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櫟) 【繁体】 (櫟 㰛) 【异体 古文】

拼音:lì,yuè  部首:  总笔画:9  部外笔画:5  结构:左右  五笔:SQI  倉頡:DHVD  通用字 

基本释义:

  •  

  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叶可喂蚕;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用,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称“麻栎”、“橡”;通称“柞树”。

  • yuè 

  〔栎阳〕地名,在中国陕西省。

便捷查询:

(一) 栎() lì

  1. (Quercus),壳斗科栎属植物的通称,不包括青冈属。又称橡、槲。全属有300多种,分布在北半球的欧、亚、非、美4洲。中国有60多种及变种。栎木材坚硬,花纹美观,耐磨耐腐,可供家具、室内装修、车辆等用材。栎实可作饲料、酿酒、浆纱等用。树皮、壳斗可提制栲胶。落叶栎类的嫩叶可饲养柞蚕,老叶作饲料。栓皮栎树皮可制软木。栎材及其枝桠是很好的薪炭材。利用栎木可培养香菇及木耳等。栎为常绿或落叶乔木,稀灌木。单叶互生,披针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叶缘有锯齿或波状裂片。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为下垂柔荑花序,雌花单生或数朵生于一总梗上排成穗状。坚果,基部有杯状壳斗包着。在中国除新疆只有栽培种外,全国都有野生栎类分布。种类有麻栎类、槲栎类、高山栎类、巴东栎类。落叶栎类多为喜光树种,一般较耐寒,其中尤以蒙古栎、辽东栎、槲树耐寒性最强,其次是麻栎、栓皮栎;而白栎等则较喜温暖,水青冈对霜冻较敏感。常绿栎类较耐荫,对热量要求高,但川滇高山栎较耐寒,而巴东栎等则耐寒性较差。落叶栎较耐干旱,常绿栎类较喜湿润。栎树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中性土、石灰性土和酸性土上均能生长,抗烟尘、耐火力强。深根性,萌芽力强。生长速度因树种而异,其中以麻栎、栓皮栎生长较快。用于造林的树种以麻栎、栓皮栎为主。直播造林多采用穴播。以营造松栎混交林为宜,不但生长快,而且病虫害少。
  2. 古都邑名。春秋时郑国别都,在今河南禹州市。

(二) 栎() yuè

  • [栎阳] Yuèyánɡ 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东汉废入万年县,唐武德初改万年复置,治所在故县西南(今临潼北),至元并入临潼县。

《康熙字典》释义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卽狄切,音歷。【說文】木也。【邢昺曰】似樗之木。【詩·秦風】山有苞櫟。【疏】引《爾雅》云:櫟,其實梂,橡也。【陸璣疏】秦人謂柞櫟爲櫟,其子房生爲梂。河内人謂木蓼爲櫟,椒榝之屬也。其子亦房生,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 又不材之木也。【莊子·人閒世】匠石見櫟社樹,其大蔽牛,觀者如市,匠石不顧。 又不生火之木也。【淮南子·時則訓】十二月,其樹櫟。【高誘註】木不生火,惟櫟爲然。 又地名。【春秋·桓十五年】鄭伯突入于櫟。 又鳥名。【山海經】天帝之山有鳥,黑文而赤翁,名曰櫟。 又與擽通。【詩·周頌】鞉磬柷圉。【疏】圉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櫟之。 又【唐韻】以灼切,音鑰。櫟陽,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左馮翊。 又【集韻】式灼切,音爍。地名。在晉。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詩·秦風】山有苞櫟,隰有六駁。【唐韻】櫟駁通叶,無二音。 又【唐韻】魯刀切,音勞。【史記·楚元王世家】㛮詳爲羹盡櫟釜。【漢書】作轑釜。   考證:〔【詩·秦風】山有苞櫟。【註】引爾雅云。〕 謹照原文註改疏。〔陸璣疏河南人謂木蓼爲櫟。秦風苞櫟從其方土之言柞櫟也。〕 謹照原文南改内。秦風以下改爲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淮南子·時則訓】官獄其樹櫟。〕 謹照原文文義,官獄爲十二月三字。

《说文解字》释义

  【卷六】【木部】 编号:3511   櫟,[郎擊切 ],木也。从木樂聲。

首字为“栎”的词语

  栎散  栎社  栎釜  栎辐


首字为“栎”的成语


  栎阳雨金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