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徽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门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风光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风光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风光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风光-校训石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风光

  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30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和首批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获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现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9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研究生1035人、留学生近百人。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47年设置专科建制的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当时江西省五所专科高校之一;1958年设置普通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隶属于国家原轻工业部。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和江西省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8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有新厂、陶研所、湘湖三个校区,占地1600余亩。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军事教学部共10个教学院(部),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科技艺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0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450人、博士202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水平人才50余人,各类国家级艺术大师26人,各类省级专家人才近200人。

  学校设有46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覆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其中省高水平学科2个),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产品设计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设计学排名全国第6位、美术学排名第9位、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第16位,学科特色优势显著。2016年,“设计学”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学校现有本科专业中的艺术学科门类专业在招生中列入提前批录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特色专业在招生中列入一本录取。

  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创业率始终居于全省高校前列,学生在国内外大赛中屡创佳绩,获得了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奖”的德国红点国际设计大奖、IF国际设计大奖、W3世界卫浴设计大奖等重大奖项;继2015年学校选派的“指尖上的陶艺”项目荣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全国唯一的最佳创意奖,2016年又获2银2铜、全国先进集体奖(全国共22个)和唯一的最佳人气奖;2016年,汪永清教授课题组研发的《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唯一)。

  学校拥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绿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全国陶瓷文献信息中心、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25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其中连续四年获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一批国家级专业协会和机构常驻学校,形成了全方位依托并服务陶瓷产业发展的完整支撑体系,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20余项,2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我国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学校科研项目“陶瓷透水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高温陶瓷大红墨水”攻克世界性难题。2016年,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科技部第二批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江西省唯一)。学校进入2012中国大学ESI-TOP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2015中国大学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排行百强榜第65位,2篇论文入选2016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等学术期刊,享誉国内外陶瓷界。

  学校艺术名家荟萃,在继承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注重材质、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的创新,开创了“现代民间青花”“陶瓷综合装饰”“现代瓷画艺术”等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艺术瑰宝,承担了开国大典、人民大会堂、7501毛主席用瓷、尼克松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博会、北京APEC会议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国礼瓷、特制瓷设计制作任务,30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200余件作品在全国美展等重大评比中获奖,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国家级美术最高奖金、铜奖各1项,实现了建国以来江西在国家级美术最高奖中金奖零的突破。2015年,学校入藏英国白金汉宫的两件陶艺作品《祥和》《岁岁和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影响力。

  学校是江西高校中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行业背景深厚和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曾作为全国最具特色的高校之一(江西惟一)赴俄罗斯参加教育部组织的“21世纪中国大学展”,多次代表中国政府向外国政要赠送国礼,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1958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近60年来培养了来自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3000余名留学生,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和国际陶艺家协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艺术人才;大力推进国际陶艺家工作室建设,“JCI-WVU国际陶瓷艺术家工作室”项目被美国国务院出版的《中美关系200年》列为“中美民间交往的典范和新高潮”。与合作院校韩国圆光大学、韩国檀国大学启动实施“3+1+2”合作办学项目,建立本、硕、博联合培养“立交桥”;2016年,首个境外陶瓷文化研究中心——“韩国-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挂牌成立。

  近年来,学校把握世界陶瓷艺术发展趋势,依托景德镇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蕴,先后主办了10余次国际陶瓷工程、艺术、文化、教育研讨会,尤其是近两年,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成功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御窑与陶瓷艺术”景德镇陶瓷与“一带一路”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暨第九届亚洲陶瓷材料研讨会、第三届中国中部设计艺术国际研讨会及ISCAEE国际教育交流学会系列活动等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200余位海外专家参会,有力推动了陶瓷科技与文化艺术国际化发展。学校代表国家先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卢浮宫、英国剑桥大学、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等重要场所举办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充分展现了学校在陶瓷艺术教育和创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大大促进了中国陶瓷文化与艺术走向世界。

  • 校训:诚朴恕毅

历史沿革

  从一九零四年到一九一零年(光绪三十年到宣统二年)间,中国先后建立了七个近代式的瓷厂。景德镇的江西瓷业公司,是其中之一。这个公司是张謇瑞征等人发起,于一九一零年成立的。其经办人康特璋在主持瓷业公司时,曾因为“景德镇之制瓷者,已则守成法不可改,而复怵于一经改良,将立被陶汰,而无所噉饭 ,势且出于合群抵制之一途,故迁地以避之。”而设立本厂、分厂两处。本厂设在景德镇,分厂设在波阳城内高门,以便于对瓷器的改良。在波阳分厂中,当时还附设了一所陶业学堂。这所陶业学堂的设置,目的在于培训从事机械制瓷和煤窑烧瓷的技术工人,以便利用机械制造,逐步取代手工操作,建造煤窑取代柴窑,从而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陶业学堂的堂长,由徐凤钧出任。辛亥革命后,波阳分厂停办,瓷业公司集中力量经营景德镇本厂。一九一二年,陶业学堂被江西省接办,从此陶业学堂与瓷业公司分离。校长改由新建人张浩担任,校名也改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学制为两年。张浩,字犀候,曾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窑业系学习窑业。学校在张浩的主持下,很有起色,他精心规划校舍的建设和各种试验场所的配置。他注重数、理、化等基础课程和陶瓷技艺课程的教学,各方聘请学识丰富、技艺精良及资历较深的教员、技师、工程师前来任教,自己也亲自讲授专门课程,并亲手训练操作新式机器及烧窑技术。例如邀请留日学生邹如硅教授窑业,聘请日本技师指导辘轳实习。该校是当时全国唯一的陶瓷专门学府,学员不仅来自江西全省各市县,还来自全国各省区,毕业以后,担负各地工业试验所和工厂窑业技术的革新改良工作,受到好评。张浩可以说是我国培养近代陶瓷技艺人才的教育家和运用科学技术革新陶瓷业的开拓者。

  1915年,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又改名为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为了实地练习,便于观摩,1916年在景德镇添设一所分校,命名为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分校,专事绘瓷教学。在1926年到1927的大革命高涨期间,景德镇的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分校的校务陷于停顿。在波阳的甲种工业学校改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又改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学校由波阳迁往九江,改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职业学校。1938年夏,因日军侵占九江,学校先后迁往靖安、萍乡。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学校迁往景德镇,与抗战创办的浮梁陶瓷专科职业学校合并,称为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1947年,在该校的基础上,经过大力充实,改称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设置陶瓷工程和陶瓷艺术两个专业,学制两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二年制专科班,也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专科班,校长是留日的陶瓷专家汪蟠。陶瓷专业学校在建校之初,就与瓷业公司密切联系在一起,既是公司培训人才的基地,又是瓷业技术改进的试验场所。虽然后来学校与公司分开,但学校的制瓷技术和瓷器装饰上的一些成就,通过瓷业公司的推广,发挥了作用。该校一直延续到1953年全国院校调整时结束。

  另外,1934年冬,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杜重远在担任江西陶业管理局长期间,还主办了陶业人员养成所。该养成所分设陶瓷总论、陶瓷分论、筑窑、图画、绘色、工场调查等陶瓷专业课程,还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公司法、法制等社会科学,开办了日、英、俄文的选修课,学制为一年。学员分别是上海、南昌、景德镇等地相当于高中毕业的青年,名额为80名。1936年冬,养成所结业,学员大都分配在陶管局直属的九江光大瓷厂。不久,杜重远以参予过“西安事变”,被国民党软禁于南京,养成所毕业的学生也被指控为异党分子被大肆追捕。

  三十年代初正是中国陶瓷最衰落时期,陶瓷技术教育引起了普遍重视。1930年,江苏宜兴成立了江苏省宜兴陶瓷职业学校。该校于1938年在日寇的蹂躏下被迫停课。

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办的基础

  1953年全国大专院校进行调整时,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被撤销,其陶瓷工程专业并入华南化工学院,陶瓷艺术专业被并入江西师范学院,尚有部分教学人员也被安置到科研、生产部门。虽然经过此全国性院校调整后,已有华南化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天津大学等院校设置了硅酸盐工程专业,中央美术学院设置了工艺美术系陶瓷科,但培养的人才依然无法满足瓷区的迫切需要。

  1955年8月,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成立,招收了70名学生。该校设有粉彩、古彩、青花、雕塑四个班,学制为三年。55级、56级学生原则上是从初中毕业生或享有初中同等学历的青年中招收;57级则明确只招收初中毕业生。该校的教师主要由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系和其它高等美术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担任,同时也聘请一些学有专长的陶瓷老艺人授课。

  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机械制瓷的需要,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陶瓷研究所在1954年招收青年工人30人,开办了为期一年的机械制瓷培训班。1955年,又为第四期陶瓷合作社的机制瓷的上马,代培了20名技工。江西省劳动局考虑到这一工作的长远性和正常化,委托景德镇市劳动局,于1956年9月创办了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该校共办了三期短训班,每期训练3个月,培训了22名工人,最后一期培训班结束是在1958年3月。该校的校址就在现在的陶瓷学院中部。

  1958年1月18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又决定将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的陶瓷专业210名学生、13名教师由南昌迁往景德镇,与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合并,成立江西陶瓷学校。该校师生到达景德镇的时间是1958年6月。至此,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办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已成熟,一个纯陶瓷专业的高等学校将应运而生。

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成立

  1958年,中共景德镇市委决定创办景德镇陶瓷学院,并委派胡怀陵等同志联系筹办事宜。1958年6月28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将刚刚合并的江西陶瓷学校改为景德镇陶瓷学院,任命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赵渊同志兼院长。

  赵渊同志在创建景德镇陶瓷学院时,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景德镇调入一批教师和干部,其中包括部分尚留在景德镇的原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的教师和干部,与原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陶瓷科和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的教职工一起,团结一致,艰苦创业,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创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中共景德镇市委为办好陶瓷学院,加强了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经上级批准,院党委书记由分管文教的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张希鲁兼任,朱炳煌为党委副书记,张士华、王玉斌、胡怀陵、卢福池、方综为副院长(后两年调入了贺福任副院长),分别主持行政、教学、科研三方面的工作。创建时的陶瓷学院下设院长办公室、教务、科研、总务等处室和实验工厂。

  当年,全国掀起了瓷器热,各省市都要景德镇支援办瓷厂,西藏也派员工前来求学,这就决定了刚刚创办的陶瓷学院是一所多层次、多学制的高校。1958年9月,学院开始招生,实现了当年筹建、当年招生的目标。本科录取陶瓷工程系陶瓷工艺制造专业学生90名;美术系彩绘和雕塑专业共录取学生40名;三年制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录取工程班学生100名,美术班90名;五年制中专(招收小学毕业生)录取150名,共计招收各类新生470名。加上原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和江西省工业技术学校陶瓷专业共410名学生,学院在校学生达880人,连同干部、教师和工人,学院师生员工总数超过了1000人。

  1958年10月15日,景德镇创办了景德镇市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由景德镇市市长尹明兼任。该院在1959年4月被并入陶瓷学院,成为陶瓷学院历史上唯一一届的建筑系工民建专业。

  1958年8月,国家下达陶瓷学院接受波兰、越南、罗马尼亚留学生的任务,进一步增加了学院筹建工作的压力。

  1958年10月20日,学院隆重召开了第一次开学典礼。

  1968年10月4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全院96名教师干部下放了69名,其中教师和教辅人员49名。林彪反革命集团为了抢班夺权,以加强战备为借口,胡说瓷器不能打仗,1968年12月28日,省革委会发出744号文件,撤销景德镇陶瓷学院,留校的教职员工与陶瓷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向阳瓷厂,学生则匆匆忙忙分配出去。校舍全部拨归昌河机械厂使用,原住职工限期迁出。多年购置起来的教学仪器、标本、教具散失殆尽;图书资料部分交给市图书馆和第一中学,绝大多数或被烧毁或送造纸厂当作造纸的原料。这个艰苦创业、卓有起色的我国唯一一所陶瓷高等学府,就这样被“文化大革命”所扼杀。

恢复时期(1975年-1986年)

  1973年12月26日,周恩来在一件关于产品质量的批示中(见《周恩来选集》下卷第 463 页),以景德镇瓷窑被毁为例证,遣责了林彪一伙破坏国民经济建设,指出必须消除他们破坏的后果。借助这股东风,景德镇市于1974年利用原陶瓷学院的部分校舍,开办了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学校

  1975年8月16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国务院批准恢复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共江西省委、省革命委员会于1975年12月12日,转发了国务院《关于恢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通知》(省函 [75] 第 17 号),专业设置归口轻工业部,面向全国,当年复校,当年招生,学院由江西省领导。

  1976年1月,中共景德镇市委报请省委批准,由陈克光、史宇谦、胡怀陵、刘三水、孙本礼组成景德镇陶瓷学院筹备领导小组,陈克光任组长。复校工作是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学校基础上进行的。学院近期规模暂定600人,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按 1:3 配备。原学院的教师,分散在景德镇的由市委负责调回,在其它地区工作的由省委组织部尽量调回。现在校的原瓷校的学生,作为学院中专部的学生仍按原计划培养到毕业。外单位占用学院的校舍、房屋,由市委负责与有关单位协商限期归还。学院专业设置暂设陶瓷工程、陶瓷机械、陶瓷美术,学制暂定三年。

  1976年10月,学院开始向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人数为150名,其中陶瓷工程系50名、陶瓷机械系50名、陶瓷美术系的设计专业30名、雕塑专业20名,如期完成了“当年筹备,当年招生”的任务。但由于各省、市招生工作结束日期不一,经江西省教育组批准,原定1976年秋季开学延至1977年3月1日。

  1977年3月1日,学院隆重举行了“陶瓷学院复校暨开学典礼”庆祝大会。

  1978 年下半年,学院开始由轻工业部和江西省委双重领导(以轻工业部为主)。1979年4月29日,中共江西省委正式任命楚予民同志为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全院工作,王文选同志为党委委员、副院长,成立了临时党委。史宇谦负责政治思想工作,胡怀陵负责教学工作。

  1981年6月,轻工业部党组任命楚予民同志为党委书记,张凤行为党委副书记;王文选、胡怀陵、杨物华三同志为副院长,成立了由楚予民、张凤行、王文选、胡怀陵、杨物华、陈仁美、周应信、黄球古、江正锡等9人组成的党委班子。

发展时期(1987年— )

  1995年3月25日,中国轻工总会党组对我院院级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任命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秦锡麟同志为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免去陆文遂同志院长职务,同意原院党委书记黄球古、副院长林云万退休。1996年12月,中国轻工总会党组任命饶俊南同志为院党委副书记;1997年12月中国轻工总会党组任命曹春娥为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郭建晖为副院长;同意原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曾祥通、副院长江正锡退休。1998年6月20日,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党委和纪委,学院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校领导

现任领导

  • 名誉院长:秦锡麟
  • 党委副书记、校长:江伟辉
    • 党委副书记:胡林荣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叶观荣
    • 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本荣
    • 党委委员、副校长:宁钢
    • 党委委员、副校长:占启安
    • 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良智
    • 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海波

历任领导

1958年-1960年

  兼院长:赵渊
  副书记:朱炳煌
  副院长:张士华、王玉斌、胡怀陵、卢福池

1961年-1962年

  兼院长:赵渊
  兼书记:张希鲁
  副书记:朱炳煌
  副院长:王玉斌、胡怀陵、方综、贺福

1963年-1964年

  副书记:胡世基
  副院长:王玉斌、张克宇、胡怀陵

1964年-1968年

  副书记:胡世基
  副院长:胡怀陵

1968年革命委员会

  主 任:侯宗林
  副主任:赵明楷、曾元生、刘三水

1976年-1980年

  学院领导小组
  组 长:陈克光
  副组长:史宇谦
  组 员:胡怀陵、刘三水、孙本礼

1981年-1983年

  书 记:楚予民
  副院长:王文选、胡怀陵、杨物华
  副书记:张凤行

1984年-1986年

  副书记:杨物华
  副院长:黄球古、陆文遂、颜惠崇
  顾 问:王文选、胡怀陵

1987年-1990年5月

  书 记:黄球古
  副书记:杨物华
  院 长:陆文遂
  副院长:林云万、曾祥通
  顾 问:胡怀陵

1990年6月-1994年7月

  书 记:黄球古
  副书记:曾祥通
  院 长:陆文遂
  副院长:林云万、江正锡

1994年8月-1995年1月

  书 记:黄球古
  副书记:曾祥通、徐勇
  院 长:陆文遂
  副院长:林云万、江正锡、周健儿、肖任贤

1995年3月-1996年12月

  书 记:秦锡麟(兼)
  副书记:曾祥通、徐 勇
  院 长:秦锡麟
  副院长:江正锡、周健儿、肖任贤

1996年12月-1997年12月

  书 记:秦锡麟(兼)
  副书记:曾祥通、饶俊南
  院 长:秦锡麟
  副院长:江正锡、周健儿、肖任贤

1997年12月-1998年5月

  书 记:秦锡麟(兼)
  副书记:饶俊南、曹春娥
  院 长:秦锡麟
  副院长:周健儿、肖任贤、郭建晖

1998年6月-2006年1月

  书 记:秦锡麟(兼)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 长:秦锡麟
  副院长:周健儿、肖任贤、郭建晖

2006年2月-2007年4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长:周健儿
  副院长:肖任贤、江伟辉、蔡付斌

2007年4月-2008年6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肖任贤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长:周健儿
  副院长:江伟辉、蔡付斌

2008年6月-2009年9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肖任贤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长:周健儿
  副院长:江伟辉、蔡付斌、左和平、陈雨前

2009年9月-2010年12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肖任贤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长:周健儿
  副院长:江伟辉、蔡付斌、左和平、陈雨前、吴隽、刘小丽

2010年12月-2011年2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肖任贤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长:周健儿
  副院长:江伟辉、蔡付斌、左和平、陈雨前、吴隽、刘小丽、吴本荣

2011年2月-2011年4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肖任贤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长:周健儿
  副院长:江伟辉、左和平、陈雨前、吴隽、刘小丽、吴本荣

2011年4月-2011年8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长:周健儿
  副院长:江伟辉、左和平、陈雨前、吴隽、刘小丽、吴本荣

2011年8月-2012年7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冯林华
  副书记:周健儿(兼)、饶俊南、曹春娥
  院长:周健儿
  副院长:江伟辉、左和平、陈雨前、吴隽、刘小丽、吴本荣

2012年7月-2013年6月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冯林华
  副书记:饶俊南
  院长:
  纪委书记:叶观荣
  副院长:江伟辉、左和平、陈雨前、吴隽、刘小丽、吴本荣

2013年8月至今

  名誉院长:秦锡麟
  书记:冯林华
  院长:
  纪委书记:叶观荣
  副院长:江伟辉、左和平、陈雨前、吴隽、刘小丽、吴本荣

教学部门

  • 研究生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陶瓷美术学院
  • 设计艺术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信息工程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艺术文博学院
  • 创业学院
  • 国际学院
  • 体育与军事教学部
  • 科技艺术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科研机构

  •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 华夏建陶研发中心
  • 古陶瓷研究所
  • 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研究中心
  • 学报期刊社
  • 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
  • 江西省陶瓷企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 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

专家学者

  • 中科院院士:郭景坤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郭景坤 秦锡麟 李妙良
  • 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陈雨前 江伟辉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 王锡良 李进 戴荣华 张育贤 秦锡麟 李菊生 王怀俊 徐亚凤 何叔水 杨苏明 饶晓晴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锡良 张松茂 李进 戴荣华 张育贤 汪桂英 刘平 舒惠娟 陆军 涂金水 宁钢 戴玉梅
  • 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冯林华 何炳钦 程永安 王爱红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郭景坤 秦锡麟 李妙良 王锡良 黄伯美 周国桢 胡张福 林云万 周健儿 张邦宏 张松茂 李进 顾幸勇 邓莉丽 姚永康 朱乐耕 胡国林 何炳钦 江向平 肖任贤 王怀俊 李砚祖 左和平 黄焕义 冯青 陈雨前 江伟辉 宁钢
  • 享受江西省政府津贴专家:欧阳世彬 章义来 李林洪 张柏清 吕金泉 吴隽 刘小丽 张亚林 饶晓晴
  • 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周健儿 江向平 李月明 江伟辉 肖绚 胡跃辉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