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诗题与背景: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据《唐才子传》,常建于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后寓鄂渚(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招王昌龄、张偾同隐。此诗之“隐居”,不知是否指在鄂渚。他另有一首五古《西山》中云:“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注诗题“西山”为武昌西的樊山,则本篇“西山鸾鹤群”之“西山”当即其地。

  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在今安徽含山县石门山)时。常建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这首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四》


逐句释义: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清溪之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隐居之处只有一片孤云。
  测:一作“极”。
  隐处:隐居的地方。
  惟:只有,仅仅。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松林间露出微微月光,这清幽的月光好像是专为你照明。
  清光: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
  犹:还,仍然。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宿王昌龄隐居》)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茅亭夜静花影好像睡着了一样,种着芍药的院子长满了青苔。
  茅亭:指王昌龄的茅屋。
  宿:喻夜静花影如眠。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繁衍。
  苔:青苔,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我也想要像他这般辞去世俗之累(去隐居),与西山的鸾鹤为伍去了。
  余:文言人称代词。我。
  亦:也(表示同样);也是。
  谢时:避世,不问世事;辞去世俗之累。
  鸾鹤群:与鸾鹤为伍。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宿王昌龄隐居 题图
《宿王昌龄隐居》,陈十田《唐人诗意山水百开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体裁为五言古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因为久无人来,芍药院长出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


名家点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征君诗神气清朗,如此篇与《题破山寺》意趣俱到,可谓吃着丹头。地水火风皆可助我变化者,是天然学问人,刘辰翁曰:清远沉冥,不类色相,景同意别。

  《唐诗归折衷》:唐云:字字超凡。

  《唐诗成法》:王之清才,死后松月犹若绻恋,生时不见用,此所以感而欲隐也。读此方知李颀“物在人亡”一首俗浅。

  《唐诗别裁》:清澈之笔,中有灵悟。


试题精选:

  1.从本诗看,隐居者有怎样的人生情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诗作者对王昌龄的隐居是怎样的态度?

  参考答案:隐居者有清高的人生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从其屋前有松、屋边种花、院里莳药可以看出来。诗人对王昌龄的隐居很认可并表示自己也将归隐。


  2.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宿字,写花影象安睡在庭院中一样(1分); 滋字,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1分);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1分);两句写出了隐居之地寂静而不乏生机,与人事疏离而与自然亲近的情趣(1分)。


  3.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参考答案:尾联是说我也要辞别俗世,到这里与鸾鹤为侣,隐逸终生(2分)。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1分)(或者,表达了对王昌龄原先归隐的追慕,深情地呼唤王昌龄和自己一起归隐。)


  4.齐梁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而常建说王昌龄隐处唯孤云。你是怎样理解本诗中孤云这一意象的?

  参考答案:白云孤,更见隐者之清高。清人徐增说:唯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种说法也有道理。(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5.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3分)

  参考答案:①夜宿茅屋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院中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滋养着地上的青苔。②宿花影一处用到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儿似乎沾染了主人的气质风华,也如人一般有灵性,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意境。③表达出作者对王昌龄才华与人品的褒扬。(3分)


  6.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从思想情感的角度,结合全诗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前三联通过王昌龄旧居的环境描写,借清溪、孤云、青松、苔纹等意象表达了对王昌龄人品的敬佩与褒扬。(1分)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示将追随王昌龄而去,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1分),整首诗表面上似乎表达了对王追求隐逸的仰慕,但此时王昌龄已登仕路,所以尾联的亦字乃虚晃,故意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真正的意思是婉转地讽劝王昌龄应该坚持初衷而归隐。(2分)


  7.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处隐居地的喜爱。②孤云松清光等意象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清高的品格的敬慕之情。③尾联写诗人要辞别俗世,到西山与鸾鹤为侣,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


  8.从整诗阅读的角度,本诗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在选材内容和景物描写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选材不同。陶诗属于田园诗,选择了村庄、炊烟等景物。常诗属于山水诗,选择清溪、松鹤等景物。(3分)

  (2)意象不同。陶诗选择具有乡村特色的意象,比如宅子、草屋、榆柳,桃李,鸡狗等。常诗选择具有文人气息的意象,如松树、花影,药院、鸾鹤等。(3分)

  (3)手法不同。陶诗选择景物虽多,但主要运用白描的手法,不用修饰,不用渲染。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常诗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孤云”、“犹为君”,让月有了人的情感。“宿”、“滋”二字,让茅亭和药院有了人的气息。 (3分)

  (4)写景的角度不同。陶诗近景远景相结合。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接着写远景,村庄,炊烟、狗吠等。常诗写景则由上而下,由天上月到地上的花影、药院,富有层次感。(3分)

  (选材内容和景物描写手法,两个部分都要体现。只答其中一个部分,虽然也有两点只得3分。要从整首诗的角度分析。如果只从部分,如用“尘网”、“樊笼”比喻官场,不得分。如果两首诗都只从部分分析,总体给1分。3分的分配,指出具体不同得1分,陶诗分析得1分,常诗分析得1分。其他言之有理,可斟酌给分。)


  9.颈联中“宿”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题写花“宿”,赋予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花影安睡,以此来表现了隐居地的清幽的特点。


  10.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

  B. 颈联“滋”字写出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

  C. 茅亭、松树、花影、药草这些景物,可见王昌龄隐居在此时虽清贫,但仍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D. “余亦谢时去”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常建不喜欢这样的隐居生活,想要离去。

  参考答案:D (“宿”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花影安睡在庭院中的情态,体现了隐居地的清幽。寄情于山水(享受自然之趣)的隐者情怀。)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的意思是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写自己的归隐之志。故选择D答案。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的“孤云”和李白《独坐敬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孤云”,都写出了官场失意,朋友离去的孤独。

  B.颔联描绘了一幅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光辉清亮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

  C.颈联第六句,“滋”字写出了茂盛的药草滋养了地上的青苔,令隐居之地也有了生机。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将追随王昌龄而去,与鸾鹤仙灵为伴,隐逸终生的情怀。

  E.本诗的语言洗练自然,富有表现力,洋溢着诗人对石门山隐逸环境的喜爱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A、D。(A. 错在“都写出了官场失意,朋友离去的孤独”。常诗所以赋予云以孤独的特点,是因王昌龄已不在此处。李诗则因个人的失意,所以赋眼中的云以孤独之感。D.从注释可以看出,此时王昌龄已去做官,不是追随他隐居。)(5分,答对一项得3分)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


作者简介:

  常建(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籍贯邢州(根据河北邢台墓碑记载),《唐才子传》说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天宝中,曾任盱眙尉。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招王昌龄张偾同隐。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今存《常建诗集》三卷和《常建集》二卷。《全唐诗》收录其诗52首。在历代唐诗选本中,都有常建的诗入选,《唐诗三百首》中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宿王昌龄隐居》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