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安阳殷墟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河南安阳:殷墟
殷墟:20世纪30年代发掘现场
殷墟:象牙杯(妇好墓出土)
河南安阳:殷墟车马坑

  殷墟汉语拼音:Yinxu;英语:Yinxu),中国商王盘庚武丁帝辛时代都城的遗址。又作殷虚。位于河南安阳西北郊洹河两岸。因所在地在《史记·项羽本纪》和《水经注》中被称为“殷墟”而得名。

  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晚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73年。殷墟发现于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丰富的出土资料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抗日战争爆发后发掘被迫终止,1950年恢复发掘至今。这里是中国学术机构第一次有组织地开展考古发掘的地点,是中国考古学的发祥地,丰富的出土文物为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殷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殷墟
  • 英文名称:Yin Xu
  • 遴选标准:200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 II、殷墟作为商王朝都邑,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顶峰时期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 III、殷墟的文化遗存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关于商代晚期文化传统的证据,包括丰富的科学与科学发明与技术成就,例如建立在日相与月相观察上的天文历法、刻写在甲骨上的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
    • IV、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留下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范例。他们奠定了中国古代宫殿制度和陵园制度初期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 VI、殷墟的考古发现,为汉字语言、古代信仰、社会制度以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物质证据,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安阳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加有利于保护这一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

  殷墟附近的地貌,南、西、北三面环丘,东面与平原相接。晚商时期,这里的气候同今相比偏于温暖和湿润,物种与今亚热带地区类似。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洹河流域便有聚落存在。龙山文化时期,聚落数量增多,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邑聚。商代中期,洹河流域的聚落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出现洹北商城,当时这里已是商王朝的重要地区。商代晚期在此建都,当与这样的文化背景有关。

文化分期和绝对年代

  殷墟的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它们一脉相承,但各期文化遗物,特别是陶器和铜器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据甲骨刻辞和铜器铭文中的王世或纪年记录加以推定:第一期约当商王武丁早期,第二期约为武丁晚期至祖庚、祖甲时期,第三期约为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第四期约当商代最后两王帝乙、帝辛时期,但最晚阶段或可延续到西周初年。《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中所推定的武丁至帝辛时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250~前1046年,殷墟四期文化所包含的年代大体与此相当。

范围和布局

  殷墟的范围东西长约6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总面积约24平方千米。王都的布局以洹河南岸小屯东北地的宫殿、宗庙区为中心,西、南、东三面分布有手工业作坊、一般居民点和平民墓地,西北面洹河北岸为王陵区,各区的功能划分十分明显(图2)。

  王都的规模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殷墟第一期,小屯作为王都的中心已建起若干宫殿和宗庙,附近开始出现居民点和手工业作坊。其中苗圃北地铸铜作坊已初具规模。据估算,此时王都的总面积约5~6平方千米。至迟从第二期起,宫庙区的西、南两面修筑了一道两端与洹河相接的深壕,使得都城的防卫体系进一步完善。壕沟南北长约1,050米、东西宽约650米,最窄处7米,最宽处21米。此时,宫庙区外围的居民点、手工业作坊和平民墓地有了增加,洹河北岸的侯家庄、西北冈一带的王陵区已经建起。此时的王室贵族也有葬于宫庙区的,如在宫庙区西南角发现了妇好墓。殷墟文化第三、四期时,手工作坊有了大发展。苗圃北地铸铜作坊的规模增大了约一倍,原有的其他作坊继续沿用并都相应扩大,又新建了制骨作坊和玉石器制作场等。随着人口增多,原有的居民点和平民墓地迅速扩展。殷墟西区墓葬区在第三期时墓葬总数上升,新开辟了家族墓地;殷墟东南戚家庄一带的墓地经过不断扩大,第三、四期时面积达到20平方千米左右。

宫殿宗庙区

  总面积为70万平方米左右。所处位置的地势较高,东、北两面有洹河环绕,西、南以深壕与外面相隔,通过在河道或壕沟的窄处设桥与外界交通,形成相对封闭的格局。宫庙区内发现的建筑基址,或为宫殿,或为宗庙,或为祭坛,有的与作坊有关,其中以住人的房屋基址占多数。20世纪30年代,这里发掘出53座基址,被分为甲、乙、丙三组。它们的平面多为长方形,有的近正方形,或凸字形、凹字形等。均有石柱础,有的在石础上还垫铜础。在基址下或门侧处常用人“奠基”。在宫庙区内,还有杀人祭祀的排葬坑及葬兽坑。1970年以来,又发现夯土基址数十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三组基址中,只有乙组和丙组属于商代晚期,甲组基址与它们在形制上有明显差异,年代与洹北商城一致,很可能是洹北商城时期外围居民点的建筑遗存。

平民居址和手工业作坊

  当时的王都实际上是一处以宫庙区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族邑居民点的特大型邑聚。邑聚内已发现居址20余处。这些族邑大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王都范围内有多处手工业作坊,包括铸铜作坊4处,制骨作坊2处。考古工作中还发现制玉、制陶作坊的线索。4处铸铜作坊中,以苖圃北地和孝民屯的两处规模较大。苗圃北地铸铜作坊位于宫庙区东南约1千米处,范围在1万平方米以上,分为居住区与生产区两部分。居住区位置偏西,主要发现带灶的房基;生产区位置偏东,发现制模、制范、浇铸用的场地或房舍,出土熔炉、大型坩埚及陶范和制范工具等。孝民屯铸铜作坊的规模与前者相仿,西部似以铸造工具为主,东部是大规模的青铜礼器铸造区。此作坊从殷墟文化第二期沿用到第四期。大司空村制骨作坊创自殷墟文化第二期,兴盛并沿用至第四期。所制骨器以筓所占比例最大,另有锥、镞等。在北辛庄制骨作坊遗址发现青铜锯、钻、刀及石钻、磨石和大量骨料等,估计此作坊也以生产骨笄为主。在小屯北地曾发现两座半地穴式房址,出土一批石料和较多的长方形磨石残块,还发现部分玉石雕刻品,此遗迹可能与制玉有关。

王陵区和平民墓地

  殷墟王陵区位于洹水北岸的武官村北,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发现带墓道的大墓13座,祭祀坑1,400余座。殷墟平民墓地绝大多数以氏族和家族为单位成片分布,故又称为族墓地。已发现10余处,发掘的墓葬总数超过7,000座。其中殷墟西区墓地分为8个墓区,各墓区之间有一定界线,在埋葬习俗、随葬陶器组合和铜器铭文等方面各具特征,每区出土的铜器上有特定的族徽,一个墓区应是一个族的墓地。殷墟平民墓地中墓葬的等级差别明显。少数为带墓道的大墓(有一或两条墓道),大多是长方形竖穴墓。竖穴墓也有大小之分。有的墓有车马坑、殉人和大量随葬品,有的随葬少量铜器或陶器,有的没有随葬品。这些反映出墓主身份和地位的差别。

重要遗物

  殷墟出土了大批商代文物,包括甲骨、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陶器等。殷墟甲骨出土约15万片,考古发掘出土的近3.5万片,它们科学价值极高,对研究商代历史有重要意义。青铜器大部分出自墓葬,少量出于祭祀坑,包括礼器、武器、工具和车马器等。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牛鼎、鹿鼎、戍嗣子鼎、妇好三联甗、妇好鸮尊、妇好偶方彝、司母辛四足觥等。玉器也主要出自墓葬,包括礼器、装饰品、艺术品和日用器。其中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显示出商代晚期制玉工艺的极高水平。此外,妇好墓出土的3件象牙杯,雕刻精细,纹饰繁缛,是精美的工艺品(图3)。武官村大墓出土的虎纹大石磬,小屯北地出土的龙纹大石磬,音调悠扬清越,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大型乐器。殷墟出土的陶器有白陶、釉陶、硬陶和日用陶。其中白陶十分珍贵,一般只出自大墓。

保护和利用

  1953年,安阳市成立殷墟文物保管所,划定了遗址的保护范围。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设立考古工作站,常年从事殷墟的发掘和研究工作。1987年,安阳市人民政府在殷墟宫庙区建立遗址公园。2001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2006年,殷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