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宾川县
云南宾川县:鸡足山

  宾川县汉语拼音:Bīn Chuān Xiàn;英文:Binchuan County),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中西部,北纬25°32′-26°12′、东经100°16′-100°59′。东与大姚县接壤,南连祥云县,西与大理市、洱源县交界,北与鹤庆县及永胜县毗邻。南北长72.8千米,东西宽68.7千米,总面积2562.67(一说2627)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人(2012年末)。全县辖8个镇、2个民族乡:金牛镇、宾居镇、州城镇、大营镇、鸡足山镇、力角镇、平川镇、乔甸镇、钟英傈僳族彝族乡、拉乌彝族乡。县政府驻金牛镇,西距州府下关56千米,东南距省会昆明340千米。

  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云岭横断山脉缘,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程海大断裂带呈南北纵贯宾川坝区。境内主要山脉、坝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最高为西北部木香坪顶峰,海拨3320米;最低为鱼泡江汇入金沙江处,海拨1104米。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山与山之间的断陷盆地构成境内10个坝区子。地貌可分为东部中山峡谷区;西部中山丘陵区;南部中低山谷区,中部(宾川坝子)为低丘盆地区。山区面积占83.34%(2135.63平方千米),坝区面积占16.66%(427.04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纳溪河、平川河、朵背箐河、清水河,均属金沙江流域,干支流总长304.6千米,流域面积2518.56平方千米,四条河流均由南向北平行穿越崇山峻岭注入金沙江。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名胜古迹有鸡足山(是禅宗初祖迦叶尊者的道场)、建于唐末的观音阁等。境内有汉、白、彝、傈僳、回、苗、拉祜等世居民族。全县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

  • 邮编:671600 代码:532924 区号:0872

行政区划

  全县辖8个镇、2个民族乡:金牛镇、宾居镇、州城镇、大营镇、鸡足山镇、力角镇、平川镇、乔甸镇、钟英傈僳族彝族乡、拉乌彝族乡。县政府驻金牛镇,西距州府下关56千米,东南距省会昆明340千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为358894人,其中:农业人口299805人,非农业人口59089人;少数民族人口85026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0‰。宾川人口数量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增长幅度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在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有所优化的形势下,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宾川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着25个民族,其中:有汉、白、彝、傈僳、回、苗、拉祜7个世居民族,归国华侨及因工作和婚姻关系定居宾川的有藏、壮、傣、纳西、瑶、布朗、佤、哈尼、景颇、怒、水、侗、布依、满等18个民族。全县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宾川各族人民世代和睦相处、安居乐业,长期以来民族团结、社会安宁。

历史

  “宾川”之名,系由宾居--宾居川--宾川演变而来。“宾居”之名,最早见唐樊绰《蛮书》;又据明正德《云南志》,明初蛮名“宾居川”,宾川的县名即由此演变而来。因县西南有地名宾居,又邻金沙江,故名宾川。

  先秦属滇国叶榆地。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设益州郡,叶榆县、云南县(今祥云、弥渡)均属益州郡。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设永昌郡。原属益州郡的叶榆、云南等地划归永昌郡。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改益州郡为建宁郡,设縻降都督,宾川属益州云南郡。西晋泰始六年(270),设宁州,宾川属宁州云南郡云平县。东晋至南朝梁均沿之。北朝周时改置南宁州,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隋设南宁州总管府,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唐麟德元年(664),设姚州都督府,宾川属剑南道姚州地。境内另有越析诏(诏址宾居)。开元二十六年(738),越析诏被南诏吞并,宾川为蒙氏太和楚场地。五代两宋时期,宾川属郑买嗣大长和国、赵善政大天兴国、杨干贞大义宁国、段思平大理国地。大理国时为河东赕。元代,今宾川为太和、赵州、云南三县地,属大理路。

  明弘治七年(1494),析太和县(今大理市)九里(粮里)、赵州(今大理市凤仪镇)一里、云南县(今祥云县)二里,于宾居川置宾川州,治所州城,属大理府。另筑大罗卫城,设知州和大罗卫指挥使司。宾川州设12粮里。明嘉靖《大理府志》载:“宾川州在府东一百里。东一百四十里至于姚安之姚州界,南八十里至于云南县界,西八十里至于太和县界,北三百里至于北胜州界。”明万历三年(1575),李元阳修《云南通志·赋役》:“宾川州实在人丁二万二百二十五。”明天启五年(1625),刘文征修《滇志》:“宾川定额人丁(指负担赋役的成年人)为一万七百四十一丁。”

  清初沿明制,为宾川州,属大理府。顺治十六年(1659),裁大罗卫指挥使司,设大罗卫守备。康熙五年(1666),裁大罗卫守备,以屯赋归并宾川州。宣统三年(1911),成立宾川州自治总局。民国2年(1913),宾川州改为宾川县,属滇西道。民国3年(1914),滇西道改称腾越道,宾川县属腾越道。民国17年(1928),县公署改称县政府。民国18年(1929),废腾越道直属省。民国37年(1948),宾川县属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驻鹤庆县)。

  1949年7月3日,成立平川地区临时人民政府;12月23日,宾川解放。1950年1月1日,宾川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城州城,属大理专区。1953年7月1日,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有27686户、123900人。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撤销大理专区,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属大理州。1956年7月,县委、县人委机关由州城迁至第二区罗官营乡石榴村办公。1958年1月,中共县委、县人委机关由石榴村迁牛井办公。

  1958年11月1日,中共大理地委文件通知,宾川、祥云、弥渡三县并建祥云县(大县),宾川县建制撤销(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1961年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文件通知撤销祥云大县,恢复宾川县建制(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1964年7月1日,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有32671户,164286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共47520户,270282人。

  1996年,宾川县面积2562.7平方千米,人口约31万人。辖1镇11乡:牛井镇、炼洞乡、大营乡、宾居乡、力角乡、太和乡、州城乡、乔甸乡、钟英僳僳族彝族乡、平川乡、古底彝族乡、拉乌彝族乡。县政府驻牛井镇。?年,大营乡撤乡设镇。1999年3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炼洞乡建立鸡足山镇,并将原大营镇所辖的关李、上沧、白荡坪、江股4个村委会划归鸡足山镇,镇政府驻沙址村。1999年11月,平川乡改建平川镇;同年州城乡改建州城镇。2000年,宾川县太和、宾居、力角乡改建为太和、宾居、力角镇。至此,宾川县辖7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宾川县常住总人口324412人,其中:牛井镇46617人,宾居镇37146人,州城镇42838人,太和镇45158人,鸡足山镇22557人,力角镇29650人,平川镇25810人,乔甸乡21722人,大营乡23085人,钟英傈僳族彝族乡9903人,古底彝族乡9235人,拉乌彝族乡10691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宾川县常住总人口348754人,其中:金牛镇96883人,宾居镇36275人,州城镇44990人,大营镇24148人,鸡足山镇28189人,力角镇31425人,平川镇35135人,乔甸镇21674人,钟英傈僳族彝族乡10115人,拉乌彝族乡10279人,彩凤华侨管理区2583人,太和华侨管理区4201人,宾居华侨管理区2857人。

  2014年,金牛镇、州城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地理

地形地貌

  宾川地处滇西南北向构造带,与滇藏、滇缅印尼“歹”字型带复合部位中段,既有经向构造成分,也有“歹”字型构造成分,构造较为复杂,以经向构造褶皱为主,分布在中部及东部。发育有炼洞向斜、杨保向斜、帽角山向斜、东升向斜、麻栗坪背斜、芹菜塘倾伏背斜等。全县地形、地貌由于受南北构造线的作用,主要山脉、河谷、坝子、盆地多呈南北向展布,且南高北低,向金沙江倾斜。境内地貌可分为东部中山峡谷区;西部中山丘陵区;南部中低山谷区,中部(宾川坝子)为低丘盆地区。

山川河流

  宾川位于横断山脉云岭东缘,境内山脉属云岭山系,多纵向排列。宾居—牛井—力角断裂带把县内诸山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哨房梁子、平顶流山为主,西部以鸡足山和木香坪主峰为主。

  主要河流有纳溪河、平川河、朵背箐河、清水河,均属金沙江流域,干支流总长304.6公里,流域面积2518.5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9.1%。四条河流均由南向北平行穿越崇山峻岭注入金沙江。

自然资源

  宾川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一是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全县光照充足,热量丰沛,适宜于320多种农作物生长,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誉,是中国小粒咖啡的发源地,是“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优质柑桔基地”和“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二是有享誉中外的鸡足山佛教旅游资源优势。宾川鸡足山是禅宗初祖迦叶尊者的道场,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国家AAAA级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主要景点和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三是有联系广泛的侨乡优势。州城、柳家湾、大龙阁、大营4个华侨社区与东欧、北欧、北美、东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联系。四是有富集的矿产资源优势。宾川地处三江成矿带,主要有铅、锌、铜、铁、煤、硅藻土、大理石等20余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特别是无烟煤、大理石材储量十分丰富。五是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优势。全县水能资源储量丰富,装机容量216万千瓦的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已建成投产发电。六是有优质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优势。宾川是云南乃至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空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损失小,太阳能、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可达2100兆瓦、680兆瓦。

物产

  鲜食葡萄 宾川鲜食葡萄主栽品种为红提、维多利亚、624、无核白鸡心等,已初步形成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的发展格局。注册了“兴侨”牌葡萄商标并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8年,宾川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果品之乡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为“中国葡萄之乡”;2009年,宾川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第七届中国果菜发展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生产十强县”。2010年底,全县鲜食葡萄总面积6.35万亩,挂果面积4.27万亩,总产12.77万吨,产值达9.45亿元,鲜食葡萄种植面积位居云南省第一位。

  柑桔 宾川柑桔种植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栽品种以赖皮椪柑、纽荷尔、韦尔金柳叶桔等为主。由于冬春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有利于柑桔花芽的形成和糖分的积累,使得宾川柑桔与其他产区相比,具有丰产性好、上市期早、鲜果供应时间长、果大、均匀、整齐度好、色泽鲜艳、果皮光滑、固形物含量高、酸甜适口、脆嫩化渣、耐储藏运输、营养丰富、商品性好等特点。2007年,宾川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果品之乡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为“中国柑桔之乡”。

  黑腰枣 黑腰枣产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宾川县州城镇周官村,果品7月初上市,具有成熟早、色泽鲜、果密、脆硬化渣、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等优点,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2007年通过了“鲜食黑腰枣原产地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

  冷菌 冷菌是我国佛教圣地鸡足山独有的一种野生食用菌,味之佳美超过鸡棕、香菌等任何一种食用菌,食用价值远远超过目前我国出口的松茸、羊肚菌、牛肝菌,堪称菌类之冠,品位极高,是鸡足山特有的山珍。它含有较多的抗癌物质蘑菇多糖和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名列鸡足山四大特产之首。常食能延年益寿,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防癌作用,历史上僧人把它当作珍贵礼品赠送贵人亲友,或宴席招待贵宾。因该菌产量极低,食用价值高,成为难得之佳品。

  金雀花 金雀花是一种金黄色的外形酷似小雀的花,是鸡足山一种野生食用植物。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该花具有“活血、明目、滋阴、健脾”之功效,对头晕、耳鸣有治疗作用。金雀花炒鸡蛋上桌,食之香脆,观之可爱。

  朱苦拉咖啡 云南种植咖啡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最早于1892年由法国传教士引入宾川县朱苦拉村,至今仍生长着有一百多年树龄的咖啡树24株。2007年开始,云南省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德宏热作所、保山咖啡协会、云南咖啡厂等先后派出专家深入朱苦拉村对生长于此的13亩古咖啡林进行研究,最终认定平川镇朱苦拉村民小组的13亩古咖啡林属于云南小粒波邦(旁)蒂(铁)皮卡品种,该品种十分稀有,品质十分优异,堪称中国咖啡的“活化石”。

  海稍鱼 宾川海稍鱼因产地在乔甸镇海稍水库而得其名,是用宾川本地水源和本地鱼(以鲢鱼为主),用精美的工艺制作而成,味鲜,清香。有麻辣和清汤两种煮法,以适应不同的口味。除了煮法以外,在食用海稍鱼前还须制作麻辣蘸水。即以辣子、花椒面、适量食盐和切碎的大蒜等作为原料混合拌匀用油炒之后,再用涨沸之香油浇淋,随之发出一阵脆响之声,然后乘其沸腾,分发顾客每人一小碟,各自拈蘸鱼肉食之。这便使该海稍鱼添加了鲜香麻辣、酸甜可口、回味无穷的土特风味。

  鲜猪脚炖煮草乌 鲜猪脚炖煮鸡足山白草乌,是宾川民间流传久远的土特药用保健风味食品。草乌有黄、黑、白几种,多产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地里。有纺锤形之肉质根系,最大者仅有小指粗细。属于较为剧毒之药材。但若使用得当,却是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药用佳品。在佛教旅游胜地鸡足山,由于具有独特的气候水土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出产的鸡足山草乌特别是白草乌等其药用功效,与它处所出产之相比,更具有其独道之处。但因草乌有毒性,炖煮时,要求极其严格,需要谨慎细心操作,防止中毒。

  鸡足山素食 鸡足山的素食,即佛家斋菜,有烧炒、冷盘、汤食三大类。鸡足山素菜,通常以豆制品,面筋为料,配上鸡足山产的冷菌、香菌、黄精,鸡足山的竹笋及各色鲜菜,用植物油烹制而成。菜的造型各异,形象逼真,色香味俱佳,令人难辨真假。供宾客享用的素菜,大多模仿荤菜,制成佛家“素八大碗”、“素十大碗”,有袈裟肉、佛珠鱼、佛珠鸡、素火腿、素千张、素鸡蛋、素猪肝片、素排骨、素粉蒸及八宝饭等数十种。

  韭菜腌菜 韭菜腌菜是宾川独有的特产,全国仅有宾川能把新鲜韭菜制作为腌菜。其制作方法是把韭菜通过日照,去掉一定的水分后拌以辣子、盐等,入罐封装腌制而成,色泽金黄,刺鼻爽口。韭菜腌菜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作为炒菜中的辅料,特别适合于炒肉和煮鱼。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州城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五批,2010年7月22日公布)

民风民俗

  鸡足山隆重的本主节和火把节 宾川古代居民为东洱河蛮,以白蛮居多,后来成为白族,鸡足山的居民当中就有95%的人口是白族。游鸡足山,可以领略白族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能体现鸡足山白族风情的要数接本主和七月火把节。鸡足山的白族居民一年当中有两个节日最为隆重和热闹,其中是过年的接本主。本主的意思是“本境之主”、“本境土主”,白族居民相信本主掌管着本地区的一切事物,包括生死祸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子孙昌盛和财运亨通等等。每到大年初四接本主的时候,每个白族居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耍龙舞狮,用“神轿”把本主接回村里,杀猪宰羊,酒肉香烛供奉,到初八隆重送回庙里。在这五天里,只要是到鸡足山游玩的客人到了白族居民的家里,都是他们最尊贵的客人,他们会用美酒款待客人,每天唱戏舞龙,载歌载舞。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过年”。而每年的七月火把节也一点也不会逊色于接本主。白族的火把节又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火把节,因为白族是个多情、温柔的民族,它的火把节体现的是温柔。每到火把节这一天,白族居民也要穿着节日的盛装欢度这一年当中的第二个节日。

  白族舞蹈 宾川白族舞为边歌边舞,唱腔多以歌和大本曲为主。民歌唱腔音乐都有统一的调式。唱调基本上是即兴而作。大本曲则为“九板十三腔”,主要依靠传统的唱本,如“段赤诚斩蟒”、“山伯访友”等。解放后,也创作了不少反映时代面貌的新唱本,道具以“霸王鞭”(又称钱鞭)。“八角鼓”为主。白族舞分两种类型。排营、萂村、上沧、白荡坪、江股、沙址一带属洱海区域型,与大理白族舞没有多少差异,如大营镇萂村白族技艺高超的耍龙舞,惊险刺激的跳菜舞,独步天下的“三腔九板十八调”,大本曲以及舞姿独特的打钱鞭舞别具一格。白族舞蹈,跳式有《大蹁四门》、《小蹁四门》。舞中有“对打”,“靠背打”、“脚勾脚转打”。动作弧度大。舞姿欢快,奔放,无论跳、转、打都极富节奏感。另一种是平川罗九一带,无市场化,在形体动作上或音乐韵律上都与前者有很大区别。罗九一带的《农家乐》霸王鞭是在农历五六月栽秧,薅秧季节进行。抬着秧旗从村里舞到田中,相互抢秧旗,一方被抢,必须设席招待。另一方还秧旗时沿路舞,在凳子、桌子上舞,桌子放一桌碗筷,舞者不能踢倒。可见舞者须有较高的技艺。音乐以笛子伴奏,音调流畅,节奏可快可慢,可轻歌曼舞,也可热烈奔放,全由领舞者的情绪而变化。

旅游

  宾川地处昆明至丽江、大理、攀枝花的交通运输和滇西旅游区的重要位置,是川藏贯通滇西和南亚的枢纽,发展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有丰富的佛学、史迹、民俗和侨乡文化资源以及农业生态资源。境内鸡足山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著名佛教圣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国家AAAA级旅游区、云南省首批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及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其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三大特色:一是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鸡足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守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8大寺71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36寺72庵,常驻僧尼达数千人的宏大规模。二是丰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在鸡足山的发展历史中,文人墨客荟萃,为鸡足山编篡书籍、题字献画,是鸡足山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步行五千余里,于1638年、1639年两次登上鸡足山,驻山数月,对鸡足山的地质、水文、植物、胜景、寺院等进行了详细考察,记述日记3万余字,纂修了第一部《鸡足山志》,影响深远。三是雄、秀、幽、奇、绝的自然景观特色。鸡足山面积2822公顷,共有40余座奇山、13座险峰、34座崖壁、45个幽洞,泉潭百余,岗岭谷壑无数;有高等植物80多科500余种;有莽莽原始森林、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有珍禽异兽数十种。古人用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来概括鸡足山的自然美景。除鸡足山外,县内旅游资源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牛镇白羊村新石器遗址,州城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大营镇萂村民俗村和大营观音阁、平川杨氏宗祠、古底石棺墓群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的景点分布境内。还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多民族多样性优势以及联系广泛的侨乡优势,具有较好的农业休闲游和侨乡风情休闲游的资源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