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樊增祥(1846~1931),近代诗人。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中举。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知事。八国联军侵华时,为慈禧逃西安作前驱“接驾”,超擢政务处提调,升陕西按察使。后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后逃居上海。袁世凯执政时,曾为参政院参政。

樊增祥是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早年喜袁枚赵翼,后宗尚温庭筠李商隐,上溯刘禹锡白居易。又学晚唐韩偓,好作“香奁体”艳诗。后师事张之洞李慈铭,稍改故技。他“论诗以清新博丽为主,工于隶事,巧于裁对”(陈衍《石遗室诗话》)。在关中作县令时,有一些清新之作,如《丁亥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等。甲午战争曾引起他的震动,《有感》、《重有感》、《马关》、《书愤》等七律,学李商隐感事愤世一类,语颇激切。《陆沉》一诗中“君家世世修降表,始自南唐直到今”,直刺李鸿章。但多数诗为唱和酬答、献颂感恩之作。他不满“新学日昌”,主张“新意须从故实求”(《再示儿辈》),追求用典能“古锦”翻新,对仗精求巧制,藻采浓丽。诗集中次韵、叠韵之作很多,因难见巧,炫才夸富。传诵一时的长篇歌行《彩云曲》、《后彩云曲》,咏名妓傅彩云(赛金花)与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事,却以绮词敷陈艳迹,并非借题写史,时人比之吴伟业《圆圆曲》,并不确切。晚年更“老涉歌场不自羞,直须日日恣情游”(《三月十二日同公阅市遂至酒肆小饮》),诗亦失之浮艳俗滥。他又擅长骈文与词,骈文辞不艰深,舒徐自如,情味浓厚;词作也颇为清丽。

有诗稿三万余首。所刻数十种诗集合编为《樊山集》、《樊山续集》,并其骈、散文及词集《五十麝斋词赓》等合刊为《樊山全书》。今有涂晓马、陈宇俊校点的《樊山诗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