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颜真卿《争座位帖》拓本(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汉语拼音:tie;英语:calligraphic copybook),中国书法专名。最早指书写在绢帖帛上的书迹,后演变为对书法作品的通称。主要指可供临摹学习的书法范本。

  包括两类:

  1.对于名家真迹,通常一件作品称为一帖,多用于宋代以前的名家书迹。一般取帖文词语命名,如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东晋王羲之的《远宦帖》等。也有将一组作品合称一帖,如唐太宗将王羲之书迹分书体拼接成若干长卷,每卷收若干帖,皆以第一帖名称统称全卷;又如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命人将王羲之一族七人十帖摹本合装一卷,后世称为《万岁通天帖》。

  2.指将名家书迹编排并摹刻在统一规格的石板或木板上,再制成用以欣赏流传和临摹学习的拓本,又称为“法帖”。汇集不同时代、不同书家作品或同一书家若干作品的一般称为“丛帖”或“汇帖”,最早为北宋淳化年间摹刻的《淳化阁帖》;只摹刻一件作品的,称“单帖”,著名的有《定武兰亭序》、颜真卿争座位帖》等。

  从北宋到清末,官私汇刻丛帖的风气历久不衰。大量刻帖在保存书法风格、传播书法作品和推动书法发展等到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流传至今的一些孤本、善本刻帖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拼音:tiē,tiě,tiè  部首:  总笔画:8  部外笔画:5  结构:左右  五笔:MHHK  倉頡:LBYR  常用字 

基本释义:

  • tiē
  1. 妥适: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3. 姓。
  • tiě
  1. 便条: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文徵明
”字书法
作者:米芾
”字书法
作者:苏轼

(一) 帖 tiē

  1. 服从;顺从:服帖丨俯首帖耳。
  2. 妥当;稳当:妥帖。
  3. 姓。

(二) 帖 tiě

  1. 写有简短文字的柬帖:名帖丨拜帖丨盟帖丨庚帖丨请帖丨下帖子丨回帖丨谢帖。
  2. 便条:字帖儿。
  3. 旧时写着人的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丨换帖。
  4. 帖子:发帖丨跟帖丨热帖。
  5. 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招帖。
  6. 科举时代明经科的考试名目(题赋称帖):帖恬(科举考试的一种程式文章)丨帖经(帖文,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丨帖试(帖括,以帖经试士)。
  7. <量词> 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药。

(三) 帖 tiè

  1. <本义> 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2. 写在帛上的书签。
  3. 名册,名簿。<例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杜甫《新安吏》)
  4. 铭功纪事的石刻称“碑”,书疏称“帖”。晋代王羲之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5. 指石刻、木刻的拓本,书画的摹临范本:碑帖丨字帖丨画帖。
  6. 对联;联语:春帖(春联)。

《康熙字典》释义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韻】他叶切【集韻】【韻會】託協切【正韻】他協切,𠀤音貼。【說文】帛書署也。【廣韻】券帖。 又【通俗文】題賦曰帖。 又唐制,帖試士曰試帖。舉人總括經文,以應帖試,曰帖括。【文獻通考】帖經,以其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閒開惟一行,裁紙爲帖。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可否不一,或得四,或得五,或得六,爲通。【唐書·選舉志】楊綰疏言明經,但記帖括。 又【唐國史補】宰相判事有堂案,處分百司曰堂帖。 又【廣雅】帖,服也。 又【增韻】妥帖,定也。【王逸楚辭序】義多乖異,事不妥帖。【陸機·文賦】或妥帖而易施。 又【廣韻】牀前帷也。【釋名】牀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

《说文解字》释义

  【卷七】【巾部】 编号:4861   帖,[他叶切 ],帛書署也。从巾占聲。

百科条目

首字为“帖”的词语

  帖例  帖学  帖敕  帖耳  帖发  帖伏  帖服  帖黄  帖经  帖括派  帖括  帖墨

  帖骑  帖试  帖书  帖泰  帖帖  帖头  帖妥  帖文  帖息  帖席  帖胁  帖写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