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歙县

删除1,649字节2023年1月20日 (五) 06:39
/* 图集 */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文件:84903.jpg|right|thumb|280px|安徽歙县:许国石坊]]{{三级导航|0级=[[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安徽省]]|2级=[[黄山市]]|3级='''歙县'''}}[[文件:84621.jpg|right|thumb|280px|安徽歙县:徽州古桥]]  '''歙县'''([[汉语拼音]]:Shè Xiàn;[[英语]]:She County),[[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所辖的一个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置县始,统领徽州数千年,为徽州首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西邻[[黄山市]]区,西南与[[休宁县]]相连,北接[[绩溪县]],东及东南与[[浙江省]]毗邻。总面积2236平方千米。人口50万。全县辖13个镇、15个乡。[[文件:84903.jpg|right|thumb|300px|安徽歙县:许国石坊]][[文件:84621.jpg|right|thumb|300px|安徽歙县:徽州古桥]]   '''歙县'''([[汉语拼音]]:Shè Xiàn;[[英语]]:She County),[[中国]][[安徽省]][[黄山市]]辖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置县始,统领徽州数千年,为徽州首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西邻[[黄山市]]区,西南与[[休宁县]]相连,北接[[绩溪县]],东及东南与[[浙江省]]毗邻。总面积2236平方千米。人口50万。全县辖13个镇、15个乡。  邮编:245200 代码:341021 区号:0559*邮编:245200 代码:341021 区号:0559===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许村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2008年10月14日公布):*徽城镇[[渔梁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郑村镇[[棠樾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2007年5月31日公布):*雄村乡[[雄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2014年2月19日公布)  北宋末靖康之乱,封建政权南迁,封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第三次中原衣冠大规模入徙徽州。在新安文化的厚实基础上,徽州文化勃兴,至明清全面繁荣。崛起于宋,兴盛于明清的徽商,凭较高的文化素养,贾而好儒的特色雄踞中国数百年,所谓“无徽不成镇”,徽商足迹遍海内。徽商经济是徽州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坚实物质基础,徽商是鼎盛期徽州文化的重要创造者。  [[北宋]]末[[靖康之乱]],封建政权南迁,封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第三次中原衣冠大规模入徙徽州。在新安文化的厚实基础上,徽州文化勃兴,至明清全面繁荣。崛起于宋,兴盛于明清的徽商,凭较高的文化素养,贾而好儒的特色雄踞中国数百年,所谓“无徽不成镇”,徽商足迹遍海内。徽商经济是徽州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坚实物质基础,徽商是鼎盛期徽州文化的重要创造者。  集儒学之大成的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和朱熹均祖籍徽州,以朱子学为端绪和内质的“新安理学”构成了徽州文化的理性内核。南宋以后,徽州更是文风昌盛,“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在“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中,宋、元、明、清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文房四宝、徽派刻书、徽派版画、徽派建筑艺术、徽派篆刻、徽州科技、新安医学、皖派朴学……众多领域异彩纷呈,徽州人几乎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各领风骚干百年,涌现出了如罗愿、朱升、汪道昆、程大位、渐江、汪士慎、戴震、罗聘、俞正燮、郑复光、胡开文、胡雪岩、王茂荫、黄士陵、詹天佑、黄宾虹、许承尧、吴承仕、陶行知、胡适、张曙等等一大批名人。  集儒学之大成的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和[[朱熹]]均祖籍徽州,以朱子学为端绪和内质的“新安理学”构成了徽州文化的理性内核。南宋以后,徽州更是文风昌盛,“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在“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中,宋、元、明、清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文房四宝、徽派刻书、徽派版画、徽派建筑艺术、徽派篆刻、徽州科技、新安医学、皖派朴学……众多领域异彩纷呈,徽州人几乎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各领风骚干百年,涌现出了如[[罗愿]]、[[朱升]]、[[汪道昆]]、[[程大位]]、[[渐江]]、[[汪士慎]]、[[戴震]]、[[罗聘]]、[[俞正燮]]、[[郑复光]]、[[胡开文]]、[[胡雪岩]]、[[王茂荫]]、[[黄士陵]]、[[詹天佑]]、[[黄宾虹]]、[[许承尧]]、[[吴承仕]]、[[陶行知]]、[[胡适]]、[[张曙]]等一大批名人。徽剧,中国戏曲剧种。形成于安徽徽州(今歙县)、池州、太平(今当涂)一带。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形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拨子高亢激越,常和当地委婉柔和的吹腔在同一个剧目中配合使用,习称“吹拨”。文戏部分唱吹腔,武戏部分唱拨子。*'''[[徽剧]]''' 中国戏曲剧种。形成于安徽徽州(今歙县)、池州、太平(今当涂)一带。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形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拨子高亢激越,常和当地委婉柔和的吹腔在同一个剧目中配合使用,习称“吹拨”。文戏部分唱吹腔,武戏部分唱拨子。徽商,俗称“徽帮”,旧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徽商来自安徽南部的徽州府,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六县之中,歙和休宁的商人特别著名。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徽商在南宋崛起之后,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和晋商并举的一支劲旅,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尤其是在盐茶业贸易方面,徽商独执牛耳。康熙、乾隆年间,“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徽商进入鼎盛时期,直到清末,徽商才开始走向没落。 *'''[[徽商]]''' 俗称“徽帮”,旧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徽商来自安徽南部的徽州府,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六县之中,歙和休宁的商人特别著名。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徽商在南宋崛起之后,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和晋商并举的一支劲旅,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尤其是在盐茶业贸易方面,徽商独执牛耳。康熙、乾隆年间,“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徽商进入鼎盛时期,直到清末,徽商才开始走向没落。 '''徽州三雕''' 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歙砚]]''' 出产于歙州(徽州)的砚,是中国四大名砚(徽州歙砚、广东端砚、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之一。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统之精华,又弃其俗气、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收藏价值。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目前,歙砚砚石原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歙砚制作技艺已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 歙砚,出产于歙州(徽州)的砚,是中国四大名砚(徽州歙砚、广东端砚、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之一。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统之精华,又弃其俗气、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收藏价值。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目前,歙砚砚石原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歙砚制作技艺已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 *'''徽州三雕''' 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新安画派''' 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因为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明代中叶之前,绘画为少数文人所为,史载歙县画家有:宋代潘谷,擅绘事,精制墨;元代杨公远,擅画梅;朱璟(一作绩溪人),融米芾、高克恭两家之法画山水;金汝霖擅画龙、梅;郑以进(一作明代人)擅画竹,有《爱竹画稿》。   徽菜,即皖南山区的徽州菜,系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素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早在南宋时期,就有“沙地马蹄鳌,雪天牛尾狸”做成美味可口菜肴的记载,一直蜚声于世。由于气候、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区人民在饮食习惯和口味爱好的不同,我国形成了许多具有特殊风味的地方菜系,有的烹调方式别致,有的乡土风味浓厚,徽州地处山区,山珍野味非常丰富,有山鸡、斑鸠、野鸭、野免、果子狸、鞭笋等,还有鳜鱼、石鸡、青鱼、甲鱼等,这些都为徽菜的烹调提供了特殊的、丰富的原材料。  徽菜,即皖南山区的徽州菜,系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历史,源远流长,声望很高,历史上,仅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武汉、芜湖等大中城市,就有徽菜餐馆二百余家。素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早在南宋时期,就有“沙地马蹄鳌,雪天牛尾狸”做成美味可口菜肴的记载,一直蜚声于世。徽州地处山区,山珍野味非常丰富,有山鸡、斑鸠、野鸭、野免、果子狸、鞭笋等,还有鳜鱼、石鸡、青鱼、甲鱼等,这些都为徽菜的烹调提供了特殊的、丰富的原材料。  徽菜在烹调方法上也有独特之处,它选料精良,擅长于烧、炖、蒸、炒等,并具有“三重”的特点,即重油、重酱色、重火工。“重油”,这是由于徽州人民常年饮用含有较多矿物质的山溪泉水,再加入盛产茶叶,人们常年饮茶,需要多吃油脂,以滋润肠胃。“重酱色”、“重火工”则是为了突出菜肴的色、香、味,利用木炭小炉,小火单炖单烤,使火功到家,以保持原汁原味。常见的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火腿烧鞭笋、清蒸臭鳜鱼、红烧野鸡肉等。如“金银蹄鸡”,因为小火久炖,汤浓似奶,其火腿红如胭脂,蹄膀玉白,鸡色奶黄,味鲜醇芳香。又如“淡菜炖酥腰”,猪腰不去腰臊与海味品淡菜隔水同炖,汤清味厚,既香且鲜,别具风味。徽式烧鱼方法也很独特,如红烧青鱼、红烧划水等,鲜活之鱼,不用油煎,仅以油滑锅,加调味品,旺火急烧,5—6分钟即成,由于水分损失甚少,鱼肉味鲜质嫩。炒菜则芡稍大,油重,并以冰糖提鲜,但不使觉有甜味。唯徽式卤味与带甜味,风味别具有格。火腿与竹笋常年使用,作为主料或配料,风味别具一格。火腿与竹笋常年使用,人微言轻主料或配料,取其特殊鲜香。徽菜历史,源远流长,声望很高,历史上,仅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武汉、芜湖等大中城市,就有徽菜餐馆二百余家。厨师都为绩溪脸。现在,徽菜深受国内外宾客的欢迎。   徽菜在烹调方法上也有独特之处,它选料精良,擅长于烧、炖、蒸、炒等,并具有“三重”的特点,即重油、重酱色、重火工。“重油”,这是由于徽州人民常年饮用含有较多矿物质的山溪泉水,再加入盛产茶叶,人们常年饮茶,需要多吃油脂,以滋润肠胃。“重酱色”、“重火工”则是为了突出菜肴的色、香、味,利用木炭小炉,小火单炖单烤,使火功到家,以保持原汁原味。常见的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火腿烧鞭笋、清蒸臭鳜鱼、红烧野鸡肉等。如“金银蹄鸡”,因为小火久炖,汤浓似奶,其火腿红如胭脂,蹄膀玉白,鸡色奶黄,味鲜醇芳香。又如“淡菜炖酥腰”,猪腰不去腰臊与海味品淡菜隔水同炖,汤清味厚,既香且鲜,别具风味。徽式烧鱼方法也很独特,如红烧青鱼、红烧划水等,鲜活之鱼,不用油煎,仅以油滑锅,加调味品,旺火急烧,5—6分钟即成,由于水分损失甚少,鱼肉味鲜质嫩。炒菜则芡稍大,油重,并以冰糖提鲜,但不使觉有甜味。唯徽式卤味与带甜味,风味别具有格。火腿与竹笋常年使用,作为主料或配料,风味别具一格。  '''徽州臭鳜鱼''' 是传统佳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鱼先腌后烧,肉似臭实香,嫩而鲜美,具有特殊的发酵香味。鳜鱼肉质白嫩,营养丰富。新安江内盛产鳜鱼,到了春季,桃花流水之时,正是捕获肥美鳜鱼的好季节。在碧水盈盈、桃红柳绿的宜人季色中,被蓑戴笠的渔夫,置身于斜风细雨的江中,捕捞着鳜鱼。过去,徽州人把捕来鳜鱼进行腌制,有的还放在肉囟中腌制一段时间后,肉质因此更加鲜美细嫩,一代代传下来,便成为远近闻名的徽州臭鳜鱼。   '''徽州臭鳜鱼''' 传统佳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鱼先腌后烧,肉似臭实香,嫩而鲜美,具有特殊的发酵香味。鳜鱼肉质白嫩,营养丰富。新安江内盛产鳜鱼,到了春季,桃花流水之时,正是捕获肥美鳜鱼的好季节。  烧制时,先将腌好的鳜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并在鱼身两面各划几条斜刀花,然后晾干。猪肉、鞭笋切成片,青蒜切成六分长的小段。锅底生旺火,放入生猪油,烧至七成熟时,投下鱼,炸约一分钟后翻身,待两面呈淡黄色时,倒入漏勺沥油。   '''徽州石鸡''' 在徽州各县的深山峡谷之中,栖息着一种堪与古巴牛蛙媲美的蛙类一石鸡。在动物学的分类中,石鸡称为“棘胸蛙”,划入两栖纲蛙科之列,它们浑身长着黑褐色的保护色,也有的因山岩的颜色不同而呈褐黄、褐红色。石鸡的身长一般有十至十五公分,体重三百至三百五十克,有的重达五百多克,它的后肢非常发达,隆起的肌肉大都集中在两腿,所以,石鸡脚是石鸡肉中的精华部分。  在倒出沥油时,原锅内留少许余油,下肉片、笋片略炒后,放入鱼,加酱油、白糖、姜末、水五两和老酒若干,用旺火烧开,改用微火烧约四十分钟,至汤汁快收干时,撒上青蒜,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淋上熟猪油起锅。   '''徽州圆子''' 外观金黄,表皮酥脆,馅心味甜香浓,汤汁泛光,是徽州风味菜肴。徽州圆子,在制作上非常考究精细。将煮熟的猪肥膘肉、金桔、蜜枣、青梅分别切成绿豆大的丁,放在碗内,加入白糖四两、糖桂花拌匀,做成比杏核大的馅心三十六个。另将生的猪肥膘肉剁成泥,放在碗内,磕上鸡蛋,加湿淀粉搅匀,再放入炒米拌匀,用手搓散成湿炒米。用手蘸点冷水酒在一部分湿炒米上,做到用一点,酒一点,拌一点。如酒水面积过大,会影响炒米粘结度,拌和均匀后取一份湿炒米,放在手掌上,揿成一个直径约五公分、厚约一公分的圆饼,包入一个陷心,用手搓团成圆子放在盘里。   '''徽州石鸡''' 在徽州各县的深山峡谷之中,栖息着一种堪与古巴牛蛙媲美的蛙类一石鸡。它们有的散居于溪流下,有的群居于深潭中,喜爱高山清凉环境,每当酷暑盛夏,常常避暑于溪流之畔干燥的岩石下面,捕食虫类。   '''徽州毛豆腐''' 也叫霉豆腐,是歙县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徽州毛豆腐制作方法比较考究,用来霉制毛豆腐的老豆腐,必须选用优质的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具有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的特色。先把鲜制的豆腐切成小块,一般每小块(长12公分,宽6公分、厚3公分),置于豆腐水中浸泡,数小时后捞起,放在竹篮或木框里,上面撒小许食盐,然后用厚布或木板盖上,置阴凉干燥处,五、六天后豆腐表面长出寸许茸毛。据根茸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和棉花毛四种。   石鸡,在动物学的分类中,被冠以“棘胸蛙”的雅号,划入两栖纲蛙科之列,它们浑身长着黑褐色的保护色,也有的因山岩的颜色不同而呈褐黄、褐红色。石鸡的身长一般有十至十五公分,体重三百至三百五十克,有的重达五百多克,它的后肢非常发达,隆起的肌肉大都集中在两腿,所以,石鸡脚是石鸡肉中的精华部分。    石鸡的肉确实鲜美。每一个来歙县游览观光的宾客,都为能吃上这种美味佳肴而感到高兴。    石鸡,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扑鼻的香味,丰满的后腿,足以胜过鸡肉。如果在烹饪时,保留石鸡皮,风味更佳,营养更高。许多宾客在品尝之余,无不交口称赞。徽州的风味名肴“清蒸石鸡”,清汤见底,盖碗清蒸,原味不失,香气浓郁,味鲜肉嫩,更使食者赞不绝口。烹调时,先将石鸡从颈部开一小口,剥出外皮,开膛去内脏、头和脚尖,洗净,把每只石鸡切成四块。火腿切成片,香菇切成两片。然后取汤碗一只,将石鸡在碗中拼成原形,加入精盐、火腿、蒜瓣、冰糖、甜米酒、姜片、熟猪油和鸡汤,用大盘盖在汤碗上,上笼蒸三十分钟左右即可。    徽州圆子 外观金黄,表皮酥脆,馅心味甜香浓,汤汁泛光,是徽州风味菜肴。徽州圆子,在制作上非常考究精细。将煮熟的猪肥膘肉、金桔、蜜枣、青梅分别切成绿豆大的丁,放在碗内,加入白糖四两、糖桂花拌匀,做成比杏核大的馅心三十六个。另将生的猪肥膘肉剁成泥,放在碗内,磕上鸡蛋,加湿淀粉搅匀,再放入炒米拌匀,用手搓散成湿炒米。用手蘸点冷水酒在一部分湿炒米上,做到用一点,酒一点,拌一点。如酒水面积过大,会影响炒米粘结度,拌和均匀后取一份湿炒米,放在手掌上,揿成一个直径约五公分、厚约一公分的圆饼,包入一个陷心,用手搓团成圆子放在盘里。    徽州毛豆腐 也叫霉豆腐,是歙县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徽州毛豆腐制作方法比较考究,用来霉制毛豆腐的老豆腐,必须选用优质的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具有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的特色。先把鲜制的豆腐切成小块,一般每小块(长12公分,宽6公分、厚3公分),置于豆腐水中浸泡,数小时后捞起,放在竹篮或木框里,上面撒小许食盐,然后用厚布或木板盖上,置阴凉干燥处,五、六天后豆腐表面长出寸许茸毛。据根茸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和棉花毛四种。    食前将毛豆腐下油锅煎熟。虎虎毛豆腐,下油锅时,毛会立起来,其色泽斑烂相间;鼠毛略带乌色;兔毛和棉花毛的豆腐,则呈金黄色。    徽州毛豆腐四季皆宜,日常可见。除集体豆腐店有售外,大多数是个体户,肩挑一副豆腐担,一头是干柴和平底锅,一头是毛豆腐、香油和辣椒糊,香味扑鼻。 新安画派 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因为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明代中叶之前,绘画为少数文人所为,史载歙县画家有:宋代潘谷,擅绘事,精制墨;元代杨公远,擅画梅;朱璟(一作绩溪人),融米芾、高克恭两家之法画山水;金汝霖擅画龙、梅;郑以进(一作明代人)擅画竹,有《爱竹画稿》。 ==图集==[[文件:歙县阳产土楼拍摄的晒秋图景,2022年9月23日.jpg|center|thumb|400px|歙县阳产土楼拍摄的晒秋图景,2022年9月23日。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文件:歙县徽州古城拍摄的民俗表演富堨麒麟舞,2023年1月10日.jpg|center|thumb|400px|歙县徽州古城的民俗表演富堨[[麒麟舞]],2023年1月10日。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Category:文化]][[Category:中国文化]][[Category:文化]][[Category:中国文化]][[Category:安徽省]][[Category:安徽]][[Category:安徽百科]][[Category:歙县]][[Category:中文词典]][[Category:S音词语]][[Category:歙]]
51,09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