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养浩(1270~1329年),字希孟,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元朝知名的散曲家,官吏。幼年嗜读,昼夜不倦,青年时期便以学识广博闻名。按察使得知,推荐他任东平(故治即今山东东平县)学正。约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前后,他上京时,将自己的文章送给中书平章政事不忽木。不忽木看后,赏识他的才学,便辟为礼部令史,推荐入御史台为掾。后来选授堂邑县(故治在今山东聊城堂邑镇)尹。

  武宗时,曾任监察御史。仁宗时,历任秘书少监、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公元1320年,英宗即皇帝位,命他参议中书省事。次年元宵节时,英宗要在宫中大摆灯山玩赏,张养浩上疏左丞相拜住,力劝皇帝不要贪图玩乐,应该提倡节俭,居安思危。他在奏疏中说:“今灯山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注:见中华书局标点本《元史》第4091页)

  文宗天历二年(1329),陕西关中地遭大旱,百姓饥饿不堪。朝廷特命张养浩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他受命后即刻起程,途中遇到饥民即以私财赈济。经过华山时,登山入庙祈神求雨,到京兆官署后,仍去社坛祈祷。巧遇天降大雨,旱象解除,田禾复生,关中百姓感激他的爱民之心。

  由于旱灾,当时关中米价上涨,1斗13缗。百姓上市买米,米商见钱钞上的文印不清,拒绝不收。百姓拿到官府银库去兑换,贪官恶吏乘机敲诈,折半付给。张养浩检查银库中兑换过的作废钱钞,发现可以使用的就有1000多万缗,他当即命令在这些钱钞的背面加盖印记,批准使用。同时,又制10贯、5贯的面钞发给饥民使用,命米商验证印记卖米。这样即解救了百姓的困难,又制止了贪官从中作弊。张养浩一方面动员富户献粮救灾,一方面上疏请朝廷发布献粮补(买)官的命令。

  为救济灾民,张养浩到任后四个月不曾回家居住,昼夜住在官署。白天出外督察赈济之事,夜间祈祷“上苍”。因劳累过度,患病不愈,卒于官衙。终年60岁。当时关中百姓闻张养浩去世,纷纷哀悼。至顺二年(1331),朝廷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

  张养浩一生勤奋习文,是元代有名的散曲作家。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对人民所受的压迫剥削怀有一定的同情感,这在他的作品中有突出的反映。如他写的《潼关怀古》诗,以潼关景色起笔以怀古落笔,揭示了封建地主阶级压迫下劳动人民深受剥削的悲惨命运。文笔饱含激情,发人深思。另一首长诗《哀流民操》,对丧失土地沦为“流民”的遭遇作了如实的描写:“哀哉流民!为鬼作鬼,为人非人。哀哉流民!男子无祖袍,妇女无完裙。哀哉流民!剥树食其皮,掘草得其根。哀哉流民!昼夜绝烟火,夜宿依星辰。哀哉流民!朝不敢保夕,暮不敢保晨。哀哉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哀哉流民!一女易斗粟,一儿钱数文。”(注:引自《元诗选》)诗中充满着劳动人民的血泪之声,生动描述了流离失所的农民的悲惨状况,深刻反映了元朝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其思想性、艺术性都是很高的。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