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8月28日 (五) 07:09大猫咪组44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诗人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又抒发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全诗前半写景,后半写情,景与情完美融合,写景愈真切,其情愈深,显得浑成自然,韵味悠长。

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境。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旧游,指故交。

诗写江上夜色和旅途悲愁,中心意思是他乡虽好,究不及故土。诗人也总是爱他故乡的。这一首尚未到建德,卷七的《宿建德江》,则已进入其境了。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象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必然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应举不第,离开长安后,为了排解苦闷,曾一度漫游江淮。《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诗人夜宿桐庐江上时,怀念扬州旧友而作。


逐句释义: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山色昏暗,猿啼声声,听来忧愁。夜色之中,大江急流,令人思归。
  瞑(míng):昏暗。
  听猿愁:听到猿的啼声而兴客愁。一作“闻猿愁”。
  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晚风吹来,两岸树叶萧萧;月光之下,一叶孤舟飘摇。
  孤舟:孤独的船。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建德不是我的家乡,遥想扬州旧日友人。
  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市一带。汉代,建德桐庐同属富春县。这里以建德代指桐庐。
  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维扬:即扬州。《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思乡伤感,无可奈何,只能将两行热泪,遥寄到大海西头。
  遥寄:远寄。
  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陈十田《唐人诗意山水百开册》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70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