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元帝”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晋元帝'''(276~322),中国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晋元帝'''(276~322),中国[[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15岁嗣琅邪王位。[[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越以其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汉主[[刘渊]]举兵后,[[中原]]局势恶化,司马睿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朝廷遂于[[永嘉]]元年(307)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南下。他在王导[[王敦]]辅助下,优礼当地士族,压平叛乱,惨淡经营,始得在江南立足。[[建兴]]四年(316)汉[[刘曜]]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次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始建国,改元[[建武]]。司马睿于318年即皇帝位,改元[[太兴]],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晋元帝对大权旁落不满,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企图排斥王氏权势。王敦于永昌元年(322)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直扑石头城(即[[建康]])。王导为保全王氏家族利益,暗助王敦。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等,刘隗投奔[[石勒]]。同年闰十一月,晋元帝忧愤病逝。
+
  '''[[晋]]元帝'''([[汉语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jìn yuán dì</span>),(276~322),中国[[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15岁嗣琅邪王位。[[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越以其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汉主[[刘渊]]举兵后,[[中原]]局势恶化,司马睿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朝廷遂于[[永嘉]]元年(307)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南下。他在王导[[王敦]]辅助下,优礼当地士族,压平叛乱,惨淡经营,始得在江南立足。[[建兴]]四年(316)汉[[刘曜]]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次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始建国,改元[[建武]]。司马睿于318年即皇帝位,改元[[太兴]],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晋元帝对大权旁落不满,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企图排斥王氏权势。王敦于永昌元年(322)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直扑石头城(即[[建康]])。王导为保全王氏家族利益,暗助王敦。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等,刘隗投奔[[石勒]]。同年闰十一月,晋元帝忧愤病逝。
 +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J音词条]]
 +
[[Category:晋]]

2018年1月19日 (五) 11:56的版本

  元帝汉语拼音jìn yuán dì),(276~322),中国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15岁嗣琅邪王位。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越以其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汉主刘渊举兵后,中原局势恶化,司马睿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朝廷遂于永嘉元年(307)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南下。他在王导王敦辅助下,优礼当地士族,压平叛乱,惨淡经营,始得在江南立足。建兴四年(316)汉刘曜长安,俘愍帝。西晋亡。次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始建国,改元建武。司马睿于318年即皇帝位,改元太兴,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晋元帝对大权旁落不满,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企图排斥王氏权势。王敦于永昌元年(322)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直扑石头城(即建康)。王导为保全王氏家族利益,暗助王敦。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等,刘隗投奔石勒。同年闰十一月,晋元帝忧愤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