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祖籍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腾冲)。清光绪二十九年(19 03)乡试未中,旋考入昆明高等学堂为备取生,翌年考取留日官费生,入东京振武学校。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李即加入。光绪三十二年(1906)夏于振武学校毕业后,受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的推派,赴北京参加控告云贵总督丁振铎祸国误滇罪行。嗣后,清政府准备逮捕李。他闻讯后急返日本,入第八师团弘前步兵第三十一联队充士官候补生,实习一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初,又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学习。同年底毕业,编入日本陆军第八师团青森步兵第五联队担任见习士官。宣统元年(1909)秋抵昆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科教官,旋升总办;朱德和范石生、朱培德、金汉鼎等,都是在这时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云南后,李与蔡锷、唐继尧等人密谋响应,策划云南起义。1911年11月1日,云南大汉军政府成立,李任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议长。30日,蔡锷又任命李为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后改称总司令),节制滇西文武官员,处理滇西善后事宜。1912年8月25日,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李任国民党云南支部长。1913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二次革命”爆发,李投身讨袁行列,失败后逃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李于1915年10月从日本回上海参加反袁斗争。12月,蔡锷、唐继尧等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李任护国军驻粤港代表。1916年5月1日,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在广东肇庆成立,李根源任副都参谋。5月8日,独立各省在肇庆成立中华民国军务院,李任滇粤桂联合军都参谋。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7月14日任命李根源为陕西省省长,陕督陈树藩以北京政府欠军饷300万元为由不予接纳。几经交涉,李方于1917年2月莅任视事。到陕后,陈又多方挟制掣肘,使李难展宏图。但在其履职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他排除了陈树藩的种种干扰,接连发出关于整饬吏治、发展文化教育、保护文物古迹、编纂陕西通志、搜集金石历史文献资料等方面的24道通令,虽未能实现,却反映了他的意愿与抱负。5月底,李由于拒绝参加“督军团”支持段祺瑞驱逐黎元洪的活动,被陕西督军陈树藩软禁达五个月之久。经陕西著名人士宋伯鲁、宋联奎、郭蕴生、王锡侯等人尽力营救,李方得以不死,于1917年10月21日离开陕西。

  离陕后,李曾去广东参加护法运动,任驻粤滇军总司令兼第四军军长,督办广东海疆防务兼雷琼镇守使,后因地方军阀互相倾轧而离开滇军到上海、苏州赋闲。1922年黎元洪复任总统职后又邀他担任北京政府航空督办、农商部总长。次年曹锟贿选总统得逞,李复返上海、苏州闭门读书,研究佛学。“九一八”事变后,李参加苏州市民的抗日集会,发表反对投降政策的声明,到处进行抗日救国的演讲。“一·二八”沪战发生,他还和苏州民众一道救护伤员,直到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军逼近苏州,他才北上西安,住南郊宋家花园,曾两次会晤过往西安、在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下榻的朱德总司令,告知西安情况复杂,要加强戒备;朱德还送他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书。1939年,国民政府委任李为云贵监察使。他返回家乡,号召全滇父老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李又被国民政府聘为国策顾问。他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曾致电国共双方呼吁和平。

  1949年9月,李由腾冲到昆明,营救在国民党特务一手制造的所谓“九九整肃事件”中被非法逮捕的300多名共产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李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以后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暮年逢盛世,他心情欢畅,积极参政议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言献策。

  1965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