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韵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戏曲音韵汉语拼音:xiqu yinyun;英语:Chinese opera, syllabic rhyme of),中国戏曲曲词念白的字音的声、韵、调的总称。诗词一样,也是一种韵文,作为韵文,其最显著的文化特征就在于注重字音中声、韵、调的搭配。而对于综合性艺术的戏曲来说,音韵对戏曲的创作与演唱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剧作家来说,要根据汉字所具有的不同声、韵、调来填词作曲,对于演唱者来说,要按照唱词一定的声、韵、调来确定旋律,咬字读音,所谓字正才能腔圆。因此,曲韵也是戏曲音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影响曲调的旋律、节奏的因素之一。

  曲虽是继诗、词之后兴起,但其音韵有异。诗韵一般沿用“平水韵”,分为106个韵部,词韵较诗韵自由,也基本沿用诗韵。而曲初兴时皆是依当地的自然之音为音韵。由于中国的语音有南北之分,而最早使用南曲北曲南戏北曲杂剧分别形成于南北两地,因此,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便出现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曲韵韵系。

  南戏最初产生并流行于东南沿海的苏南、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因此,南曲曲韵也就明显带有这一地区的语音特征。一是有入声韵。虽然在宋元以前的古籍中就有入声字,但在宋元时期以中原音为代表的北方语音中,已无入声,而在南方乡音中,仍保留着入声字。因此,以南方乡音为基础的南曲曲韵中也有入声韵。二是多合韵通押现象。其中先天、寒山与桓欢相混,支思、齐微与鱼模不分,真文与庚青相合,歌戈、家麻与车遮常混淆不分。

  北曲产生并流行于北方,其曲韵是以北方语音为基础的,而当时的北方语音已具有通行语的性质,能通行各地,广泛使用。如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谓当时“上自缙绅讲论治道,及国语翻译,国学教授言语;下至讼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木天禁语》也谓“马御史云: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方偏气之语,不相通晓,互相憎恶。惟中原汉音,四方可以通行。四方之人,皆喜于习说。盖中原天地之中,得气之正,声音散布各能相入,是以诗中宜用中原之韵”。以这种“四方可以通行”的中原音作为语音基础的北曲曲韵,也同样具有通行语的性质。因此,北曲早期虽也无韵书可依,但北曲作家们都能“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周德清《中原音韵·序》)。元泰定元年(1324),周德清根据北曲的实际用韵,编成《中原音韵》,他按北方的实际语音,一是将平声分阴阳,二是无入声,将入声字派入平上去三声,三是保留闭口韵,闭口韵单列。全书分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19个韵部。这也是戏曲史上第一部曲韵韵书。

  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对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作了改造,将昆山腔原来以腔传字的演唱方法,改为用依字声行腔的方法来演唱。而依字声行腔,首先必须字音正,也就是要用一种标准的语音来纠正方言土音之讹。而且,继魏良辅对昆山腔改革后,戏曲家梁辰鱼又作《浣纱记》传奇,将当时尚停留在清唱阶段的新昆山腔搬上了戏曲舞台,进一步扩大了新昆山腔的影响,使新昆山腔成为曲坛“正音”,流行南北各地,新昆山腔的流行,在戏曲语言上向南曲作家与演员提出了全域性的要求,即作家所作的曲文与演员所念、唱的语音必须采用天下通行之语,为各地观众所能听得懂。对南曲的用韵,要加以规范,确立一个南北观众都能接受的曲韵体系。由于北曲所采用的中州韵,具有通行语的性质。这样的曲韵也正符合新昆山腔对曲韵的要求。因此,新昆山腔所唱的南曲与北曲皆以中州韵为标准音韵。但在实际演唱中,唱南曲时入声字仍从南音,唱作入声,明洪武八年(1375)乐风韶、宋濂王僎等人编撰的《洪武正韵》虽非曲韵专书,但因其中保留了南方语音中的入声,将入声字单列,故明清曲坛上有“北准《中原》,南尊《洪武》”之说。

  在明清时期,有许多戏曲音律家编撰了戏曲韵谱,多综合了南北语音的特征,合南北曲韵而成。如明范善溱的《中州全韵》,按《中原音韵》分列十九个韵部,对韵目字作了调整,以阴阳二字相配。除平声分阴阳外,去声也分阴阳。清王鵕中州音韵辑要》,全书分列二十一个韵部,即将“齐微”分为“机微”、“归回”两部。将“鱼模”分为“居鱼”、“苏模”两部,又平、去分阴阳,另注明南北字音的区别。清周昂《新订中州全韵》,全书分列二十二个韵部,较《中州音韵辑要》多“知如”韵,平、上、去三声声皆分阴阳。清沈乘麐的《韵学骊珠》也是综合了南北曲调,全书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其中平、上、去分列二十一个韵部,入声单列,分列八个韵部,并注明北音。平、去、分阴阳,上声分注阴上、阳上、阴阳通用三法。正因为《韵学骊珠》综合了南北曲韵,故直到今天,还被昆曲的创作以及演唱奉为音韵的规范。而这也正说明,经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在全国流行后,以新昆山腔作为唱腔的南曲与北曲其曲韵已逐渐趋于融合。

  另一方面,就在以新昆山腔作为唱腔的南北曲曲韵发生变异、趋于南北融合的同时,其他一些在民间流传的地方戏曲声腔仍保持着宋元以来“错用乡语”(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只沿土俗”(清李调元《雨村剧话》)的特色,即仍以乡音作为曲韵的语音基础,故其曲韵与宋元南戏的曲韵一样,多有合韵混押的情况。直到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花部诸腔戏的兴起,流传地域的扩大,有些流传地域广、具有全域性的地方戏曲,其曲韵便逐渐趋于相对的统一。其中皮黄和梆子系统的各剧种多采用十三辙,即中东、江阳、衣期、灰堆、姑苏、怀来、人辰、言前、苗条、梭波、发花、乜邪、由求13部。这是根据官语地区的实际语言,把中州韵的21部加以合并而成的。而一些流传范围小的地方戏曲,如粤剧潮剧越剧沪剧等的曲韵,则在十三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语音特征,作了调整与变通。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