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昆山腔演出图(选自明崇祯刊本《荷花荡》插图)

  昆山腔汉语拼音:kunshɑnqiɑnɡ;英语:Kunshan tune),中国戏曲声腔元朝末年,南曲江苏昆山一带流传过程中,与当地民间音乐和语音结合,逐渐形成的戏曲声腔。

  据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元末诗人、音乐家顾坚“精于南词,善作古赋”,“善发南曲之奥”,推动了这一南曲新流派的发展。明朝初年,已有“昆山腔”之称。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昆山老人周寿谊时,曾经笑问:“闻昆山腔甚佳,尔亦能讴否?”(周玄《泾林续记》)顾坚与江南著名文士杨维桢顾阿瑛倪元镇等友善,他当时善于演唱的昆山腔还是小庭深院的清曲。

  约当明嘉靖、隆庆时,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得张野塘谢林泉等乐师的帮助,总结北曲的艺术成就,借鉴其结构谨严的长处,在昆山腔原有基础上,对宫调、板眼、平仄等加以考究,同时吸取海盐腔弋阳腔之长,加以革新创造。演唱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唱出“曲情理趣”,并丰富了音乐伴奏。如徐渭南词叙录》所述:“今昆山以笛、管、笙、琵按节而唱南曲者……亦吴俗敏妙之事。”改进后的昆山腔形成了委婉细腻、流丽悠远的风格,称为“水磨调”。当时也还只是清唱。“清唱,俗语谓之冷板凳。不比戏场借锣鼓之势,全要闲雅整肃,清俊温润。”(魏良辅《曲律》)随后,昆山梁辰鱼继承魏氏的成就,与郑思笠唐小虞等对昆山腔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改革。

  隆庆年间,梁辰鱼编写传奇《浣纱记》,用昆山腔演唱,三吴观众耳目为之一新。梨园子弟争相习唱,很快流行于舞台,足迹几遍南北。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