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银杉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姚豆豉,产于广西昭平县黄姚镇

  昭平银杉茶汉语拼音:Zhaoping Yinshancha;英语:Zhaoping Silver fir Tea),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产于广西贺州昭平县。采用优质茶树的一芽一叶为原料。挖掘茗明、清炒茶秘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独特方法精制而成。该茶叶外形微扁、披毫隐绿,叶底绿亮、肥嫩露芽。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浓郁,滋味醇爽。2010年“昭平银杉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昭平银杉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我县昭平镇、文竹镇、仙回乡、走马乡、五将镇、马江镇、木格乡、黄姚镇、富罗镇、北陀镇、樟木林乡和凤凰乡12个乡镇128个村,东到凤凰乡营盘村,南到木格乡鹿坡村,西到仙回乡茅坪村,北到文竹镇七冲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0′-111°19′,北纬23°39′-24°24′,总面积8000公顷。

  昭平地处广西东部,宛如群山之中的一块天然璞玉,镶嵌在碧波荡漾、婀娜多姿的桂江中游,县域面积3273平方公里。昭平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美誉,境内森林覆盖率为84.2%,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峰高雾浓,甘泉四溢,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环境为昭平发展优质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昭平县也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茶叶重点发展区域,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低碳生态十强县等国家级名片。

  多年来,昭平县坚持以富民兴县为产业发展目标,秉承“绿色"、"生态"、“清淳”发展理念,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全力以赴建基地、抓质量、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推动了茶产业的迅猛发展。茶园建设稳步发展,茶叶品质扎实推进,在不断提升昭平绿茶品质的同时,还成功研制开发了红茶和六堡茶等一系列新产品,形成了昭平银杉茶等绿茶为主,红茶和六堡茶等其他茶类快速发展的局面。亿健、将军峰、象棋山、故乡系列产品通过有机茶认证。昭平银杉茶等产品多次在国内外名优茶评比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0年昭平银杉茶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注册。茶叶企业日益壮大,培育了昭平县将军峰茶业公司、亿键茶业公司、大脑山茶业公司、大自然茶业公司、象棋山茶厂、凝香翠茶厂等15家大型茶业龙头企业,茶叶加工厂120多家。将军峰茶业公司被评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茶推介走向区内外,自2004年起每年举办“茶王节”活动,并主动走出深山到南宁、北京、广州等地举办茶叶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昭平茶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以茶文化带动了茶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4.7万亩,2010年全县生产干茶6500吨,总产值6.07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昭平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

  昭平种茶饮茶活动可以追溯到宋代。宋淳熙年间,昭平乡民始有茶叶种植,但规模很小。明代初期,朝廷为加强南方的统治,再次整修桂江水路交通,使昭平及其境内的五将镇、马江镇等沿岸集市更加繁荣,市场上茶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五将镇藤宝山、文竹镇象棋山、走马乡将军峰等周边村寨出现个体农户种植茶园,其生产规模是家庭手工作坊,种植的品种是当地野生绿茶,产品大多数由商人收购外销。

  明成化年间,茶叶已成为昭平的传统出口土特产,广东等地商人到采茶期都云集产茶地采购茶叶。其中,藤宝山、象棋山等产地生产的“未过清”茶深受客户青睐,远销海外。“未过清”茶指的是在清明前采制的茶叶。这时候的茶叶,均属于野生茶叶。明朝末年,昭平茶调(一种地方戏)诞生,该戏因当地人一边看戏一边饮茶而得名。昭平茶调演出的乐器非常简单,通常只有二胡和一套常规的打击乐器,演出时先由两名女花旦(一般由男子演)各提一盏分别写有“联络堂上”、“四民有庆”字样的茶灯,分别从舞台左右两侧登台祝词,如过年就说:“两边锣鼓闹纷纷,今晚茶灯会茶灯。两盏茶灯来庆贺,三团五谷得丰增。”

  据记载,昭平人把茶叶从山上移植到村前屋后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清朝初年,这一做法为的是方便日常采摘。此期间,境内的桂江、思勤江两岸已经开始规模种植茶叶。20世纪30年代,昭平各地相继出现分散的小面积茶园,民间茶叶手工炒制作坊逐渐增加。目前,昭平有大小茶厂100多家,2008年全县的干茶产量高达4980吨,在广西各县市中,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