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岔曲汉语拼音:Chaqu;英语:Chaqu),中国清代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用作曲牌联套体的曲头和曲尾;同时也可单独演唱。是乾隆年间流行于北京曲艺班社“档子”里的一种俗曲,有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数岔等多种曲调,内容多是模拟女性第一人称的情歌。清末民初以后,岔曲作为单弦演员在演唱正式曲目之前加演的小段。

起源

  岔曲的起源,在单弦艺人中有两种说法:

  一说来自乾隆朝征西凯歌。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有载:“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减(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论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民国时期齐如山《故都百戏图考·八角鼓》篇亦从其说,不过文小槎易为宝小岔,所据是清末单弦艺人德寿山的口碑材料。德寿山曾说,“岔曲之起源为阿桂攻金川时军中所用之歌,由宝小岔(名恒)所编,因名岔曲,又称得胜歌。”

  另一说认为是从昆曲、高腔岔支而成。如单弦艺人李燕宾认为,“所谓岔曲者,乃岔支于昆曲、高腔之义,岔曲之岔,非宝恒之名也。”民国三十二年(1943)李鑫午在《岔曲的研究》中,肯定李燕宾的说法“可信程度为大”,并明确指出:“岔曲初名脆唱,衍名岔曲,脆唱又分岔曲、琴腔、荡韵三支……现在所通行者,只琴腔、岔曲二支而已。”

演唱方式

  岔曲的基本句式是6字句,也可加衬句,比较灵活。演唱方式有1人独唱和2人分饰正旦、小旦的对唱,还有一种穿插其他曲牌的联曲形式,称为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其曲体俗语称腰截。曲词多为咏赞体,借以抒发意兴。

传统曲目

  传统曲目十分丰富,但多为八旗子弟的怡情遣兴之作或一些游戏笔墨,如《春宵一刻》、《睡卧秋林下》等;1949年后编写了《红军过草原》、《赞雷锋》等新曲目,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