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彭州市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彭州老钟楼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濛阳镇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镇——中法桥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镇——白鹿法式风情街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丹景山风景区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大唐牡丹园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

彭州市汉语拼音:Péngzhōu Shì;英文:Pengzhou City),中国四川省辖县级市,成都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40′~104°10′、北纬30°54′~31°26′。北以龙门山脊岭为界,与汶川县茂县接壤;南隔青白江与新都相望;东邻什邡广汉市;西连都江堰市郫都区。 面积1421.43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彭州市辖4个街道、9个镇。 截至2023年,彭州市常住人口78.08万人,城镇化率56.59%。

境内山、丘、坝俱全,雨量充沛,年降水量967毫米,年均气温15.8℃。属人民渠自流灌溉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蒙阳河、小石河、青白江、蒲阳河、人民渠等及其支流呈扇状分布全境。青(白江)灌(都江堰)铁路、彭(州)白(水河)铁路(窄轨)、成(都)白(水河)公路纵横市境。土特产有敖平香花醋、彭州黄鸡、彭州柚、九尺板鸭、军屯锅魁、草袋编织、三邑泡菜等。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口寺塔、正觉寺塔;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居院白塔、龙兴寺舍利宝塔、磁峰窑址、三昧水摩崖造像。

牡丹为彭州市的市花。彭州种植牡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初始种植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以“野趣之美”和“花大盈尺”的富贵之姿闻名于世。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写道:“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每到牡丹花季,彭州市都要举办天彭牡丹花会,已累计举办39届。

  • 邮编:611930 代码:510182 区号:028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彭州市辖4个街道、9个镇:天彭街道、隆丰街道、濛阳街道、致和街道、龙门山镇、丽春镇、九尺镇、通济镇、丹景山镇、敖平镇、桂花镇、白鹿镇、葛仙山镇。彭州市人民政府驻天彭街道金彭东路81号。

历史

  秦始置县,曾名繁、九陇、濛阳县。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分益州九陇、导江、唐昌、濛阳四县置彭州,因天彭阙为名。一说为古彭国地。或言县西北有门山,因两山相对如阙而名天彭门,县因取名。明洪武十年(1377)降彭州始名彭县,清初并入新繁县,后复彭县。1993年设市。

  1996年,彭州市面积1419.6平方千米,人口约75.9万人。辖16镇12乡:天彭镇、大宝镇、磁峰镇、通济镇、新兴镇、桂花镇、丽春镇、楠杨镇、敖平镇、军乐镇、九陇镇、隆丰镇、九尺镇、濛阳镇、三界镇、三邑镇、小渔洞乡、白鹿乡、庆兴乡、北君平乡、万年乡、红岩乡、西郊乡、太清乡、致和乡、利安乡、升平乡、竹瓦乡。市政府驻天彭镇。

  1999年,彭州市辖16个镇、12个乡:天彭镇、通济镇、九陇镇、隆丰镇、敖平镇、磁峰镇、桂花镇、楠杨镇、军乐镇、三界镇、大宝镇、新兴镇、丽春镇、九尺镇、濛阳镇、三邑镇、白鹿乡、庆兴乡、万年乡、红岩乡、利安乡、西郊乡、致和乡、太清乡、升平乡、竹瓦乡、小渔洞乡、北君平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彭州市常住总人口770749人,其中:天彭镇81468人,大宝镇14066人,新兴镇15842人,丽春镇31175人,九尺镇30305人,蒙阳镇25939人,通济镇30810人,九陇镇34865人,隆丰镇45348人,敖平镇29462人,磁峰镇20381人,桂花镇28947人,楠杨镇21531人,军乐镇26865人,三界镇32803人,三邑镇18613人,小渔洞乡16406人,白鹿乡10197人,庆兴乡17923人,北君平乡19530人,万年乡14735人,红岩乡16355人,利安乡27717人,西郊乡32725人,太清乡24741人,致和乡47253人,升平乡30884人,竹瓦乡23863人。

  2003年11月21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3]28号)批复同意:蒙阳镇政府驻地由蒙阳镇北街20号迁至外南蒙江路,天彭镇政府驻地由北大街中段迁至东郊村杨叉路。11月21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3]29号)批复同意九陇镇更名为丹景山镇。2004年2月23日,省政府(川府函[2004]39号)批复同意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天彭镇政府街迁至天彭镇金彭东路8号。

  2004年9月8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39号)批复同意撤销西郊、利安、北君平、庆兴、竹瓦、三邑、太清、楠杨8个镇。将原西郊、利安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天彭镇;天彭镇政府驻东胡路。将原北君平、庆兴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丽春镇;丽春镇政府驻花街子。将原竹瓦、三邑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濛阳镇;濛阳镇政府驻濛阳新城。将原太清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致和镇;致和镇政府驻北京堂。将原楠杨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葛仙山镇;葛仙山镇政府驻万年场。

  2004年末,彭州市总面积141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48人/平方千米。辖天彭、隆丰、敖平、九尺、濛阳、新兴、通济、丽春、磁峰、桂花、军乐、三界、升平、红岩、致和、白鹿、龙门山、丹景山、小鱼洞、葛仙山20个镇,54个社区、435个行政村。

  2006年1月6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6]6号)批复同意将丹景山镇万安村划归隆丰镇管辖。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彭州市常住总人口762887人,其中:天彭镇177179人,龙门山镇10883人,新兴镇18623人,丽春镇66141人,九尺镇26970人,蒙阳镇65771人,通济镇25638人,丹景山镇28313人,隆丰镇41524人,敖平镇26633人,磁峰镇14316人,桂花镇26928人,军乐镇27738人,三界镇30395人,小渔洞镇12029人,红岩镇15124人,升平镇29135人,白鹿镇8465人,葛仙山镇31449人,致和镇79633人。

  2015年,撤销天彭镇,设立天彭街道,街道办事处驻东湖大街399号(川府民政[2015]8号,成府函[2015]50号)。

地理

  彭州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距成都市区36公里。地跨东经103°40′~104°10′、北纬30°54′~31°26′。全市幅员面积1421平方公里,居成都市区(市)县第1位。其中,山地面积664平方公里、占46.7%,丘陵面积334平方公里、占23.5%,平原面积423平方公里、占29.8%。人口80.6万(据彭州市2014年统计年鉴),市治天彭镇。

  彭州市境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地的过渡地带,北部龙门山脉为天然屏障,南部接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报1265米。北以龙门山脊岭为界,与汶川、茂县接壤;南隔青白江与新都相望;东邻什邡、广汉市;西联都江堰、郫县。

  彭州市境域轮廓从北向南呈斜长形,北部往西偏狭窄,南部往东斜较宽。境域至东点为濛阳镇与广汉市南兴镇交界的麻石桥,西至点是龙门山镇内彭州市与都江堰市、汶川县三交界处的光光山主峰,南至点是濛阳镇千佛村境的清白江河道中心线,北至点是龙门山镇内彭州市与什邡市、茂县三交界处的太子峰,南北跨度58.1公里,东西跨度46.9公里。

地质地貌

  彭州市地形比较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长、东西窄,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冲积平原。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丘陵约占11%,平原约占39%。彭州水资源丰富,彭州境内河川纵横,有大小河流39条。分属沱江、岷江两个水系。关口以北山区和市境东南部边界地区属沱江流域,市境以南和南部边界地区属岷江流域。属沱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湔江及其支流,属岷江流域的有蒲阳河—青白江。全市还有常年蓄水的塘、库、堰水面163.47公顷。彭州境内“龙门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山地度假区”是成都市重点旅游门户。

  彭州境内地质构造经历了长期、复杂、多阶段的发育过程,从元古代(6-10亿年)、古生代(2.8-4亿年)、中生代(0.67-2.3亿年)到新生代(1万-1000万年)的地层,多有出露,且有岩浆分布。境内地貌从白水河至关口之间,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地区,有一系列大大小小拔地而起的山峰,如尖峰顶、天台山、白鹿顶、葛仙山等数十座,称为“飞来峰群”,是青藏大冰盖冰流的搬运和堆积作用而产生,现称为“巨型冰川漂砾”,为世界所罕见,已列为“世界级遗产”保护。由花岗岩、石灰石岩组成的突兀山峰或“冰川漂砾”都峻峭挺拔而秀丽多姿,溶洞清泉隐约其间,集山景、林景、水景、气景为一体,无不显出壮、险、奇、幽之特色。

水系河流

  彭州市有大小河流90条,分属沱江、岷江水系。丹景山镇以北山区和市境东南部的大片面积属沱江流域,市境西南和南部边界地区属岷江流域。属沱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湔江及其分支流的白水河、白鹿河、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和濛阳河等;属岷江流域的有蒲阳河等。

  湔江,古称湔水、濛水、玉村河,是沱江上游的三大支流之一,也是一条在彭州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广、流程最长、影响最大的自然河流,其流域面积为2057平方公里。它的主源在龙门山镇北部红龙池和乾龙池,全长128公里,在彭州市境内长约90公里。建国后,湔江等自然河流得到了积极治理。1953年春正式动工兴修了大型水利灌溉渠——人民渠。人民渠,原名“官渠堰”,渠首在丽春镇,由蒲阳河引水,灌溉成都、德阳、绵阳、遂宁四市480多万亩耕地,且灌面在不断发展中。彭州市境内干渠长39.7公里,流经丽春、天彭、军乐、敖平、葛仙山、红岩六镇,灌溉面积达31万多亩。

  蒲阳河,是彭州市灌溉、输水和排洪的主要河流之一,也是人民渠的输水干渠,全长107公里。蒲阳河道既引都江堰的岷江水,又集彭州、都江堰市属沱江流域的区间水,故属于“双生水源”河道。

气候

  彭州市地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北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高温期与多雨期同季。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为干旱、暴雨、秋绵雨、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受纬度和地形地势影响,彭州市境内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日照逐渐递减,无霜期逐渐缩短,降水量逐渐增多,平坝、丘陵、低山区、高山区的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5.9℃,最热的7月月均气温为25.1℃,最冷的1月月均气温为5.3℃。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67毫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夏季降水的强度大,秋季绵雨多。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0小时。2014年我市气温略偏高,1-12月平均气温较30年平均偏高0.8℃;年降水量为1078.2毫米,较历年年降雨量偏多24.3%。2月上旬有一次较强的寒潮天气过程,有一般性冬干和严重春旱发生。

特产

  • 彭县黄鸡,是驰名全国的地方良种,属川西平原黄鸡类群的代表型鸡种,因产于彭县(现彭州市)而得名,已列入国家家禽地方品种志。彭县黄鸡体型浑圆,体格中等大小。单冠红色,极少数豆冠。耳叶红色。虹彩橙黄色。喙肉色或浅褐色。皮肤、胫肉色或白色,少数黑色,极少数有胫羽。公鸡体大雄壮,头昂尾翘,眼大有神,冠大直立,两脚开阔,站立稳健。除主翼羽有部分思羽或羽片半边黑色、镰羽黑色或黑羽兼有黄羽、斑羽外,全身羽毛黄红色,梳羽、蓑羽大部分为红色、富光泽,故群众称为大红公鸡。母鸡羽毛黄色分深黄、浅黄和麻黄三种。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美食:军屯锅魁
  • 军屯锅魁,又称“酥锅魁”,又名“酥油千层饼”,是四川成都彭州(原彭县)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做工考究,独具风格,以香、酥、脆、细嫩化渣而名扬川西。如今,“酥锅魁”还发展了鲜肉锅魁、椒盐锅魁、化丝盐锅魁等十多个品种。
  • 九尺板鸭,产于彭州市九尺镇,彭州市九尺历来就有养鸭子的习惯,1986年九尺镇被四川省誉为“板鸭之乡”,早在明朝,九尺板鸭已颇有名气,是当地待客宴宾的必备菜式。九尺板鸭分为卤鸭和风吹鸭两种系列,其中卤鸭为熟食,风吹鸭为生食。全部采用九尺独特的地下泉水养殖的川鸭系列,以土麻鸭为原料。
  • 敖平香花醋,原名“福寿醋”。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同治时期初享盛名,据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敖平香花醋配料独特,制作精细,口味纯正,酸味柔和,醇香浓郁,回甜味鲜,冷凉热烹,营养丰富,久存不生花,不变味,并有防治感冒、肠道传染病、帮助消化、医皮炎的功能。
  • 彭州大蒜,具有色鲜嫩脆、香甜可口、蒜味浓纯、粗细适度等特点。蒜籽个大质优,便于贮运,行销省内外,特别是独蒜甚至远销东南亚诸国。彭州种植大蒜历史悠久。西汉时,大蒜由新疆引入内地,彭州就开始少量种植清光绪《彭县志》载:“蒜苔产万家庵(今隆丰镇境内)”,此时彭州大蒜已经得到较大发展,成为传统大宗农田经济作物之一。彭州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很适合大蒜生长。主要种植乡镇有隆丰、九陇、楠杨、西郊、利安、军乐、天彭、致和、太清、丽春等i0余个乡镇,其中尤以“蒜苔之乡”隆丰镇种植面积最大,达两万亩左右,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一半。
  • 彭州川芎,具有根茎大、产量高、品质优等待点,主要分布在敖平、致和、天彭、军乐、楠杨等乡镇,其中以敖平镇种植最多,1989年曾达到过10179亩的高峰,成为远近闻名的“川芎之乡”。彭州川芎在明代即有种植,但多年来一直依赖崇州、都江堰等地提供苓种,使川芎种植受到很大的限制,制约了彭州川芎的发展,60年“彭县药物种植场”培育苓种成功,并将通济、白鹿、大宝等地区逐渐发展成为苓种基地,保证苓种供应,这才结束了彭州川芎依靠外地提供苓种的历史;与此同时,又专门从都江堰聘请了川芎技术员,指导川芎生产,提高栽培技术,积极推行川芎田间种小麦、蒜苗等耕作方式,使川芎单产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文化、旅游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阳平观
  • 阳平观,位于新兴镇光辉村,始建于东汉未年,属中国道教二十四治之首,1994年,由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倡导恢复的阳平观已初见规模,特别是近年来由香港飞雁洞主持刘松飞出资5000多万元,新建的八卦亭,气势磅礴、金碧辉煌,被王勃誉为“蓬莱仙居、香城宝地”,同时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 龙兴寺,位於天彭镇城关北门囗,始建於东晋咸康三年(33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志公禅师扩建寺院,武则天天授二年(619年)更名“大云寺”。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诏号“龙兴寺”。唐武宗会昌五(845年)废寺为闲地,次年三月武宗驾崩宣宗继位,大中二年(848年)预知禅师重建龙兴寺。龙兴寺历来高僧辈出,素有“七佛胜地”之美称,享誉西蜀。东晋时印度佛图澄禅师、梁朝志公国师、唐代悟达国师、道因禅师、五代预知禅师、宋代圆悟国师、明代智中一天国师等都会在寺内驻锡。唐、宋、元、明、清以来,龙天护佑,香火兴旺,久盛不衰。时到1949年国内解放战争後期,川、康两省高级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将军在龙兴寺藏经楼集会,宣布和平起义并通电全国,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大血战。在此期间,龙兴寺僧众搞好後勤服务、提供食宿28天,促成了起义圆满成功。龙兴寺在金国寺院中首先作出爱国爱教的表率,所以该寺不仅在四川宗教界享有盛名,而且也是著名的革命纪念胜地。至本世纪40年代,龙兴寺占地八十多亩,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正殿四重、配殿多座,四周红墙环护,寺後假山巍峨,古木参天。该寺布局规整合理,风格古朴,走廊连接,精美典雅。龙兴寺常住僧众一百多人,是川西平地上一座规范的十方丛林,也是开期传戒的大寺。寺内藏有清末缅甸国王赠送的玉佛,印度国王赠送的舍利子、《贝页经》,日本国增送的大藏经(这些珍贵文物现存市文管所内)。
  • 三圣寺,位于桂花镇丰乐场口1500m处的蒲阳河畔,三国奇才张松及兄张裔即出生于此。寺里同时供奉刘备、关羽、张飞、配祀张松,所以“三圣”包含着“桃园结义”三雄。该寺原为三国奇才张松府宅。其后族人将府邸献给佛门,并改宅为寺,后经多次改建、扩建、逐渐完善。该寺现被列为三国寻踪之重要景点。三圣寺原占地200余亩,有佛像63尊。该寺现仅留下一重殿堂:即三圣殿,此殿高约两丈有余,三间中堂、堂口高悬“羲昭千古”匾额,为清光绪皇帝御题。字迹浑厚、雄健苍劲。殿内供奉西方三圣。其余殿堂均毁。现存林园占地约30余亩,园内古木参天,均属古柏、银杏、楠木、樟木之类,整座林园树干挺拔、叶茂枝繁。5.12地震之后,三圣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现正在积极重建中,部分寺院已经修缮,现已初具规模。
  • 青龙寺,位于彭州市丽春镇塔子山,距彭州市17公里。寺庙因塔子山象一条从龙门山逃出而来的青龙得名。青龙寺宋代为妙寂院,明代为青塔寺。青龙寺傍有一座斜塔,叫青龙寺斜塔,相传斜塔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代。宋代禅学大师圆悟国师就出家于妙寂院。圆悟国师系彭州人,著名的成都昭觉寺主持,著有“碧岩集”百卷,对日、韩佛学影响巨大。
  • 云居院塔,位于葛仙山镇大曲村7组曲尺山中,建于北宋景祐年间(公元1033年),距今已976年。此塔为密檐式十三级实心方塔,塔身高20.38米,塔座为须弥座,原四周有风铃156只,现仅存5只。原塔顶有“金凤”四只,造型逼真,跃跃欲飞。1952年土改时被云居院刘和尚盗取一只到彭县铧炉街鉴定,此后不知去向。1998年又被人盗窃一只下来,2009年元月已由村上交市博物馆保存,现塔顶仅存两只。名为“金凤”,实为铸铁构铸,但它的文物价值是不能与金钱相提并论的。云居院塔塔座左侧竖有一石碑,立于清代道光十三年(1874),大部分碑文字迹模糊,但此塔建于“景祐年间”的字样却清晰可辨(按景祐为北宋仁宗赵祯年号,1034-1038)。石碑两侧楹联为“秀岭青山培曲尺,巍峨古塔护云居”。云居院塔与天彭镇龙兴寺塔是姊妹塔,雄壮挺拔,保存完好。但2008年“5·12”特大地震造成该塔塔身倾斜,塔脚右角部分青砖垮塌,塔顶许多砖块、石料散落在地。据台湾文物专家测试,该塔受损严重,如不及时抢救,随时将有倒塌的危险。目前,国家、省、市文物专家正在制订方案,全力进行抢救,准备尽早将其修复如旧。此塔1996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正觉寺塔,位于红岩镇红塔村,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砖砌,南向,正方形,13级,高27.54米。正觉寺塔外檐檐口甚厚,内有3层塔室,装饰仿木圆柱,以斗拱承托,作覆斗状藻井。塔基为砖砌须弥座,边长10.4米。内置砖梯4层旋转而上,每层作穹窿顶。正觉寺塔目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国古塔名典》收录。
  • 四川尼众佛学院,创建于1984年,位于致和镇五里社区,是经国务院颁发[1983]60号文批准的唯一一所高级尼众佛学院。
  •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区内“飞来峰”集中分布在彭州市境内。“飞来峰”为地质术语,意即外来岩块,最早于19世纪 80年代发现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我国地质学家于上世纪 20年代末首次在彭州发现“飞来峰”,经众多中外地质学家研究确认,并录入地质教科书中。配套地质景观在彭州市境内主要与“飞来峰”相伴出现的溶蚀洼地、溶洞及石林等地质景观,其景观优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对于地质科研和大众旅游都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自然景观有原始森林、溪流、瀑布、云海、日出、佛光、湖泊、杜鹃花山等,珍稀动物有国宝大熊猫、小熊猫、牛羚、金丝猴及珍稀珙桐、水杉、银杏三大植物活化石。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太阳湾风景区
  • 太阳湾风景区,位于彭州市龙门山镇,海拔高度1100–4200米。景区植被保护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奇特的天象奇观和厚重的古蜀文化而成为自然观光胜地。风景区分为低山区、中山区和高山区三个部分,融大熊猫栖息地观光、珍惜动植物观赏、高山和峡谷风光为一体。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葛仙山
  • 葛仙山,位于彭州市东北葛仙山镇,距彭州市城区约23公里,地处龙门山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整个葛仙山地区是一巨大逆掩断层推来的飞来峰,面积达13.4平方公里(包括白鹿镇塘坝子),位于北纬31度08分,东经103度57度,主峰海拔高程为1112米。葛仙山众峰耸立,远望宛如莲花,故又称莲花山。几十座孤峰皆是峰顶尖形,象刀劈一般,峰上长满松柏,雄伟挺拔。葛仙山正临成都平原西北边缘,站在奇峰上,可俯瞰平原全貌。葛仙山和丹景山均为旧时道教炼丹药作坊的著名胜地。葛仙山是张道陵所设二十四中葛馈山的治所所在地,葛仙山在此飞天成仙,南北朝时,又有道士蒲高远,复于此白日飞升,梁武帝赐名“上清观”,故又称上清山,唐时,剑南节度便韦皋“复新观宇”,从此葛仙山形成宫观建筑群,计有灵祖殿、玉皇观、三清殿、老君殿、东岳殿、茅庵等数十座,1978年因失火,宫观焚毁殆尽,现道教人士又重建葛仙殿、三清殿、娘娘殿、茅庵等,当地有“三月三朝葛仙山”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三(王母圣诞,又是旧时蚕市,还传为葛永馈诛毛狗精之日),宫观道士斋醮庆祝,朝山信众达数万人。葛仙山主要以溶洞和银杏出名。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蟠龙谷
  • 蟠龙谷,位于小鱼洞镇,是四川白水河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15平方公里,在约3公里的范围内有30处瀑布相连,形成罕见的瀑布群奇观,高度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且式样各异。在密林深处,还分布着众多的冰洞,洞口凉气逼人,洞内有大量的结冰,且总年不化,甚为奇特。此地气候宜人,空气含氧量非常高,在原始森林中还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里可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的足迹,还有几人才能围住将濒临灭绝的世界珍惜植物连香树,更有40里杜鹃长廊,及其他说不出名字的野花,恍如一个世外桃源。这有成片生长的珙桐树,猴群、野猪、野牛、岩羊、金鸡、娃娃鸡、松鼠等野生保护动物,云海、日出等等,此地已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注意。
  • 大唐牡丹园,坐落于隆丰镇彭白公路旁,与天彭牡丹胜地丹景山相距仅数里之遥,距彭州市城区约7公里。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相传为当地富商周仁兴所建,原名“仁兴苑”,后唐玄宗御赐名为“大唐牡丹园”。今之大唐牡丹园是有周氏后人周仲君先生于2009年在旧址上恢复重建。大唐牡丹园的亭园建筑风格以仿唐建筑为基调,古朴典雅,气势宏伟。楼台亭阁、湖山水榭、飞瀑流泉、奇花异草错落有致。收集培育了国内外的精品牡丹及太空牡丹,品种达200余个。
  • 中华蝴蝶生态城,坐落于彭州市隆丰镇(隆丰镇至丹景山镇左边),向世界范围内提供蝴蝶放飞、标本制作、青少年科普教育及生物科技、生态农业等项目服务。形成了以蝴蝶为主体的产业链;同时基地收集了国内外6000余种珍贵蝴蝶标本,供教学、观赏展览之用。
  • 致和镇太平古玩街,具有明显镇域特色经济,是彭州结合灾后重建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文化名牌“太平古巷”。
  • 尹昌衡故居,坐落于川彭州市升平镇昌衡村。2001年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这里曾经建成过另外一个尹昌衡故居,当时占地0.8亩,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如今旧的故居已推倒,重建的新故居总占地面积36亩,主要包括尹昌衡纪念馆、共和文化广场、辛亥园林、纪念群雕,总投资约800多万元人民币。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故居扩建还特别打造了紫园诗文碑廊。该碑廊共有49块石碑,全部是尹昌衡的诗和文章的精品摘录,重点突出尹昌衡身上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