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巴塘县
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哈然寺
四川甘孜州巴塘县:降卡寺藏雕
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巴塘弦子表演

  巴塘县汉语拼音:Bā Táng Xiàn;英文:Batang County),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四川西部,甘孜州西部,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地理坐标东经98°57′53″~99°44′21″,北纬29°02′09″~30°37′50″,东以拉隆阿玛、德达牧场、呷交东曾与理塘县接壤,以各龙卡、乃依、顶工帮顶与乡城县连界,南以热思沟口、吉绒山、顶工帮顶与得荣县毗邻,西以金沙江中心为界与西藏贡觉芒康云南德钦相望,北以欧帕拉、扎金甲博与白玉县相连。全县南北长176.89千米,东西宽72.48千米,幅员7843.856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10年),以藏族为多。全县辖3个镇、16个乡。

  巴塘县地势北高南低。属青藏高原气候,年均气温12.6℃,年降水量467毫米。生态环境良好,被称为甘孜州 “高原江南”、“水果之乡”。金沙江流贯西境,有巴曲河、莫曲河、定曲河,呈叶脉状分布。国道318过境。古迹有秦汉石板墓地。有“弦子故乡”之称(巴塘弦子)。每年八月在龙王塘举行传统民族节日“央勒节”。

  • 邮编:627650 代码:513335 区号:0836

行政区划

  全县辖3个镇、16个乡:夏邛镇、中咱镇、措拉镇、拉哇乡、党巴乡、竹巴龙乡、中心绒乡、苏哇龙乡、昌波乡、地巫乡、亚日贡乡、波密乡、莫多乡、松多乡、波戈溪乡、甲英乡、茶洛乡、列衣乡、德达乡。县政府驻夏邛镇,距州府483千米。

历史

  巴塘,系藏语,意为巴山下的坝子。一说为“绵羊声坝”,含“吉祥”之意。据传古时有一只神羊在大坝上叫了几声巴,人们遂以其声音作为地名。绵羊声为吉祥声。

  巴塘古为部落之地,周曰戎,秦称西羌,汉系白狼国。汉永平年间,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向白狼国宣示汉德,白狼王慕化归义,举种贡奉。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白狼国一直立于西南部落之林。

  唐武德元年,白狼国举土内附。唐乾封二年,白狼国被西藏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所灭,从此巴塘受吐蕃统治。

  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忽必烈以兀良合台为先锋的西路大军征服南诏,西南各地归属,巴塘也在其列。元代,朝廷对藏区实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巴塘属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及奔不招讨司管辖。

  明隆庆二年至崇祯十二年(1568至1639年),云南丽江土知府纳西族木氏土司攻占巴塘。明崇祯十二年底,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南下打败木氏土司,结束了木氏土司在巴塘等地71年的统治,巴塘转隶青海和硕特部固始汗统治。

  康熙三年(1646年),西藏军队占领巴塘,从此到康熙五十八年(1701年)清廷收复巴塘为止,西藏统治巴塘55年。雍正四年(1726年),巴塘、理塘划入四川,宁静山以南的中甸、阿墩子划归云南。自此,巴塘所属之奔子栏以南地域归云南管辖。清光绪三十四年(1608年),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奏准裁革巴塘土司,改设流官,同时,将巴塘改为巴安县,同年7月,升为巴安府,此为巴塘县治之始。

  民国三年(1914年),北京政府以川边为特区,治所康定,巴安县隶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康藏双方签定《岗拖协议》(又称汉、藏暂订停战条件),议定康藏双方以金沙江为防线,至此,巴安县所属金沙江以西的莽岭、竹巴龙、廓布等地随之离治归藏。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西康省政府成立,巴安县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巴安县宣告和平解放。1950年8月,巴安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11月隶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1年3月,正式成立巴安县人民政府,同年10月,经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巴安县改为巴塘县。1955年10月,西康省撤消,巴塘县改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1978年7月,义敦县撤县,措拉区及其所属沙溪、茶洛、德达、列衣四乡和热柯区的波密乡划入巴塘管辖。1992年11月,经省州政府批准,将白松乡、茨巫乡、贡波乡(不包括热思村)划归得荣县。

  从1908年巴安建县开始,到2003年为止,巴塘建县95年。

  1996年,巴塘县面积7844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辖1镇17乡:夏邛镇、竹巴龙乡、拉哇乡、波密乡、中心绒乡、地巫乡、苏哇龙乡、昌波乡、中咱乡、亚日贡乡、莫多乡、甲英乡、松多乡、党巴乡、波戈溪乡、列衣乡、德达乡、措拉乡等。县政府驻夏邛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巴塘县常住总人口43814人,其中(1个镇、18个乡):夏邛镇8891人,拉哇乡1319人,党巴乡2535人,竹巴龙乡1713人,中心绒乡2084人,苏哇龙乡2689人,昌波乡1603人,地巫乡2029人,中咱乡4328人,亚日贡乡3643人,波密乡1504人,奠多乡1899人,松多乡1699人,波戈溪乡1666人,甲英乡931人,措拉乡1748人,茶洛乡1288人,列衣乡946人,德达乡1299人。

  2004年,巴塘县辖复邛1个镇和竹巴龙、拉哇、波密、中心绒、地巫、苏哇龙、昌波、中咱、亚日贡、莫多、甲英、松多、党巴、波戈溪、列衣、德达、措拉、茶洛18个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巴塘县常住总人口48649人,其中:夏邛镇13176人,拉哇乡1471人,党巴乡2575人,竹巴龙乡1633人,中心绒乡1984人,苏哇龙乡2889人,昌波乡1735人,地巫乡1799人,中咱乡4713人,亚日贡乡3275人,波密乡1810人,莫多乡1570人,松多乡2045人,波戈溪乡2061人,甲英乡664人,措拉乡1445人,茶洛乡1319人,列衣乡834人,德达乡1651人。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33号)批复同意撤销中咱乡,设立中咱镇,辖原中咱乡所属行政区域;撤销措拉乡,设立措拉镇,辖原措拉乡所属行政区域。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16个乡:夏邛镇、中咱镇、措拉镇、拉哇乡、党巴乡、竹巴龙乡、中心绒乡、苏哇龙乡、昌波乡、地巫乡、亚日贡乡、波密乡、莫多乡、松多乡、波戈溪乡、甲英乡、茶洛乡、列衣乡、德达乡。

巴塘县措普沟景区内的措普湖,2021年10月24日。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雪域“天路”,巴塘县境内通往藏巴拉雪山垭口的公路,2021年10月23日。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地理

  巴塘县位于四川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游东岸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地跨东经98°57′53"至99°44′21",北纬29°2′9"至30°37′50"。东与理塘、乡城两县接壤,南与得荣县毗邻,西以金沙江中心与西藏的贡觉、芒康县和云南的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相连。

地形地貌

  巴塘县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东岸河谷地带,横断山脉纵贯全境,其地形随金沙江走向由北向南倾斜,并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之状。地势走向在昌波河口以上为北东南西向,在昌波河口以下为北南向。北部极高山区平均海拔3300米。中南部高山峡谷区一般海拔在2800米以下。中东部半高山、高山区海拔一般在2800米至3300米之间。

水文

  巴塘县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金沙江由北向南贯穿县境西部。金沙江在巴塘县全长167.1公里,平均流量为943立方米/秒,年总径流量为297.19亿立方米。巴曲发源于扎金甲博冰川之下。定曲发源于波密乡哈日拉西侧,巴塘县内流长116.19公里。巴塘县还有大小湖泊107个,小河溪流50余条,其中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有19条;可利用河川年径流量达19.6亿立方米。

气候

  巴塘县由于海拔高度、南北走向的山脉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属高山高原气候。巴塘县内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巴塘县内雨季主要集中在6至9月,秋季由于冷热气流交替,小气候频繁。冬季,天气变冷,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雨雪天气较少。巴塘县呈现冬暖、春干、夏凉、秋淋的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巴塘县国土面积11772853.4亩。2013年,巴塘县实有耕地73910.2亩,占总面积的0.63%。人均占有2.2亩。林地面积4623903.2亩,占总面积的39.28%。园地13219.8亩,占巴塘县总面积的0.11%。牧草地5157138.8亩,占巴塘县总面积的43.81%。其中天然草地4983000亩。其他农业用地占巴塘县总面积的1.855%。交通用地7471.3亩,占巴塘县总面积0.063%。难利用土地1670735.5亩,占巴塘县总面积14.19%。巴塘县土壤有10个土类、18个土亚类、15个土属、35个土种。其土类分为潮湿土类、褐土类、灰褐土类,棕壤土类、暗棕壤土类、棕色针叶林土类,亚高山草甸土类、高山草甸土类、沼泽土类和高山寒漠土类。

水资源

  巴塘县全县的水能资源皆源于冰川或高山坡麓,天然落差达360米。水能资源总量为36.6亿立方米,蕴藏量达283万千瓦,可开发量达23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7.8亿千瓦时。到2006年,已开发水能1.157万千瓦,年发电量3961万千瓦时。

矿产资源

  到2011年,巴塘县已探明境内地下贮藏有铁、锰、铜、铅、锌、锡、钨、钴、金、银、锑、镁、铬、白云母、水晶、自然硫、石灰岩、白云岩、煤等矿19种,形成固体矿产地69处,温泉19处。能源矿产主要工分布于措拉、松多和拉纳山等地。特种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苏哇龙(白云母)、中咱(水晶)、茶洛一带。

  纳交西铅锌矿位于巴塘县城东南60度方向,平距75公里处。矿区海拔3350米至3650米,储量为97.85万吨。夏塞银多金属矿位于巴塘县城北东方向,平距65公里处,矿区海拔4400米至5000米,银的金属储量D+E级3150吨,铅金属储量40.4万吨。砂西银多金属矿位于巴塘县城东北东方向的措拉乡境内,直距60公里处,距县城120公里。银的金属储量2148.81吨,铅金属储量51.09万吨,锌储量为18.68万吨。

特产

  • 青稞
  • 高原马
  • 牦牛肉
  • 酥油茶
  • 青稞酒
  • 巴塘南区辣椒
  • 雪莲花
  • 高山虎掌菌
  • 糌粑
  • 矮岩羊
  • 茯苓
  • 冬虫夏草
  • 巴塘核桃

文化

民族文化

  • 宗教文化,全县已对外开放的寺庙有17座,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在广大藏区颇具影响力,位于县城内的康宁寺在整个藏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该寺传统的“各多节”(跳神)以及寺内壁画,佛像等构成了宗教的神秘特色。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央勒节”于每年农历八月中旬在县城南部的龙王塘举行。这块占地近百亩的平坝,园林俊逸、环境优美、花果飘香。届时,全县各界群众,身装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到龙王塘安营扎寨,尽情游玩。数百顶五彩的帐篷分散在树林里,草坝上,与秀丽的山川相互辉映,使龙王塘显得更加瑰丽多彩。
  • 措普寺,系藏传佛教中“宁玛”派寺院,全称为“吉祥措普佛法讲修兴盛洲”。该寺有僧尼百余人,主持是法号为“白玛晋查主钦达娃微色”的根呷丁真-。该寺气势恢弘,庄重古朴,是典型的藏式建筑。寺庙大殿内雕刻、壁画工艺精湛,寺院四周经幡随风飘扬。在此可以领略到寺庙舞蹈的独特和神秘。在此苦修的僧尼和周围环境长年和谐相处,以致野生动物经常到措普寺寺庙大院内嬉戏觅食。
  • 弦子,巴塘弦子是从“歌卓”中脱胎出来的民间歌舞,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西藏人称为“康谐”,即“康巴人跳的舞”,其故乡就在巴塘县,当地人称之为“嘎谐”,译称“圆圈舞”,又名“巴塘弦子”。巴塘弦子歌舞的风格和特点是融诗、琴、歌、舞于一体,弦子歌舞的表演不拘形式,三、五人有兴即舞也可,成百上千人同欢共舞也可。跳弦子歌舞必有藏二胡伴奏,以琴手为核心,整个舞蹈的节奏由琴手掌握。曲调一般短小精悍,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易唱易记,适合群众歌舞。每首音乐可反复十余次。巴塘弦子由于境内各村寨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的差异,故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如中心绒区的弦子明快、矫健、激烈奔放、豪放有力、刚劲泼辣;夏邛区弦子舒畅飘洒、委婉动人;中咱区弦子保持着古朴典雅的特色。2000年,巴塘弦子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
  • 藏戏,巴塘藏戏,藏语叫“降嘎冉”,是藏戏四大流派之一,起源于十七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次进京和赴省城演出以及跨省文化交流并获奖,被誉为“雪山牡丹”。藏戏分舞台演出和坝子演出两种,主要是坝子演出,其演出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幕,藏戏叫“扎西协哇”,主要是祝贺节日吉祥如意;第二部分是开场戏,藏语叫“恩巴”,主要是向观众介绍演出,告剧目及其内容;第三部分为正式演出,藏语叫“雄”,按剧目的故事情节分场演出;第四部分是谢幕,藏语叫“扎西交”,全体演员伴随歌舞,接受观众的捐赠,向观众表示谢意,并预祝来年丰收。演出时,一般有鼓、钹、长号、唢呐、笛子、胡琴等乐器伴奏,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唱腔优美,技艺精湛,深受群众喜爱。巴塘藏戏的主要剧目有《扎西协哇》、《智美更登》、《郎莎雯布》、《乘云王子》、《郎莎姑娘》、《秋收时节》、《卓瓦桑姆仙女》、《洛桑王子》、《顿月邓珠》等。
  • 歌卓,巴塘歌卓原为巴塘藏族崇拜图腾、迷信鬼神的原始祭祀仪式,后来逐步发展为巴塘民间的一种歌舞艺术。跳歌卓时,一开始就很自然地分成两个阵容,每个阵容里有一人领舞,称为“卓克”,其余舞伴称为“卓巴”。跳歌卓的人不分男女,互相手牵着手或搭抱,并弯腰垂首慢步歌舞,然后逐渐加快,唱完一首三段体歌词为一间歇时间,如此循环反复。歌卓舞蹈时无乐器伴奏,只有两个整容一唱一和,边歌边舞,可以通宵达旦地跳。其歌舞形式先为祭歌、颂歌、友谊歌,互相融洽无间,后为对歌,比试高低。对歌有核卓(进攻歌)、瓜卓(防御歌)、吹堆卓冻(盘歌)、勉卓(贬歌)、抓卓(联词歌)等五种,非常精彩。
  • 热巴,巴塘热巴是由歌舞、说唱、杂技、戏剧等组成的一种综合民间文艺。其表演形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幕,演唱祝词,第二部分为铃鼓舞蹈,其鼓点有“江轮安戈”(单击)、“桑冻”(三击)、“安莫森森”(边击)、“祝冻”(六击)、“各冻”(九击)等五种,并边击边舞,每完成一种击鼓舞蹈,便进行一段精彩的杂技,武术表演;每完成两击鼓舞,便有一段“插科打诨”,这种插科打诨没有固定台词,纯属即兴道白表演,或者针对生理缺陷以及自己表演的失误进行嘲讽取笑,以吸引更多的观众。第三部分是短小精悍的哑剧表演。第四,部分是热巴弦子舞,在热烈、激情、奔放的歌舞中,接受人们的谢礼和捐赠,并结束演出。表演巴塘热巴舞,男女皆着藏装,但男演员的腰上必须系上黑牛毛花绳,每根花绳下端拴有各色和毛缨,跳热巴舞时,男的右手持铃,左手持红色牦牛尾巴,女的左手持鼓,右手持弓形鼓锤,互相配合默契。
  • 酒歌,巴塘酒歌,藏语叫“穷谐”,是巴塘人民在节假日、喜庆日以及耍坝子、迎宾朋送客时,给人敬酒表演的一种歌舞。其形式为敬酒者手捧酒杯,脚随所唱的曲调节奏踏步起舞,其歌词根据所敬对象的身份进行选择,只要领唱一开始,在座的人都要起立歌舞,唱毕,敬酒者双手举着酒杯献给对方,表示友好和敬意。
  • 歌卦,巴塘歌卦,藏语叫“谐莫”或“谐莫岛”(即算卦歌),是全县最为盛行的一种游戏歌。歌卦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藏卦”,即凡是亲戚朋友、兄弟姐妹在一起欢聚时,都将自己身上一件小东西交给一个人藏起来,并在所藏的物件中随便取出一件握在手中,接着大家随心所欲地唱出歌来(一般唱情歌),每唱完一首,均由懂得其意的人解释歌词含义,然后由藏物人出示物件,示众招认,以便用所唱歌词取笑于他,有多少物件,就唱多少首歌,照此唱歌轮流三遍,即告结束。第二种为点卦,即由一人随歌唱节拍按座位顺序指点参加游戏的同伴,每拍指点一人,照此点到歌词唱完时,最后一拍点到谁,此歌词的意思就属于谁,众人视歌词的内容作乐调笑于他。巴塘歌卦,歌词优美,曲调动人,男女老幼都会唱,因此极为普及。
  • 山歌,巴塘山歌,藏语叫“洛”、“央”或“呢莫”,其歌词一般分为八字句,并由两句、四句或六句组成的一段体和三段体组成,歌词内容不拘一格,有情歌、牧歌、悲歌、颂歌等,其曲调简单自由,通常由两个乐句组成,因而陡峻连绵,有如高山深谷流水潺潺,听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演唱者一般声音高亢、粗壮、豪放、潇洒,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情,有辽阔舒展的草原气息,多流行于山寨、牧场。

  除上述民间歌舞外,县内农村的劳动歌(号子),夏邛区的踢踏舞,寺庙僧人听跳的寺庙舞(跳神)以及儿歌等,也在一定地区和一定人群中流行。

  • 饮食文化,巴塘独特的饮食更会使游人流连忘返。特色食品有糌粑、牛羊肉、酥油、奶子、奶饼等。风味小吃有“团结包子”、“手工金丝搿面”、“猴子耳朵”、“面疙瘩”等。2000年,做了一个直径100cm、重50kg的大包子,足够100人美餐一顿,可谓“世界第一大包子”。团结包子的大小可根据人数的多少、蒸笼的大小而定,蒸笼有多大,包子就可以做多大。
  • 民族服饰,巴塘的传统服装为藏装,其特点是长袖、腰宽、襟大。种类有藏袍、藏衣、藏衫等。妇女们喜欢将发辫挽在头上,辫尾接以银丝或红绿丝线,盘于额前,是巴塘妇女传统装饰有别于其它藏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旅游

高山高原景观

  巴塘县海拔从2300多米上升至6204米,构成了一个立体高原生态体系,造就了境内生态类型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

措普沟风景名胜旅游区

  措普沟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巴塘县城北部的措拉区境内,集华山、雪峰、高原湖泊、原始森林、河流、峡谷、瀑布、温泉、草原、寺院、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那里群山屹立,峭壁嵯峨,峡谷幽深,植被葱笼,景点密布,风光旖旎,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无不令人赏心悦目,神往心弛。到措普湖转海朝圣的旅途中,有着许多神奇的风光,山树套上了银冰花环装点的衣饰,雪峰和森林老远就像在列队欢迎;宽阔的草坝敞开胸怀,好象在期待着游人的到来;硕大的玛尼经石,仿佛是措普湖的海门,神圣伟严。经过大经石,穿过草坪,美丽绝伦的措普湖跃入眼帘,碧翠的神湖静静地躺在高山松和冷杉林的绿色怀抱中,湖中的山色酷似盆景,季节碰巧了,还能在湖中看到天鹅和黑颈鹤。初夏的措普沟,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有那一望无际,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和山花,铺满了草甸、山坡、沟埂,映补着皑皑雪岭,蓝天白云,清幽的河流,草甸上游动的羊群和牧羊姑娘。植物学家说这个地方由于温度高,日照长,紫外线强,土壤特别肥沃疏松,适合于各种各样的鲜花生长,是个天然自成的花园。每年一度的措拉赛马会在措普湖畔的草坝上举行,骑手云集,骏马奔腾。措拉的传统马术在康巴藏区颇有名气,慕名而来参加盛会的宾客和转湖朝圣的香客们络绎不绝。深秋的措普沟,万里无云,无论是清晨或是黄昏,雪山金光沐顶,彩霞流丹。扎金甲博、相丘曲格、尼特岗日、党结曾然神峰似皇冠宝鼎,白雪铺着蓝天,雄奇透出无限灵秀。

  • 山地景观:扎金甲博神山,位于措普沟自然生态保护区,是横断山脉和沙鲁里山脉之间最壮美、最神奇的山峰,扎金甲博全称为“扎金甲博甲莫”,意为国王和王后,相传天上有一个国王和王后巡察人间,经过措普湖时,被这里的湖光山色所吸引,留连忘返,最后双双化作神峰,与措普湖长年相守。扎金甲博山峭壁嶙峋,山岩裸露,山形奇特,以“秀、险、奇、特”著称。主峰上的“国王”和“王后”形态逼真,天工巧成,山上的石峰、石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扎金甲博神山上的“圣水”能治许多疑难病症,它是藏医调治藏药的专用水。
  • 冰川景观:小草坝冰川草坪,从热坑沿麻曲“V”形峡谷中的蓝色青杠林带和云杉、灌木丛林前行10公里,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环绕着一块百余亩的冰川草坪,周围的雪山冰川谷峰起伏,积雪皑皑,巍峨峻拔,溢彩流光。冰谷中,一挂奔腾直下的瀑布注入冰川小河,从草坪旁边潺潺流过,使这块声色兼备的佳景和谐联缀,集山水林草为一体,融高雄雅秀为一炉,是一个幽静出尘的避暑胜地和妙绝人寰的旅游风景点。游人至此小憩,以碧草为褥,或躺于绿荫,或卧于草坪,可听溪流与天风唱和,可视雪山与白云伴舞,让人如痴如醉。
  • 草地风光:章德草原,从冰川草坪沿巴曲河的平底河谷前行6公里,一块上千亩的草坝尽收眼底,不禁使人心旷神怡。这块草坝就是章德大草坝,为茶洛、列衣、德达三个乡的牧场,周围群山环抱,常年不息的巴曲绕坝流过,河水灿烂生辉,好似一弯银弓丢落在坝旁。坝上水草丰盛,青翠如茵,在雪山的环拥下,章德大草原像一副碧绿的画卷,牛羊在草地上悠然自得的漫步,牧民的帐篷升起袅袅炊烟,青藏高原独有的高海拔草垫和着灿烂的鲜花,映衬着湛蓝的天空,草原上一望无际,绿色的地毯上点缀着各色娇艳的花朵。在章德草原的入口处,高原湿地群落里成对的黄鸭和高山野鸭同在清澈的水塘中嬉戏。在藏区千古传颂的“情侣鸟”时而潜入深水之中,时而展翅于蓝天白云之下,不断向人们展示高原娇子艳丽的羽毛和婀娜的身姿。草原中央处,一处人们无法命名的温泉热气升腾,牧童们在温泉里撒落着稚嫩的脚丫。整个草坝洋溢着一片勃勃生机,游览的人们到达这里,不仅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快感觉,而且还可领略到藏族地区的牧场风光,牧区风情,从而顿消倦意,游兴倍增。

高原湖泊

  • 措普湖,经章德草坝涉过河滩,穿过麦隆通草坝的4公里毛路,首映眼帘的便是清湛碧蓝、澄澈如镜的措普湖。它宛如一颗斑斓的明珠,镶嵌在扎金甲博雪山冰川的情侣峰谷底,是巴塘县最大的冰川湖泊之一,方圆约两平方公里,湖面呈椭圆形,约300多亩。其湖水波光粼粼,涟漪轻荡,水中鱼翔浅底,游弋穿梭,情趣盎然,倒影垂湖的蓝天、白云、山峰、树林,神姿仙态,美丽如画。湖的周围,有成片的冷杉、高山松,繁茂苍劲,四季常青,林荫中还有一条可供游人从不同角度观赏湖面风光的环湖曲径,显得十分幽雅、别致。湖的北面是情侣峰冰川“U”形深谷的悬谷,白雪莹莹,四季如玉;东面和西面均为情侣峰冰川的冰斗,角峰林立,沟壁嶙峋,组成逶迤连绵的鳍脊山梁,形成无以伦比的奇妙景观;南面的冰碛堤下,是宽阔的麦隆通草坝,平畴绿野,牛羊嬉戏;源于措普湖的溪流象一条金色的巨蟒在草坝上缓缓爬行;仪态万端的冰川漂砾在草地上星罗棋布,争秀竞雄,给湖畔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湖畔常有野兔等小动物出没,不时也有天鹅、仙鹤、水鸭等飞鸟光临,还有诸如迎客松、运气泉、善事洞、天葬台、格萨尔王的磨刀石、措普寺等可供游人观赏和玩耍的地方。整个湖区的湖光、山色、森林、草地、溪流、怪石、动物、景点互相辉映,融为一体,引人入胜,壮丽辉煌,游人置身于这种巧夺天工的奇景之中,定会感到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令人意满胸,情满怀,遐想万千,流连忘返!湖畔的森林背后是一座座造型奇特的神山,在不同角度的阳光照射之下,云蒸雾绕,给人们以无尽的遐想。措普湖边喊鱼是这里的一大奇观,当人们在湖边发出“呜呜…”的叫声时,成群结队的高原裸鲤和细鳞花鱼,就会蜂拥而来,游到岸边,等待人们“施舍”食物,成千上万条鱼在碧水中争食,当你把手放入水中时,就会有许多鱼来“亲吻”你的手,发出“啪啪……”的声音,景象特别壮观。
  • 姊妹湖,秀美庄严的措普湖畔的森林中,有一对如绿松耳石般翠绿的姊妹湖。一个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的一位名妃志玛专门沐浴的“志玛拥措”;另一个是扎金甲博神山上石女流下的眼泪化为的“康珠拉措”。这两个小湖散布在森林的怀抱中,碧水、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湖边的岩洞里,常年有虔诚的修行者在这里修行。
  • 许愿湖,在转措普湖的小路上,有一个很不显眼,叫“曾措”的小湖,据说在这里发誓许愿,最为灵验。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朝湖人和措普寺僧侣们的足迹,一次又一次的把人们期盼的“仙境”显现在湖中,让虔诚的人们如愿而去。
  • 转石洞,在措普湖边转海朝圣,要经过一个转石洞,相传他能知道世间每一个人的善恶,穿过这个石洞来世就会生活幸福,万事顺通,如果无法穿过这个石洞,说明你前世对父母不孝或是做了什么坏事,你可在洞内虔诚起誓,多行善事,就可顺利走出该洞。
  • 向秋树,转措普湖时还须用单手给树枝打结,树枝打结主要是看一个人一生顺不顺利,能不能长寿的迹象。经过“向秋树”时,传说把过世的人的遗物挂在树枝上,可使逝去的人来世变成人,投身在极乐世界。
  • 磨剑石,在措普湖边的路上,有一块闻名于藏区的“磨剑石”,相传格萨尔王曾用这块巨石来磨砺他战无法胜的宝剑。
  • 药泉,经过“磨剑石”,就到了“药泉”。三股清泉从地下流出,第一眼为“漱口泉”,第二眼为“洗身泉”,第三口“药泉”能医治许多病症,可直接饮用。
  • 求子石,措普湖畔有一个巨大的“求子石”,许多久婚不孕的新婚夫妇专程到此朝拜,据说敲一敲求子石,就会如愿以偿,经过千百年人们的敲打,求子石上遍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石洞。

原始纯净的措拉柯自然生态旅游区

  在巴塘林立的冰山雪峰中,海拔5500米以上的有20多座,而6060米的党结曾然峰为众山之首,是一座险峻挺拔、雄伟壮丽的雪山,也是措拉柯自然生态保护区内,一处主要的自然景观。在南超海拔5100米的雪线附近,有巴塘第二大的亚莫措根湖,它被峭壁嶙峋的华山环抱着,湖周的乱石缝里,除生长着生命力特别顽强的雪莲花、红景天等名贵药材和一些稀稀疏疏的杂草外,别无其它植物生长,显得幽邃、粗犷、苍凉。在这座高山湖泊的周边看不到一个出水口,湖外山崖下流淌着的一条条小溪,再渐渐汇集成的小河,是从厚厚的山体里一股股地渗透出去的,非常奇妙,湖的东北端,有一处万丈绝壁,站在上面举目远眺,可以看到从脚下延伸至远方几十公里外的茫茫林海和谷底,底部的海拔只有2400米,与湖平面垂直高差达2700米,因而自然景色呈明显的垂直地带规律,这就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

  党结曾然峰北面是措拉柯自然生态保护区。从相丘曲格峰附近的华山上,从北部眺望措拉柯景区,周围所有的雪峰与千沟万壑间的森林植被尽收眼底。北坡面的党结曾然峰,有一高一矮的二个金字塔形的峰尖,山形特别陡峭,比在南坡观看更显得雄伟壮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有几批日本、韩国、德国、瑞士等国的登山队攀登此山,均以失败而告终,使其蒙上更加神秘的色彩。屹立在面前的相丘曲格峰,海拔5870米,是巴塘境内的第二高峰,也有一高一矮的两个峰尖,雄伟而肃穆;山脊和峭壁间分布着各型冰川,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展布,还有保存完好的古冰川遗迹。山峰周围有高低错落的雪山群,形成一幅群峰攒动、波澜壮阔的地貌;山峰间,成带状的乳白烟云在西风的吹拂下向东移动,宛如一条白色的哈达和经幡在湛蓝的天空飘扬,这就是雪山顶上才有的奇异的现象——“冰峰旗云”。

  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切割了气候带,引起水热条件变化,导致措拉柯一带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森林植被,呈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寒冻带的植物垂直分布的森林生物多样性。雪峰下的措拉柯景区,由措拉柯沟、贡日隆沟、格木沟等大小山沟组成,连绵几百平方公里的山地,被茂密的高山松林、冷云杉林、高山栎林、高山桧柏林、杨桦林、落叶松林、高山灌丛林、高山草甸灌丛林覆盖;各类树种独自成林,浓节蔽日,怪序井然,满目青翠,层林尽染;这里至今保持着最完整的原始生态,是巴塘境内最大的林区,也是唯一从未采伐过的林区,其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胜似欧洲的“阿尔卑斯”,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初夏的措拉柯,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望无际,姹紫嫣红,争奇斗妍的杜鹃花;纯白、银粉、水红、血红、乳黄、桔黄、班紫,各种颜色的花铺满了草甸、山坡、沟埂,衬映着皑皑的雪岭,蓝天白云,清幽的河流,草甸上游动的羊群和牧羊姑娘……。措拉柯温度高、日照长、紫外线强烈,土壤特别肥沃疏松,适合于各种各样的鲜花生长,是个天然自成的大花园。

  措拉湖因湖水近似黑色而得名。措拉湖长5公里,最宽处1公里,是川西高原最大的高山湖泊,山林里随时都能听到白马鸡、藏雪鸡、绿尾虹雉的啼鸣,看到成群的猴子、盘羊、獐子等穿过。被森林分割成的一块块林间草地,象一片片绿茵茵的地毯;那撒落在草地上的各种鲜花,斑斑谰谰,像是巧手的姑娘在地毯上精心绣织的图案,蜿蜒的溪流静静地流淌,显得清澈、安谧。

格木草原生态旅游区

  格木风景区包括格木草原、党结曾然神山、亚莫措根湖、格聂峰、扎哇拉山。此景区集雪山、冰川、华山、森林、草原于一体,自然神态处于原始状态,民风纯朴,环境优雅,景点融雄、秀、奇、险于一体,是探险旅游的王国。

峡谷景观:金沙江峡谷

  金沙江峡谷位于县境南部,沿江村寨集中,沃土相连,物产丰富,瓜果飘香,而且山川秀丽,植被繁多,花团锦簇,无限风光。江畔有“长漂烈士纪念碑”,雄伟的金沙江大桥横卧江上;江中,深潭漩涡起伏,险滩暗礁林立,尤其是基里滩、岗达滩、南戈滩、王大龙滩,不但水流湍急,峡谷幽深,而且险景迭出,奇观无穷。1986年7月下旬,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进入金沙江巴塘段流域进行了漂流探险和科学考察,为全面认识长江和研究金沙江获取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温泉景观

  • 热坑温泉,沿着巴曲河顺流而上,从措拉进入措普沟自然风景旅游区8公里,即是茶洛乡的热坑,无数大小不一的热水活泉眼,其温度高达90°C,形态各异,撒落在山坡上、公路旁、森林中、田野里、悬崖下、河水边,弥漫在整个山谷,甚至连人家户的屋角旁,都升腾着一股股热气。这些泉眼自然喷发,远看云雾缭绕,茫茫一片,淡若轻纱薄幔,浓似烟霭缥缈,近观有的涌出涓涓泉流,犹如条条玉色的飘带,有的冒出小小气泡,宛若颗颗闪光的珍珠,有的喷洒出巨细的水点,雾气腾腾,仿佛霞落云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在阳光的照射下,不停的变幻着迷人的色彩,其景象蔚为壮观,这就是四川省地热资源第一的措普沟热坑地热田。热坑泉水水温高,富含矿物质,对皮肤病、风湿病等有特殊的疗效,是远近闻名的“药泉”。热坑温泉中,最独特、最壮观的莫过于远近闻名的三口间歇泉,其中最小的一口每隔十多分钟就喷发一次,在干无一滴水的岩洞里,只见泉水慢慢聚集,突然间,把水晶般的泉珠撒向空中,不多久,整个岩洞又变得干无一滴水了;中间的一口,每隔两、三个小时喷发一次,只见一米多高的喷泉珠突然崩裂,白似浓雾般的水蒸气一冲而起,整个过程可持续十多分钟;而最为壮观的间歇泉,每天只喷发一次,喷发时,水柱高达四、五米,蒸气直冲云霄,恰如朵朵晶莹剔透的水晶花,排空争妍,璀璨夺目,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绚丽的彩虹,颇为壮观,喷出的泉水水温高达100°C以上,是整个青藏高原上最热的温泉,泉水又沿悬崖峭壁直泻而下,成为细流瀑布的绝妙奇观。整个喷泉群就象天生在热坑河谷中的一座变幻无穷的喷水池,以它独特的瑰丽景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相传格萨尔王曾专程到此沐浴,至今还保留着格萨尔王沐浴的崖洞,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看见热坑间歇泉的喷发,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夏季,农牧民把牲畜赶到温泉边饮含有硝盐的矿泉水,同时撑起帐篷享受天赐瑶池般的热泉谷。据考察,巴塘县热坑的喷泉群不仅为全省之冠,而且在全国也属罕见,其泉水中还含有硫等矿物质,沐浴对皮肤病有显著疗效。游人到此,尽可到巴曲河谷的天然温泉塘享受一番泉水沐浴的乐趣,温泉塘内清波碧流,水温适度,洁身芬芳,真是“温馨不限瑶池浴,涌泉更为洗风尘。”2001年初,热坑地热田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确定为省级优先开发的地质公园之一。

竹巴笼矮岩羊旅游区

  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中南部竹巴笼乡和苏哇龙乡接壤处,地跨东经99°~99°9′7″,北纬29°38′23″~29°48′55″,南北长19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为14240公顷。区内最高海拔5096米,最低海拔2680米,年均气温在11.4℃~16℃之间,大于或等于10℃的天数可达190天~270天,其积温为3100℃~4741℃,年均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年日照数为1916~2450小时,年均无霜期为184天。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97)405号函,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因区内幸存着全世界濒临绝迹的矮岩羊100余只,故又属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矮岩羊的繁殖地,允许国际友人、国内外专家前来保护区考察和采集标本。矮岩羊是七十年代国际专家发现的新品种,在国际上颇受关注,声誉极大,自1994年以来,美国友人当·考克思、波尔·巴斯、贝尔、乔治·夏列和墨西哥友人海凯里、胡伯特、撒姆勒以及美籍华人刘先生、国内专家王小明等先后到竹巴笼自然保护区考察。

  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为森林保护类型,区内除矮岩羊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雪豹、金雕、斑尾榛鸡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1种、省重点保护动物5种;区内植被以高山灌丛草甸为主,其次是亚高山灌丛草甸和森林草甸,其代表植被主要有白刺花、铁杆蒿、芸香草、洋金花、杜鹃、忍冬、高山栎、高山松、冷杉、红杉、桦木、白杨等。

夏邛镇

  巴塘县为川藏交通要冲,历来就是藏、汉官员和商贾云集之地,到上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也来到巴塘,他们在这里传教、建教堂,使夏邛镇成为多元文化荟萃的地方。位于城东扎金顶山上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石板墓地说明,藏族先民早已在此定居、生活,并开始训养家禽,而出土的那些陶器、铜器则说明巴塘文明的久远。夏邛镇是藏民族的民间艺术之乡,是弦子的发祥地。这里有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康宁古寺。县城内古朴的藏族民风民俗,夏邛镇郎根村的土陶制作工艺,藏靴、藏二胡、热巴鼓等产品,也是藏文化的重要遗存。夏邛镇汉文化积淀也非常丰富,城区内有汉族的关帝庙,拥有巴塘八景,即古桑抱石、巴山积雪、桃园赏花、温泉沐浴、板桥垂钓、柳林较射、康宁寺古柏、震后重建家园纪念碑。位于县城东五公里处巴久曲畔的鹦哥嘴石刻群,记载着清代至民国巴塘发生的所有重大事情。鹦哥嘴石刻艺术精湛、规模空前,具有较强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夏邛镇西方文化遗留也很多,有天主教堂的遗址,有当年传教士们带来的国外品种苹果树。巴塘苹果因其果形美、色泽鲜、味道好、品种多、耐储藏而闻名遐迩,其本地品种中的大冬红、小冬红、人头、香蕉香、玫瑰香、大冬青和引进品种中的金冠、红星等,远销西藏、云南、青海和成都等地。

景区景点

  • 巴山积雪,巴山,藏名叫喇嘛多吉,即金刚神山之意,位于县城东南郊的日车山和东隆山之间,其横亘逶迤的山峰高耸峻峭,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峰的海拔达4648米。峰巅终年积雪,常有云雾缭绕,显得晶莹剔透,好象一个满头银丝的寿星目不转睛地俯瞰着美丽的巴塘城廓,因此,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都把巴山视为神山,并在山腰的虎头峰上设有祭坛,每年农历和藏历的正月初三,信奉藏传佛教的群众都要带上香火到虎头峰祭祀山神,祈求驱灾逐魔,保佑吉祥平安,赐福巴塘众生。巴山多险峰胜景,沟壑嶙峋,尤以最高峰四季如玉、冰天共色、金光闪烁的奇景闻名遐迩。早在清代,人们就把它命名为“巴山积雪”,并列为巴塘的八大景色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到巴塘任川边学务局总办的吴嘉谟环城游览,看到“巴山积雪”赞叹不已,并即兴赋诗曰:“群山为座地为盘,天外飞来白玉鸾。久被太阳熏不化,时时当作水晶看”。民国2年(1913年),刘赞廷来巴塘接任代理县知事时,也面对“巴山积雪”赞美不绝,并当即赋诗一首:“玉柱银桥镇发寒,烟霞倚岫在峰峦,冰天一色乾坤带,留作人们当画看。”现在的“巴山积雪”为巴塘城郊一景点。每到冬春季节,雪景更加壮观,特别是春暖花开之时,白雪皑皑的巴山与河谷、平坝的桃花、李花、杏花、梨花、苹果花、格桑花以及青翠欲滴的麦苗、草、树互相辉映,形成一种瑰丽的奇观,常常吸引着国内外游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 古桑抱石,又名蟾影,位于县城北郊甲日龙的东面,那里有一块两米多高的巨石,上面长着一株高达10余米的桑树,树冠象一把大伞遮掩着200多平方米的地面,其根盘石入地,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随着斗转星移,这棵桑树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寒暑,更无法考证它形成的年月,所以当地人们称之为“古桑抱石”,敬之为神树。据传说,这棵树原是月宫里的桂花树,这块巨石原是桂花树下的一只蟾蜍。“古桑抱石”就是月宫中桂花树和蟾蜍投下来的影象。因此,清代嘉庆丁已年(1797年)朝廷派驻巴塘的粮务委员辛文彬在这块巨石上镌刻了“蟾影”二字,时过200多年的今天,其字迹仍清晰可辨。光绪末年,川边学务局总办吴嘉谟观赏古桑抱石后题诗赞曰:“半壁东南一大观,芭桑盘石奠巴安(当时巴塘称巴安),物犹如此人堪羡,怎不屡经贼胆寒”。民国2年,巴安县代理知事刘赞廷见此名胜后亦作诗赞美:“悬根盘石奠巴安,半壁西南化紫坛,一瓣馨香凭父老,行人莫作画图看”。古桑抱石过去为巴塘八大景色之一,现在仍风姿飒爽,枝叶婆娑,亭亭玉立,它不仅是巴塘城郊的风景名胜,而且已成为巴塘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 桃园赏花,桃园,即桃园村,位于县城南面四里许川藏公路旁,那里地势低洼,紧靠巴曲,花草荣荣,桃李扶疏,尤以桃树遍布山坡、路旁、地边、庭院,故名“桃园”。桃园的美景秀色不逊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园”,当你走进桃园,不禁油然而生“忽逢桃花村,夹岸数百步,中不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真切感受。每值春日,一棵棵桃树猝然染上了满枝盈嫩的粉红,妩媚诱人,旖旎温馨;一块块碧野平畴上绣满了簇簇群芳,红的象火,白的象雪,粉的象霞,争艳怒放,溢彩流光。春风拂过,阵阵花香沁人肺腑,使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如果你步入桃园花海倘佯,定会钻一头花粉,惹一身芳菲,令你爽心惬意而归。清代,桃园被列为巴塘八景之一,名为“桃园赏花”。此后,巴塘人每年都有踏着春风去桃园赏花的习惯,特别是土司头人、领主权贵,每值桃花烂漫时,都要邀朋携眷到桃园张幄置酒,宴赏经月,直至花谢才作罢。据民国《巴安县志资料》记载:“城南四里许,有桃李数千株,每逢春季,携酒观赏士女如云”。文人懒兵游览桃园后题诗赞道:“南山柳绿几番新,惹得芳菲无限颦。桃李千株齐待舞,散香不让武陵春”。如今,桃园作为巴塘城郊的一景点,显得更加美丽。每当阳春三月,一抹锦绣的艳红桃花云掩隐着古朴端庄的橙黄色藏房,一沟潺潺的溪水面上漂浮着柔嫩的花瓣,赏花的人们一捧溪水,一捧芬芳,一捧幸福,一捧童话,不知勾起了多少缕缕情丝。
  • 柳林较射,又名柳林子,位于县城西南二三里的巴曲河岸,因其南端有一股龙眼泉清澈甘冽,且在历史上又修建过一座龙王庙,所以当地群众习惯将这里称之为“龙王塘”。龙王塘依山傍水,平坦,开阔,有一80亩的平坝,坝内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树木茂盛,特别是沿巴曲河畔的柳树、核桃树连片成荫,秀丽万端,恰似一幅野草闲花、清泉林木杂凑成趣的天然图画。自清代以来,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寺庙喇嘛都要汇聚于此诵经,演藏戏,群众把这叫做“雅勒羌”(“雅勒”,藏语,意即“藏戏”;“羌”,藏语,意即“跳”或“表演”),届时不请而至,尽情观看;每年的春季,土司头人在这里搭上帐篷操练藏兵,演习骑马射箭,并请朝廷粮台的文武官员校阅;每逢夏季,人们都携食来这里避暑,名曰:“逛柳林子”,酒醉歌舞,尽情欢乐。久而久之,龙王塘便成了巴塘人民的娱乐场所,并以“柳林较射”之美名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列为巴塘的八景之一。为此,民国初年巴塘县的代理知事刘赞廷还赋诗一首:“讲武当年事已迁,空留迹扯忆前贤,一湾绿水千株树,避暑人为九夏天”。解放后,龙王塘为巴塘城郊一景点,人们在此种植了不少花草树木,还修建有巴塘藏戏团的排练房和观戏台,人民政府将昔日的“雅勒羌”改为了“雅勒节”(意即送夏迎秋,庆祝丰收)。从此,龙王塘便成了巴塘人民欢度民族传统节日——“央勒节”的固定地方。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前后,各族群众都要身着华丽的盛装,带着帐篷和丰富的生活用品到龙王塘安营扎寨,度过七至十天的“雅勒节”。节日期间民族歌舞、巴塘弦子、巴塘藏戏等都要在这里演出,城乡的物资交流也在这里举行,此时的龙王塘,帐篷如云,店摊如林,彩旗如画,歌舞如潮,仿佛是沸腾的海洋。
  • 温泉沐浴,位于县城东面五里许的巴久曲北岸,又名温泉浴室、健康温塘。那里山明水秀,花卉果木繁多,有温泉涌出,积而成塘,水温37℃左右,无论男女都爱在春夏时节邀约亲朋好友,携带食物,前去沐浴后野餐游玩。清末,这里以“温泉沐浴”之名列为巴塘八景之一,并修建了公共浴室一所,人称“温泉浴室”。当时的川边学务局总办吴嘉谟曾到此沐浴游览,并题诗一首:“巴山直下涌帘泉,荡秽涤瑕经万年,热不择人人尽热,向谁投去半文钱。”民国初年,巴塘代理县知事刘赞廷观赏此景,下塘沐浴后,欣然赋诗云:“绿水浮萍艳滢光,洁身人去话芬芳,东风不限瑶池浴,软玉温香共一塘”。民国29年(1940年),国民党24军驻巴塘816团团长傅德铨,见浴室年久失修,几乎坍塌,便捐资将其重新修建,取名“健康温塘”。重建的温塘房舍,外形酷似碉堡,屋内明亮,陈设简洁;楼下温塘用木板装修,可容4~6人沐浴,塘内设有活塞,用以引注泉水,泉水温度适宜,清洁透明,浴后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楼上设有三间客房,专供沐浴的人们聚餐谈心之用。健康温塘落成后,奉命前往康区巴塘视察的国民党官员张雨湘为之作了序,任汉光为之题了词,赞赏傅德铨“有造于边荒”,称赞健康温塘“舍宇玲珑泉水皎洁”,“景幽而清物秀而别”,“环康区之中无有也”。解放后,温泉沐浴为巴塘城郊一景点,健康温塘由县商业局经营,后交县自来水厂管理。其浴室已多次维修,前去游览、沐浴者络绎不绝。
  • 烈士陵园,巴塘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北二里许的扎金顶山坡上,占地面积50亩。园内安埋着民主改革、平息反革命武装叛乱时期牺牲的226位烈士。这些烈士中,有解放军的干部、战士,有地方上的干部、工人和民兵、民工,其中汉族烈士181位,占烈士总数的80%。巴塘烈士陵园于1956年修建,经过多年的修葺培植,现有展览大楼一幢,工作人员宿舍4间,并有一千余米的围墙围住,整个陵园掩隐在苍松翠柏、红苹绿柳之中。园内,玫瑰、芙蓉、绣球、金菊争芳斗艳;桃子、李子、苹果、葡萄压满枝头;娇春、绿夏、金秋、青冬的景色四季常在;雕栏古亭、清池碧波、清幽小径,还有那巍然屹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使墓地清洁整齐,让人肃然起敬。每年的清明前后,机关企事业职工、部队官兵、学校师生纷至沓来敬献花圈,祭扫陵墓,凭吊英灵;平时也常有不少人到此览胜,缅怀英烈,学习革命精神。巴塘烈士陵园不但是巴塘城郊的一景点,而且已成为巴塘人民的瞻仰胜地。
  • 鹦哥嘴石刻,位于县城东面五里许的巴久曲北岸的石壁上。此处地势险峻,一面为悬岸峭壁,怪石嶙峋;一面临巴久曲的河谷,急流深壑,是古代出入于巴塘的必经驿道隘口。自清代至民国,巴塘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以及墨客骚人对巴塘的感慨等,都题词镌刻在鹦哥嘴石壁上。其中有道光六年(1826年)六月所刻“竺国通衢”四个大字,为何人所题已无稽可考;有清同治十年(1871年)巴塘正土司罗宗旺登、副土司郭宗札保为恩宪施所立的“德政碑”、“去思碑”,将同治九年(1870年)三年巴塘遭到7.25级大地震的灾害及朝廷军粮府到巴塘堪灾赈济的情况刻于石碑之上。清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1905年4月5日),朝廷驻藏帮办大臣凤全由于在巴塘开办恳务、削减寺庙喇嘛、鄙视藏民族、加重差役和给养,引起土司、寺庙和各界群众愤慨,被驱赶出境,戕于鹦哥嘴,所带随员兵丁50人一并殒命。此事发生后,震惊朝野,朝廷即派四川提督马维骐、建昌道尹赵尔丰率兵进剿巴塘,并实行改土归流。巴塘平定后,赵尔丰、马维骐在鹦哥嘴石壁上题刻了“凤都获殉节处”六个大字,马维骐还写了“凤都获殉难士兵碑记”刻于壁上。另外,还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和三十四年(1908年)关外学务局总办吴嘉谟所题“孔道大通”和所书的“巴塘修路记”石刻,清宣统元年(1909年)四川边军五营统领罗长琦所题“易简师超”石刻;民国3年(1914年)1月1日巴塘藏汉民众及僧侣为四川边军统领顾品章(即顾占文)所立“遗爱在民”石刻;民国8年(1919年)四川边军代理分统高德翼所题“揽辔澄清”石刻等。鹦哥嘴石刻笔力雄浑遒劲,刻工精细,虽经百年风吹雨打,至今仍然清晰可辨。解放后,鹦哥嘴石刻被列为巴塘县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 康宁寺古柏,康宁寺古柏位于县城西端的康宁寺、县中学、康南民族高级中学、县医院、县中藏医院周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受朝廷册封的西藏五世达赖派员到巴塘在原云南丽江土知府木氏土司官寨内(即喇嘛城内)仿照拉萨哲蚌寺洛色林规模扩建寺庙,命名为“呷登彭德林”(即丁宁寺,现为康宁寺)。竣工后,在其周围种植柏树57株,并以此划分寺庙的地界范围。数年后,所种翠柏环绕康宁寺傲然屹立,成为巴塘的一大景观。康宁寺周围的古柏高达20余米,树干直径约在1.5米左右。虽然迄今400多年,但却依然枝繁叶茂干壮根粗,而且四季常青。远观古柏,葱葱郁郁,好似一条青龙盘绕在城西大门;近看古柏,高耸挺拔,就象一队卫士守护着城西要冲,当你倘佯在古柏小径上,你会感到漫步在诗情画意之中,一切疲劳将会顿然消逝,无穷的游兴将会油然而生。解放后,康宁寺古柏为巴塘县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 巴塘地震重建家园纪念碑,位于县城幸福街南段农行巴塘县支行对面的广场上。该纪念碑建于1992年9月,占地面积576平方米,以巴塘1989年大地震后的新生为主题,由呈向上升腾身势的三组变形大鹏构成。主体雕塑大鹏取材于《巴塘县志》中的地名传说;1.5米高的碑体上有三组浮雕,东南面的一组为《天崩地裂》,西面的一组为《八方支援》,东北面的一组为《重建家园》,概括了地震灾害后巴塘人民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各地的支援下奋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西面浮雕下的右边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所题《巴塘地震重建家园纪念碑》的汉文碑名;左边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所题《巴塘地震重建家园纪念碑》的藏文碑名。东北面浮雕下的右边是巴塘县人民政府所刻的《巴塘地震重建家园纪念碑》碑文,东北面浮雕下的左边为碑文的藏文。东南面浮雕下的左边为《巴塘地震重建家园纪念碑简介》,右边为设计制作和承建施工单位的名称。纪念碑群体四周还有四组装饰雕塑,东北面的一组为《新生》,东南面的一组为《青春》,西北面的一组为《牧羊》,西南面的一组为《牧歌》。碑座地面为龟裂形镶嵌地面,进入碑体的通道两侧呈锯齿状,表示在地震后的土地上,巴塘得到了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