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道士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寻南溪常道士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寻南溪常道士》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题一作《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前后,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


逐句释义: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我)沿着山径一路寻来,只见青苔上还印着踏过的屐痕。
  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
  屐痕:一作“履痕”,木屐的印迹,古人游山多穿屐。这里指足迹,补足“寻”字。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放眼望去)那白云依恋着寂静的水中洲渚,萋萋芳草遮掩着闲静的门庭。
  渚(zhǔ):水中的小洲。
  芳草:一作“芬草”。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路随山转见到溪流的水源。
  过雨,一作“遇雨”,但这里的“过”仍是“遇”意。
  随山:沿着山地。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寻南溪常道士》)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溪花开放颇有禅意,(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禅意:禅理。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忘言: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寻南溪常道士》题图
《寻南溪常道士》,陈十田《唐人诗意山水百开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寻南溪道士不遇的诗,写得别有深趣。“寻”字为诗眼,是全诗的抒情线索。

  此诗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色寻水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

  全诗大意是说,我一路漫步前行,只见莓苔上印着清晰的足迹。大概常道土出游去了吧,当我快要走到他的住地时,放眼望去,那白云依恋着水中洲渚,萋萋芳草遮掩了闲静的门庭,一片清幽的景象。这说明道士已经出去很久了。寻人不见,便观览周围景色,以景衬人。通过环境的描写便可了解常道士之为人,亦可折射出作者的精神境界。那雨后青松,显得更加苍翠可爱;趁兴沿着山路走到水源,饱览了一番这山中的秀丽景色。果然溪花开放,自然舒展,光鲜灿烂,不求人赏,颇有禅意。我与溪花相对静观,似亦参悟,万虑俱寂。在这清幽静寂中,早已心领神会,何必去言传呢?一片禅机妙悟,包含了多少世沧桑的意蕴。这虽是旧时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但也写出了一种静寂而澄澈的境界,清新可喜。中间两联,写景如画,情致自然。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趋,情由景生,妙合无垠,自然浑成,结构上也独具匠心,趣味天成。


  首联“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


  颔联“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


  颈联“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作者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作者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


  尾联“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作者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名家点评:

  《批点唐诗正声》:“芳草闭闲门”,绝好绝好。结句空色俱了。

  《唐诗镜》:幽色满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起二句便幽,中联自然,结闲静,有渊明丰骨。

  《碛砂唐诗选》:敏曰:全首稳称,无一懈笔,清新俊逸,兼有其长,诗家正法眼也。

  《唐诗成法》:题是“寻常道士”诗、只“见履痕”三字完题。余但写南溪自己一路得意忘言之妙,其见道士否不论,与王子猷何必见安道问意。

  《唐诗三百首》:语语是“寻”。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72


试题精选: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谧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问的是环境的特色,实际上要回答的就是意境。颔联中“闲门”二字点出此为常山道人隐居之地,则居住环境就在这一联中去分析 。一个“静”字直接点出环境特点,再根据春草之闭门,可得其“幽”;再联系颔联意象,分析是怎样营造出“幽静”意境的即可。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想。(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题,可以按照“这两个字好在哪里”这一思路来分别解题。字的理解要放到具体诗句中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雨过之后的松树颜色葱翠清新,最为好看;山势蜿蜒,随之曲折,以寻到水源。两个字,将“松”与“山”的特点点出,形象而有意蕴。


  3.这首诗是如何围绕“寻”字展开思路的?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诗人沿路寻来,由莓苔上的屐痕猜想居者未曾出门;(2分)然后,由远及近,描绘道人隐居的环境,交代来访不遇;(2分)诗人雨后看松色、寻水源,领略清新宜人的山中美景,处处体现“寻”字。(1分)


  4.诗人并没有寻到常山道人,但结尾为什么说“相对亦忘言”?请结合你对“禅意”的理解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诗人希望通过访晤常山道人来体会清寂、闲逸的“禅意”,(2分)他看到了白云缭绕水边、芳草门前摇曳的道人居所,也欣赏到雨后松色青翠、山水清秀之景,(2分)虽寻访不遇,但已然体会到宁静、恬适的清趣,无需与道人再言“禅意”,自然也就“忘言”了。(2分)


  5.简要述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诗人兴冲冲地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他的居所周围寻找,仍未如愿。诗人不但没有失望惆怅,反而从周围的美景中获得精神的惬意和心理的满足。他乘兴而来,寻访道士,获得“禅意”后尽兴而返。


  6.全诗是围绕一个什么字来逐渐展开的?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着题目中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突出了一个“寻”字。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春草闭闲门”意味着寻人不遇。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随山到水源”就是随山寻水源,而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也紧扣一个“寻”字。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89年),唐朝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风格简淡。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全唐诗》编其诗五卷,收录其诗作508首。(《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