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无题·其一

唐·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无题》二首中的第一首。

  第一首诗写抒情主人公深夜难眠,回忆起当时与情人偶遇的情景,以及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表现了主人公爱情失意的幽怨和相思无望的苦闷之情。第二首诗写抒情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和相思苦恋之情,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这组诗内涵丰富,措辞婉转,手法精妙,寓意深远。

  这组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冯浩将第一首诗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首诗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这首着重写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神女”一联,体现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际,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不论这组无题诗有无寄托,都可以当作爱情诗理解。

  这两首诗都采取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写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因此,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主人公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作者三十九岁,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幕府里做幕僚。这年春天,卢弘止病死。作者离开徐州,来到长安,向令狐绹陈情。这时,令狐绹官做同平章事,即已做到宰相。作者求令狐绹推荐自己进入翰林院。作者十七岁时,郓州(今山东东平县) 的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请他到幕府里做巡官,跟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交好。到作者二十五岁时,令狐绹把作者推荐给主考官高锴,作者就在这年考中进士。这年,令狐楚在兴元(今陕西汉中市)做山南西道节度使,作者又到令狐楚幕府里去。接着,令狐楚病死,作者护送令狐楚丧回长安。到二十六岁,泾州(今甘肃泾县)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聘作者到幕府里去。茂元爱作者才华,把女儿嫁给他。当时,朝廷上有李德裕、牛僧孺两派,令狐绹属牛派,王茂元属李派。作者到了王茂元幕府,作了茂元的女婿,遭到牛派人憎恶。令狐绹虽然跟作者是旧交,到这时也不肯推荐他进翰林院。这年(大中五年)七月,柳仲郢任东川节度使(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聘作者为节度书记。作者还是希望令狐綯推荐自己进入翰林院。作者当时住在令狐綯家里,写了这《无题二首》 给令狐綯,向他陈情。这是作者在去东川前写的两首诗。


逐句释义: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织有凤尾纹的香罗帐薄薄的几层,那青碧花纹的圆顶帐子,细线密缝直到夜深时。
  凤尾香罗:指织有彩凤图纹的芳香的罗帐。
  几重:几层。
  碧文圆顶: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碧文,指青碧花纹。顶,指帐顶。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那回和意中人偶然的相遇)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
  扇裁月魄羞难掩:指以团扇掩面。传为班婕妤作的《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月魄,月的不明亮部分,这里指月。
  车走雷声:车声如雷。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有写陈皇后于失宠幽居时望幸之情:“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那回别后)已是寂寥地长夜无眠直到残灯暗烬,可你依然是渺无音讯,又到了石榴花开的时节。
  曾是:已是。
  金烬暗:犹云烛残。烬,烛花。
  石榴红:石榴花开时节。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斑骓马儿啊只拴系在那垂杨岸上,几时才能够等到西南那边吹来的好风?
  斑骓(zhuī):毛色青白相杂的马。
  待:一作“任”。
  好风:也就是西南风。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写主人公深夜难眠,回忆起当时与情人偶遇的情景,以及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表现了主人公爱情失意的幽怨和相思无望的苦闷之情。内涵丰富,措辞婉转,手法精妙,寓意深远。

  此诗似写一位女子在怀思所爱,写她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及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也可以从男性的角度作拟女方的解释。这类诗本也很难“达诂”。


  首联“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表现的是她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


  颔联“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回忆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状,表达她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复杂心情。这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像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本联与起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统统省略了。


  颈联“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写别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尽,石榴花开,所思之人断无消息。表达了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和感伤之情。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这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金烬暗”,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自然精妙,不露痕迹。


  尾联“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写对对方的盼望。日夜思念的人或许相隔非远,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而深厚。看来女主人公似乎是单相思。虽然相思无望,然而追求却十分执着。正是这种纯情,这种痴情,赋予诗歌强烈的感染力。李商隐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这首诗所表露出来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


名家点评:

  清末黄侃《李义山诗偶评》:义山诸无题,以此二首为最得风人之旨。察其饷,纯托之于守礼而不佻之处子,与杜陵所谓空谷佳人,殆均不愧幽贞。时解者多以为有思而不得之词,失之甚矣。

  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商隐七方律,语虽秾丽而中多诡僻,如“狂飙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落口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曾是寂寥金烬后,断无消息石榴红”等句,最为诡僻。《冷斋夜话》云:“诗至义山为文章一厄”,是也。论诗有理障、事障,予窃谓此为意障耳。

  清代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何焯曰:腹连以香消花尽作对。

  清代胡以梅《唐诗贯珠》:此诗是遇合不谐,皆寓怨之微意。

  清代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此咏所思之人,可思而不可见也。

  清代屈复《玉谿生诗意》:详“车走”句,则一二乃车帷也,三言仅能睹面,四言未能交语也。五六夜深灯烬,消息难通,七八言安得好风吹汝来也。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6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1—约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际含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555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