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宗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杜宗美(1899~1934)亦作中美、仲美,又名孝云、杜忍。陕西兴平人。早年丧母,帮父亲操持家务,上学较晚,直到28岁才从西安私立成德中学初中毕业。他喜读各种进步书刊,热心社会活动,是成德中学读书会的积极分子和学生会的领导成员,也是陕西青年社的骨干。1925年5月,杜参加了西安学生的“驱吴”(吴新田)运动。上海“五卅”惨案爆发后,他组织同学游行示威,发表演说,动员群众捐款,援助上海工人和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26年4月到11月,刘镇华率镇嵩军围困西安城。他在中共和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从事鼓动宣传工作,并参加了党团组织举办的暑期学校,于同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转为中共党员。5月下旬当选为陕西青年社执行委员,积极组织青年社员和青年学生投入工农运动,动员各界群众支援北伐战争。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冯玉祥也在陕西进行“清党”反共活动。杜遵照中共组织的指示,赴河南归德(今商丘)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杨虎城部,经该部政治处处长魏野畴推荐,任第二师炮兵连指导员,后随部队移防皖北太和县。他在驻地太和城郊积极发展中共党员,协助中共组织开展农民运动,打土豪斗劣绅,反对苛捐杂税,并派进步士兵利用炮兵连的骡马帮助农民耕地,深受农民欢迎。

  1928年4月上旬,中共第十军军委代理书记宋建勋(原名宋树屏)叛变,杜无法在杨部继续工作,随即转往河南确山岳维峻部,从事秘密兵运工作。他根据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通过由岳维峻部改编、这时已移防大冶的第十五旅中的中共党员,里应外合,智取大冶,瓦解了第十五旅。经过动员教育,被俘的原十五旅1000多人自愿参加革命,被编为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五纵队第二支队,程子华任支队长,杜任指导员。他协助程子华对旧军队进行改造,成绩卓著,受到纵队首长的表扬。

  1930年春节前后,红五纵队根据湖北省委的指示,与地方党密切配合,在长江以北和粤汉路沿线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游击活动,即著名的“年关斗争”,共歼灭数十个反动民团,猛烈袭击了夏斗寅部驻守的咸宁城。当时任纵队党代表的何长工回忆杜宗美的表现时说:“杜宗美很聪明,不但打仗勇敢、机智,还善于做思想工作,而且为人正直,在纵队里是一个很有威信的领导干部。”

  同年6月,杜在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三纵队(司令员谢振亚、政委黄克诚)担任团政委。7月,调任红八军第四师参谋长。1931年撤销红八军建制,各师归军团直接指挥。1933年9月任三军团第六师参谋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期,调任四师十团团长。在反对国民党军的五次“围剿”战中,杜是三军团的一员战将,彭德怀称誉他是红军中的“张飞”。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杜先回第六师任参谋长,不久调任第四师参谋长。在中革军委和红三军团首长领导下,接连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蒋介石以为红军已是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难就擒。遂调集十个军近40万兵马在湘江布置第四道封锁线,妄图把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地区。李宗仁、白崇禧误将向永明(今湖南江永)挺进的红军一部当做主力,以为红军要夺桂林,急忙将布防在兴安、全州一线的五个师撤向龙虎关和恭城堵截,中革军委决定乘虚从兴安、全州间抢渡湘江。接到命令,杜与师长张宗逊、政委黄克诚率领红三军团第四师昼夜兼程,其先头第十团已于11月28日渡过湘江进至界首以南的光华铺地区,军委纵队也已进至灌阳以北,距渡河点只有80公里。然而,由于携带辎重过多,行动迟缓,80公里路程整整走了四天,使蒋介石得以完成湘江防线部署,李宗仁、白崇禧调离之师得以回防,红军处境十分险恶。在湘江西岸担任掩护军委纵队和红五、红八军团渡江的红十团,艰苦战斗了两天两夜,打退了桂军的十多次冲锋。紧急关头,团长沈述清中弹牺牲。红四师急令参谋长杜宗美接任十团团长。12月1日凌晨,杜接到师部转来中革军委命令:“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发展前途,否则我野战军将被层层切断。”命令要求“人人奋起作战的最高勇气,不顾一切牺牲”,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这一天的战斗最为激烈。国民党军全线进攻妄图夺回渡口,红军指战员不顾一切奋勇拼搏。在红十团阵地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从黎明打到黄昏,终于阻止住敌军的进攻,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但杜团长的血却洒在了湘江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