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L.N.汉语拼音:Tuo'ersitɑi;拉丁文:Tolstoy, Lev Nikolayevich;1828- 09-09~1910-11-20),俄国作家。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远祖在彼得大帝时代身居要职,受封世袭伯爵。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托尔斯泰兄弟的监护人姑母亚·伊·奥斯坚–萨肯去世,改由住在喀山的二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全家迁往喀山。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入喀山大学东方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专业,次年转法律系。在学校期间对哲学和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尤喜J.-J.卢梭的学说,并对俄国的农奴制度表示不满;专业之外,博览文学书籍。1847年4月,退学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座庄园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此后,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1851年4月追随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高加索期间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他的小说艺术博大精深。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合情合理、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他的魅力不仅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无意识领域(甚至令人惊诧地使用后来所谓的“意识流”手法),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作品是现实主义表现的顶峰之一,在世界文学中产生巨大的影响。19世纪60年代起,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70~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法译本的出版赢得世界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的振兴作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罗曼·罗兰亨利希·曼托马斯·曼T.德莱塞萧伯纳J.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过他的熏陶,甚至一些现代主义小说家也从他那里汲取营养。在中国,1900年出现评介他的文字,1907年译介过他的“宗教小说”。1913、1917年先后有《复活》(易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易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文言译本。“五四”前后,他的作品被大量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他的重要作品大多翻译出版。1985年《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7卷)面世。 >>> 详见同义条目:L.N.托尔斯泰

最后修改于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