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祜(约785—约852年),唐朝诗人。字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作清河(今属河北)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曾漫游各地,晚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遂隐居以终。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亦有所讽谏。又以宫词著名。有《张承吉文集》。《全唐诗》编其诗二卷,收录其诗作366首。(《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

生平简介

  张祜(hù)(约785—约852年),唐朝诗人。字承吉,贝州清河(今河北邢台市清河县)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遂隐居以终。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亦有所讽谏。又以宫词著名。有《张承吉文集》。《全唐诗》编其诗二卷,收录其诗作367首。(《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

  张祜为人清高,称自己为处士。颇有诗才,他的知心朋友都是当时的杰出人物。然而可他却不习科举文章。在元和长庆年间,张祜深受令狐楚器重,令狐楚任天平军节度使时,亲自起草奏章荐举张祜,把张祜的三百首诗献给朝廷。令狐楚的奏章大意说:“凡作五言诗,应包含六艺。如今人多文笔放诞。诗坛没有宗师。张祜多年流落江湖,很久以来精于诗赋。他钻研深入用心良苦,搜求意象功力很深,受到同辈诗人推崇,诗赋风格罕有人比。谨此请人抄写其诗作,到光顺门进献,乞望皇上交给中书省、门下省办理。”张祜到京城,正值元稹号称心机深陷难测,在朝廷里权势很大,皇上于是把元稹召来,问他张祜的诗写得好不好。元稹说:“张祜的诗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会像他那么写。若奖赏他太过分,恐怕会影响陛下的风俗教化。”皇上听了点点头。就这样,张祜寂寞归乡。张祜于是寓居淮南。

  当时杜牧当度支使,待张祜十分优厚,杜牧有一首诗赠给张祜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张祜作诗常反复吟诵,雕琢字句,妻子儿女每次叫他他都不应,说:“我正要口里生花,难道还顾得上你们吗?”

  张祜生性喜爱山水,游览了许多有名的佛寺,例如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苏州的灵岩寺、楞伽寺,常州的惠山寺、善权寺、润州的甘露寺、招隐寺,所到之处往往题诗作赋。张祜曾谒见淮南节度使李绅相公,张祜自称为“钓鳌客”。李绅觉得不同寻常,就问:“你钓鳌用什么做鱼竿?”张祜说:“用彩虹。”“用什么做鱼钩?”回答说:“用弯曲的新月。”又问:“用什么做鱼饵?”回答说:“用短李相公做鱼饵。”李绅觉得张祜气势雄壮,就赠给他很多礼物让他走了。张祜当初经过广陵,写诗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年间,他果然死在丹阳隐居之地,据说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张祜能以处士身份终其一生,他美好的名声不靠钟鼎而传扬,却能高视阔步于那个时代,至今为人称道。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