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成华区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华公园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昭觉寺

  成华区汉语拼音:Chéng Huá Qū;英文:Chenghua District),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市辖区。位于成都市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53′-104°03′,北纬30°33′-30°41′。区界东接龙泉驿区十陵镇、洪河镇;南至府河河心与锦江区交界;西与凤凰山相望;北与金牛区天回乡连界。东与龙泉驿区交界,南与锦江区毗邻,西与金牛区、青羊区接壤,北与新都区相连。总面积110.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26平方千米。全区常住人口94.56万人(2016年)。全区辖14个街道。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2℃,年降水量947毫米。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府河、沙河、东风渠呈叶脉状分布。宝成、成渝、成昆、成达铁路和108国道过境,境内有成都火车东站,为成渝高速公路、川陕公路起点。名胜古迹有“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安卧在磨盘山麓的孟知祥陵墓以及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 邮编:610066 代码:510108 区号:028

行政区划

  全区辖14个街道:猛追湾街道、双桥子街道、建设路街道、府青路街道、二仙桥街道、跳蹬河街道、双水碾街道、万年场街道、桃蹊路街道、圣灯街道、保和街道、青龙街道、龙潭街道、白莲池街道。区政府驻猛追湾街道一环路东三段。

历史

  成华区由原东城区、金牛区的部分地区组成,因在历史上分属成都县和华阳县而得名。成华区地域在历史上分属原成都县、华阳县,也分属过成都市金牛区和东城区。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华区,于1991年1月1日起正式对外办公,以成都、华阳两地名的第一个字而定名为成华区。

  1996年,成华区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47.2万人。辖9街道4乡。区政府驻一环路东三段。

  2000年,成华区辖12个街道(望平、猛追湾、新鸿路、双林路、双桥子、建设路、府青路、二仙桥、跳蹬河、万年场、桃蹊路、站北路)、4个乡(保和、青龙、圣灯、龙潭)。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成华区常住总人口733274人,其中:望平街街道35696人,猛追湾街道37446人,双林街道39801人,双桥子街道40393人,建设路街道76866人,府青路街道66469人,二仙桥街道54361人,跳蹬河街道57443人,新鸿路街道19193人,站北路街道30825人,万年场街道28357人,桃蹊路街道21489人,圣灯乡30390人,保和乡47212人,青龙乡99696人,龙潭乡47637人。

  2004年5月27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15号)批复同意成华区撤销圣灯乡、保和乡、青龙乡、龙潭乡建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 2004年,成华区总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392人/平方千米。辖双桥子、猛追湾、跳蹬河、建设路、府青路、二仙桥、保和、龙潭、青龙、新鸿路、圣灯、万年场、桃蹊路、双水碾14个街道,共有83个社区、19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成华区常住总人口938785人,其中:猛追湾街道70107人,双桥子街道77541人,建设路街道63956人,府青路街道44834人,二仙桥街道57872人,跳蹬河街道37738人,新鸿路街道61668人,双水碾街道60352人,万年场街道76467人,桃蹊路街道89107人,圣灯街道16600人,保和街道50286人,青龙街道164479人,龙潭街道67778人。

  2014年12月31日,成都市政府(成府函[2014]136号)批复同意成华区设置白莲池街道,调整青龙街道管辖范围;撤销新鸿路街道,整体划入双桥子街道管辖。调整后:白莲池街道管辖范围面积约13.21平方公里,东以原青龙街道与龙潭街道、新都区边界线为界,西以成华区与金牛区边界线为界,南以成华区域内的北三环路三段、四段北侧路沿石为界,北以成华区与金牛区、新都区边界线为界,驻地为熊猫大道1248号;青龙街道管辖范围面积约8.80平方公里,东以原青龙街道与圣灯、龙潭街道边界线为界,西以昭觉寺南路东侧路沿石为界,南以原青龙街道与府青路、二仙桥街道边界线为界,北以北三环路四段北侧路沿石为界,驻地为致强路266号;双桥子街道管辖范围面积约为3.17平方公里,东以二环路东二段、三段东侧路沿石为界,西以一环路东二段、三段东侧路沿石为界,南以蜀都大道水碾河路段北侧路沿石为界,北以建设南一路、南二路、南三路北侧路沿石为界,驻地为双林中横路12号。

地理

  成华区位于川西平原,东与龙泉驿区交界,南与锦江区毗邻,西与青羊区相连,北与金牛区、新都区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53′~104°03′、北纬30°33′~30°44′之间,地处我国重要的科技文化和金融商贸中心、西南交通通信枢纽、四川省省会、内陆特大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区的东北部。全区幅员面积110.6平方公里,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城区。

地形地貌

  成华区地处轴状凹陷构造盆地——成都平原的东部,区内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地貌类型不多,主要由第四纪冲积平原、丘陵和台地组成,仅东北部偏高,属浅丘地带。位于青龙街道石岭社区的磨盘山海拔594米,属龙泉山脉延伸地域,是成华区及成都市城区的海拔最高点。成华区城市部分地貌特征总体属于平原型,涉农部分位于龙泉山边缘,地势以浅丘为主,坝区约占三分之一。

土壤

  成华区土壤肥沃,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黑色石灰土、黄棕壤、暗棕壤等多种土类,其中第四系黄色沉积物和白垩系上统沙泥岩风化物等发育形成的姜石黄泥水稻土、姜石黄泥土、紫色土为主要土类。全区土壤中广布黏性土层,土层深厚,土壤有机含量占50%以上,适宜各种作物生长。

气候

  成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常年平均气温16.2℃。全年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00~1300毫米,年内降雨分配不均,呈现春旱少雨,秋天降温快且多连绵雨,冬季干旱,温暖多雾的气候特征。日照偏少,年平均日照1228.3小时,太阳辐射量为90.94千卡/平方厘米,属全国低值区。全年无霜期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底,终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既能满足冬季耐寒作物的热量要求,又能满足喜温作物如水稻、玉米和辣椒、番茄、黄瓜等蔬菜及其他植物对热量的需求。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成华区水源属岷、沱江水系,地处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沙河、府河、东风渠纵横交错,水量充沛,区域内有众多溪沟,境内无径流站,地面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平原区径流深441mm,径流系数0.466,径流模数44.1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年径流深385mm,径流系数0.407,径流模数38.5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4712立方米。降雨时间分配不均,6~9月份径流量占全年的77.12%,故年地表水径流大部分作为河川径流排走。全区地下水天然存量丰富,年可开采水资源总量为4140万平方米,其中平原区可开采量为2750万平方米,台地区为1390万平方米。部分深度为200~300米的深井水质较好,生化指标均达饮用标准。天然补给总量为7943.8万立方米/年,其中河流渗入量5395.03万立方米/年,在浅层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中占主导地位,渠系渗入量为1050.28万立方米/年。

动植物资源

  成华区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动植物种类近10纲、百余科,其中鱼类有锦鲤、澎泽鲫等70多个品种,另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品种。种植业品种类型丰富,有蔬菜、果树、花卉等。林业属典型城市林业,天然植被茂盛,栽培植物上千种,有不少挂牌的古树名木,如红豆树、香樟、银杏、楠木、青枫、柏树、黄桷树等。

旅游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华公园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孟知祥墓

  成华区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全区共有20余个文物保护单位(点)被列为国家、省、市重点保护单位和游览胜地。闻名中外的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占地1500余亩,是开展大熊猫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基地;全国第四、西部第一高塔——四川广播电视塔高339米,可尽览成都的市容美景;始建于唐代的昭觉寺被誉为“川西第一禅林”;馆藏6万余件自然珍品的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马门溪龙、沱江龙、四川龙等恐龙化石是举世闻名的珍宝;沙河上古老的“三洞桥”是清代建筑作品,新绿水碾、科技秀苑、沙河客家和再现工业文明的麻石烟云等沙河八景是现代园林的结晶;14平方公里的北郊风景林地被誉为都市“绿肺”。

  • 昭觉寺,位于成都市二环路外动物园背后的青龙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四川重点佛教寺院,也是我国重点的佛教活动场所,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昭觉寺自唐创建(贞观年,公元627---649年)以来,高僧辈出,但该寺院却不幸毁于明末战乱之中,在清朝康熙年间由破山和尚重建,并修筑石堰7.5公里,成为当今之宏伟规模。其主要建筑有: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先觉堂、圆觉堂、御书楼、观音阁、涅槃堂、藏经楼和圆悟禅师墓园等,是西南地区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寺院之一。
  • 成华公园,占地150亩,在成都游乐园基础上整合改建。目前,成华公园以“城市中的田野,都市中的绿肺”为主题,整个园区以银杏、水杉等大型树木为主,在保留原有绿化的同时,新增绿色植物,力求创造自然的现代生态景观。成为一个全开放的城市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
  • 成都动物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与川西名寺昭觉寺隔墙相望,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动物园,省级文明单位和成都市优质服务最佳单位,曾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十佳动物园”称号,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荣誉称号。成都动物园园内绿树成荫、湖光潋滟、鸟语花香、风景诱人。30余组各种造型新颖别致的动物馆舍散落于17.342公顷的绿树、翠竹、花丛之中。始建于1953年,在1976年迁到现址的成都动物园,共展出动物300余种3000多只。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全国十佳动物园之一。2014年接待游客 267.33 万人次。
  • 东郊记忆景区,座落于成都市东二环外侧,占地205亩,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是成都传媒集团投资近20亿元,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按照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理念改建而成的。2014年,东郊记忆景区持续以老东郊人文内涵再现为景区内容建设的工作抓手,从氛围营造、互动体验、老场景再现、城市记忆系列活动打造等方面开展景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旨在进一步丰富东郊记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内涵,夯实园区作为成都工业历史文化、城市时代精神为凝炼的城市名片地位。
  • 锦绣天府塔,位于猛追湾路94号,占地面积55亩,全面整合创意商业、影视文化的精髓,引领更多的国际、国内品牌和商家入驻,形成集餐饮、娱乐、消费购物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时尚消费综合体。该项目集影视制作放映、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文化艺术、商务办公为一体,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A、B、C三栋。其中,A、B栋为影视文化中心、创意商业区,C栋为四川广播电视集团产业核心、五星级酒店、商务办公区。2014年实现投资1.3亿元。
  • 龙潭水乡,位于成华区龙潭总部经济城核心区域,占地面积220亩,总投资约20亿元,是成都龙潭总部经济城最大的配套项目,也是成都中心城区唯一利用活水资源打造的特色街区。景区将成都亲水文化与江南水乡神韵有机结合,整体呈现清明上河图的文态景观,被省旅游局纳入重点旅游项目,是全省唯一的“四川省婚庆文化示范基地”、“四川特色餐饮基地”,正在申报全国首座“中国婚庆影视城”。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立于1987年,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北郊,距市中心1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0公里,占地面积200公顷,聚集了包括国家级专家、省市拔尖人才在内的中、高级研究人员46人,客座研究人员30人。其中教授12人(中科院院士1人,博导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人,中级研究人员27人,博士学位24人。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6项,市级科技成果32项,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基地建立以来共繁育大熊猫122胎179仔,成活现存数量138只,为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近年来,基地率先引入了“教育旅游”理念,摒弃了传统说教式和新兴猎奇式的旅游方式,坚持让游客“体验”、和游客“互动”,培养游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保意识,更好的为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服务。围绕这一理念,基地在景区软硬件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紧紧围绕“寓教于乐”进行了打造。作为国家、省、市窗口单位,基地先后接待了数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嘉宾。成功荣膺中国景区国际影响力20强以及2014四川旅游产业十大“最热门”景区。
  • 孟知祥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南麓,距北郊公墓西侧约0.5公里。长期以来,误传这是一座古代的砖瓦窑址。1970年冬,当地农民在改土中发现这是一座大墓。1971年春,由四川省博物馆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发掘,起初还以为是大型明墓,其后随着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及玉册残简的相继出土,始知为后蜀孟知祥夫妇合葬墓。1973年市文管处成立后进行维护管理。198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