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茹河石峡谷风景区—茹河瀑布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皇甫谧文化广场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乔家渠民俗风情园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茹河石峡谷风景区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白马庙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无量山石窟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璎珞宝塔

  彭阳县汉语拼音:Péng Yáng Xiàn;英文:Pengyang),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端、六盘山东北端。介于东经106°32'-106°58'之间,北纬35°4l'-36°17'。1983年由原固原县分设建县。西连宁夏原州区,东、南、北分别环临甘肃省镇原县平凉市环县。总面积2529平方千米。辖3个镇、9个乡。截止2013年底,彭阳县户籍总人口26.65万人。

  彭阳历史悠久,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自秦迄明,曾先后置郡、州、县,是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故里,革命老区。彭阳小园子有宁夏农村最早的地下党支部;1935年红军长征过境彭阳,毛泽东夜宿小岔沟、乔家渠;1949年解放宁夏的第一仗在境内任山河打响。

  彭阳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海拔1248—2418米。区域性气候差异明显,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350—550毫米,年平均气温7.4—8.5℃,日照时数2311.2小时,无霜期140—170天。自然灾害相对频繁,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扶贫重点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35.05亿吨,远景储量达140亿吨以上,石油含油面积59.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5000多万吨,石灰岩、砖瓦粘土、磺砂岩等地质储量可观,含锶型矿泉水日出水量2790立方米。盛产小麦、玉米、胡麻、荞麦、豆类等农作物,素有“粮仓油盆”之称。为“中国辣椒之乡”。

  邮编:756500 代码:640425 区号:0954

行政区划

  彭阳县辖3个镇、9个乡:白阳镇、王洼镇、古城镇、新集乡、城阳乡、红河乡、冯庄乡、小岔乡、孟塬乡、罗洼乡、交岔乡、草庙乡。县人民政府驻白阳镇。

历史

先秦时期

  远古时代(约前3万年):考古发现,境内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岭儿、刘河遗址及其层位的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都说明远在3万年前,原始人类就在境内繁衍生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先民已大量从事畜牧和农业生产。

  三皇五帝时代(约前2000年):境内曾是伏羲、女娲等人文始祖活动过的地方。《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西至崆峒,登鸡头”。此为中原部族首领莅临周边境域、并最早见于正史记载的相关资料。

  夏朝时期(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 禹铸“九鼎”分天下为九州,彭阳境属雍州,世居戎狄部落。《史记�周本纪》以周祖后稷的后裔不窋失官,奔戎狄间(今泾河流域),其孙公刘迁豳(今甘肃宁县境)开荒定居,阳晋川(今红河川)属其活动范围。戎狄民族感念公刘之德,相传在阳晋川曾建有公刘墓冢和百泉寺。

  商朝时期(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 彭阳境内居鬼方、羌方等族落。据《周易》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高宗妻妇好统兵攻羌方。《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历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周易》又记,殷商后期,“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说明当地人口增加,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十分强大。

  西周(约前1027~前771) 《史记�周本纪》裴驷集解引《汲冢纪年》载:“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据此推算西周建立应在公元前1027年。据《汉书》记载:“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戎族的最大一支——昆戎(即犬戎)就生活在彭阳及附近地区。西周时称固原一带为大原之域,至周穆王时,戎狄不贡,发兵西征犬戎,俘五王,迁戎于大原。周夷王时,命虢公率六师伐大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周宣王五年(前823)猃狁攻周到泾水北岸,尹吉甫反攻到大原,有兮甲盘铭文记其事。《史记�周本纪》载:“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大原。”就是在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在当地调查民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进行人口普查的地区。

  春秋(前770~前476) 《史记�匈奴列传》载:周平王末年“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彭阳境内属义渠戎居住范围。当时地处关中的秦国,自“平王东迁,以岐西地赐秦后,秦地愈大,秦乘势励精图治。”霸西戎,兼并弱小诸侯,仅秦穆公三十年(前623),用由余计攻戎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居住于彭阳境内的义渠戎遂归附秦国。

  战国(前475~前222) 此时的义渠戎经与秦国的臣属关系,得到休养生息,势力渐强,筑城郭以自守。秦厉共公三十三年(前444),秦攻义渠,并俘获义渠戎王。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攻义渠,取郁郅(今甘肃庆阳),更元十一年(前314)再攻义渠,得二十五城,灭乌氏戎,置乌氏县(今泾源县境),此后秦惠文王欲伐楚,曾投文诅楚于朝那湫(今彭阳古城镇境内)。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宣太后诱杀义渠戎王,秦灭义渠国,于其地设北地郡,以今彭阳境内的朝那邑为中心置朝那县(今古城镇),县境长城遗迹即为朝那县北缘。

秦汉时期

  (前221~前207) 秦灭六国后,废分封诸侯之制,分全国为36郡,朝那县属北地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始皇巡视北地、陇西途经朝那。始皇三十三年(前215)使将军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疆域北扩,朝那县相对处于内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乌氏倮畜牧,及重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十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于列臣朝请。”据文献中零散史料印证,今县境新集乡剡堡(焉氏塞)和城阳乡吴堡(乌氏堡)均与乌氏倮有关。

  西汉(前206~24) 西汉初,地方建置仍沿袭郡县制,郡有郡守、都尉等职,朝那县为北地郡都尉的分治所。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冬,匈奴老上单于14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郡都尉,虏掠月余而去。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治高平(今原州区),上隶凉州刺史部,领高平、朝那、乌氏等21县。元鼎五年(前112),武帝“湫渊祠朝那”,史学家司马迁随驾记胜,汉武帝在位曾先后6次北巡安定,往经朝那。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变更大部分地名和官名,然朝那县依旧。

  东汉(25~220) 全国设十二刺史部(州)和一个司隶州,朝那县仍属凉州安定郡。汉安帝永初五年(111),由于北方羌族起义,下诏安定等三郡内徙,乌氏、泾阳、朝那等属县及汉族百姓随安定郡迁至美阳(今陕西武功县境)。顺帝永建四年(129),诏内迁三郡还旧土,“使谒者郭璜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驿。”并省泾阳入朝那县,县域范围扩至平凉西北。永和六年(141)东西羌会合,势力大盛,又徙安定郡于扶风(今陕西新平县境)。献帝初平元年(190),因分安定、扶风两郡置新平郡,朝那县随郡迁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220~265) 曹魏恢复《禹贡》九州建置,朝那县属雍州安定郡(治临泾)。此时因高平县(今原州区)处在曹魏政权和羌胡的分界线上,废高平县入朝那县。安定郡的管辖区域也大为缩减,只有高平以南的朝那等6县。

  晋及十六国(265~420) 晋分全国“凡十九州,郡国一百七十三”,朝那县仍属雍州安定郡。西晋时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南迁移,当地除原有汉、氐、羌族以外,还有匈奴、鲜卑、休屠、白狄、黄石等族,史书所称的“平凉杂胡”就是指朝那县境内的各少数民族。东晋十六国时,朝那县境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五个少数民族政权。前赵时,朝那县属雍州安定郡和后置的陇东郡(治泾阳,今平凉安定国镇境),并在高平(今原州区)置朔州牧。后赵沿袭前赵建置。前秦苻坚永兴二年(358)在原朝那县境阳晋川置平凉郡,郡治在今新集乡境,以当地居住的休屠族首领金熙为第一任太守。后秦时,平凉郡属北雍州“岭北五郡”之一。赫连夏时不置郡县,唯以城为主。县境平凉城(今新集乡境)属梁州。夏胜光元年(428),赫连定即位于平凉城,作临时国都近三年时间。胜光二年(429)于“姚秦时之黄石固(今红河乡境)置长城护军”。

  南北朝(420~580) 北魏、西魏、北周先后统辖今县境。北魏太武帝于神□三年(430)率军亲征平凉城(今新集乡境),城陷,夏帝赫连定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平凉城归魏。神□四年(431),魏迁县境平凉郡治于阴槃(今甘肃平凉市东)。延和三年(434)魏杀县境休屠族首领金崖,休屠族人立金崖从弟金当川为首领,起兵反魏。太延二年(436),魏置高平镇(今原州区),辖县境战国秦长城以北地区,长城以南属泾州陇东郡朝那县。正光五年(524)改高平镇置原州,辖高平、长城二郡。长城郡领黄石、白池二县,郡治驻黄石县,即赫连夏置长城护军故址---黄石固(今红河乡友联村古城址)。黄石县为原朝那县辖境,白池县(县治待考)为原高平镇辖境,仍以今县境长城为界,朝那县废。西魏初沿北魏建置,废帝二年(553)改黄石县为长城县。北周时置原州总管府,领平高(今原州区)、长城二郡。武帝建德元年(572)在阳晋川平凉城(今新集乡境)置平凉县,属长城郡,白池县废。

隋唐五代时期

  (581~618) 隋初改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文帝开皇二年(582),整顿州县,罢长城郡,长城、平凉二县直属原州。炀帝大业二年(606)改长城县为百泉县。大业三年(607)省并州县,废州复郡,改原州为平凉郡(今原州区),今县境范围分属平凉郡的平凉县、百泉县和安定郡(治甘肃泾川北)的湫谷县(治甘肃镇原县)。湫谷县只辖今县境的一小部分(约为孟塬、冯庄、小岔等地)。

  (618~907) 唐初分全国为十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改为十五道,地方建置为州、县两级。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隋平凉郡为原州(今原州区),属关内道,辖今县境平凉、百泉二县。武德八年(625)百泉县城由阳晋川(红河乡境)迁至茹河川(今县城附近)。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在百泉县设置了兵部直辖的彭阳折冲都尉府。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将原置于阳晋川(今新集乡境)的平凉县治移至泾河南的古塞城(今平凉安国镇境)。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入大震关,陷原州,县境百泉县大部分地方陷于吐蕃。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收复关陇,原州归治平高(今原州区),百泉县复。唐未黄巢起义后,吐蕃又乘机入寇,百泉县再陷吐蕃被废弃。

  五代(907~960) 五代时彭阳境内大部一直被吐蕃占据,只有今县境东北一小部分区域(也就是隋时湫谷县的辖境范围)属北方各割据政权。即先后属岐(李茂贞的割据政权)、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辖地。

宋元时期

  北宋(960~1127):宋初因高平、百泉、平凉“三县落蕃”,县境仍只有原五代各政权的辖境范围属北宋秦凤路原州(治今甘肃镇原县)。直到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才收复故原州失地。至道三年(997)设镇戎军(今原州区),与原州同属秦凤路,庆历元年分置泾原路后,又同属泾原路。镇戎军辖今县境一县二寨,即彭阳县(今县城)、东山寨(今古城镇)、乾兴寨(今王洼镇梁壕古城址),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改彭阳县为彭阳城。原州辖今县境三寨,即靖安寨(今小岔乡耳城)、平安寨(今城阳乡转湾)、绥宁寨(今孟塬乡苏喇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部署边防,将泾原路扩编为十一将,其中第四将驻绥宁寨,第六将驻彭阳城。

  金(1115~1234):金初沿袭辽制,尽升军为州,或升城、堡、寨、镇为县。升镇戎军为镇戎州,隶凤翔路,辖今县境东山县(宋东山寨升)领彭阳、乾兴二堡。原州改属庆原路,仍辖今县境三寨(靖安、绥宁、平安寨)。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蒙古成吉思汗破德顺州(今隆德县境),避署于六盘山,县境属蒙古政权管辖范围。

  元(1271~1368):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省并州县,撤销县境东山县建置,直属镇原州(今甘肃镇原县)。至元九年(1272)封皇子忙哥刺为安西王,设立王相府于开成(今原州区开城镇),徙民屯耕。至元十年(1273),在开成府设开成路,于金东山县旧址置广安县(今古城镇),至元十五年(1278)升广安县为广安州。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降开成路为开成州。

明清及民国时期

  (1368~1644)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又降开成州为开成县,撤销广安州并于开成县,隶属陕西布政司关西道平凉府。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开成县为固原州,并移治原州故址(今原州区),县境属固原州辖地。明代彭阳县境曾为官营畜牧业基地,设灵武监(后改清平监)驻今彭阳县城,领清平、万安(今环县车道乡境)二苑,隶属陕西苑马寺。

  (1644~1911) 清初建置基本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构分省、道、府、县四级。康熙四年(1665),固原州上隶的平凉府改属甘肃行省,固原州辖今县境东昌里,永丰里,清平里和万安里。同治十二年(1873),固原州升为甘肃省直隶州,辖县境兴上里、兴下里、东昌里、永丰里及清平监和万安监。

  中华民国(1912~1949) 民国初年,改固原直隶州为固原县,属甘肃省泾源道,县以下建置基本沿袭清制。民国十八年(1929)实行区村制,县境属固原县东区、万安区和南区一部分。民国二十三年(1934),实行乡镇保甲制,县境有城阳、草庙、万安三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县境设王洼镇、城阳乡、万安乡、张化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重设区制,县境属第二区和第三区。1936年红一军团第四师解放固原北部地区,组建中共固北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辖今县境草庙、二龙山两个统战区。同年红二十九军一部驻三岔(今属镇原),建立中共固原县工委,辖县境安家川乡苏维埃政府和麻子沟圈等八个乡级人民抗日救国会。1937年改固原工委为固原县委,辖县境麻子沟圈,草庙、二龙山三个区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8月,彭阳全境解放,仍为固原县管辖范围。后历经区、乡等建置更换,于1963年在县境设立彭阳、王洼两区,辖14个人民公社,基本奠定今县境范围。

  1983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划固原县东部彭阳、王洼两区成立彭阳县。

  1985年1月,划草庙乡的何沟、米塬、刘塬、牛湾、王岔5个村新设刘塬乡;3月划彭阳乡的崾岘、李岔、庞阳洼、中庄、丰台5个村和草庙乡玉洼村、城阳乡白岔村新设崾岘乡。同年12月增设白阳、王洼2镇。析王洼乡北洼、路寨、李寨3个行政村归王洼镇管辖。同时,将罗洼乡原60个村民小组合并为31个;城阳乡将原125个村民小组合并为103个。

  1986年6月,将彭阳乡的彭阳、海巴2个村合并更名为姚河村,以所属刘沟、赵洼、郑沟、姚河、岭儿、河对面、小河口7个村民小组,归白阳镇管辖。同时,将原彭阳村的斩刀山、刘河、杨树峁3个村民小组,分别划入彭阳乡的南山、任湾、余沟3个村管辖;将冯庄乡雅石沟村窑庄村民小组的石堡梁划归王洼乡王洼村管辖;包山、南梁2个村民小组,分别划归草庙乡的崾岘、包山2个村管辖;石岔乡由李洼村分设李岔村。李岔村辖李岔、前台、墩底、庙峁4个村民小组;李洼政村辖李洼、驮水沟、唐川、王堡、阳洼5个村民小组。

  1988年9月,在境外中宁县大战场设立马家梁乡,辖白岗、七敦、马家梁、彭建、沙沟5个行政村。

  1993年6月,为设立宝中铁路彭阳火车站,固原行政公署决定将固原县开成乡五里山村划归彭阳县古城乡管辖。

  1997年5月,根据区人民政府的批复,撤消古城乡,设置古城镇,撤乡设镇后,其行政区划不变。

  2000年1月,彭阳县移民吊庄马家梁乡整体移交中宁县管辖。

  2002年3月,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白阳镇郑河街社区。全县为19个乡镇156个行政村831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

  2003年8月,区划调整后,全县辖9乡3镇156个行政村831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

  2014年,自治区政府(宁政函[2014]98号)批复同意彭阳县撤销红河乡,设立红河镇。

地理

  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介于东经106°32'-106°58'之间,北纬35°4l'-36°17'。西连宁夏固原,东、南、北环临甘肃的镇原、平凉、环县等市县。国土面积为252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3万亩。

地形

  彭阳县境内分为北部黄土丘陵区、中部河谷残塬区和西南部土石质山区三个自然类型区,海拔1248-2418米。

气候

  彭阳县年平均气温7.4-8.5℃,无霜期140-170天,降水量350-550mm,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

  截止2013年,彭阳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30亿吨,远景储量达140亿吨以上,仅次于宁东煤矿,有王洼、草庙两个储煤区,原煤年生产能力330万吨;已探明含油面积59.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396万吨,累计部署井场80个,打油井171口,日产原油420吨,累计产原油34.5万吨。石灰岩、砖瓦粘土、磺砂岩等地质储量可观,富含锶、钙、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日涌量2790吨。

旅游

  茹河石峡谷风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地处城阳乡杨坪村,这里河谷愈狭,水流愈急,峡底崎岖,乱石林立。一条高约12米、宽约40多米的白练,在阳光下不时飞射出一簇簇晶莹的水珠,或一束束白色的烟气,空气新鲜,闹中取静,是人们休憩游乐的好去处。

  乔家渠民俗风情园 自治区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彭阳县东部城阳乡长城村乔家渠乔生魁旧宅,也称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率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经青石嘴战斗后进入彭阳境内,8日傍晚夜宿乔家渠乔生魁家,这是红军长征途经彭阳时毛泽东的第二处宿营地。2010年,彭阳县政府在宿营地旧址征地,打造乔家渠民俗风情园,园内布设毛泽东长征居室、革命史料室、老物件陈列室、民间艺术品展室等,将其建成集乡村民俗与红色经典为一体的风情园。

  皇甫谧文化广场 位于“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故里古城镇西北角。该工程是彭阳县委、政府为追念先贤、彰显彭阳历史文化魅力而新建的一处大型历史文化建筑。

  无量山石窟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古城镇田庄村,开凿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石窟坐南面北,分两窟,相距200米。是宁夏南部保存最完整,且确有纪年的北宋石窟寺。

  璎珞宝塔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彭阳县城东北60公里的冯庄乡小湾村。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塔通高15米,平面呈八角形,为七层楼阁式砖塔。宝塔前临深涧,背倚高山。奇山宝塔,相互映衬,夏日阳光下,远眺处在苍翠山峦中的宝塔熠熠生辉,是宁夏南部山区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古塔,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

  小岔沟毛泽东红军长征宿营地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石嘴)彭(阳)公路北侧的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沟村。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经过青石嘴战斗后进入彭阳,当晚毛泽东就住在小岔沟张有仁家旧宅。这是毛泽东一生中住过的第一孔窑洞。

  白马庙 位于城阳乡长城塬,相传是后人为纪念秦太子扶苏抚边恤民的功德而建。庙院内苍松翠柏,娇柳古槐,与古长城、古墓冢、白马台等交相辉映。

  五峰山 位于城阳乡韩寨村,因五峰紧密排列,如刀削成,状如手掌。山上灌木密布,蓊郁青苍,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寺庙至今香火繁盛,寺庙旁古柏参天,苍松蔽日。

  任山河烈士陵园 位于古城镇任河村。1955年为纪念任山河战役中壮烈牺牲的364名解放军指战员而修建。纪念碑立于任山河烈士陵园大门正中,碑高6米,坐北向南,呈四角形柱状;碑身正面阴刻时任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德志将军题写的"烈士纪念碑",背面阴刻整个战斗过程。陵园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