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有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3月19日 (四) 07:42云贵组08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诗三百首·全译新注》、《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早寒有怀/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此诗首联起兴,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二联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尾联写欲归不得的郁积之情。全诗透露出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中间两联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显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孟浩然曾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729年)至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



逐句释义: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
  雁南度:大雁南飞。南:一作“初”。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襄(xiāng):一作“湘”,又作“江”。曲(qū):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曲,一作“上”。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山”。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乡泪:思乡的眼泪。
  客中:旅居他乡;在旅途中。
  孤帆:一张船帆,指孤单的船只。孤:一作“归”。
  天际:天边;眼睛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一作“天外”。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
  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
  漫漫:水广大的样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参考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

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颔联“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颈联“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尾联“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名家点评:

《王孟诗评》:读此四句,令人千万言自废(“我家”四句下)。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逸笔故饶爽韵,前四纯以神胜,是此家绝唱,诣不必逊他人人工也。二、四正乃悠然神往,后半弥作生态,结语紧接五、六,亦复隐承三、四。

《唐诗近体》:“早寒”起,“有怀”接,一气相承(“遥隔”句侧)。


逐句释义:



〖注〗①《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诗的首联借助了哪些意象写出了“早寒”特点?试具体分析。(5分)

2.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赏析。(6分)


1.诗人捕捉到落叶、大雁和北风三个最具代表性事物写出了“早寒”特点(3分),树叶飘落、鸿雁南飞的深秋景象突出了“早寒”,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寒冷氛围。(2分)

2.①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了思乡之情。“乡泪客中尽”,实写自己的思乡之情;“归帆天际看”作者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一实一虚,尽显思乡之情。(正面落笔和对面落笔相结合,作者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也从家乡亲人的角度写出了他们对自己的极度思念和迫切期盼。两种手法写出一点即可)

②尾联用典和烘托,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迷津欲有问”,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象,完全烘托出作者的迷茫心理。(“平海夕漫漫”答情景交融亦可。)(手法、情感、赏析各2分,如果赏析尾联必须答出两种手法,答出一种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