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刘方平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月夜(刘方平诗)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诗题与背景:

  《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刘方平存诗不多,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


逐句释义: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人家房屋,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更深:指半夜以后;夜深了。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北斗星,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纵横错落,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夜出乎意料地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虫鸣之声透入绿色窗纱。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有出于常态意。
  新透:第一次透过。新,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清新而有情致。诗的头两句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两句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头两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是说,夜半更深,月光斜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首句的“半人家”是诗中的佳笔,它写出了庄户人家的农舍一半为银白色月晖所包围,而另一半却依然笼罩在黑暗中。如此着色,便使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用光上便能更加突出主体(村落)。这要比让描写的景物全都搽上一层亮色更醒目,也更有艺术美。“北斗阑干南斗斜”,即北斗和南斗都发生了倾斜变化,这样就可看出时间的推移,已从入夜而接近更深了。此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这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

  后两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写月夜的一角,诗意是: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虫鸣之声透入绿色窗纱。但它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作者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作者内心的盎然春意。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作者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作者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

  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如此描写月夜,作者对季节、时间、空间感受非常敏锐,因此不落俗套,富于创新。全诗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作者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名家评价: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评此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故言唐人村田之诗善者当此绝句。”

  刘征在《唐诗随评》中评论此诗:“唐诗中,借助其他景物来反映月色,是这首诗独到的手法。在一种静谧的乡村世界,给读者带来了清新、和谐的感觉。”


月夜 题图
《月夜》(刘方平诗)瓷画,钟福洪绘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8


试题精选:

  1.这首诗的语言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语言清丽、细腻、新颖、隽永,独具一格。


  2.有人认为这首词胜在后两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诗的前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在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后两句使得全诗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意对即可)


  3.“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参考答案: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4.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描写了月夜、人家、星星、虫声、绿色的窗纱等景物。烘托月夜的寂静。


作者简介:

  刘方平唐朝诗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开元天宝在世。一生隐居不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全唐诗》存其诗一卷,收录其诗作29首。(《元和姓纂》卷五、《新唐书•艺文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