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士奇汉语拼音:Yang Shiqi,1365~1444),中国明朝前期大臣。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又以居地、郡望,时人称为西杨。少孤贫而勤学,以授徒自给。永乐六年(1408年),明成祖北征,命辅太子监国。十二年遭汉王朱高煦谗劾,系锦衣卫狱,仍力言东宫仁孝,太子赖以保全。仁宗即位后,进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少保、少傅,兼兵部尚书。英宗即位后,与杨荣、杨溥共辅幼主,进少师。杨士奇受知于仁宗、宣宗、英宗3朝。直文渊阁40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明朝第一 。廷修《太宗实录》、《仁宗实录》、《宣宗实录》,皆为总裁。宣宗时,朱高煦之叛平后,力言赵王高燧不叛,使其未受株连。并请蠲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理冤滞,汰工役;又请抚逃民,察墨吏等。英宗时,首请练士卒,严边防,设南京参赞机务大臣,罢侦事校尉、慎刑狱、严核百司等,与杨荣、杨溥同心辅佐,朝政清明。杨士奇又善识人,所荐皆名士,但荐士必出其门,有攻己者,必欲斥逐。任其子杨稷横虐乡里,侵暴杀人;中官王振擅权,不能匡救,士论以此少之。正统九年以子下狱,忧死。诏赠左柱国太师。编著有《三朝圣谕集》、《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书目》、《东里文集》等。

  杨士奇幼年家贫,他在外祖父的教导下,学业大进。20岁后,杨士奇为了开阔眼界,便离开家乡去游历教书。建文元年(1399年),经汉县令王叔英举荐,杨士奇被入翰林充编编修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元年(1403年),杨士奇被选入内阁管理机务,他居官谨慎从不私下言论朝廷政事。洪熙元年(1425年),杨士奇长升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历事五帝,辅佐君王40多年,一直为内阁重臣。他深得皇帝的器重和厚爱,被赐与“绳愆纠缪”银章,参与咨询议事,制定方针政策,及时纠正失误。从洪熙元年(1425年)到正统元年(1436年)出现的仁宣致治的好形势,杨士奇是有功劳的。尤其是宣德五年(1403年),许多地方接连遭受水旱灾害,宣宗召杨士奇商议下诏宽恤,免除灾区的赋税及所欠官马亏额。杨士奇请求将过去旧欠赋税和薪刍钱一并免除,并减免官田租额,平反冤狱,淘汰工役,这几项措施深受民众喜爱。

  杨士奇平日总是宽厚待人,清廉律己。他为人宽宏大量,好称道别人的长处,检讨自己的不足,常以大局为重,从不记私恨。杨士奇谦虚厚道,不图虚名利禄。洪熙元年(1425年)正月,朝廷任命他兼礼部尚书。对于这样显赫的高官,杨士奇却辞而不受,他说:“我任少傅、大学士之职已经超过了能力所限,尚书的职位更不敢当。”皇帝很严肃地对他说:“黄淮、金幼孜都任三职,只有你二职,人们将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推辞。”杨士奇只好答应任职,但不要尚书的薪俸。杨士奇平生乐简静,闲暇时闭门读书。居官奉职甚谨, 在家里绝不谈公事,朝廷的事,就是至亲的人也不让他们知道。在京城为相几十年,妻子却在家乡躬勤家业,以耕作树畜为务。杨士奇因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为相以后,常以国家安定和人民生活为念。他刚直敢言,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意见,使明朝初年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杨士奇的政绩还在于知人善任,拔擢贤能,史称他“雅善知人,好推毂寒士。”杨士奇爱才重才,不拘一格举荐人才。他向来认为,各级官吏的好坏,关系到百姓的安危,应该提拔博学多才,品好的人当官,要搞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不重资历、学历,不管出身如何,即使是死刑犯的人家,有贤能的子弟也应破格选拔,加以重用。经杨士奇荐举的人,大都有政绩,官声好,廉冠天下。杨士奇还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主张严格考试制度,以选拔和造就匡扶社稷的栋梁之才。特别是在土木之变时,面临英宗被俘,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的危局,朝中大臣惊慌失措,杨士奇挺身而出,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领导了北京保卫战,击败了瓦剌的进攻,使朝廷转危为安。杨士奇是明代一个颇有政治远见的政治家,对明王朝的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曾不遗余力地帮助皇室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上的措施,使明朝初期出现了太平盛世。

  杨士奇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他与杨荣、杨溥形成明代初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杨士奇为诗派盟主。杨士奇的诗歌雍容典雅,创造了一种辅杨功德,建缀太平的诗风,左右了当时诗坛。杨士奇著有《东里全集》九十七卷,《别集》四卷,编有《三朝圣谕录》、《文渊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正德九年(1444年),杨士奇病死,终年80岁。赠太师,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