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31行: 第31行:
 
  信口:随口。<br>
 
  信口:随口。<br>
  
 +
 +
[[文件:草满池塘水满陂.jpg|center|thumb|400px|<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red;">绘图要点:</span>(1)这是背景图。(2)把下图中的牧童和牛,画在这幅图里。(3)牧童吹着笛子。是横坐着,不是骑着。]]
 
[[文件: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jpg|center|thumb|400px|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临时用图)]]
 
[[文件: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jpg|center|thumb|400px|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临时用图)]]
  

2020年1月13日 (一) 13:30的版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题与背景: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从诗的风格看,这首诗约作于作者晚年隐居时期,游览农家之时(很可能为宋度宗年间)。


逐句释义: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要溢出塘岸。(远处的)山衔着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面寒波中。
  陂(bēi):池塘的岸。
  衔(xián):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jìn):浸泡,泡在水(液体)里。
  寒漪:带有寒意的水纹。漪(yī),水波纹。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把家还,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文件:草满池塘水满陂.jpg
绘图要点:(1)这是背景图。(2)把下图中的牧童和牛,画在这幅图里。(3)牧童吹着笛子。是横坐着,不是骑着。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临时用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得满满的几乎要溢出塘岸,正要落山的太阳与山影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作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前两句写背景。首句“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借鉴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但以“满”字易“生”字,显出节令的不同。“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与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见炼字之工。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句情景非常相似。

  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他骑着牛儿,走向村庄,手中拿着支短笛,随意吹着。与上两句的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得非常生动活泼。牧童骑着牛,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于是,牧童调皮天真的神态,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作者简介:

  雷震南宋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