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广东省 > 珠海市 > 斗门区

  斗门区(汉语拼音:Dǒumén Qū;英语:Doumen),中国广东省珠海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角。东临中山市,南与本市金湾区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总面积806平方千米。辖5个镇。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1983年7月归属珠海市管辖,2001年4月撤县设区。是著名的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15.6万。

  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门到崖门之间。即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从赤鼻岛至白蕉七围交界线,东西之间最宽33.4公里。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为22.1。C,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农业以种植水稻、甘蔗和水产养殖为主,盛产荔枝、芒果、香蕉、龙眼、火龙果等南方佳果,拥有“鹤洲莲藕、香蕉”、“雷蛛青蟹”、“白藤湖西芹”“天天新玉米”、“乡意浓有机米”和“白蕉海鲈”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工业有电子、电器、轻纺、食品、建材、制糖等支柱产业。境内有海拔581米,被誉为“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享誉海内外的御温泉度假村和万盛乡村俱乐部;颇具旅游和历史研究价值的赵氏录猗祠、张世杰墓和斗门古街。

  斗门区毗邻港澳,紧靠珠海机场、珠海港、广珠轻轨,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江珠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广珠铁路和港珠澳大桥即将兴建,斗门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斗门港航线直达香港、澳门和沿海各地,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越。

  • 邮编:519100 代码:440403 区号:0756

行政区划

  斗门区现辖五个镇,即:井岸镇白蕉镇斗门镇乾务镇莲洲镇

人口与民俗

  斗门现有常住人口31万,有华侨和港澳同胞15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民族构成 斗门人口主要是汉族,此外还有瑶、壮、京、满、回、藏、黎、侗、功、土家族、傣、彝、畲、仫佬、朝、布依等16个少数民族。

  姓氏构成 全区121个行政村287个自然村有174个姓(不含城镇居民中的姓氏),其中人数最多的有姓有:黄、梁、陈、周、赵、邝、李、林、吴、张、何等

历史沿革

  宋朝以前,斗门一带称黄字围。宋朝绍兴二十二年(1152)黄杨山附近岛屿划归香山县管辖,仍称潮居乡。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香山县潮居乡改称黄梁都。大沙、马墩、上横属新会县潮居都。清朝绪六年(1880)黄梁都改称黄梁镇。清宣统二年(1910)改镇为区,按数字编列,称香山县为第八区。

  1925年,改称为中山县八区。

  1930年,改称为中山县黄梁区。

  1931年,区名按数字编列,称中山县第八区。上横、大沙、马墩称新会县第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3月,仍为中山县第八区。上横、大沙、马墩称新会县第九区。1958年11月,称中山县斗门大公社,为中山县7个大公社之一。横粉乡、大沙乡属新会县睦洲人民公社。

  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隶属广东省佛山地区。

  1983年7月,斗门县归属珠海经济特区,成为珠海唯一的市辖县。

  2001年4月,国务院批准斗门撤县建区,同年12月斗门区正式挂牌成立,称为珠海市斗门区。

  1965年设斗门县。因县治原名斗门镇,斗门镇东北枕黄杨山,西南面向新会梅阁海,地形如斗状,故名斗门。

  1983年由佛山地区划归珠海市。

  1997年,全县辖8镇,面积925.3平方千米,人口32.6万,外来流动人口3万,县政府驻井岸镇。

  2001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斗门县,设立珠海市斗门区和金湾区;斗门区辖原斗门县的井岸、白蕉、乾务、五山、斗门、上横、六乡、莲溪8个镇。

  2003年,白蕉镇、六乡镇合并为白蕉镇,五山镇、乾务镇合并为乾务镇,莲溪镇、上横镇合并为莲洲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斗门区辖5个镇(井岸、白蕉、乾务、斗门、莲洲)。

地理

  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门到崖门之间。即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从赤鼻岛至白蕉七围交界线,东西之间最宽33.4公里。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

水资源

  当地水资源 斗门区降雨在1100至3339毫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1998.8毫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201毫米,年径流总量为9.3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50。斗门区陆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2.1毫米,浅层地下水总量约为0.50亿立方米。

  客水资源 过境客水为769亿立方米。其中磨刀门水道523亿立方米,鸡啼门水道140亿立方米,虎跳门水道106亿立方米。综览主客水量:全区平均每年拥有淡水资源约为778.8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26.65万立方米。

气候

  斗门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滨临南海,夏半年受海洋季风影响强烈,而冬半年受大陆季风影响较弱。终年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夏长冬短,夏少酷热,冬少严寒,温度大,云量多,降雨丰沛,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境内地域间差异不大,全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太阳辐射 全区境内,每年夏至前后,太阳有两次经过天顶,夏至日白昼长达13.22小时;冬至日白昼短至10.40小时。斗门区属于太阳高度角比较大的地区,夏至87度,冬至45度,冬季的太阳辐射量也多。历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613.2兆焦/平方米,是省内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的区份之一。

  全区各月总辐射量以7月最多,为540.7兆焦/平方米月。2月最少,为246.4兆焦/平方米月。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以夏季(6至8月)较大,冬季(12至2月)较小,春秋季介于冬夏之间。各季总辐射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分别为:春季(3至5月)23%,夏季31%,秋季9至11月)26%,冬季20%。年辐射量年际变化不大,但从季节看,以冬春变化较大,夏秋较稳定。年际和月际变化与光照时数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与全区主要农作物生长期相适应,对增产有利。

  四季特点 斗门区冬夏气候差异不大,无明显冬季。因受大气环流影响,春夏秋冬四季仍是存在各季不同的特点。

  • 春季 春季期间气候特点是日照少,湿度大,阴雨雾多,天气逐渐回暖。初春有冷空气南侵,故常见"倒春寒"天气。常出现低温阴雨。四月上旬,暖湿气流发展,冷空气受制减速停滞,暖湿西南风增强,形成低空急流,易产生大雨、暴雨,雨量增多进入前汛期。五月中下旬,南海西南季风形成,雨量明显增加,进入前汛高峰期,频繁降雨天气,往往可持续到初夏。有些年份雨水偏少,发生春旱。
  • 夏季 初夏,天气逐渐炎热,盛夏,盛吹东南或偏南风。天气晴热,阳光充足,日出早,日落迟,日照时数为全年最多。最高气温上升到35°C左右。南海和西太平洋热带低压和台风出现,八、九月是鼎盛期,可带来丰沛雨量。
  • 秋季 干燥的冬季风逐渐取代暖湿夏季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西风急流季节性南移,低层夏季风南撤。随后,东北季风开始形成,全区出现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初秋,有时仍受南海西太平洋热带低压和台风影响,带来雨水。后随台风路线偏南,影响减少。11月以后,冷空气开始增强,气温逐渐下降,旱季开始。
  • 冬季 全区盛吹西北季风,常遇冷空气南下。随后,因冷空气南移出海和气团变性,气温又逐渐回升。这种准周期性的东北季风潮反复过程,是全区冬季气候的基本特征。冬末,南海暖空气逐渐加强,容易造成冷暖气流对峙,往往出现低温阴雨,或长阴雨天气,表现为前冬以干冷为主,后冬以湿冷为主的气候特征。

  日照 斗门区光能资源丰富,全区年内日照时数为1900小时左右,占可照时数的43%。年中以6至11月光照最为充足,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可在180小时以上,其中7月最多,月平均245.1小时。

  蒸发量 受日照长短、气温高低、空气湿燥,以及风向和风力强弱等因素制约,它与工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据黄金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31毫米,最大为941毫米(1967年),最小为1021毫米(1973年),一般为1300毫米。珠海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介于820至870毫米之间,平均为837.5毫米。斗门区与珠海市各区降雨和日照相近,空间差异不大,可作为斗门区陆面蒸发量参考数据。四季蒸发量差异显著,一般是夏秋季大过春季,其中春季若不是严重春旱,大都是低温阴雨天,日照少、空气温度大,蒸发量最小。

  湿度 全区的相对湿度与降雨量、季风等有关,细微地区分是由北至南递增。从总的来看,全区各镇场相差不大。从季节变化来看,雨季和旱季比较悬殊。1月份湿度在75%左右。4月份偏高气流活跃,充沛水汽,相对湿度多在85%以上,最大超过95%。10月份因受冬季风影响,空气中的水气减少,相对湿度下降到80%以下。据统计,全区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1.6%。

  气温 全区累计年平均气温和积温分布,区内各地差异不明显。中、北部年平均气温为21.6C至21.8℃。南部为21.9至22.0℃。全区年平均气温为21.8℃。全年积温中、北部为7875至8000℃,南部为8000℃至8072℃而地处黄杨山地的斗门镇最低,为7874.3℃。

  全区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均在28.2℃至28.4℃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3.2℃至14.0℃。累年各旬平均气温均在12℃以上,全区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农业指标温度:根据植物生理对气温的适应性,以日平均气温稳定>5℃,作为冬种作物及大多数树木恢复生长的温度指标;以>10℃,作为喜温作物生长的起始温度指标;以12℃、15℃、23℃分别作为水稻播种、移植和抽穗扬花的下限温度,并以其持续天数作为相应作物的安全生育期。区内各镇场的各级温度界限指标的初终日,与上表数字相差不超过5夫。

  极端气温:区内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在8℃以下,常年值为3℃至4℃。本区每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3℃以上,个别年份可达37至38℃以上,近80%年份在34至36℃之间。

  降水 斗门雨量充沛,变率很大。年平均降雨量为1998.8毫米,最大年3339毫米(1973年),最少年为1171毫米(1963年)。年降雨量基本是自北向南递增,六乡镇以南地区,是全区降雨量较丰富的地区,中部黄杨山四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为多雨中心,中心内以平沙农场最大,年降雨量为2250毫米以上。大于或等于0.1毫米的雨日150天左右,约占全年日数40%。北部上横、莲溪两镇为少雨区,也有1900毫米左右。主要农作物需水量,与降雨量比较,斗门区80%以上年份的降雨量超过作物需水量650毫米左右,30%的年份并可超过需水量1000毫米左右,只有个别年份明显亏缺。

物产

  珠海斗门,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水乡,水网纵横,更是盛产美味佳肴。

  斗门青蟹 是斗门的特色食品

  • 锯缘青蟹:简称青蟹,广东人又称膏蟹、肉蟹。由于它的头胸甲呈青色,前侧缘的9个侧缘齿呈锯齿状,锯缘蟹因此而得名。青蟹个体大、肉味鲜美,出肉率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斗门的青蟹早已享誉国内外。
  • 腌仔蟹:青蟹由幼蟹到成蟹,未交配时期的雌蟹为腌仔蟹。烹饪主要是原只清蒸和开边清蒸,其味道清甜。
  • 肉蟹:青蟹中的雄蟹,未交配的雄蟹身体较老。全身肌肉较发达,接近蜕壳期。可用原只或开边清蒸和羌芴炒的烹饪方法,其味道清蒸清甜,羌芴炒肉蟹清香可口。
  • 膏蟹:是青蟹的雌蟹交配受精后卵黄充满甲壳全熟,过一段时间开始产卵的蟹婆。原只或开边清蒸,其味道甘美有吃蛋黄的味道。
  • 黄油蟹:指膏蟹接近产卵,由于盐度偏低,水温不稳定,水质老化不清爽等外在环境不适宜产卵失败。此类蟹甚少,因此是蟹中的极品。原只或开边清蒸,其味道甘美清香。
  • 松壳蟹:指肉蟹在蜕壳间隔期后,又开始蜕壳,但蜕不成,变为一层“皮”一层“壳”。此类蟹也比较少,约1000公斤只能挑选10公斤左右,因此,价钱也比较高。原只或开边清蒸,其味道甘美清香有吃蛋黄的风味。
  • 水蟹:指肉蟹蜕壳后发育吸水膨涨一次,由软壳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硬壳前。可原只或开边清蒸,可煲水蟹汤。其味道清甜肉质爽口,煲汤可清热解毒。

   是海鲜食品中最有名的,本地常见的虾品种有以下几种:

  • 基围虾:所谓基围虾,泛指基围地带出产的虾只,是接近沿海范围的小河小涌,由渔民从河涌引进大量海水,而海水中早有麻虾的精子卵子在,就这样养在一起成长,便成基围虾。生长在河涌的泥底,身体稍呈黝黑色泽。
  • 海麻虾:从基围虾的解释所知,海里的麻虾和河涌里的围虾是属同一种类。只是麻虾生长在沙底的海中,身体呈红色。然而食味两者皆有优胜,都是新鲜白灼美味。
  • 竹节虾:亦称花虾、竹虾、斑节虾、日本对虾,和老虎虾同类。特征有细小锯齿位于其头上方向前突出的长刺,和两眼间刺状突出。有蓝色的横斑花纹,附肢黄色,尾部呈鲜黄带蓝。壳薄而硬,肉质厚实。
  • 濑尿虾:香港常见的濑尿虾是“口虾蛄”和“黑斑口虾蛄”,即简分为前者是经常吃到的硬壳那种,后者便是有斑马纹的软身那种。香港的大屿山附近的“分流角”一带,毗邻海湾、珠江口都有出产。但现时有很多都是由印尼或泰国空运到来,色泽略呈深黑,但生猛度当然稍逊本地货了。
  • 琵琶虾:市面上的琵琶虾种类颇多,常见的叫蝉虾,又名猪仔虾,香港人又称雷公虾,台湾叫虾蛄头。样子肥肥胖胖,很有趣。爪粗而短,暗红色泽,额角扁平呈五角形,甲壳硬而厚。肉质鲜味,多用以制沙律食用。
  • 对虾,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水产货源。珠海市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的时间。对虾的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式品种精美点心,也可以炮制各种名菜鲜肴。

  白藤水鸭 产于水鸭食料丰美的白藤湖,滋味清鲜,补而不燥,是一种很受顾客欢迎的野禽。

  乾务软骨鲮 产于乾务水库的蒲竹坑一带,形似普通鲮鱼,但鱼身光滑,胸部一凹痕,煮熟后其骨透明,乳白色,食之如粉丝,鱼肉鲜嫩美味。

  白蕉禾虫 是一种看起来有点怕人,吃起来美味异常的食物。斗门白蕉的六围、七围、八围,及鹤叶新围垦区的滩涂,潮田最多。每年有两个收获季节,在清明后的旧历初一、十五潮期收获,称“荔枝虫”,在旧历八月十五前后收获称“秋虫”。禾虫炒、炸、熏、蒸、生晒、腌制、煲汤均可,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

  黄金风鳝 也是斗门沿海江河的出产,尤以黄金附近河段产风鳝历史最长,数量最多,体肥肉嫩,畅销港澳、日本。炒食清脆香爽,焖食胶滑甘甜。

  另外,白藤粉藕,以肥硕、多粉、松化无渣驰名。横山粉葛出产地是斗门的上横,该地的粉葛特别多,以上横新埠一处所产最佳。松化、无渣,有清香味,其汤如奶水,闻名遐迩。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斗门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2014年2月19日公布)

黄杨七景传说

  “黄杨山屹立在斗门区的中部,山地面积广阔,山峰绵延起伏。登上主峰,可以尽览周围山川大江风景。山坡土地湿润肥沃,辟有百果乐园。非常适合游人登山旅游,而黄杨山七景至今也还有许多浪漫故事。”斗门镇副镇长吴光艺说。

  • 第一景:第一石门,在黄杨山的天池中部,步过百级石梯斤头,两岩对峙如门,天池水穿门而过,旁有“清乾隆乙巳重阳”几个小字,左侧石门铭刻着“第一石门”四个大字。
  • 第二景:赤脚仙踪。在黄杨山第一石门处,相传张果老、铁拐李等八仙云游四海,博览名山。一日,八仙游至黄杨山九峰,落在石门休息,韩湘子脱鞋休息。提脚一蹬,深留脚印,故称“赤脚仙踪”。
  • 第三景:无底深潭。第一石门数十丈处的深潭。相传八仙游玩黄杨九峰后,在石门洗浴后摇身,用力过猛碰穿天池。天池山水直冲而下成了深潭。用数丈长的绳系石测试深度,终不见底。
  • 第四景:“也”字山峰,位于井岸镇黄杨村后2公里处,山腰有宋末名将张世杰墓,山脚瀑布飞流直撞圆石。水池四面光洁若杯,杯下有天然浴池,横20多米,深3米,池水清澈见底,无沙无泥。
  • 第五景:半边宝葫芦。位于第一石门侧边,有一个形状似半边形状的石葫芦。,高约1米,宽0.8米,终年山溪流过,传说是仙人铁拐李在此休息时,将宝葫芦留在此地。因葫芦没有放好,葫芦倒下后,将其中的灵丹妙药流入黄杨山的河涌之中。因此,黄杨山附近的河鲜味美爽口。
  • 第六景:白水带。黄杨山第一石门之下有一条银白色的山泉水。从石壁高处奔泻下来,宛如白练,水花漫天飞舞,远远看去非常壮观。故此,人称之为“白水带”。
  • 第七景:龙搅凼。位于大赤坎东坑附近,黄杨山金台寺水力发电站附近。顺溪水向下,有一个小水池,长6米,宽4米,水较深。传说,有一条飞龙经常路过黄杨山,发现这里池水清澈见底,在此戏水洗浴。被周围村民称之为“龙搅凼”。

乾务“飘色”

  乾务的“飘色”历史悠久,是斗门区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明朝天启年间(1625年)乾务乡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从江西省仿铸“江西飘色”的要件色棍三枝带回家乡。三枝色棍分别交由乾东、乾西、乾北保管。逢年过节喜庆进行巡游表演。传统的演出是乾东表演“喜鹊练梅”;乾西表演“八仙闹东海”又称“蟛蟹过江”;乾北表演“白蛇传”又称“仕林祭塔”。这三台色不仅是乾卓越的民间艺术,也是斗门区民间艺术代表之一。解放前,每年孟春季节及极大的喜庆日子,都举行“汇色”巡演,三台色汇合一起游行助兴。

  这三台色代代相传,到了1950年“飘色”被束之高阁。1988年乾西老人乐园发动恢复“飘色”,政府支持、旅港澳乡亲捐助,该年国庆节里乾西的“八仙闹东海”重见世人。之后,乾北的“白蛇传”也恢复演出。从此每逢年节都有举行飘色活动。

  “飘色”表演主要是由色心、色床、色脚、色棍、色杠等组成。“飘色”多用两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孩作“色心”。以扮成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佛、道神像等。这“色心”比较讲究,一般选用体重在23千克以下,男孩女孩搭配,长相漂亮,有胆量的小童,以达到“飘”的效果。因此飘色形成了色彩艳丽、色心妖俏、讲究力学、色梗幼细,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内容储蓄、玲珑飘逸的地方特色。

  “飘色”的表演是一个走街窜巷的巡游表演,有彩车辆,飘色板,锣鼓柜等。巡游中人扮演成历史故事人物,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这就是“色”。这色的载体是什么,就叫什么“色”,若用一条经过精心锻造的钢枝,也就是“色梗”,支撑下面的“屏”和上面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称为“飘色”。如果在水上进行的,就称“水色”,如果用马乘载表演的,称“马色”,靠自己行走表演的,称“地色”。乾务飘色就是“地色”,但现在已加入了一些现代装备,在色板下安装上轮子,,用人推着走,节省人力。

  “飘色”是汇合了戏剧、杂技和装饰艺术的一项民间艺术,它集力学、美术、冶炼术和人物造型于一体,以游动队伍窜街过巷进行表演。“飘色”表演时,在空中飘动的人物的立足点只是踩着一根缨枪或剑尾上,在进行间手舞足蹈,极有神秘感,一板飘色往往像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精彩的特写镜头,每板飘色都蕴含着一个典故,数十板飘色,配以八音锣鼓、彩旗等,汇成长龙,可为壮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