准确把握,都有十分的讲究。这些技术都是以当地群众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八公山豆腐水晶晶、亮晃晃、颤巍巍,棱角分明,不散不碎,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健康食品中的佼佼者。    寿县八公山豆腐的制作技术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完善。时至今日,不但在我国国内普遍流传,而且在国外近至东南亚远至欧美都在使用同样的技术生产豆腐。唐朝,豆腐之法随着鉴真东渡传到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寿县与山水相依的淮南市共同主办多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加强了与国际友人之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七)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 申报单位:淮北市    清光绪初年(1875年),南京人潘孝武父子来临涣集开设“元昌斋”酱园店,制成酱培包瓜这种独特酱菜。潘孝武父子初到临涣,就发现当地的女儿瓜很有开发价值,经过一番揣摩试制,酱培包瓜终于面世。它以香、脆、嫩以及酱味浓郁等独特风味而闻名。清末有诗人题诗赞日:“瓜风送香气,蜂蝶乱飞云,食之包瓜后,忘却故乡人。”    包瓜原名女儿瓜,其种系是由2000多年前相传下来。包瓜的种植十分讲究。择其特定的土壤,仅施以农家肥和草木灰,春季播种,农历7月采摘,鲜瓜华润丰满,呈青黄色。酿造包瓜所用鲜瓜每个500克,呈鼓形,青黄色,滑润丰满。随采摘随加工,不过夜,以保持瓜的鲜度和脆嫩。制作时将鲜瓜切盖去瓤,入缸初腌,日晒夜露30余天后复酱(一层瓜一层甜酱),培40天后制作成琥珀色的瓜壳待用。然后将加工好的酱杏仁、酱花生仁、酱黄瓜、酱品兰、酱苔、酱生姜、酱培瓜、咸豆角、石花菜、陈皮等10余种优质酱菜配料切碎调配,装入酱培成熟的瓜壳内,盖上瓜盖。捆扎仍为原鲜瓜形,故名包瓜。成品包瓜瓜型似鼓,色泽光亮, 脆嫩清香,入口清爽,咸甜适度,酱味浓郁,南北皆宜。临涣酱培包瓜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糖类和矿物质,是纯天然食品。1981年在杭州举行的华东地区调味品协作会上,铚城牌培包瓜当选最佳产品。1985年被国家评为最佳调味食品,包瓜产品远销海内外。

(八)千年古井贡酒酿造技艺 申报单位:亳州市    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贡酒,据考证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特产“九酝春酒”及酿造方法晋献给汉献帝,自此,该酒便成为历代皇室贡品,古井贡酒由此得名。    古井贡酒酿制工艺的主要特点在于:使用古井贡酒“两花一伏”大曲发酵,贮存期不少于六个月。将中温曲、高温曲和中高温曲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不同轮次中使用。酿造采用每年生产三轮次,前两轮发酵周期各为两个月,第三轮发酵周期为八个月的工艺生产。并用“三高一低”(入池淀粉高、入池酸度高、入池水分高、入池温度低)和“三清一控”(清蒸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池底醅、控浆除杂)的独特技术,按不同发酵周期再经分层出池、层层出醅和特殊的甑桶蒸馏,又经采取小火馏酒,量质摘酒,分级贮存,从而摘出窖香、醇香、醇甜三个典型的酒分别入陶坛贮存,经尝评、分析、勾兑和陈酿后包装出厂,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出厂不少于五年。正是这套成熟而又独具特色传统工艺造就了古井贡酒独具特色的优异品质。    1800多年酒文化历史,孕育出古井贡酒浓厚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名酒风范,早在1963年古井贡酒便以“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夺得第二届全国白酒评比会金奖,于1979年、1984年和1989年连续三届蝉联金奖,并于1988年荣获第十三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被誉为“酒中牡丹”,畅销海内外。

(九)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宿州市埇桥区    符离集烧鸡起源于汉代。1994年,在徐州狮子山西麓发掘出汉代楚王刘戊墓,该墓中有保存基本完好的鸡骨,并有“符离丞印”的封记,因此,被考古专家鉴定推断为“符离贡鸡”。1757年,乾隆皇帝二次南巡途经符离,宿州知州张开仕进贡符离集卤鸡,乾隆品尝后赞不绝口。因此可以推断符离集烧鸡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由于符离位于南北要道,汉代以来,在此发生过上百次战乱和杀戮,人民流离失所,烧鸡工艺只能时断时续。    符离烧鸡是以符离产麻鸡为鸡源,属特有的品种形成的特有的风味。1910年,山东人管在洲逃难落户符离,他利用德州扒鸡的制作技术,配以符离麻鸡为原料,形成了“管家红曲鸡”。1915年,河南人魏广明制作成新一代“红曲鸡”,因造型美观、色香俱佳而名噪一时。1917年,符离人韩景玉集管、魏两家卤鸡之特长,并在名中医吕茂林指点下,经多年实践,创造出色、香、味、型俱佳的烧鸡,取名为“韩家烧鸡”,经过旅客的品尝宣传,从而形成了今天名扬四海的“符离集烧鸡”。    改革开放以来,符离烧鸡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从70年代年产几十万只,到90年代便发展到年产500多万只。进入新世纪,形成了刘老二、徽香源、中华等一批现代化烧鸡生产企业,年加工量更是达到了2000多万只,产品销往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以及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并成为埇桥区食品业全国最响的品牌。     (十)临泉毛笔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阜阳市临泉县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笔的祖先应当是被中国文人誉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数千年来,毛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矫若游龙、飘若惊鸿”的书法珍品。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毛笔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走来,至今兴盛不衰,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毛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之一。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的交流,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当之无愧。今天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毛笔这一百花园更加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位于安徽省临泉县谭棚镇的文德堂笔庄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继承传统制笔工艺,不断发展创新,生产出羊毫、兼毫、狼毫等一百余种佳品毛笔。     张恺帆老人称其笔“得心应手,挥洒自如,诚文房之瑰宝,书画家之利器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试其笔顿感如:“龙去风虎、凛冽天都”。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启功、刘子善、张健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对临泉毛笔均给予高度评价。     (十一)淮河柳编制作技艺(皇岗柳编、霍邱柳编) 申报单位:阜阳市阜南县、六安市霍邱县     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今上溯历史达500多年。相传北宋岳飞的副将刘琦命百姓编筐,令将士在黄岗西抬土筑台,庆贺败金兀术胜利,此台史称“贺胜台”。每逢重大的民俗节日,当地人以柳条扎龙舞凤,以示吉祥。     柳编编织工艺流程复杂,做工精细,而且工艺原始独特,纯手工编织而成,就传统花瓶而言,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几乎不用什么工具,即使是樑棍、模具也都是土产的“手工造”,但是编织出来的产品,结构严密,形体圆润,其精细程度,令人叫绝,可谓是传统柳编工艺的精品!“径编”、“立编”为沿淮蒙洼柳编艺人独创的工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传承价值。     柳编工艺精美,历代艺人代代相传,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民间手工技艺资源,其产品通过着色、煊染,显得古朴、高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柳编产品坚固耐用,朴素大方,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特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然而,由于柳编工艺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工序复杂,如刮皮、烘烧,做起来特别辛苦,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导致一部分工艺失传,面临濒危境地。     柳编在相当长的社会发展历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淮河两岸人民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保护、发展这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滁菊制作工艺 申报单位:滁州市

   滁菊,俗称甘菊、白菊,在滁州已有上千年历史,原产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光绪二十年出版的《滁州志》中写到:“甘菊产大柳者佳,味胜于杭州而不多得”(摘自《滁州志》2卷第7页)。解放后,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中药学家叶桔泉先生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药》一书中对药用白菊花的评价为:“安徽滁州产者味最清凉,不苦不甘,白菊中以此为最良,浙江杭州次之”(摘自《医药卫生》第28编第1136页)。滁菊独特的生产环境和传统的加工工艺,造就了滁菊的上乘品质,当地中医在处方中常以滁菊代替其它菊花,而其他菊花不能代替滁菊。
   滁菊的加工工艺,主要为采摘--摊晒--薰花--揉形--晒花等,它操作严谨,工序细密,要求严格,环环紧扣,比其它菊花的传统加工工艺更为复杂,因此,滁菊独特的加工工艺,才造就极为上乘的品质。

(十三)大救驾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六安市寿县    寿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以楚文化和沿淮文化为特色的民间艺术积淀尤为深厚。寿县名细糕点大救驾,已有千年历史。不仅历史悠久且还有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说——“赵匡胤困南唐”。 “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江淮地区,“大救驾”的传说又是其中的一部分。    大救驾制作工序:配馅、和面、配剂、杆摊、包馅、按捺、油炸、冷却、包装。其特点是:色香味形俱佳。每只重约二两五钱,形扁圆轮缘微弧,色泽乳白。外皮道道,花酥层层叠起,宛如金丝盘绕;中心微凹,恰似急流旋涡。内馅白中现红丝缕缕、青丝条条、亮晶点点。入口则酥淋淋、甜滋滋、香喷喷,重油而不腻。看上去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吃起来爽口沁脾、回味无穷。    大救驾有供品之荣,寿州人引为骄傲,家家爱制作。外地人也慕名而来,必先尝之而后快。如今寿县厂家年产大救驾数十万只,不仅跻身京、沪市场且曾作为省优名点远赴香港展销。 (十四)迎驾酒传统酿造技艺 申报单位:六安市霍山县

   迎驾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是指迎驾厂一带槽坊所普遍采用的传统手工酿造技艺,流传到今天共有96道工序。迎驾酒的酿造和消费习俗是霍山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深深打上了大别山文化的印记。

   在传统迎驾酒酿造中,其原料采用当地的小麦、大米、高粱、糯米、玉米,使多粮酿造的迎驾酒具有幽雅细腻的复合香气和绵甜净爽的口感。所在环境位于北纬30°附近,气候温和、湿润,特别适合酿酒微生物的生长。酿造区域水质清纯、甘甜,是酿酒的好水源。在酿造中多使用毛竹器具,使酒体渗入竹之清香。工艺方面有三个方面相对比较独特。一是女工踩曲,曲块松紧适度,容易发酵。二是高温曲,使酒体风味呈浓中带酱。三是看糟做糟。即酿酒技师根据经验和感觉现场确定入窖条件等。另外,续渣混蒸、跑窖、换(huan平声)糟发酵,泥池发酵等技法的运用,使传统迎驾酒具有酒体绵柔、窖香幽雅、浓中带酱之特征。其酿造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迎驾酒在酿造和消费方面的习俗既有中国酒文化的一般特征,更有大别山人民的热情好客、热爱生活、注重礼仪、勤劳智慧之秉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原因,传统迎驾酒酿造技艺的传承、习俗的流传遇到了许多新的难题,传统酿造技艺、技艺传承人、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抢救。     (十五)博望打铁工艺 申报单位:马鞍山市当涂县    当涂县博望镇始建于南朝梁时。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博望就形成了农忙种田、农闲外出打铁的生产模式,有歌谣称“博望打铁匠,挑担闯四方。制下刀和剪,刃口泛青光”。清朝乾隆年间,博望铁业更是享有盛名,有“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一说。清末民初,博望就成立了铁业旅外同乡会。    博望的打铁工艺由来已久,生生不息。传统意义上,博望的铁制品一直局限在菜刀、剪刀、农具等民用刃具。在今天,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用品的日新月异,在一代代铁匠们的手中,在情感之火的熔炉中,铁业渐渐脱去了千古“锈装”,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传统铁匠这一古老的职业逐渐不见了,普通铁器被历史的激流逐渐淘汰了。与其说铁制用品的更新,不如说是铁艺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进步。正是由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才使得博望铁业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从家庭民用向工业机械制造,从作坊式手工业向现代化制造业大步向前迈进。    这么非凡的铁制品与传统工艺的融合,诞生了富有博望个性特色的新铁艺和铁艺文化。现如今,博望被外界誉为“中国刃具之乡”、“中国剪拆机床第一镇”、“博望制造”享誉大江南北。全镇拥有大小铁制工业企业400余家。

(十六)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巢湖市庐江县    传统钾明矾制作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智慧的结晶,自唐朝中宗年间(705-709)班大宏、班二宏发现明矾,矾山即兴起采炼之举,千年明矾开发史就此开端。由唐朝简单的手工小规模采炼,到宋朝发展为作坊式生产。采矿业由一天一人采100至200斤矿石,到宋朝时已发展到一次采“一柯”能达到9万多斤矿石。炼矾也逐步实现了由煎矾与矿石焙烧的连续作业。经历代采石炼矾工人的不断完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直沿袭至今,千年炼矾窑火不断。    传统钾明矾制作工艺通过历代采石炼矾工人的摸索、提高、发展,形成的工艺流程是:明矾石开采、明矾石焙烧、熟明矾石风化、明矾浸取、矾液沉降、矾液加热、明矾结晶七个工序。    传统钾明矾制作工艺传承千年,沿袭至今,它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主要是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耗能低,不需要添加其它化工原料。且工艺操作也不复杂,工艺操作人员,主要是师徒相传,言传身教,悟性领会,靠传承人的长期实践熟能掌握操作技能。该工艺生产的明矾,晶莹剔透,大块透明,质量好,在国内外市场广受赞誉。

(十七)宣酒纪氏古法酿造技艺 申报单位:宣城市    “宣酒”酿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书载:大唐天宝年间,宣城盛烧酿之风,尤以纪叟善酿。唐天宝至上元年间(753—762),诗仙李白七游敬亭山,每次必至纪叟家中酣饮纪叟美酒,皆惊羡称绝,遂赠名曰:“纪叟老春”。唐上元二年纪叟仙逝,李白哀作《哭宣城善酿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后人秉承纪叟老春遗风,世代精酿,成就了今天的宣酒。    宋末元初,纪氏传统酿造法达到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传统的纪氏酿造经验得到了升华,在传统黄酒的基础上,发展为烧酒。在此后的实践中渐渐摸索出一定的生产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酿酒生产工艺技术。

   宣酒的超群品质得益于当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宣城市北郊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味道甘美,酸碱适中,非常适合酿酒,所酿之酒味醇甘甜,尾味爽净,饮之令人心旷神怡。酿宣酒选用的优质稻米、高粱,均为宣城本地所产,尤以本地的籼米为最佳,米粒饱满,粘性适中,和高粱混合后,可降低糟醅的粘性,便于蒸粮、蒸酒。辅料稻壳必须选用金宝圩产早籼稻壳,该早籼稻壳,质地较硬,受热不软,通气性好,是宣酒酿造的主要辅料。宣酒从原辅料投入到成品酒100多道工序全由手工、感观品评完成。千余年来,勤劳智慧的宣城人民,继承并发展了唐代纪叟老春酒的古法酿造,长期以来宣酒生产技艺全靠师徒传承,世代相传。 

   随着宣酒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宣酒对外影响也日益彰显。     (十八)铜陵白姜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铜陵市

  “铜陵白姜”是铜陵的八宝之一,也是铜陵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近几年来,在铜陵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和广大姜农、加工企业的努力下,基地规模年年扩大,白姜产量年年增加,加工后的白姜系列产品涌入上海、北京等各城市,而且还跨出国门,闯入世界。
   “铜陵白姜”在古代也是闻名遐迩,名噪江南。据《金瓶梅词话》研究专家苟国先生考证,明万历丁已刻本《金瓶梅词话》第三卷五十四回“上了一碟酱的大通姜”。这个“大通姜”指的就是铜陵大通一带生产的生姜。在民间传说“铜陵白姜”宋朝时就为贡品,乾隆下江南品尝“铜陵白姜”后,指定将其送入皇家大院。“铜陵白姜”之所以有与众不同的品质,这是大自然千百年的演化与世代姜农们智慧的完美结合。铜陵种植白姜的历史有两千多年,具有自己独特的种植方式:深挖起垄,切芽播种,搭棚遮荫,收获手拔,姜阁储种,炉火催芽。这些种植技法都是姜农们世代传承积累、总结与创新的结果。

(十九)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安庆市桐城市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是隶属于“景泰蓝”系列的以铜质铸胎为体,经过掐丝、点琅、磨琅、鎏金等工序,最终形成一件器型高雅、纹饰精美、色泽诱人的高档艺术陈饰品的传统手工技艺。    这个盛行于我国明代早期的铸胎掐丝珐琅技艺,后因选用纯铜锻制的薄胎,以及釉料的不同、烧制火候的掌握等工艺难度难以突破而失传。在现存的掐丝珐琅器中,明末之后的铸胎掐丝珐琅器基本已经绝迹。在我国当今权威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国美术全集》等典籍中,对于铸胎掐丝珐琅技艺的表述,还是一个空白。    位于安徽桐城的安徽佛光铜质工艺品有限公司,已有近二十年的创业发展的历史。该公司从制作玉器、铜质工艺品起家,对于我国传统工艺的发掘和研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运用该技艺制作的铸胎珐琅器,多次荣获中国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优秀作品奖,并参与国内各大拍卖行拍卖,出口欧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一致认为铸胎掐丝珐琅工艺在继承景泰蓝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经多年研制,在挖掘、保存、研究和开发铸胎掐丝珐琅工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经济价值和工艺价值不可估量。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历朝历代艺人的心血,闪耀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光采。她的传承和保护为促进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十)痘姆陶器手工制作工艺 申报单位:安庆市潜山县    痘姆陶器是潜山县传统名牌产品之一,陶器生产历史悠久,唐诗人李白曾赞舒洲酒具“舒州杓(即陶制酒具)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痘姆乡是陶瓷手工艺制作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和勤劳智慧的民间艺人,据薛家岗遗址考古发掘考证:痘姆制陶起源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通过一代代制陶艺人勤奋学习,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因此痘姆乡被称为“皖西南陶瓷之乡”。    陶器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大体需要14道工序,需要25天左右烧制而成,制坯方法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坯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坯。制陶需选用纯净而细腻的红粘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 、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工艺。主要陶制品有:米坛、咸菜坛、酒坛、砂锅、水缸、花钵、古乐器埙等。   陶器手工制作技艺是一门传统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市场销售受到一定的冲击,制陶艺人在减少,产品生产销售在萎缩,因此需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使陶器手工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优秀的陶文化得到保护和开发。

(二十一)顶谷大方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歙县

   大方茶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旧五代史》有“唐乾化元年(911)十二月,两浙进贡大方茶两万斤”的记载。弘治年间(1488-1500)徽州生产大方茶,明正德年间(1506-1521),飞布山上庵寺住持僧大方从虎丘经昱岭关来到福泉山的福泉寺,进一步改进了古代大方茶制法。
   老竹大方在谷雨前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约3万个芽叶制成一斤干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匀齐,挺秀光滑,翠绿微黄,色泽稍暗,满披金豪,隐付不露;汤色清澈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制茶工艺有杀青、揉捻、做坯、拷扁、辉锅五道工序。

   歙县大方茶,茶叶产地自然环境优胜、特殊、茶质优良、独特,富含硒、茶黄素等有益人体保健的成分。其传统手工制作历史悠久、工序独创、技艺独特,以“拷方”名世。唐宋即为中国茶中名品,屡享“贡茶”高誉。    大方茶制作技艺由于历史原因,老一辈正宗传承人的故去,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濒临失传,其制作技艺的发掘、研究、传承,需要在加强保护中加大力度,大方茶原产地的保护十分紧迫。

(二十二)观音豆腐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歙县    观音豆腐,是采集皖南山区野生腐婢树叶,通过加工工艺提取果胶制作而成的一种绿色食品。宋元之交,战乱不断,又连年干旱,农民食不果腹,有人梦见观音菩萨指点,以此树叶榨汁凝固,即可充饥,于是产品问世,因其凝固后如豆腐而得名观音豆腐。    腐婢是一种野生直立灌木,属马鞭草科,叶片卵状,长3—13厘米,宽1.5—6厘米,其中兰、玫瑰、梅等多种香味,蕴含在浓浓的青气中,散发出刺鼻的清香,因而别称其为臭娘子,歙县民间则称其为豆腐柴、豆腐木。《本草纲目》、《神龙本草经》、《食性本草》等药典载其有治疟疾、泻痢、痛疔肿毒、创伤出血、毒蛇咬伤、醒酒、降血压等疗效。    每年4月下旬至11月为生产期,3市斤树叶可制7市斤“豆腐”,制作无须专门工具,可就地取材,制作流程亦不复杂,上世纪60年代前歙南山区农民普遍制作,既当饭充饥也做菜。颜色绿如翡翠,凝而不碎,吃在嘴里鲜嫩爽口,微带涩味,但清香满口,别有风味。经三年困难时期开荒种粮,腐婢树大大减少,需上高山零星采集,加之食品丰富,1980年后观音豆腐已极少人制作,濒临失传危机,资源和工艺都应当及早保护。     (二十三)五城米酒酿造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休宁县    五城镇是黄山市的商贸重镇,地处休宁县南部的皖赣边陲。距市府所在地18公里,距江西婺源县城85公里。    五城的米酒文化渊源流长,唐宋时期,五城黄姓人的“将军会”就传承了做米酒祭祀的习俗。后来,五城人恪守“父传子、子传孙、只传男,不传女”的祖训,米酒酿造一直限制在当地。直到晚清民国时期,由于外姓人的加入,五城米酒才逐年向外扩展,酿造加工技艺也日趋精湛。仅五城古街上就集中有米酒作坊二十余家。    五城米酒酿造以当地原生态环境下的珍珠糯米和山泉水为原料,经过浸米、蒸饭、淋饭、拌、糖化、发酵、养酒、陈化、出缸、存放等十道严密工序酿造而成。    五城米酒酿造技艺与众不同,一年四季可以酿造,在处理水温、酒曲等工序上有着祖传秘招。特殊工艺酿造的米酒清澈透明,香气浓郁,不混浊、无沉淀,甜润爽口,浓而不沽,稀而不流,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份,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五城米酒是皖南米酒系列产品中的杰出代表,它除了具有一般米酒功能外,还具有其它米酒所没有的独特功能,将其列入“非遗”加以保护和开发,对推动徽学研究,对打造旅游产业、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新农村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二十四)五城豆腐干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休宁县    休宁县五城镇为休宁古之大镇,历来驰名,因历史上先后出了三位状元,是状元县里的状元镇,名声更加遐迩。相传早在盛唐时期,五城便有生产豆腐干的记载,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品了五城茶干之后,叹为“江南一绝”而身价百倍,成为朝廷贡品。    五城豆腐干主产地为五城、双龙两地。五城老街有各种商家店铺一百余家,单豆腐坊就有二十余家,名号至今尚未淡出历史的有“淇昌”、“悦来”等老招牌;解放后,“豆腐华”、“豆腐箱”、“豆腐永”等豆干作坊经久不衰。双龙村豆干生产经营属柯木生产历史最为长远,品质最为有名,成为双龙豆干制作的代表人物。    五城豆腐干具有对折不断,无裂纹等特征,品种较多,有五香、臭卤,开洋(虾仁)、火腿、香菇、麻辣等种类,是品茶的好点心,也是下酒佳肴。五城豆腐干用当地产的优质黄豆和地下水精制而成,具有香气朴鼻,味美质细,营养丰富,回味无穷等特点,尤其对缺钙的老年人,常年食之,大有补钙健体之功效。五成豆腐干制作程序主要有浸豆、磨浆、下卤、上箱、打包、清沥、卤制、包装等十四道工序,每道工序严格消毒,安全卫生。    卤制豆腐干的汤汁十分考究,各个作坊卤汁配方大同小异,但大多都有祖传秘笈,不予示人。     (二十五)皖南火腿腌制技艺 申报单位:黄山市黄山区、黄山市休宁县 汤口火腿腌制技艺(黄山市黄山区)    汤口火腿腌制技艺是以腌制猪腿肉为内容的农畜产品传统加工工艺。其主要制作区域为黄山区汤口镇。    火腿的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朝初期,汤口在经历了元代的军民屯田、明代的设置卫所及土流合治等社会变革后,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户所宰杀的年猪,在短时间内自食有余,出售又受流通限制,为此,用食盐腌制的方法加工储备,以便随时食用。经腌制的猪后腿肉,切开后颜色嫣红似火,故称“火腿”。自明万历年后,火腿便以地名命名,因唐朝置汤川,故称此地火腿为汤口火腿。    清朝中后期,汤口火腿便成为徽州府城乡贸易集市上的重要商品之一,因此其加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清雍正年间,已初具规模,工艺颇具章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现今,汤口火腿加工工艺已趋于完善,可分为十几道工序,大致概括为:鲜猪腿验收、修割腿坯、腌制(总盐量为鲜腿重的9%~12%,亚硝酸钠用量≤0.3‰)(共六次)、浸腿、洗腿(盖印两次)、晒腿、整形(若干次)、发酵保管(温度≤35℃;相对湿度70%~82%,发酵间)(期间要虫害检查)、落架分级、堆叠(翻堆擦油)、成品。    汤口火腿风味独特,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火腿中的上品,享誉海内外。 蓝花火腿腌制技艺(黄山市休宁县)    皖南花猪,追本溯源就是蓝田花猪。据宋《新安志》记载考证,休宁蓝花火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休宁蓝花火腿产生在宋代,发展在明代,清代已著名,真正形成品牌,进入国内市场,还是在建国后的改革开发时期。    蓝花火腿选用当地产的蓝田花猪。其花猪的主要特点是吃青饲料,瘦肉多,肉味鲜嫩;皮薄骨细,蹄脚短小,腿心饱满,肉嫩结实。加工成蓝花火腿后,形似竹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肉质细嫩,香气四溢,沁人心脾。食之,油而不腻,香味浓郁,鲜甜可口,回味无穷。蓝花火腿属天然绿色饮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蛋白质,具有养胃生津、益肾壮阳、提神健身等功能,是强身保健补品。    长期以来蓝花火腿手工腌制技艺全靠家庭传承,由于正宗的蓝花火腿腌制技艺缺乏很好的保护继承措施,一些年老的掌门人渐渐离开人世,造成了蓝花火腿腌制技术良莠不齐,有的不按工序操作,简单马虎,使得蓝花火腿的质量严重下降。从而严重影响了蓝花火腿的声誉。目前蓝花火腿腌制技艺传承步履艰难,已是濒危状况。    对蓝花火腿腌制技艺的抢救、保护、挖掘、传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蓝花火腿有着深厚的古徽州文化内涵,承载着广泛的徽州家人情结,是世界徽州华人热爱中国,为中华腾飞出力的一个精神纽带;同时它有着厚重的人文内涵,是难得的古徽州旅游文化资源,通过它折射透露出的古徽州人的生存、生活状态。

(二十六)红茶制作技艺(葛公红茶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池州市东至县

   东至县葛公镇“红茶手工技艺”系传统技艺,有一千多年历史,流传于东至县葛公镇双蓬、葛源、梅树、同春、红旗岭、仙寓山村等地。葛公镇位于东至县东部,与祁门县、石台县的山脉相连。据《东至县志》记载:“葛公、洪方茶叶久负盛名,特别是红茶的色、香、味俱佳,是祁红的发源地。”葛公红茶制作工艺精良,红茶品质等级档次高,一直是东至县重点产茶乡镇。历史上“同春茶号”极为出名。1958年公社化建队时,即以“同春茶号”之“同春”二字作为大队名,沿用至今。
   “红茶手工技艺”制作的红茶,按季节分有春茶和夏茶;按制作工艺分有毛茶和精茶;按干湿温度分有干茶和“大红袍”湿坯。制作工艺极为精细,从鲜叶采摘分级,到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操作,都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鲜叶分级便于加工取料,日光萎凋或摊凉萎凋,叶片发软后进行揉捻。原始初制布袋萎凋叶,用脚踩揉,同时将布袋旋转扭紧(俗称“打皮球”),叶片成条形,渥堆发酵,茶坯九成红时,上篾笼打毛火,再用文火促干,提香气。后将分级毛茶装半袋摔打后,用孔径大小相同的竹筛套级,拼配打堆,分级装箱。整个工艺流程十分精细复杂。由茶师“口传身教”,世代传承,制成的红茶成品外形乌润有光泽,香味甜浓,畅销国内外。

九、传统医药 (一)新安医学 申报单位:黄山市    皖南徽州,古称新安郡,始建于晋太康元年(280年),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歙州,宋宣和三年易名徽州,辖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及婺源(今属江西)六县,历代辖区略有变更,而后世仍多以上述一府六邑称之为新安,发源于该地域的新安医学亦因之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的一位新安医家为东晋的羊欣,而学界仍多把宋代作为新安医学的兴起时期。据考证,自宋迄清,见于文献记载的新安医家有901人,医学论著达800余部之多,影响之大为世所罕见。有学者将新安医学喻为明清时期中国医药学的“硅谷”,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安医学以儒医群体和世医家族链为特征,形成其固有的师承系列,可谓医家林立,流派纷呈,其中最具代表的医学流派,是明代祁门医家汪机开创的“固本培元”学派,其他如:以明代方有执为代表的《伤寒论》“错简重订” 学派、以清代郑梅涧为代表的“养阴清润” 学派、以叶桂为代表的“时方轻灵”派、和以汪昂为代表的“医学启蒙”派等。明代休宁的孙一奎,承汪机之再传,又将易学理论引入医学思辩,首倡“命门太极说”。清代歙县的程国彭,首创“医门八法”, 总结“八纲辨证”理论, 现已成为当代中医辨证论治的一大准绳。新安医家在医学领域的这些创见,对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医学说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安历代名医世家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新安世医家传三代至三十多代的共有63家,部分名医世家一直延续到现今,如歙县的“黄氏妇科”、富“王氏内科”(世称“新安王氏医学”)、蜀口“曹氏外科”、上丰舍头“程氏内科”、郑村“郑氏喉科”(西园喉科、南园喉科)、“吴山铺伤科”、“江村小儿科”、还有休宁的“西门桥儿科”、“梅林妇科”、祁门的“胡氏伤科”等等,都名驰于今,经久不衰,成为现今本地域传统中医专科的重要特色。    新岸历代医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南宋张杲所著的《医说》、明代江瓘的《名医类案》、吴崐的《医方考》、清代郑梅涧的《重楼玉钥》、吴亦鼎的《神灸经伦》,均为相关领域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许多新安医著早在明清时期便已东传日本和朝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稀于流传的新安医著,几百年来,或作为世医家传而珍藏,或散落于徽州民间,目前仍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医家抄本、孤本、著作手稿和处方真迹为世人收藏,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其理论学术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与开发。    新安医学不仅具有渊远流长的学术基础,还具有极其浓郁的文化特质,徽州文化中,程朱理学、江戴朴学,乃至徽雕、徽皖篆刻等,都对新安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成为历代新安儒医的真实写照。时至今日,徽州各地仍保留着许多医学文化遗迹,一些医家故居、牌匾、牌坊仍在故地,岁月的烙印,召示着历史的辉煌。    新安医学,肇始于宋,鼎盛于明清,即近今医名藉藉者如王仲奇、王任之、王乐匋、方乾九、杨以楷、王越亭、方建光、郑渭占、洪音涧、黄从周、江静平、程雁宾、程道南、方咏涛、程亦成等,在学术上,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二)张一帖内科 申报单位:黄山市    在新安医学的世医“家族链”中,以内科为主的“张一帖”家族被认为是历史最悠久、当代影响最大的家族之一。    从明朝嘉靖年间“张一帖”得名算起,代代为医,传承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张一帖”以其辨证准,剂大力专,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和急性热病屡获佳绩而享誉皖、浙、赣数省。

   “张一帖内科”,是“新安医学”家族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作为著名的新安临床医学,“张一帖”的得名,就是因为急危重症常常一贴(剂)药而愈,民间还有“仙人拐”等神奇传说。著名经学家吴承仕之痼疾经“张一帖内科”第十三代传人张根桂诊治痊愈后,由衷的赞叹:“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

    具有450多年历史的“张一帖内科”家族流传至今,说明新安医学的事业正得到传承与弘扬,新安医家的家族链在新的时代还在延续。2008年6月14日,时值中国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盛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记忆(我们的精神家园)》节目,其中把“张一帖内科”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代表进行了介绍,“张一帖内科”第十五代传人张其成教授作为唯一的中医医家的代表、也是“新安医家”唯一的代表应邀参加节目并进行了有关“张一帖”传承与发展的访谈。     (三)西园喉科 申报单位:黄山市歙县    西园喉科,系古徽州清代五大名医之一,为歙县郑村郑氏24世祖郑以显所创,因其郑氏祖宅名“西园”,俗称“西园喉科”。

   西园喉科治医严谨,名医辈出,至今已有12代传人。先叔祖郑梅涧于清乾隆年间(1775年)创制的“养阴清肺汤”成为当时治疗“白喉”的灵丹妙药。该药比德国医药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冯贝林,发明抗毒血清治疗“白喉”早一个多世纪。

   西园喉科承祖创新,不断发展完善,享有“手到病除,神仙医术”之美誉。它内服外治、手术针灸,高温烙法合为一体,疗效神速。尤以遵秘配制之喉药,历经精选,择名贵药材,按传承改良之秘方配制而成,从而临床屡见奇效,成为喉病之克星,并对喉部及口腔的早期癌症有较好的疗效。    西园喉科善于著书立说,创作品牌。其祖刊有《重楼玉钥》、《重楼玉钥续编》、《愚意医草》、《医学正义》、《喉菌发明》、《医汇简切》、《症治正名类参》、《伤寒金匮经方简易阁括》、《喉科杂症》、《喉科秘钥》、《松巢秘录》等10多部专著问世。如今11代传人郑铎率子女郑公望、郑葶、郑园经黄山市科技局批准,创办了“黄山市西园喉科药物研究所”及其门诊部,在传承先祖治疗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总结创新,在临床中,采用中西结合,提高医疗时效;在辩证上,借助现代医疗器械,有利于快捷准确;在药型上,除传统的粉剂外,创制片剂和露剂。     十、民俗 (一)涂山禹王庙会 申报单位:蚌埠市怀远县    《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    涂山,古为涂山氏国所在地,双峰峻耸,瞰淮矗立,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淮河东岸。    尧舜时代,洪水泛滥,千里长淮,一片汪洋。为根治水患,大禹“左准绳、右规矩”、“沐甚雨、栉疾风”,借助与涂山氏国的联姻,在涂山大会诸侯,劈山导淮,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别”、“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千古佳话。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大禹治水成功,捉住水怪,会诸侯的会期,也是涂山淮河流域民众自唐代起,自发起来举办涂山朝禹庙会的会期。庙会日,沿淮民众十万余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从数十里或数百里外涌向涂山,参加祭祀大禹的盛会。 涂山禹王庙会作为文化空间,集祭祀、歌舞、民俗活动于一体,传承了大禹治水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传承了大禹文化、淮河文化,推动了民间艺术花鼓灯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拓展了淮河流域道教文化以及其它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

(二)九华山庙会 申报单位: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唐开元末(719),时年25岁的新罗僧金乔觉渡海来到九华山中,宴然独坐,苦心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在九华山苦修75年、已经99岁的金乔觉圆寂,尸坐石涵中,三年未腐,骨节发出金锁般声响,众僧徒尊为地藏菩萨示现,建肉身塔供奉。自此后,每到农历的七月三十日,佛教僧众和当地山民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逐渐形成了庙会的形式,这种庙会活动与集市贸易、文化娱乐活动、祭祀活动融为一体,内容丰富。    九华山地藏道场具有庙会的传统,明清时期,在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自恣日(农历七月十五)、地藏诞日(农历七月三十)都举行“浴佛法会”、“盂兰盆会”、“大愿法会”,民间和寺院还共同举办“阴骘大会”(农历十月十五)。但凡这样的日子,朝圣和集市贸易蔚然成风,各地信徒组织各种团会,朝山进香、拜塔、守塔等,佛教大的寺庙也组织传戒活动,四众弟子可以求戒并领取戒牒。    九华山庙会以超度亡灵、祈求平安和众生安乐为主要内容,佛教僧众多举办“水陆法会”、“放焰口”、“拜忏”、“放生”等宗教仪式,山民们则利用香客众多的机会做买卖,并举办“舞龙灯”、“狮灯”、演出目连戏《目连救母》和《九更天》、《刘文龙》等傩戏节目,几日几夜,热闹非凡。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九华山庙会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着数百年各个历史时期诸多信息,涉及到宗教、民风民俗、历史、美学、音乐等诸多领域,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绽放出的这一美丽花朵,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三)霸王祠“三月三”庙会 申报单位:巢湖市和县     霸王祠,位于长江黄金水道西岸,和县乌江镇东南1公里凤凰山上,公元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此,后人立祠祀之。    霸王祠“三月三”庙会由零星祭拜到唐初始成规模,历经历朝历代,传承至今。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初开始,历时三天,期间,人们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高峰期达5万人,因祭拜者和游人甚多,逐步吸纳了小商品、农副产品贸易,同时出现了民间文艺活动,如玩龙灯、舞狮子、跑旱地、唱大戏等。和县政府十分重视霸王祠占地107亩,建有正殿(内有立像)、享殿、三十一响钟亭、抛首石、衣冠冢等。 2000年又新建了碑廊,收集了毛泽东、李清照、王安石等历代伟人、名人为霸王所作的诗句。随着霸王祠内设施的逐步完善,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庙会规模逐年扩大,有上海、南京、杭州等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四)徽州祠祭 申报单位:黄山市祁门县、黄山市黟县

   祭祖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礼仪活动,在徽州最为重大的祭祖活动为祠祭。

   祠祭是在祠堂内进行的祭祀活动,为同宗族人聚在一起进行的祭祀活动,要求非常严格,为报本之礼,一般由族长或宗子主祭,祭祀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长主持,族长由族中年长辈高、儿孙繁衍、德高望重的人担当。房祭由各房头房长担任主祭。在黟县祠祭中以西递明经胡氏祠祀为例,正月初三至正月初七为各族祭祀,由族长担任主祭;正月初九——正月十五为房祭,由各房房长(即房头老官)主祭。     徽州宗祠也可称之为徽州祠堂。它不仅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而且是村落宗族财势和实力的“象征”。村中部落的生活,宗族的繁衍、发展和兴衰,村落布局结构均与祠堂相关。可以说一个村落宗祠的数量、规划和气势折射出这个宗族“烟火”的衰旺。     徽州现存祠堂最早的建于明弘治年间,至清代则多不胜举。其大体分为总祠、分祠和家庙。总祠,作为当时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多置于村镇两端、傍山或有坡度的地方,气势恢宏、庄严气派,少 则二进,多则四、五进,建筑依地形渐次高起,主体建筑置殿后,颇富变化。单面为中轴线上两个或多个三合院相套而成,民居簇拥,牌坊映照。支祠平面多为四合院式。而家庙是宗祠的一种特例,一般是官宦人家有家宅处所所建的祠堂。     祭祖活动为宗族活动中最隆重的大典,要求参祭人员必须整衣肃冠,严格遵循祠规。整个祠祭活动过程均为程式化,其中由礼生读祭文,其祭文写作也是有其一套固定的格式。祭文第一部分为祭祀时间,第二部分为祭祀对象,第三部分为祝祠。     徽州祠祭为祭祖活动中的代表,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祠祭对于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礼仪,以及民间音乐有着良好的参考价值。徽州祠祭对于充实世界文化遗产内涵,研究徽州文化风俗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项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轩辕车会 申报单位:黄山市黄山区    轩辕车会是黄山脚下先民为纪念中华人文始祖,车的发明者轩辕黄帝而流传千年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又称“车公会”或“车会”,是黄山脚下特有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    相传轩辕黄帝在平定中原以后,伐淮夷至江南,带来了以车为代表的先进中原文化,当地山越部族遂将轩辕尊称为车公。后轩辕为修炼而栖身黄山,促进了中华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自唐天宝年间太平设县以来,仙源、甘棠一带民间就一直有以“车会”的形式来纪念轩辕黄帝的民俗。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共七日会期。从“洗车”、 “落地车”试车试路、 “正车”、 “祭车”到 “收车”进庙,一届车会方告结束。滚车表演以涂满鲜红色彩的大车轮为道具,以力与美为主要表现形式,配有江南民间舞蹈、器乐、傩面具及纹身涂彩装饰,场面气势宏大、参加表演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火轮车白天在道路、街道、广场活动,凡能通车的祠堂、庙宇、商店和住户的门前都要滚到,以示降福祛邪。家家炮竹迎接,或给车披红,或杀公鸡淋血祭车。“车手”(滚车人)很多,均无报酬,都是参加车会的男性青壮年。滚法有:一、“平滚车”。二、“夹篱笆阵”。三、“飘反车”。四、“发绕车”。五、“拍绕车”。六、“螺旋车”。绕车、螺旋车在广场表演时,车手和几千观众齐声呐喊助兴。锣鼓、鞭炮声震天动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车会逐渐演变为集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且具有健身娱乐功能的大型喜庆集会,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车会”在黄山区(原太平县)流传了一千二百余年。

(六)跳五猖 申报单位:宣城市郎溪县    《跳五猖》当地又称《五猖会》、《跳菩萨》。这一仪式是胥河两岸古代村民对西汉张渤(民称祠山大帝)开凿长兴荆溪河,引流至广德的功绩崇敬与缅怀而设。    《跳五猖》主要分布于安徽省郎溪县北境梅渚镇定埠的北庄、白屋、圩旁、倪家、蒋家村的胥河南岸,及与之相连的江苏省高淳县西南境桠溪镇定埠,桠溪、下坝等村一带的胥河北岸。    《跳五猖》古朴,凝重,蕴含深厚的古代文化内涵,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架构,全套仪式演跳近二个小时。《跳五猖》的音乐有大、小锣鼓之分,按演跳不同进程交替演奏。其中,“大锣鼓”是一笔宝贵的音乐遗产。    过去举行《跳五猖》仪式前,村民还有多种习俗与禁忌。如参与演跳者及还愿人家需洗澡净身,禁止污言秽语,夫妇不得行房事。还有如送神(取出面具)、接神、贺神、暖神、摆坛、祈愿等有关活动。    《跳五猖》所蕴含的古代文化思想内涵及“大锣鼓”的演奏,是古代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民族情感和宗亲维系在这一地域的纽带。它既是这一地域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弥足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跳五猖》这一古代遗留的祭仪,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形象地运用在天人合一思想理念上。带有浓厚的宗教多神的神秘色彩,是巫、傩、道、释多元思想的载体。充分体现了这一祭仪创立者的宇宙观和宗教心理。是汉民族古代民间信仰仪式中,今已难见的精品。     (七)走太平 申报单位:滁州市全椒县    “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县独有的传统民俗,自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汉书》载有“澄日太平”之谚,此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梁宗檩《荆楚时记》对正月十六走太平桥这一习俗有专门描述,谓之“走百病”,是为了消灾祛病。从文献记载来看,“正月十六走太平”为古代淮河以南地区共有的民俗,    全椒走太平能够传承至今,还和三个历史人物有关。太平桥为一座古桥,县志载:太平桥又名贺橹桥,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伐陈时,造橹于此,故称为贺橹桥。后改名为太平桥。    刘平,楚彭城人,字公子,建武间,公拜全椒长。 传说刘平作全椒长时,刘平将朝廷拨下的建城款购买粮食救济灾民,结果被罢官获罪,押解京城问斩,全椒百姓得知消息后,倾城相送至城东太平桥,此时恰为正月十六。此后,每逢此时,百姓必到此桥焚香燃竹,追念刘平。后渐渐衍化成一大民俗——走太平。    明永乐初年,全椒一术士提出,如把全椒城——山峰(笔峰)加高,便能多出举子。教谕吴颖便带领一帮秀才前往彼处培土加高,恰巧一总旗过此,与秀才发生口角受辱,于是诬告全椒人谋反,永乐帝欲派军队血洗全椒,都御史陈瑛闻之乃禀:椒人淳良,断不能造反,愿以自家性命担保。陈瑛死后,椒人将其衣冠葬于东门太平桥高垅上。走太平也是为了纪念这位敢为全椒人鸣冤的官员。    走太平相沿成习,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延及全椒周边邻县邻省,参加走太平的不仅有县内外人,而且外国人也纷至踏来游览观

(八)徽 菜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    古徽州“一府六县”包括:黟县、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徽州饮食文化——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的形成与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徽州地处山区,历少战乱,自唐宋来中原大批移民南迁徽州一带,聚族而居,建祠修谱,形成严密的宗族制度。各族、派均有自己信仰崇拜的偶像,为祀神礼佛,民间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食用供品,最典型的莫过于祭祀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的“赛琼碗”活动了。这一年一度的祭拜活动在集中展示汪氏族人所精心烹制的数百碗供品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代民间烹饪家。    明代晚期至清代乾隆末年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实力及影响力位居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其足迹几遍天下,徽菜也伴随着徽商的发展,逐渐声名远扬。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徽州人在全国各地开设徽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足见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擅长烧炖,浓淡适宜,讲究食补,以食补身,注重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而成为雅俗共赏,南北兼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九)九曲黄河灯阵 申报单位:亳州市利辛县    九曲黄河灯阵源于《封神榜》赵公明困姜之牙所布的九曲黄河阵,是指九宫套八卦,灯阵指的是一年365天,用365盏不相同的灯布成的阵,称“九曲黄河灯阵”。阵配对联,上联“火树银花”,下联“九曲黄河”。赵公明守的是转盘灯阵,系八卦之首“坎卦”,其三个妹妹赵云霄、赵琼霄、赵碧霄等分守。真神掌领“离卦”,真魂掌领“震卦”,真魄掌领“兑卦”,真阳掌领“乾卦”,真阴掌领“坤卦”,真明掌领“艮卦”,真行掌领“巽卦”,统领七卦为真精掌领“坎卦”。其八卦根据《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符号组成。“—”为阳,“——”为阴,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择守九阵,其中“乾”、“坤”两卦最为重要。赵云霄守的是“落魂阵”,赵琼霄守的是“地烈阵”,其九宫乃“头中九宫”,谓人之脑分九部,也就是人之九窍。《周易》,易有六十四卦,除乾、坤、坎、离四卦外,余有六十卦为火候,六十卦计三百六十爻,应一舟三百六十时之数。故布黄河九曲八卦阵用三百六十盏灯组合而成。其三百六十盏灯,不仅无一相同,而且所制作的灯分上八仙、下八仙、百鸟、禽兽灯,加乾、坤、坎、离和一阵中轴转盘灯,合计是三百六十五盏灯,按一年365天,布八卦九宫迷魂阵,困姜子牙助商……    展沟集“九曲黄河灯阵”,既是民风习俗,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的展现,如三百六十五盏不相同的花灯。同时,也反映了一地的繁荣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物质交流,而且是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古庙会。今人不仅要挖掘抢救,而且应该尽力挖掘它的原生态文化形式和保护传承人,培养继承人沿袭下去。     (十)大班会 申报单位:亳州市谯城区    “亳州大班会”又称“拉秦桧”、“鬼会”,明末清初,乾隆年间亳州有一知州,姓余名汉,此人疾恶如仇、黑白分明,且喜读《岳飞传》,每读到秦桧谋害岳飞时便流泪满面,即命衙役捉拿秦桧上堂受审,从此,便行成了当时亳州的一种民间哑舞剧,即“大班会”。亳州大班会共分五场十三小场,第一场“大登殿”,第二场“阴差搬兵”,第三场“秦相府”;第四场“二登殿”;第五场“过奈河桥”。角色分别有“鬼头”又称钟魁,2、牵板鬼;3、黑白无常,又称黑鸡、白鸡;4、阴差二百钱;5、花鬼;6、大妈妈;7、醉鬼;8、土地神;9、牛头马面;10、钗鬼;11、土地神。    毫州大班会是亳州非常宝贵和稀有的一种民间哑舞剧,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其形式在全国民舞中独一无二。     (十一)清明庙会 申报单位:蚌埠市五河县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的由来,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人介子推的节日,五河清明庙会则是以祭祀城隍、民间扫墓、祭祖、歌舞、民俗活动、商贸活动为主要内容。体现了人们向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生活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传承和发展了淮河文化,推动了当地民歌及各种淮河地域特色文化活动的繁荣,拓展了淮河流域佛教、道教文化及其它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带动了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
   五河清明庙会是淮河流域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和充分展现民族精神的庙会。

(十二)大黄庙会 申报单位:阜阳市界首市    大黄镇,地处界首城东北10公里处,属界首市大黄镇人民政府管辖,北邻光武镇,南临南洛高速公路,东临太和县,西临靳寨乡。    大黄镇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太昊伏羲曾在大黄镇黄龙坡处建陪都,后太昊伏羲头颅葬于此。东汉时期刘秀与王莽曾在这里逐鹿中原,留下许多美妙神奇的故事。大黄庙最初建于盛唐,兴于明朝, 延年至今,香火不断,为弘扬伏羲文化,交流、传承和发展史前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大黄传统庙会的活动区域分为伏羲大殿、伏羲陵墓两大部分,伏羲大殿后为伏羲陵墓。庙宇为神农楼、钟鼓楼、三关阁、祖师殿、关云殿、长武穆庙等,庙会的主要活动在这里举行。大黄庙的香客首先来自于各堂口组织,主要来自于安徽、山东、江苏、河南四省。安徽省为阜阳、毫州、临泉、界首、太和、颖上、阜南、临泉、利辛等。山东省为荷泽,枣庄等。江苏省为徐洲,大丰、沛县等,河南省为周口、驻马店、信阳、淮阳、郸城、新蔡、沈邱、项城、鹿邑等。

(十三)天长孝文化 申报单位:滁州市天长市    天长孝文化源于朱寿昌弃官寻母事迹。    朱寿昌(1010—1080),宋天长人,《宋史》载有他弃官千里寻母之事。元代郭居敬根据朱寿昌等孝行故事,编著了《二十四孝》一书。书中许多故事都是民间传说,而朱寿昌千里弃官寻母是真人真事,并有传略记载。    朱寿昌的父亲朱巽是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朱寿昌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从此母子分离。朱寿昌长大之后,荫袭父亲的功名,出而为官,几十年的仕途颇为顺利,先后做过陕州荆、南通荆,岳州知州,阆州知州等,然而他一直未得与生母团聚,思念之心萦萦于怀,以至于“饮食罕御酒肉,言辄流涕”,母子分离后的五十年间,他四方打听生母下落,均杳无音讯,为此烧香拜佛,并依照佛法,灼背烧顶,以示虔诚。宋熙宁初年,听人传说他母亲流落陕西一带,嫁为民妻,他又刺血书写《金刚经》,并辞去官职,与家人远别,千里迢迢,往陕西一带寻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精诚所致,朱寿昌终于在同州(今山西大荔)寻到生母,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原来,寿昌母刘氏离开朱家以后,改嫁党氏,又有子女数人,寿昌视之如亲弟妹,全部接回家中供养,有人将朱寿昌弃官寻母之事上奏宋神宗赵顼,宋神宗得知朱寿昌事后,诏令官复原职。    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受到名公巨卿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赞美。历代广为流传。     (十四)琅琊山初九庙会 申报单位:滁州市琅琊区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举办的琅琊山庙会是皖东地区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庙会逐渐衍生和充实了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内容,成为人们游山赏景、商贾贸易、信息交流和共歌齐舞的盛会。    农历正月初九,宗教传说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远近道士相聚,定期举办道教祭坛活动。道教在琅琊山活动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就有道士隐居山中,相继建成玉皇殿、玄帝行宫、三皇古殿、元君殿和二天门、三天门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每年都要派太子、大臣回凤阳老家祭拜皇陵,滁州是必经的重要驿站,琅琊山也是祭拜队伍的必去之所。为彰显盛世、国泰民安的氛围,明朝政府有意支持并认可“琅琊山庙会”这一活动,让民众聚会欢娱,由民间自发活动转为官方组织兴办,自此年年沿袭。此后每逢这日,众多的善男信女便来到山中,烧香拜神,祈祷平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琅琊山庙会”。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传统的庙会充实了新的内容,有专业文艺团体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艺术表演,有花鼓、旱船、龙灯、舞狮、杂技、魔术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参加庙会活动的游人,遍及江淮两岸,有上海、南京、扬州、蚌埠、合肥诸多城市的游客。庙会期间人最多时可达10万之众,可谓“人如潮涌,盛况空前”。     (十五)四顶山庙会 申报单位:六安市寿县    四顶山奶奶庙,供奉的是神妃碧霞元君(即四顶奶奶)。她是传说中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女儿。据传,很久以前四顶奶奶经过寿州回河南固始娘家,从恶狼口中救出少儿。为了纪念四顶奶奶,人们就在四顶山建造庙宇,称为“四顶山奶奶庙”。因救孩童是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因而定此日为祭祀之日。    这天,许多人都要登四顶山,有的为祈福,有的为许愿,也有为朋友相聚登高览胜。周边市县淮南、凤台、颖上、亳州,甚至河南淮滨、固始、商城等地的香客都云集四顶山朝拜。庙会正期是“十五”,实际上“十四”这天,香客、游客们已陆续上山,尤其深夜零点左右,庙会进入高潮。这时山上山下,城内城外,灯火通明,人们摩肩接踵,如海如潮。

   四顶山庙会是典型的以民间信仰为主的传统庙会,是皖中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核心空间。是集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商贸文化、民间工艺文化、饮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皖中地区著名的传统庙会。

(十六)繁昌县中分村徐姓祀祖习俗 申报单位:芜湖市繁昌县    徐姓始居中分,约在明永乐年后(1424年后),至今已六百余年。今该村仍遗存有明代徐姓中分始祖徐鉴墓(石穴一棺)、其妻吴老孺人墓,其两子徐环、徐瓘及子墓、宗亲合穴、夫妇合葬、嫡亲同地等不同类别墓群,约有八、九种之多。一村一姓之中,墓葬类别如此完备与集中,可谓集近代中国棺椁墓葬形式之大成。    中分徐姓祀祖,祭奠革命先烈,仪礼仪规具有显著的历史特征:一、除夕祀祖贺年,祈祖佑安。除夕子时,村民集中于原徐祠遗址的祀棚内进行。其仪程达九种:献牲(猪头、窖包、公鸡等物);女生献花篮;献烛;族长燃烛、敬香;房长敬香;合族按辈敬香,行叩拜礼;他姓友邻敬贺上香;宣读祭文;分发糖糕等。二、清明上坟祀祖,是徐姓每年祀祖中之大祭,称“做清明”。到时周邻四市、县及远在海峡对岸的中分旅台徐姓宗亲等,都有人来参加,参祭人数多达两千人。这一仪式,分置于先烈墓及各祖茔墓群前举行,仪程是晨间合村先祀新四军先烈墓,再祀祖先。三、中分徐姓为“超度祖先亡灵,祈求福泽”,有六十年一度的会戏。    中国自古以来,庶民大规模于茔墓祭祀祖先,文献所记寥寥。中分徐姓对祖先墓群的祭祀传统仪礼浓厚,程序完备得体,是封建社会遗留下的汉民族庶民祭祀文化中难以寻觅的“活态”标本;中分徐姓还把祭祀革命先烈与祀祖同等对待,是民间信仰内涵的外延与展拓,具有今天新的时代特征。     (十七)安苗节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    安苗节,在“芒种”节气之后,全村水稻栽插完毕,稻禾长势初定时,由村中长老、士绅择定一个“龙”(辰)日或“虎”(寅)日举行。是日晨,在村前场坦或河滩设祭坛,从大庙请出黑(脸)太尉、红(脸)太尉(相传为唐代睢阳完节之将领雷万春、南霁云)登祭台,祭台围插旗幡,除有常备的锦缎三角大旗外,必有节前用绵纸拼制成的方形大旗四或八面,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大字,每面旗上只书一字,并配画图案,如同是村人的书画展览。祭台前摆香案,置香炉、烛台,供村户敬贡祭拜。下午日头西斜,太尉老爷巡田,旌旗开道,黑、红太尉分别坐椅上由四人或八人抬行,后随旌旗、乐队,在锣鼓声、鞭炮声中巡游村辖的四处田畈后回到庙前结束。    安苗节,县内汪村、余村等汪姓大村奉先祖越国公汪华公神像,抬着篾扎纸糊的汪公老爷到田间巡游,别称“汪公看稻”。其活动形式、规模与别村基本相似,有所不同的是在巡游田野时,有年长者数人举红、黄色小纸旗,给稻禾长势好差田块分别插上红或黄旗,以示褒贬。次日,被插黄旗田主应到祠堂向族长说明原由及补救措施,有当今农业大检查的作用。    谚云:“种田种得哭,享个安苗福”。手巧的农妇还蒸制五谷六禽、瓜果菜蔬等形状的面品作敬神供祖的贡仪,小孩特别喜食。是日包粿,邻里互相品尝,山间小村亲友亦赶来过节,还带些回去给家人品尝。徽商家庭主妇,安苗包必须捏十二个褶,表示年年月月思念丈夫之意。

(十八)赛琼碗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     绩溪历史悠久,民风古朴,自古就盛行庙会,但最著名的算“花朝会”。唐代,定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日。花朝,传为石花神之生日,此日又为越国公汪华的诞辰日。汪华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绩溪县登源人。徽州人民感念他保障六州之功,建庙塑像祭祀,尊为神灵,称“汪公大帝”。绩溪乡间,村村都建有汪公庙,每年都要举行形式多样的祭祀活动,“花朝会”就是其中之一。     花朝会有一个重头戏就是“赛琼碗”。赛琼碗是花朝会祭祀二神的供品。赛琼碗也就是各隅斋官和头首以及村民提供的祭品进行展览比赛,观众一边欣赏琳琅满目的琼碗,一边品评其技艺的高下。     赛琼碗一般是在举行花朝会的祠堂中举行。神像前摆着由6只长约8尺、宽4尺拼起来的大案桌,神像边顺次摆着清茶、美酒、糕点、三猪三鸡三鱼。再前是一行行琼碗,排成24行,每行12只,共288盆。都是选用大号描金画彩的景德镇瓷碗,瓷碗碗沿贴上金箔或彩纸,盛着各色供品。绩溪是徽菜之乡,有众多烹调高手,这些佳美供品皆为他们用多种土特产、山珍、海鲜为原料烹制成各色菜肴食品。荤素兼备,造型悦目,色香俱全,体现出徽菜特色和徽厨的高超技艺。列展的还有土艺人设计制作的工艺品和花鸟盆景,每件作品都冠以雅名,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金玉满堂”、“百福呈祥”等。件件匠心别具,惟妙惟肖。赛琼碗既是特色徽菜的展示,也是徽州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十九)花车转阁 申报单位:宣城市绩溪县    “花车转阁”也称“秋千”。这一民间艺术为江南一绝。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花车转阁”这一民间艺术在绩溪湖村、长安镇坦头村、庄团村、庄镇瑞川村广为流转,并成为迎神赛会和节庆盛会的传统游艺项目,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举行活动。    “花车”(秋千)为风车形,用优质杂木制成,以五彩绸带,花朵装饰,似一座四面敞开的大花轿。车身以六根木柱连接底座与顶篷,两边相对的中柱的中段横架木轴承载双杠木转轮。转轮十字四端悬活动彩椅,缚坐俊扮的七岁上下的女童。“花车”后紧随鼓乐队,巡游时,由四壮汉推进花车,同时转动木轮,缓缓前行。女童手捧鲜花端坐椅上唱绩溪民歌、徽戏唱段。建国后至今,“花车转阁”举行活动时,女童还演唱黄梅戏、现代歌曲。绩溪“花车转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魅力得到省市文化部门的重视。1964年省文化厅民间艺术集成办公室将庄川村的“花车转阁”录相报国家民间艺术集成办公室并结集出版。二○○七年由宣城市人民政府、绩溪县人民政府列入本市、县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

(二十)福主庙会 申报单位:池州市东至县    福主庙会流传于安徽省东至县的泥溪、龙泉、尧渡和外省等地。泥溪的福主庙会主要流传于泥溪镇元潘村元甲山自然组及周边村庄。根据建德县志(东至县)记载,福主庙会是为了纪念在建德县(东至县)为官的陈杲仁、明万历皇帝封其为“福主余公”神号,后乡间百姓均称其为余公。    历料上记载,陈杲仁(余公)在至德县(今东至县)为官期间,带领百姓治山治水,修桥筑路,兴办学堂,减免税赋,惩治贼寇,地方平安。由于他关心人民的疾苦,秉公办事,为人亲和,光明磊落,深受民众的尊重和爱戴。后来,乡村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为官清正廉明、爱国爱民的好官,在每年中秋节,余公的祭日,举办福主庙会活动,以表达他们的怀念之情。    福主庙会的盛行和传承,是众多民间有志之士长期努力的结果,但在长期举办这种庙会的过程中,大多是言传,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记载的全过程,虽然能做到每年举办一次,可是规模和影响却一年不如一年。    在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福主庙会的宣扬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涉及到民俗、音乐等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然而,受经济大潮和诸多文化形态的冲击,福主庙会正处于行将消亡的境地,为了使这项有着极深意义的民间信仰活动得以流传,亟需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     (二十一)上九庙会 申报单位:黄山市徽州区    唐朝“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期间,不少中原士族为避战乱,逃亡徽州岩寺,与当地人和谐相处,并对忠于唐朝的爱国将领张巡、许远“除贼安民”缅怀纪念,建“双烈”庙,游“大王、二王菩萨”,定于每年正月初九为纪念日,历经宋、明、清至民国及建国初期,长期以来,“上九”庙会逐渐演变为区域性物资交流集会。    “上九”庙会在历史上以抬阁游行祭拜为主,如今以物资交流和演艺活动为主。“上九”期间(初八至初十),由地方政府成立“上九”指挥部,具体协调物资交流过程中的社会管理工作,群众自觉参与。前来交易的各地商客和演艺、杂耍人员日流量在20万左右,适应对外开放,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加速了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当地政府对历史文化挖掘与利用。    “上九”庙会一直流传至今,此民间活动将随着社会发展得到进一步丰富。 (二十二)婆溪河灯 申报单位:黄山市黄山区    早在清代,甘棠婆溪河岸的崔氏家族就曾举办“婆溪河灯”这项大型祭祀。由于崔氏家族家业发达,人丁兴旺,且分布范围较广,这项活动后来衍变成以崔氏族人为主,婆溪河两岸居民均可参与的民俗活动。    河灯由竹篾和油纸扎成,呈荷花形状,除头灯直径约一米外,其它皆如饭碗大小。放灯这一天,人们在河滩上搭戏台,设祭桌,祭桌上摆放着三牲和时令果品,桌前置一香炉。夜幕降临后,人们纷纷带着各自扎制的河灯从四面八方赶来,头灯由牵头人(崔氏族人)扎制。活动开始时,先由牵头人宣读祭文,宣读完毕后,鞭炮鼓乐齐鸣,沿河两岸的舞龙、舞狮队随着鞭炮鼓乐翻腾起舞。同时,牵头人带领大家上香和焚烧锡箔纸钱,紧接着戏台上的节目陆续上演。    节目结束后,牵头人便为头灯注满香油并点燃,紧接着其他人也为各自的河灯里注满香油并点燃,待所有河灯都点亮后,便从婆溪河大桥上游一百米处开始施放,因为这一段河水势较为平缓,各式五彩河灯放入水面后,随着水流缓缓游动,如果河灯经过大桥时全部顺利地从桥洞里穿过,即预示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沿河两岸挤满了赶来观看河灯的乡民,他们随着河灯的漂流而移动脚步,待河灯漂至下游水流湍急处,许多结婚后尚没孩子的男人都要跳到河里争抢头灯,因为据说谁抢得头灯,来年定会生个大胖小子。    此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二十三)抬阁(隆阜抬阁 湖村抬阁 肘阁) 申报单位:黄山市屯溪区、宣城市绩溪县、阜阳市颍州区 隆阜抬阁(黄山市屯溪区)    隆阜抬阁是屯溪人民具有民间特色的舞蹈,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徽商鼎盛,民俗活动分外热闹,徽州百姓为活跃大小节日气氛,隆阜抬阁应运而生。古徽州的地方戏曲徽剧历史悠久,剧目丰富,家喻户晓,为隆阜抬阁的表演提供了生动的参照,古时隆阜抬阁也被称作“台戏”。 据清初赵吉士《寄园寄所寄》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休宁迎春,共台戏一百零九座。邑东隆阜戴姓更甚,戏场奇巧壮丽,人马斗舞亦然。”这里说的台戏,就是自宋元以来,流传于徽州的一种民间艺术——抬阁。尤以戴震故里黎阳隆阜的抬阁最负盛名。    隆阜抬阁传统造型剧目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哪咤闹海》等,近年又创作了《戴震还乡》,以纪念一代宗师。这些演出的剧目代表我国传统“精致文化”、“高雅文化”的一种主要代表,陶冶人们的情操。隆阜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充分展示徽州地区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态势,技巧与难度并重,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隆阜抬阁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出演时,既有锣鼓伴奏,又有小演员们结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活灵活现。两者做到珠联壁合,相得益彰。节目引人入胜,表现形式较为完整。 湖村抬阁(宣城市绩溪县)    农历闰年二月二十九至三月二日湖村举行“观音会”。二十九日上午村中组成浩大的迎神队伍去村外三里的三面亭迎接从歙县小南海请来的观音菩萨神灵,谓“接观音”。抬阁是迎神仪仗队中最突出的亮点,最为吸引观众。    抬阁的底台用优质杉木制成,四方形,边长1米,高1.3米,四角以荷花形柱与木条构连成框,四面镶雕花板,台面四周以狮子头柱连接镂空花板构成高约15公分的栅栏,通体雕花彩绘,朱漆描金,古色古香。抬阁左右方安装铁环穿插抬杠,由四人抬行,并有一人执弯月形护叉随护上架演员。装台由经验丰富的老手担任,先将铁制的支撑主件安装台上,分别给演员头面化妆,再根据剧目造型需要身缚不同的铁制构件,外着戏服,先下层,再中层,后上层分别楔入主架榫口,形成戏剧场面。铁质构件曲直多样,长短不一,经验丰富的装台高手可根据剧情需要巧妙造型演出二百余个戏剧场面。如:上架演员立于枪棍尖头或花瓣、船桨之上,特别是武戏场面演员悬空对打以枪械道具隐蔽支撑或连接,丝毫不露破绽,如魔如幻,惟妙惟肖。抬阁造型有两层与三层之分,角色有两男、两女、一男一女、两男一女、两女一男之别。演员挑选六至八岁儿童扮演,下架演员七、八岁、上架演员六、七岁,且要胆量大。男女角色分别由男女童装扮。巡游时,鸣锣开道,旗幡引路,鼓乐齐鸣,抬阁高高缓行,十分突出而又壮观。 颍州肘阁(阜阳市颖州区)   “肘阁”是颍州区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据老艺人口传,其形成年代在清代中期,系祖籍颍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师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驮歌”基础上改革创新而成。“肘阁”发源地在颍州袁集、阜南朱寨一带,流传中心区在今阜阳市南部几县、区并沿淮水流传至凤台、寿县、蚌埠及河南等地区,是流播区域横跨两省沿淮一带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古老民舞艺术。

  “肘阁”表演队伍构成的基本单元,系由位于下位成人演员和位于上位的儿童演员构成,两者以铁支架捆固连结,造型高大奇巧。表演一般要经过化妆、扎彩架、着装、上架、表演、下架与卸妆几个程序。“肘阁”表演对演员体能、身体协调性、心理素质要求较高,两位配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完成“剪刀步”、“跑花场”、“前后翻”、“后空翻”、“自由摆”等技巧与难度并重的动作,这种民舞适宜于在空间较大的大型群众集会上表演,具有艳丽惹眼、造型独特、惊险刺激的轰动效应。
  “肘阁”舞表演塑造的艺术形象多取材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历史名著和传统戏剧节目。近几十年来也补充了一批充满现代生活气息、贴进人民群众生活的节目,很受群众欢迎。“肘阁”演出器具简单,主要有用于固定支撑上位演员的铁架,让高空演员上下用的铁钗及相关戏剧人物服装等。“肘阁”演出的伴奏乐队一般由5—6人组成,使用乐器有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钗等。
  “肘阁”舞作为颍州区几百年来保存至今的一个独具魅力的地方剧种,保留了已几乎失传的“驮歌”舞的诸多表演技巧较原始的风貌,又开创了后世“抬阁”高空表演技巧的先河,在三个民舞前承后续演变过程中,“肘阁”起着极为特殊的“过渡”作用,因而也较为形象、完整、生动地体现了颍州民舞传统文化的原始风貌与固有特色,是今天研究颍州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活标本”。


徽菜

  徽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安徽菜系的主要代表。它发源于歙县,发扬光大于绩溪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素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特色为"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主要烹饪特点是:一是选料严格,刀功细致、讲究火候、佐料恰当,以做到"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色香形味器,五感俱生"。二是烹调技术精湛,主要采用炝拌、爆炒、蒸煮、炖闷、烧烤、杂烩等方法。在操作中讲究造型艺术,善于刀刻、装饰、配色,使烹调技术和艺术加工熔于一炉。三是将美味与保健结合起来。传统徽菜一般都以《本草纲目》为依据,创造出多种名菜,以补气补身。传统名菜有:腌鲜鳜鱼、蟹连鱼肚、山药炖鸽、甲鱼烧石鸡、歙味笋丝、李鸿章大杂烩、胡氏一品锅、绩溪炒粉丝等。

  腌鲜鳜鱼 徽州水产类传统名菜。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贵池、铜陵、大通等地鱼贩每年人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棗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如今烹制此菜不再使用桶鱼,而是用新鲜的徽州自产桃花鳜(每年桃花盛开、春讯发水之时,此鱼长得最为肥嫩,故名)用盐或浓鲜的肉卤腌制,再用传统的烹调方法烧制,故称"腌鲜鳜"。

  蟹连鱼肚 长江安徽河段产鲴鱼,肉味平美,其鳔肥厚,干制成鱼肚,色淡黄,胶厚,韧性大,为名贵水产原料。配以安徽名产大闸白蟹,集河鲜之珍,鱼肚上置蟹肉、蟹黄,并加配料组合成黄、白、桔红、黑、绿五色。鱼肚吸蟹肉之味,非常鲜美,是沿江传统名菜。

  歙味笋丝 此菜乍看像极一颗象牙色珍珠浮在清清的水面上,一小簇鲜绿的葱丝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是由切得极细的安徽歙县笋丝垒成的,拨开象牙色城堡,里面依次呈现肉丝、冬菇 丝。夹几根笋丝细细一品,其味清淡爽口,有香菇的香,肉丝的鲜,还有一股土鸡特有的鲜香味。

  李鸿章大杂烩 李鸿章访美宴请宾客时,随行厨师制作了丰盛的徽菜,宾客食后仍嫌不足,李即命添菜。但因原料用完,厨师无奈,将所剩原料下锅混烧上桌,宾客尝后赞不绝口,询问菜名,李答:"杂烩。 从此,"杂烩"在美成为中国名菜,益称:"天下奇味奇菜"。

  一品锅 黄山人冬季常吃的一种火锅。相传,此菜有明代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一次,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赞美不绝。后来,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余夫人亲自所烧,便说原来还是"一品锅"!菜名就此一锤定音。 "一品锅"的烹调比较讲究,在火锅里,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块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菠菜或金针菜,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山药炖鸽 徽菜野味类名品。此菜取材于黄山名产棗黄山山药与黄山野鸽以隔水炖法烹制。黄山山药是黄山特产,肉细嫩,味鲜美,可作蔬菜,也可作上等药材。古人云,久眼山药。"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野鸽素为鲜美的飞禽肉,有补脑健肾,增强记忆力的特殊作用。这道菜既为佳肴,又为补身良药。此菜汤色清白,鸽肉酥烂,山药绵香,因入笼蒸炖,原味不失,醇美爽口。

  甲鱼烧石鸡 黄山传统名菜。黄山山区所产甲鱼质地高出旁地一筹,肉厚背隆起,胶质大,肥嫩,无泥腥气。民谣道:"水清见沙底,腹白无淤泥,肉厚背隆起,大小似马蹄。",俗称马蹄鳖。配合当地的石鸡一同炖烧而成,该菜肴香气扑鼻,汤醇胶浓,原汁原味,肉酥烂而鲜香,充分体现了黄山菜的风格。

  绩溪炒粉丝 黄山绩溪地处丘陵,盛产山芋,所产的粉丝滑爽劲道,配合当地五成干丝及青红椒爆炒而成,不油不腻。此菜乡土风味浓,价格低廉却不失名菜风范。

  椒汁石巴鱼翅 石巴鱼长不过三至四寸,褐色腹平,无鳞无刺,紧贴清溪流水滩底而生,实为难得水中珍肴。取其翅,附以椒汁,嫩而不腻,辣而不腥,唇齿留香三日不绝。

  干锅野山羊 徽州层峦叠嶂之中的野山羊,俗称"山几",是我国南方山区野生的一种珍贵动物、瘦肉率高、野味浓厚,其肉香味浓、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含量是南江黄羊的20倍,是野猪的2倍。优质野山羊肉以干锅文火久焖,汁味尽出。把酒话桑麻,人生几何?

  元宝排骨煲 徽州经商者众,希望财富如鸡生蛋、蛋生鸡般积聚。因此鸡蛋在徽州等地又名元宝。有风俗除夕年夜饭后煮熟鸡蛋,大年初一早饭将去壳鸡蛋与排骨共炖,男丁必食之,以喻得元宝,获油水,新年财运昌盛。一道菜,一种文化。

  腊味黄金饼 还记得农村柴草灶烤出的锅巴的味道吗?那个香呀!是不是常常让人想起老家的母亲?糍实的糯米饭,加上多种配料,文火煎制而成的黄金饼,外脆内软,浓香沁鼻。加上地道的咸肉、香肠,要的就是这个味。

  黄山五城干 徽州风味小吃。五城茶干是黄山传统特产。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意外得尝,赞不绝口。该茶干以配料讲究、制作精细、色香味美而著称。主要原配料有优质大豆、原酱、冰糖、香油、丁香、桂皮、大香等。含有植物蛋白质、还原糖等多种营养成分。五城茶干是下酒佳肴,味美爽口,老幼皆宜。

特色食品

  八公山豆腐 产于淮南市八公山一带。八公山上有百眼泉水,尤其城北山下的大泉水为最佳,含有多种矿物质。其特点洁白细腻、鲜嫩可口、汁厚味重、营养丰富。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红烧、凉拌俱佳。

  巢湖银鱼 产于巢湖,古称“脍残鱼”、“玉余鱼”、“白小”“冰鱼”等,历来被誉为“鱼类皇后”。因其体细长如银、透明似水得其名。该鱼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加工成鱼干、冰冻小包装、成品小包装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大闸蟹 学名“中华绒螯蟹”,又名“清水大闸蟹”,产于安庆、芜湖、巢湖及当涂等地,其中巢湖产量最大。大闸蟹青壳白肚,个大体肥,肉质细嫩,黄多油重,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物质,营养丰富,为国内外市场的名贵水产品。

  铜陵冰姜 产于铜陵市,从明代起,即为佛民贡品。其色白肉嫩,嚼之无渣,故名冰姜。其味香甜辣俱全,食之能生津开胃,祛寒解毒,清痰正气,是健身强体之佳品。

  符离集烧鸡 产于宿州市北的符离镇。符离集烧鸡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精制而成的烧鸡,香气扑鼻,色佳味美肉质雪白,肥而不腻,肉烂有丝连,嚼骨有余香。1956年就被列入《中国名菜谱》,行销海内外。

  琅琊酥糖 产于滁州市,是江淮一带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借“琅琊山”之名,称之为“琅琊酥糖”。其糖块厚薄均匀,骨薄如纸,剖面层次分明,呈螺旋体,色泽乳白,入口酥软,香味浓郁,甜而不腻,是畅销海内外市场的名优食品。

  无为熏鸭 又称“无为板鸭”,产于巢湖市无为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精细,选料讲究,风味别致,色泽金黄油亮,皮润肉嫩,在江淮一带颇有名气。已收入《中国名菜谱》。

  采石茶干 产于马鞍山市,清朝嘉庆年间即是宫廷贡品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用料独特,配方讲究,制作精细,色香俱佳,是下酒品茗、出游携带的绝好方便良品。

  合肥四大名点 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统称为合肥“四大名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麻饼用青梅、桔饼、桂花、青红丝、冰糖等为主料,经麻油调制成饼心,饼面沾上芝麻烤制而成,香甜可口。烘糕具有香、脆、酥、微甜等特色。寸金糖表层脆、心酥软、甜味醇。白切片薄、质白透明,表层伴有芝麻,香、甜、脆俱佳。

  胡玉美蚕豆辣酱 产于安庆,为安徽省传统产品。其精选优质蚕豆和鲜红硕肥、肉厚糖多的红辣椒等,经科学酿造而成。色绛紫而有光泽,可见豆瓣,但食之又感觉不到。入口鲜美,微辣淡咸,风味独特,畅销国内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水产珍品 安徽境内的长江段为鲥鱼重点产区之一。该鱼银白色,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尖头,燕尾,窄背,宽腹。一般长25-40厘米,体重l-2公斤。为暖水性溯河回游鱼类。鳃鱼脂肪厚,肉细味美,营养丰富,系长江三鲜之首,位列天下鳞品第一。







•省情概貌• •自然地理• •历史文化•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社会事业• •安徽旅游• •安徽人物• •安徽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