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朱熹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9行: 第19行:
 
</span><br>
 
</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 170%; color:green;">
 
<span style="font-size: 170%; color:gree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
<span style="color:red;">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span>
 
</span><br><br>
 
</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B8860B;">
 
<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B8860B;">
第25行: 第25行:
 
</span><br>
 
</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 170%; color:green;">
 
<span style="font-size: 170%; color:green;">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
<span style="color:red;">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span>
 
</span></center><br>
 
</span></cente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
 +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
 +
春日:春天;春季。
 +
 +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诗》,就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而根据作者生活年代可知这首诗所写的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一顶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宋孝宗以还,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终朱熹一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队,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风和日丽之日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br>
 +
  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此指晴日。<br>
 +
  寻芳:游春,踏青;游赏美景。<br>
 +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中部。<br>
 +
  滨:水边。<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到处都是万紫千红的春景。<br>
 +
  等闲:轻易,平常。<br>
 +
  识得:懂得,知道。<br>
 +
  东风面:借指春天。东风:春风。<br>
 +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br>
  
  

2019年12月4日 (三) 09:57的版本

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1-3年级)

春 日

宋·朱熹

shè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wàn zǐ qiān hóng zǒng shì chūn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诗题与背景: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春日:春天;春季。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诗》,就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而根据作者生活年代可知这首诗所写的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一顶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宋孝宗以还,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终朱熹一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队,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逐句释义: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风和日丽之日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此指晴日。
  寻芳:游春,踏青;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中部。
  滨:水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到处都是万紫千红的春景。
  等闲:轻易,平常。
  识得:懂得,知道。
  东风面:借指春天。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enter>


春日 (宋 朱熹) chūn rì

春日rì (宋sòng)(朱熹xī) 胜shèng日rì寻xún芳fāng泗sì水shuǐ滨bīn, 无wú边biān光guāng景jǐng一yì时shí新xīn。 等děng闲xián识shí得dé东dōng风fēng面miàn, 万wàn紫zǐ千qiān红hóng总zǒng是shì春chūn。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为习近平主席讲话所引用


【释义】 不经意间认识了东风的面目,原来是一派百花盛开的大好春光。

【出处】 宋•朱熹《春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讲话原文】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明年是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我相信,在博科娃总干事领导下,教科文组织一定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谱写新的篇章。——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巴黎)



逐句释义: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