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客 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题与背景:

  《客至》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故诗中有“肯与邻翁”一语,表示不敢随便邀来。相过,即探望、相访。

  此诗大概是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在久经离乱,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杜甫作了这首诗。


逐句释义: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我的)房前屋后都是一片春水,只见成群的鸥鸟每天飞来。 未必皆春水,目的是为了渲染自己住处的孤僻无依。
  舍:房屋,指杜甫所居的成都浣花溪草堂。
  但见群鸥日日来:意谓平时生活只与水鸟相亲。古又有鸥鹭忘机之说。但见,只见。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长满花草的小路还没有因为来客(或迎客)打扫过,一向未开的蓬门今天第一次为您而打开。
  花径不曾缘客扫:是说草堂初成,还不曾为来客打扫过花径。古人以却扫为不再迎客,故扫径表示迎客之诚。缘,因为。
  蓬门:柴门,用柴草、树枝等做成的门。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集市太远,盘中的饭菜实在简单;家境贫寒,只能用隔年浊酒招待。
  盘飧(sūn):盘中菜肴,泛指菜肴。飧,本指熟菜。
  市远:离市集远。
  无兼味:意思是菜肴很简单。兼味,几种食品(菜肴)。
  樽:酒器。
  旧醅(pēi):隔年的陈酒。醅,没有过滤的酒,也泛指酒。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您可愿意让邻居老翁作陪?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共饮。
  肯:能否允许;乐意。这是向客人征询。
  取:助词。
  余杯:余下来的酒。


客至 题图
《客至》,华三川(1930—2004)作
《客至》瓷画,钟福洪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纪事诗。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出作者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客来前。平时无客,少有人迹,舍之南北为春水所包围,故所见者,惟鸥鸟成群,日日游于房舍前后。“来”字,见出鸥与我两不相猜,我也待鸥似客,望其来,亦喜其来。从“皆春水”和鸥鸟“日日来”看,所居之地在村而不在城,此又为第五句“市远”作伏。这两句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写,表达出作者栖身此间的心境。一个“皆”字,表现出作者面对盈盈春水、融融春意的喜悦之情。鸥群日日因水而来,飞舞于舍南舍北之间,则平添了环境的清幽。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写迎客。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蓬门”,预示家境清寒,为第六句“家贫”作伏。这一联既是内心活动的揭示,也是迎客行动的具体写照。有此一联,客人来到时欢迎情景,来到后寒暄叙旧情景,诗中不写,亦可想见。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待客。因为作者所居之地距街市较远,交通不便,所以备不了更多的菜肴,宴席不丰盛。家境贫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你。古人好饮新酒,所以作者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这两句以一种质朴无华却又亲切诚恳的口语出之,更使人对主客之间的深厚交谊与筵席上的热烈气氛感同身受。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上面似已把待客之情写足,但主人之意犹未尽,所以尾联忽然别拓新境:您可愿意让邻居老翁作陪?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共饮。竟要把邻翁唤来作陪客,共同把这些酒饮完。充分表达了主人待客的恳挚、坦率。更进一层地表现了主客之间的诚挚友情,同时也把席间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


  本诗的细节描写富有特色,情节细腻,语言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将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赋予诗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


名家点评:

  《后村诗话》:此篇(按指《客至》)若戏效元白体者。

  《唐诗归》:钟云:二语严,门无杂宾,意在言外矣(“花径不曾”二句下)。谭云:“肯与”二字形容贵客豪宾,入妙(“肯与邻翁”二句下)。

  《唐诗援》:天然风韵,不烦涂抹。

  《唐诗镜》:村朴趣,村朴语。

  《唐诗摘钞》:经时无客过,日日有鸥来。语中虽见寂寞,意内愈形高旷。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贫家真率之趣。

  《初白庵诗评》:自始至末,蝉联不断,七律得此,有掉臂游行之乐。

  《义门读书记》:反打开去,惟公能之,《宾至》起相似。风雨则思友,况经春积水绕舍,日惟鸥鹭群乎?极写不至,则“喜”字溢发纸上矣(“舍南舍北”二句下)。

  《茧斋诗谈》:一、二言无人来也。三、四是敬客意。五、六是待客具。每句含三层意,人却不觉,炼力到也。七、八又商量得妙。如书法之有中锋,最当临摹。

  《唐宋诗醇》:朱瀚云:首句用“在水一方”诗意。次句用“渔翁狎鸥”故事。

  《读杜心解》:首联兴起,次联流水入题,三联使“至”字足意,至则须款也。末联就“客”字生情,客则须陪也。

  《杜诗镜铨》:邵云:超脱有真趣。陈秋田云:宾是贵介之宾,客是相知之客,与前《宾至》首各见用意所在。

  《唐诗归折衷》:唐云:前篇《宾至》以气骨胜,此以风韵胜。吴敬夫云:临文命意,如匠石呈材,《早朝》必取高华,《客至》不妨朴野。昔人评杜诗,谓如周公制作,巨细咸备,以此也。

  《唐七律隽》:只家常话耳。不见深艰作意之语,而有天然真致。与《宾至》诗同一格,而《宾至》犹有作意语;虽开元、白一派,而元、白一生,何曾得此妙境!

  《唐诗偶评》:极写不至,则喜意溢发纸上矣。市远家贫,惟恐我喜之无以将也。

  《近体秋阳》:无意为诗,率然而成。却增损一意不得,颠倒一句不得,变易一字不得。此等构结,浅人既不辨,深人又不肯,非子美,吾谁与归!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评:首二句是《三百篇》即所见以起兴,反兴法也。三、四开合了然,五、六直率。近人学杜,但袭此种,便失少陵真面目矣!落句作致,在着“隔篱呼取”字。

  《读杜私言》:《宾至》、《客至》二首,别有机抒,自成经纬。

  《杜诗集评》:朱彝尊云:起二句妙极天趣。

  《历代诗法》:诗人荡然谦厚之意,见于言外。

  《唐宋诗举要》:层层反跌,一句到题,自然得势(“蓬门今始”句下)。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5


试题精选: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赏析“皆”字。

  参考答案: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首联写出了草堂怎样的环境?其中“但见”二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写出了“草堂”清幽的居住环境。“但见”表现诗人闲适而有些寂寞的心境。(意对即可)


  3.“但见群鸥日日来”一句写景,有什么表达效果 ?

  参考答案:“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4.颔联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味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5.颈联表现了主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参考答案:从颈联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主人的生活贫困。(意对即可)


  6.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1)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2)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7.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参考答案: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8.诗以“客至”为题,并贯穿全篇。请结合全诗对此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颈联重笔浓墨,着意描画延客的情景;尾联请邻翁共饮的细节把延客的气氛推向高潮。


  9.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前两联虚写客至,后两联实写待客。“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两句虚写客至,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客人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两句实写客至,作者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实写待客就餐、频频劝饮的场面,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