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崇州市
崇州市:街子古镇

崇州市汉语拼音:Chóng Zhōu Shì;英文:Chongzhou City),中国四川省辖县级市,成都市代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地理坐标东经103°07′~103°49′,北纬30°30′~30°53′。东邻成都市温江区双流区、南同新津县毗连、西与大邑县相接、北与都江堰市相依、西北部与汶川县接壤。 面积108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辖6个街道、9个镇。截至2022年末,崇州市常住人口74.18万人。

地处成都平原西缘和邛崃山脉东坡,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8.4%,低山和丘陵为8.7%,平坝为52.9%。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处为苟家乡境内大雪塘主峰,达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最低点为三江镇境内之蒙渡,海拔高度480米。属岷江水系自流灌溉区,主要河流有西河、黑石河和金马河。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降雨量1012.4毫米。108国道过境。川芎生产基地。省商品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矿藏有煤、铅、锌、盐等。有国家级鞍子河熊猫自然保护区。旅游地有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和省级风景旅游区九龙沟。

崇州地域政区建置始于古蜀国时期,距今4300年前的6座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城址中,有双河、紫竹、宝墩、芒城4座城址在古江原县(今崇州市)境内,证实崇州地域其时为古蜀国中心。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记载,崇州为蜀王杜宇“移治郫邑”前的古蜀国故都。秦灭蜀后筑城置县,先后为郡、州、军、府及其部分辖县治地。崇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系四川省1991年公布的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州文庙、陆游祠、罨画池、上元双河古遗址、燎原紫竹村古遗址。

  • 邮编:611230 代码:510184 区号:028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崇州市辖6个街道、9个镇:崇阳街道、羊马街道、三江街道、江源街道、大划街道、崇庆街道、廖家镇、元通镇、观胜镇、怀远镇、街子镇、文井江镇、白头镇、道明镇、隆兴镇。崇州市人民政府驻崇阳街道昌明路1号。

历史

  崇州市历史悠久,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江原县。

  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置蜀州,领晋原、唐隆、青城、新津四县。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6年)升为崇庆府,亦领数县。

  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为崇庆州。

  1913年(民国二年),民国政府废除清朝设置的府、州、厅。崇庆州因此而改为崇庆县,先后隶川西道、西川道、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庆县属川西行署温江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后属四川省温江专员公署管辖。

  1970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1983年7月,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崇庆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崇庆县”之名自此成为历史。

  汉初置江原县。晋置汉原郡,后改晋原郡。唐置蜀州。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升为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1177年)以高宗潜藩于此乃升为崇庆府,以示崇庆之意。元置祟庆州,1913年废州改崇庆县。1994年撤县设市。

  1996年,崇州市面积1090平方千米,人口约64.1万人。辖15镇13乡:崇阳镇、怀远镇、元通镇、三江镇、江源镇、羊马镇、廖家镇、观胜镇、街子镇、三郎镇、万家镇、王场镇、白头镇、道明镇、隆兴镇、听江乡、安阜乡、大划乡、梓潼乡、锦江乡、公议乡、上元乡、苟家乡、东关乡、济协乡、崇德乡、桤泉乡、集贤乡。

  1998年析置何家乡、西山乡、崇平乡、燎原乡。调整后,崇州市辖15个镇、17个乡:崇阳镇、怀远镇、元通镇、隆兴镇、羊马镇、三江镇、道明镇、王场镇、三郎镇、江源镇、白头镇、廖家镇、街子镇、万家镇、观胜镇;听江乡、安阜乡、大划乡、梓潼乡、锦江乡、上元乡、公议乡、济协乡、东观乡、崇德乡、桤泉乡、集贤乡、苟家乡、何家乡、西山乡、崇平乡、燎原乡。?年析置金鸡乡、西江乡。调整后,崇州市辖15个镇、19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崇州市常住总人口650698人,其中:崇阳镇97484人,三江镇31349人,江源镇27824人,羊马镇27887人,廖家镇21348人,元通镇20426人,观胜镇20644人,怀远镇28792人,三郎镇15525人,街子镇13110人,万家镇11413人,王场镇14775人,白头镇15269人,道明镇21620人,隆兴镇15425人,听江乡21599人,安阜乡15334人,大划乡21217人,崇平乡17178人,梓潼乡14497人,锦江乡16002人,公议乡14700人,上元乡17851人,何家乡14294人,西山乡13409人,苟家乡3796人,东关乡8681人,济协乡12471人,燎原乡12465人,崇德乡12252人,桤泉乡14481人,集贤乡12880人,金鸡乡11746人,西江乡12954人。

  2004年9月8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34号)批复同意撤销听江镇及西江、金鸡、西山、何家、安阜、上元、崇德、东关8个乡。将原听江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三江镇;三江镇政府驻崇新场。将原西江乡、金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阳镇;崇阳镇政府驻唐安东路。将原西山乡、何家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怀远镇;怀远镇政府驻洄澜街。将原安阜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羊马镇;羊马镇政府驻观新界。将原上元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街子镇;街子镇政府驻江城街。将原崇德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燎原乡;燎原乡政府驻顺兴街。将原东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王场镇;王场镇政府驻义兴街。

  2004年,崇州市辖崇阳、怀远、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万家、观胜、羊马、道明、王场、隆兴、江源、白头、大划、梓潼、崇平、桤泉19个镇,苟家、济协、集贤、锦江、公议、燎原6个乡,共有31个社区、371个行政村;总面积108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97人/平方千米。

  2006年7月1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万家镇更名为文井江镇(川府民政[2006]34号),苟家乡更名为鸡冠山乡(川府民政[2006]36号)。2009年5月25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9]10号)批复同意文井江镇政府驻地从万家社区迁移至大同村。

  2009年,崇州市辖19个镇、6个乡:崇阳镇、三江镇、江源镇、羊马镇、廖家镇、元通镇、观胜镇、怀远镇、三郎镇、街子镇、万家镇、王场镇、白头镇、道明镇、隆兴镇、大划镇、崇平镇、梓潼镇、桤泉镇、锦江乡、公议乡、鸡冠山乡、济协乡、燎原乡、集贤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崇州市常住总人口661120人,其中:崇阳镇162977人,三江镇51403人,江源镇28075人,羊马镇41783人,廖家镇18883人,元通镇18962人,观胜镇17952人,怀远镇58218人,三郎镇13382人,街子镇30737人,文井江镇6098人,王场镇21003人,白头镇14097人,道明镇19948人,隆兴镇15822人,大划镇19903人,崇平镇17402人,梓潼镇12753人,桤泉镇14433人,锦江乡14387人,公议乡13097人,鸡冠山乡2995人,济协乡12729人,燎原乡21903人,集贤乡12178人。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11号)批复同意撤销崇阳镇,设立崇阳街道。调整后,全市辖1个街道、18个镇、6个乡。

地理

  崇州市位于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03°07′~103°49′,北纬30°30′~30°53′。面积1090.17平方公里。东邻成都市温江区双流区、南同新津县毗连、西与大邑县相接、北与都江堰市相依、西北部与汶川县接壤。东距成都市区(成温邛高速公路)25公里,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30公里。

地形地貌

  崇州市境内属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类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占了崇州市总面积的38.4%,低山和丘陵为8.7%,平坝为52.9%。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处为苟家乡境内极西处之大雪塘主峰,达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最低点为三江镇境内之蒙渡,海拔高度仅480米。

水文

  崇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3条:西河、黑石河和金马河。

  西河发源于苟家乡内火烧营北麓,向东流自鹞子岩出山口入平原,至元通与味江、干五里河、泊江汇合。元通以上又称文井江。自元通以下转向东南流,有沙沟河、向阳河、白马河流入。再向南流经三江镇的蒙渡入新津县境。全长109公里,市境内长96.8公里,流经14个乡镇,为崇州市最长河流。

  黑石河又称“黑石大江”,于都江堰市柳街乡流入市境,向南流经9个乡镇,于三江大桥处与羊马河汇合流入新津县,总长65公里,市境内长32.15公里。

  金马河系岷江之正流,自都江堰市沿江乡流入市境,沿市东界,断续为崇州与温江、双流的界河。市内河岸(右岸)全长10公里。

  上述3条主要河流同市境内180多条大小支流相联结,在崇州市构成水道网,至新津县境内汇入岷江。

气候

  崇州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5.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4℃温差为19.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12.4mm,雨日和雨量均为夏多冬少,春季为176.1mm,夏季为588.0mm,秋季218.4mm,冬季为29.9mm。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占全年的37%;其次是北风,占9%。年平均风速为1.3m/s。平均霜日19天,平均无霜期为285天。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较小。主要灾害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寒潮、霜冻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崇州市总土地面积为1090.17k㎡。其中,山地面积471.52 k㎡,丘陵面积54.95 k㎡,平原面积563.7 k㎡。山、丘、坝内共有水域10万亩,崇州市大体形成“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土地结构。

矿产资源

  崇州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的有14种,其中探明储量的5种:煤、铅、锌、石灰石和泥炭;尚未查明储量的9种:硫铁矿、银、金、云母、雄黄、石膏、铝、盐和天然气。矿点分布于苟家、万家、毛郎、怀远、街子、公议、王场、道明和隆兴等乡镇。其中,以煤、石灰石储量最多,正开采的矿种有3个:煤、石灰石和金。曾开采过的矿种有6个:泥炭、锌、硫铁矿和石膏。

水资源

  除降水外,崇州市年河川径流总量为157074万立方米。其中都江堰输水量80511万立方米,本地河流水量73952万立方米,山丘塘库蓄水、机电提水、山溪沟引水和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计2611万立方米。农业生产可利用水量为67648万立方米,平均每亩有水1090立方米。

  崇州市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总计为110900kW,可开发量为53605kW。

  崇州市由河流、池塘、水库、水凼等构成水面共计10万亩,可供养殖的水面为3807亩。尚有可开发水面3500余亩。

生物资源

  崇州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宜于生物生长。植物方面树种繁多,遍布山、丘、坝的乔、灌木,主要有65科300余种,药用植物占12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树木5种:红豆树、水杉、珙桐、罗汉松和紫檀。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以及软体类、节肢类、环节类等动物达数百种,珍稀动物有金丝猴、岩驴、獐子、扭角羚(即野牛)、大熊猫、小熊猫。名贵鸟类有相思鸟、百灵鸟、野雉、鹦鹉、贝母鸡等。此外,还有罕见的大鲵(娃娃鱼)和雪豹、梆梆鱼(俗名)等。

林木资源

  崇州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中。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树种繁多,共有65科200余种。乔、灌、针、阔叶林木皆有。崇州市森林覆盖率为42.1%,分为高山水杉涵养区,中山用材、经济林区,丘陵薪炭、经济林区和平坝路旁综合区。崇州市活立木总蓄积量近百万立方米。

文化、旅游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街子古镇
  • 街子古镇(街子镇),有一千多年的建置历史,为青城山古镇,著名古县城之一,后蜀广政十六年(公元953年)设永康县,隶属蜀州(治所在今街子场镇),它集中反映了四川省西南山坝结合部独特的自然风光,具有深厚的优秀文化积淀;其物产曾经影响过全国的政治、军事。街子镇位于崇州市西北群山之麓,东经109度33分,北纬30度49分。镇域幅员面积41.18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区11.7平方公里,东南坝区29.48平方公里。
  • 元通古镇,地处川西平原,是崇州市四大镇之一,是我国有名的“铸管之乡”。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元通国”之说,由此可见它的政治、经济地位。它有1600多年的历史。元通镇距市城11公里,总面积23.12平方公里。文锦江、味江、泊江三江汇合,贯穿元通全境。
  • 崇州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初,是中国西部保存最完好的文庙之一,成都地区仅此一座。其建筑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庙宇内歌颂孔门风范,描述儒学发展的大型系列塑像栩栩如生,宫墙万仞前的孔子文化广场尽显浓厚的儒文化气息;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精彩纷呈,颇具魅力,是中国西部最具代表的孔子文化旅游圣地。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光严禅院
  • 光严禅院,在凤栖山深山丛林之处,参天林木之中,一座三开间的仿古牌坊巍然耸立,上题“光严禅院”和“洞天福地”,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手笔。光严禅院就是古寺。古寺,始建于隋代,初名常乐寺。唐武宗时毁,唐懿宗咸通五年(公元864年)由善思和尚重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宋时名翠围寺,后又名常乐寺。明朝永乐年间,为避“乐”字之讳,蜀献王朱椿奏请敕赐寺名“光严禅院”,故又叫光严寺。至清代,康熙皇帝又特为此寺御题“光严禅院”匾额,这就是现在大门上所悬的横额。光严禅院因年久寺古,后人俗称古寺,天长日久,俗称变成正称,光严禅院之名反而很少被人们提起。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罨画池
  • 罨画池,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崇州,素有川西名园之称。 罨画,意为彩色的画。此园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蜀州任官时,留下不少吟咏罨画池美景的诗篇。 公园占地近50亩,其中池面22亩。池周楼桥亭阁古朴典雅,山石墙曲径通幽,名贵花木千姿百态,盆景艺术享誉川西;池中游船往来,风荷左右,倒影如画,五彩缤纷。 罨画池与另两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陆游祠、崇州文庙毗邻,三位一体,相得益彰。
  • 紫竹古城遗址,位于崇州市西南13公里的燎原乡紫竹村,是距今4300年左右成都平原早期城址之一,与三星堆文化的前身同属于成都宝墩文化。且比三星堆遗址的产生年代要早一千多年,该城址面积约25万平方,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城墙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发掘出的陶器、石器、骨制品以及当时的文化层堆积,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紫竹古城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且社会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紫竹古城与成都平原其他早期城址共同构成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紫竹古城考古空前惊人大发现,将崇州的历史提早了1000多年,具有极高的旅游考古价值。
  • 鸡冠山风景名胜区,涵盖了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景区拥有盆周风景区游人可达的最高雪山草甸(海拔3868米,草甸面积4800亩,坡度7%)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拥有龙门山脉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蔚为壮观的瀑布群及漂流河段,拥有川西旅游环线风景区中面积最大、品种最多、最为集中的枫槭林、桂花林、芍药林和高山杜鹃林,加上丰富的动物景观和迷幻的高山天象景观,构成了熊猫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展示。更为独特的是:鞍子河自然保护区是全国14个大熊猫保护区中大熊猫数量最多、距大都市最近(距成都92公里)的大熊猫保护区,且是卧龙和蜂桶寨两大熊猫种群交流繁衍的关键走廊,是成都大熊猫人工繁育基地的野外放生园,是“中国大熊猫故乡”的精华所在。
  • 凤栖山,位于省级历史名镇——崇州市街子镇境,山幽林秀,百鸟啾啾,如和凤鸣,山中深藏古寺,因留下明代皇帝出家踪迹,曾拥有旷世珍宝《洪武南藏》而有“西川第一天”之誉。景区内拥有千亩古森林和梅花林。森林深处,有唐求骑牛吟诗踪迹,古柏、古楠、古杉、古银杏参天蔽日;梅花寨区,有陆游寄怀咏梅遗香,红梅、乌梅、绿梅、腊梅暗香浮动,着实令人流连忘返,在千枝疏影浮暗香的梅海中,梅花寨欧式风格的寨楼和点式别墅,把寨园装点得别具情调,游人到此如入外域。
  • 九龙沟,因“九沟九槽九条龙”的神话传说而得名。其六公里山沟中的水石景观是龙门山脉最具特色、最为优秀的水石集锦,是龙门山脉褶皱断带的典型代表。景区内层峦叠嶂、凝幽滴翠、深沟狭谷、高湖叠起,出现了众多的酷似龙形的奇峰怪石和飞瀑流泉。崇州百姓中流传的“九条龙从九龙池出游,在九龙山会合,回九龙沟安家,并在龙舔石上留下九沟九槽九条龙”的神奇传说,将九龙沟如龙吟似龙啸的水石相击之声、如龙盘似龙睡的巨石躺卧之状、如龙腾似龙卧的山峰耸立之形描绘成了一座活生生的“人间龙宫”。主峰六顶山大小六峰如群龙聚首,海拔2688米,可观云海、日出、月华、佛光及杜鹃花海、野桂花林、高山冷杉,还可一睹终年积雪的“蜀山之后”——四姑娘山风姿。
  • 白塔湖,因隋朝白塔而得名,位于于著名的“中国竹编之乡”道明镇。山水环抱,万顷碧波。湖中或仙鹤点水低唱,野鸭拍岸惊飞,或上千只侯鸟浮于湖面,与游人弄浪戏水;湖东山巅之白塔禅院,古木参天,香火鼎盛;湖心岛屿有纪念清代爱国名将陕甘总督一等昭勇侯杨遇春的杨侯岛,还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港湾,情调别具,风韵各异,堪称忘事绝尘之境。长马沟生态农业观光区是国家绿化示范基地。
  • 文锦江温泉,井口坐落于距酒店7.5公里的李家坪,井深2632米,出水温度达到66~68摄氏度颜色呈黄色、味咸。属于NACI型热矿水,其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溴、碘、铁、锂、锶、钡、镭的含量达到国际医疗热矿水命名浓度标准,偏硅酸、偏硼酸、锰的含量达到国家医疗热矿水浓度标准。它主要利用高温浴疗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强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消除疲劳、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舒缓精神等多种保健作用,并对杀灭病毒、细菌,治疗各种皮肤病有独特的疗效。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无根山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
  • 无根山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位于成都断陷盆地西北边缘,因四周都不与别的山系相连,故名。相传中国道教祖师张三丰曾在此修行,作《无根树歌》,“无根山”也因此闻名。无根山景区拥有数千亩原始森林、万亩果园和川西宝镜白塔湖,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空气质量优于I级,是成都平原的天然氧吧。现有各类果林3万余亩,其中以花果山为核心的省果繁站和园艺场区域内就有1万余亩,主要种类有布朗李、梨子、桃子、柑橘、苹果、葡萄、枇杷等。站在果繁站山顶和公议乡梓潼村山顶,放眼望去煞是壮观。春时,梅花、杏花、樱桃花、李花、梨花、桃花、樱花、柑橘花竞相开放,一片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景象,驱车至坐落于半山腰中的农家乐山庄,登高望远,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夏秋时节,各种水果逐渐成熟,到处果味飘香。身临此景,休闲度假、释放激情、朝看薄雾笼青翠、暮停归鸟声啾啾,可尽享涤净身心,进入天人合一之境界。
  • 花果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位于崇州市无根山丘陵区。园区包括公议乡花果山村、林秀村、元通镇禹王村、怀远镇龙潭村3个乡镇四个行政村,以及四川省优质水果繁育站和成都市园艺场,总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

美食

怀远三绝,产于四川省崇州市怀远镇的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是四川省非常著名的传统小吃。

冻糕,是由怀远民间传统的“枕头粑”改进制作而成,其原料是以上等大米、糯米、生猪油、蔗糖、芝麻等精制发酵,外用精选的玉米叶包蒸制成,色泽微黄或纯白,口感细嫩绵软松泡,油而不腻,回味香甜。

叶儿粑,是 20 世纪 20 年代怀远一宋姓老人所创,馅多皮薄, “三不粘”(不粘牙、不粘筷、不粘碗)。其配料和工艺颇具特色,外层除用大米、糯米作主料外,还配以适量豌豆作原料,色白似乳,滋润爽口;内馅分咸、甜两种,咸馅由鲜肉、熟肉、花椒、味精、酱油及四种香料配制,独具风味,甜馅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独具柑子醇甜味。有“怀远三绝、叶儿粑最绝”的美称。

豆腐帘子,素有“植物蛋白、人造鸡肉”之称,其制作是以优质大豆浸泡磨浆,煮熟后用纱布层层隔离,制成豆腐皮因形似竹帘,故名。再将豆腐皮裹成圆筒状,送入发酵室内发霉即成。可用炸、煮、烧、凉拌等多种方法食用,鲜香味美。

人物

  • 李蘩(1118~1178),字清叔,南宋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西北部)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 1148)与著名学者朱熹同时考中进士,李蘩四甲第三,朱熹五甲第九十,名次较朱熹高。

图集

油菜花田,崇州市,2020年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