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青海省 > 海东市 > 平安区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渠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田园风光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东大门广场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清真寺—唤醒楼(邦克楼)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夏宗寺

  平安区汉语拼音:Píng'ān Qū;英文:Ping'an District),中国青海省海东市的一个市辖区,于1979年5月建制。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乐都区相邻,西与西宁湟中、毗连,南接化隆县以青沙山为界,北与互助县隔河相望。地理坐标东径101°49’-102°10’、北纬36°15’—36°36’之间,南北长33.6公里,东西宽33.69公里,县域总面积769平方公里,辖5乡3镇。共有汉族回族藏族土族等15个民族,12.88万人(农业人口7.81万人),汉族占71.6%,回族占21.8%,藏族占4.7%,土族占1.24%,其它民族占0.68%。

  平安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500年,湟水流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111年汉朝将平安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元、明时期设立西宁州、西宁卫及平戎驿,清朝到民国时期,平安县所辖地区隶属西宁县和湟中县。从历朝历代的历史来看,平安地区属军事重镇和交通驿站。1949年9月5日青海省解放,平安地区隶属湟中县管辖。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从湟中县划出7个公社成立平安县,1980年增加寺台和巴藏沟两公社,即八乡一镇。2000年将小峡、三合两乡改设为镇,后又将三合、寺台合并为三合镇。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准平安县撤县建区。古迹有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寺台遗址、东村遗址、石家营遗址、三合遗址、三十里铺墓地,汉代上滩墓地,清代洪水泉清真大寺,始建于明代的寺台石窟寺和宗喀巴落发皈依的寺台乡夏宗寺等。

  平安地处湟水谷地,地貌以谷地、低中山为主,平均海拔2066—2300米。海拔最高处为4166.7米,最低处为2066米。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北境。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温0.3℃-6.4℃,年降水量248-600毫米。平均每天光照6.8-7.9小时,无霜期约90天,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小,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雨湿润,冬季相对寒冷。盛产春小麦、马铃薯、油料、蔬菜等。以牛、羊、猪为主的畜牧业相对发达。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硒、铁、镍、钴、铬、金、煤、石膏、钙芒硝、磷灰石、石灰石、高岭土、花岗石、矿泉水等矿种。冰岭山药用矿泉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属国内少见的优质矿泉水。野生植物有:云杉、桦树、杨树、柏树、高山柳、黄刺、沙剌、皂角、枸杞、沙柳等。野生动物有:白唇鹿、马鹿、岩羊、黄羊、沙狐、狼、旱獭、水獭、猞猁、野兔、獾猪、猫头鹰、雕、野鸽、大雁、蓝马鸡、蛇等。药草有近80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83%。兰青铁路、兰新高铁、兰西高速和109国道东西贯穿县域而过,平阿高速、临平公路和平安至互助县公路直插南北,形成十字形交通网。

  • 邮编:810600 区号:0972

行政区划

  全区辖3个镇、5个民族乡:平安镇、小峡镇、三合镇、洪水泉回族乡、石灰窑回族乡、古城回族乡、沙沟回族乡、巴藏沟回族乡。区政府驻平安镇平安大道199号。

历史

  平安地区历史悠久,境内30余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遗址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500年先民已在湟水沿岸生息繁衍。

  平安古为羌戎故地。继两汉时汉人开始迁入平安地区后,魏、晋与隋唐时,先后又有鲜卑吐蕃等族迁入。元、明时期,回族徙居,境内逐步形成以汉、回、藏、蒙古、土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平安地区纳入汉朝版图。神爵二年(前60年)在今平安镇附近置安夷县,历经魏、晋两朝,北魏时撤废,今平安地区为西都县辖地。

  开皇元年(581年)属湟水县辖。

  至德二年(757年)至大中五年(851年)为吐蕃占据。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至崇宁三年(1104年)为河湟吐蕃角厮罗地方政权辖地。

  属西宁州,]]明朝|明]]属西宁卫。元、明两朝在今平安镇设平戎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划归湟中县。

  1949年9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一军600余人进驻平安镇南村。1949年9月5日,平安地区宣告解放。解放初为湟中县第二区、第十区、第十一区辖地。

  1958至1960年为红星公社。1960年划归西宁市,1962年复归湟中县,设平安行委。1978年从湟中县析平安、小峡、洪水泉、石灰窑、三合、沙沟、古城7个公社成立平安县,隶属海东地区。正式成立于1979年5月12日。

  1996年底,全县辖平安镇和小峡、三合、寺台、洪水泉、石灰窑、沙沟、巴藏沟、古城8个乡(其中沙沟、洪水泉、古城、石灰窑、巴藏沟5个乡为回族乡),111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平安镇。(面积780平方千米,人口10.8万人,根据《政区大典》,1996年左右资料)

  1999年末,面积750平方千米,人口110154人(根据青海省志)。辖1个镇、8个乡(其中5个回族乡):平安镇、石灰窑回族乡、三合乡、古城回族乡、小峡乡、寺台乡、沙沟回族乡、洪水泉回族乡、巴藏沟回族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安县常住总人口106866人,其中:平安镇48715人、小峡乡10183人、三合乡6391人、寺台乡5462人、洪水泉回族乡6429人、石灰窑回族乡7149人、古城回族乡10056人、沙沟回族乡8632人、巴藏沟回族乡3849人。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小峡乡、三合乡,分别设立小峡镇和三合镇。调整后,平安县辖3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平安镇、小峡镇、三合镇、洪水泉回族乡、石灰窑回族乡、寺台乡、古城回族乡、沙沟回族乡、巴藏沟回族乡。

  2001年末,平安县辖3个镇、1个乡、5个民族乡,5个居委会、110个行政村。平安镇驻平安,辖乐都路、海东路、平安路、湟中路、化隆路5个居委会和张家寨、东庄、上庄、大路、东村、中村、西村、南村、杨家、窑房、沈家、白家、西营、上滩14个行政村。小峡镇驻下店,辖石家营、上红庄、下红庄、上店、下店、三十里铺、王家庄、红土庄、百草湾、柳湾、西上庄、古城崖12个行政村。三合镇驻三合,辖张其寨、骆驼堡、东崖头庄、西崖头庄、冰岭山、条岭、祁新庄、三合、索尔干9个行政村。寺台乡驻寺台,辖仲家、新安、湾子、翻身、寺台、庄廓、窑洞、帮业隆、瓦窑台9个行政村。洪水泉回族乡驻井尔沟,辖硝水泉、槽子、糜子湾、永安、洪水泉、沟滩、井尔沟、韭菜沟、北岭、阿吉营、沙义岭、永固、拉树岭15个行政村。石灰窑回族乡驻石灰窑,辖下河滩、石灰窑、业隆、唐隆台、黎明、上法台、上唐隆台、尧庄、下法台、阳坡山、石挂寺、宜马(?麻?)、处处尔沟、红崖14个行政村。古城回族乡驻古城,辖总门、山城、角加、木场、古城、扎门、六台、牌楼沟、黑林滩、新庄尔、沙卡、石碑、北村、且尔甫14个行政村。沙沟回族乡驻沙沟,辖石沟沿、大寨子、沙沟、桑昴、芦草沟、树尔湾、侯家庄、中庄、牙扎、四方顶10个行政村。巴藏沟回族乡驻索家,辖上郭尔、下郭尔、堂寺尔、上马家、清泉、河东、李家、下马家、索家、巴家、上星家、下星家、尔官13个行政村。

  2006年8月,撤销寺台乡,并入三合镇。调整后,平安县辖3个镇、5个民族乡:平安镇、小峡镇、三合镇、洪水泉回族乡、石灰窑回族乡、古城回族乡、沙沟回族乡、巴藏沟回族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平安县常住总人口102975人,其中:平安镇57152人,小峡镇10623人,三合镇8411人,洪水泉乡2760人,石灰窑乡4849人,古城乡8650人,沙沟乡7496人,巴藏沟乡3034人。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海东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乐都区(原乐都县)海东大道10号,平安县不再具有海东行政中心地位,但仍作为临时驻地。[2] 同年9月28日,海东市在平安县正式挂牌成立,海东地区行政公署成为历史。

  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青海省调整海东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平安县,设立海东市平安区,以原平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安区的行政区域,平安区人民政府驻平安镇平安大道199号。

地理

  平安区位于青海省东部。东靠乐都区,西连湟中县和西宁市,南与化隆县为邻,北隔湟水与互助县相望。辖区总面积76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平安区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部分地区海拔2066米至2300米之间。高山分布在辖区南部,自西向东横亘有阿伊山、泥旦山、顶帽山、青沙山、八宝山,海拔3100米至4166米。境内12条沟岔水系沿高山北麓分别流出,汇入三条大沟,成为山峦起伏、山川相间的主要河谷地带。

水文

  平安区境内有东沟、六道沟、老虎沟、东叉沟、西又沟等12条沟岔,沟岔水系沿高山北麓分别流出,汇入祁家川沟、白沈沟和巴藏沟三条大沟。

气候

  平安区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日照28644小时,日均7.7小时。年总太阳辐射量变化在140.3—152.2千卡/平方厘米的范围内。年平均气温7.6℃,最热月平均气温19.2℃(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6℃(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4.8℃;年极端高温为31.5℃(7月15日);年极端低温为一16.7℃(1月10日)。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年降雨量310.1毫米,年蒸发量1836.3毫米,为降雨量的8倍,无霜期218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3年,平安县土地总面积769.15平方公里(合115.37万亩),有耕地面积313370亩,其中水浇地62016亩,浅山地186855亩,脑山地64499亩,人均耕地2.57亩。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平安县境内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石膏、钙芒硝、铁、镍、磷、石灰石、透辉石、黑云母、高龄土、花岗岩、煤、砂金等18个矿种。

生物资源

  平安区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獾猪、蛇、鹿、麝、雉、猫头鹰、喜鹊、布谷鸟、野鸽、兰马鸡、石鸡等,并养殖有美国七彩山鸡、珍珠鸡、银狐、兰狐。植物资源有蕨菜、发菜、蘑菇、枸杞、沙棘、小大黄及云杉、桦树、柏树等。

水利资源

  平安区水利资源较为丰富,湟水河径流量14070万立方米;祁家川沟、白沈沟、巴藏沟三条沟岔的年均径流量8060.23万立方米,县域内6座小型水库有效库容870万立方米,对发展我县农田水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仍无法满足全县农田灌溉和其它用水的需要。

主要物产

  农作物主要以春小麦、马铃薯、豌豆、蚕豆、油菜为主,兼种甜菜、白菜、萝卡、韭菜、西红柿、黄瓜、辣椒、葱、蒜等蔬菜。野生动物有野兔、獾猪、蛇、鹿、麝、雉、猫头鹰、喜鹊、布谷鸟、野鸽、兰马鸡、石鸡等,并养殖有美国七彩山鸡、珍珠鸡、银狐、兰狐。植物资源有蕨菜、发菜、蘑菇、枸杞、沙棘、小大黄及云杉、桦树、柏树等。

文化、旅游

文物古迹

  境内古代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目前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8处:清代建筑洪水泉清真寺,明代修建的寺台石窑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石家营(丙)遗址,三合(乙)遗址,青铜时代(古羌族文化一卡约文化)的文化遗存—三十里铺墓地,汉代墓葬—上滩墓地。著名古建筑四处:洪水泉清真寺、夏宗寺、上拱北、下拱北。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清真寺—砖雕““猫跃蝶舞”(寓意耄耋长寿)

  洪水泉清真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村。始建于明代,后经5次扩建,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扩修工程形成现在规模。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寺院坐西朝东,布局精巧,整个寺院由照壁、山门、唤醒楼(邦克楼)、碑楼(被毁)、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1986年5月27日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体建筑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的汉式建筑风格,与伊斯兰教早期传统建筑的异域式样有显著不同。因地处深山,地形窄偏,故布局紧凑,设计独特。寺中主要景观有照壁、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其砖雕、木雕图案及繁多,工艺高超、建筑奇特,是一部古代民间民俗吉祥图案的宝典。

夏宗寺

  夏宗寺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寺台乡瓦窑台村北红崖山凹中。始建于元末。1359年,西藏著名僧人噶玛噶举派四世活佛若贝多杰奉召赴大都,途经平安时,在此驻足。年仅三岁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被其父领到该寺受戒。青海地区诸多名僧都曾在此修行,使夏宗寺在青海享有盛名,遂成为藏传佛教界的名刹。夏宗是“夏哇日宗”的缩写,直译为“鹿寨”。这里环境幽静,林木茂盛,曾是鹿类动物的乐园。藏语全称为“夏宗珠代”,意为“夏宗修行处”,是历史上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僧人静修的出名静地。它与海南洲兴海县的赛宗寺、乐都区的普拉央宗寺、尖扎县的南宗寺,在安多地区同称为“安多四宗”。为藏传佛教界的名刹寺院。

  上拱北 又名“卧牛山拱北”,位于巴藏沟乡上马家村清泉水库北山顶,座北朝南,整个建筑由照壁、前院、后院组成。后院内建有面阔三间的硬山顶祭殿房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下拱北 又名“凤凰川拱北”,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问。位于上马家村北,此建筑前院已毁,后院保存完整。上拱北与下拱北整个建筑规模壮观,建造精美,布局严谨,砖雕、木雕构件尤多。

  达赖故居 位于石灰窑乡红崖村,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地。达赖故居一院四面房屋,均为木结构建筑,门窗、板壁和梁上装饰着雕楼精细的图案,古色古香,素雅大方。北面两层主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高大宏伟,气宇轩昂。1985年国家拨款维修,表明国家欢迎达赖回归的态度。

风景名胜

  夏群寺森林公园 省级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平安县西南部脑山地区,拉脊山脉北麓,109国道1924㎞向南25公里处,距西宁机场30公里。距青海省西宁市55公里。是集森林与寺院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峡群寺森林公园总面积3558公顷。1996年2月,经青海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包括峡群林场辖区、著名的佛教胜地——夏宗寺。峡群林场是平安县唯一的天然次生林林区,林向整齐,具有成片的天然云杉、山杨纯林,少量的云桦混交林及人工青杨林。绿意盎然的白杨、零星点缀的红花、青青的草地及涓涓细流,清新自然。各种乔木高大挺拔,林地清新湿润,散发着芬芳。紫色的高山杜鹃、黄色的金露梅、白色的银露梅、叶形倚丽的茶瘭子、果红似火的天山花楸等灌木镶嵌于林间,构成了旅游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区内有众多珍禽异兽,如狍鹿、猞猁、獐子、野狐、野兔、野鸡、梅花鹿等;野生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如蕨菜、蘑菇、鹿蕨菜、石花菜等;药用植物有大黄、黄芪、党生、秦艽等。旅游区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气候凉爽,是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的深山仙境。景区内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办“六月六”花儿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