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来凤县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摆手堂前摆手舞〔莫易国│摄影〕,图片来源:来凤县人民政府网站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酉水三峡—卯洞峡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阿塔峡风光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铁船岛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舍米湖民俗文化村

  来凤县汉语拼音:Lái Fèng Xiàn;英文:Laifeng County),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以翔凤山飞来凤凰的传说而得名。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酉水上游,在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09°00′-109°27′,北纬29°06′-29°40′。东北与宣恩县咸丰县相连,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全境南北狭长,北半部东西稍宽,南半部东西偏窄,呈栎树叶形。总面积1342.05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12年末)。全县辖6个镇、2个乡。

  来凤县境内山脉纵横,属武陵山余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属山地,东北多属丘陵、平坝、盆地,全县海拔在340~1600米之间,最高海拔大尖山1621.3米,最低海拔339米,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平坝占总面积的73.6%。河流沟溪纵横交织,酉水由北向南流经全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矿藏有煤、铁、重晶石等。名胜古迹有接龙桥、仙佛寺石窟、舍米糊摆手堂、老司城遗址等。

  来凤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土家族属本地世居民族,自称“毕兹卡”,是古代巴人后裔,有着悠久历史。民风民俗浓郁似酒。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摆手舞在此最为流行,保留有号称“神州第一堂”的摆手堂;还有地龙灯、肉连响、哭嫁歌、打绕棺、八宝铜铃舞等。土家油茶汤是独具特色的东方茶文化。

  邮编:445700 代码:422827 区号:0718

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2个乡:翔凤镇、百福司镇、大河镇、绿水镇、旧司镇、革勒车镇、漫水乡、三胡乡。县政府驻翔凤镇。

历史

  周为巴子国五溪地,宋置散毛司,清乾隆元年(1736)置来凤县,隶施南府。民国初年,直隶于省。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79年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来凤县,设立来凤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恢复来凤县,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96年,来凤县面积1320平方千米,人口约28.3万人,其中土家族占41%左右,苗族占16.5%。辖3个镇、6个乡:翔凤镇、百福司镇、大河镇、漫水乡、绿水乡、三胡乡、革勒车乡、高洞乡、旧司乡。县政府驻翔凤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来凤县总人口316707人,其中:翔风镇100649人,百福司镇29055人,大河镇46448人,绿水乡22653人,漫水乡21020人,高洞乡17400人,旧司乡30188人,三胡乡28699人,革勒乡20595人。

  2001年4月,撤销高洞乡,并入旧司乡。2004年末,来凤县面积1319.9平方千米,总人口315000人。辖翔凤、百福司、大河3镇,绿水、漫水、旧司、三胡、革勒车5乡,11个居委会、181个村委会。

  2005年末,来凤县辖3个镇、5个乡:翔凤镇、百福司镇、大河镇、绿水乡、漫水乡、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共有11个居委会、184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来凤县常住总人口242870人,其中:翔凤镇94270人,百福司镇16731人,大河镇37231人,绿水乡17325人,漫水乡17365人,旧司乡32050人,革勒车乡10042人,三胡乡17856人。

  2011年11月13日,绿水乡正式撤乡设镇。2013年1月3日,旧司乡正式撤乡设镇。2013年,撤销革勒车乡,设立革勒车镇(鄂民政发[2013]66号)。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2个乡:翔凤镇、百福司镇、大河镇、绿水镇、旧司镇、革勒车镇、漫水乡、三胡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