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塔塔

2017年4月25日 (二) 13:26燕赵组07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康塔塔(cantata),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原意指声乐说唱的乐曲。后演变成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各乐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1620年意大利作曲家A.格兰迪在其独唱用的《康塔塔与咏叹调》中,首先运用此名称呼他所作的文艺复兴时期单音音乐一脉相承的独唱曲。17世纪40年代起,在格兰迪的基础上迅速形成了独唱康塔塔的体裁,成为由于朗诵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构成的4个乐章的叙事性世俗独唱套曲,由哈普西科德或再加一件弦乐器伴奏。后来这一体裁从抒情性的独唱曲逐渐演变为接近于小型室内歌剧或相当于歌剧中一场的规模,并从室内类型向合唱类型过渡。德国的J.S.巴赫的大量世俗康塔塔和教堂康塔塔,对康塔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康塔塔与中国的大合唱体裁特点十分相近,因而一度被误译为大合唱。

最后修改于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