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武威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甘肃省 > 武威市
甘肃武威市:武威雷台景区
甘肃:天梯山石窟大佛
甘肃武威市:南城门广场
甘肃武威市:古代烽火台遗址
甘肃武威市:武威白塔寺
甘肃武威市:西凉乐舞剧照

武威汉语拼音:Wǔ Wēi Shì;英语:Wuwei City),中国甘肃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重镇。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武威市南依祁连山,北靠内蒙古阿拉善盟,东南与兰州市白银市接壤,西北和金昌市张掖市毗邻,西南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相连。南北长326千米,东西宽204千米,总面积3323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44.51万人。 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

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10月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古迹有西夏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始建于北凉时期的天梯山石窟,新石器时代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柳湖墩沙井文化遗址,古长城遗址、唐连城遗址、百塔寺、海藏寺、鸠摩罗什寺塔、明武威文庙、瑞安堡,红崖山水库、马牙雪山、抓喜秀龙草原、天祝三峡,及磨嘴子、王景寨、乱墩子滩汉墓群,青嘴喇嘛湾唐墓群和元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等。

武威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367~3045米。地形复杂,有灌溉绿洲、荒漠、高山草地、祁连山天然水源涵养林带及沙漠、浅山地带。大雪山是内陆石羊河与外流黄河分水岭。河流有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等。是属内陆型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7.8℃,年降水量60~610毫米。

武威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是全省瓜果及肉类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更是酿酒葡萄的绝佳产地,设施瓜菜、肉蛋奶以及特色林果等发展优势明显。

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

  • 邮编:733000 代码:620600 区号:0935

行政区划

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市政府驻凉州区

历史

  匈奴帝国时代,武威原为休屠王的领土。前121年(元狩2年),浑邪王与休屠王归降汉朝汉武帝开拓西域,新增四郡,史称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设立武威郡。以后陆续有姑臧、凉州等称谓,历代都是当地行政中心。武威曾为十六国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朝古都。

  建兴四年(316),西晋亡,河西进入“五凉”割据时期。时中原大乱,惟河西独安,武威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三大中心之一,形成辉煌的“五凉文化”。

  唐代武威是河西走廊至西域的间的重镇。唐开元二年(714),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凉州大曲》于长安,受到唐玄宗极力赞赏,西凉乐舞成为大唐国乐。唐末为河西节度使驻地。

  天圣六年(1028年),凉州被党项族占领。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凉州由西夏统治。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陷西凉府,凉州为元朝辖地,降西凉府为州,设永昌路于今凉州区永昌镇,属甘肃行省。

  1247年,西凉王阔端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在武威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明代废永昌路,改设凉州卫。

  民国时,改为武威县。

  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设武威专区,专署驻武威县,辖武威、永登、古浪、民勤、景泰、永昌等6县。1950年5月,设立天祝自治县,1955年7月,改称天祝藏族县,为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58年10月,红崖山水库动工修建,1997年竣工。库存总容量9930万立方米,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

  1969年9月,青铜奔马于武威雷台汉墓出土,名震天下,自此成为武威市的标志。1983年10月,铜奔马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69年原属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驻额肯呼都格)划入武威专区,辖6县、1自治县、1旗。

  1970年武威专区改称武威地区,将永登县划归兰州市领导。1978年景泰县驻地从芦阳迁至一条山。1979年,将阿拉善右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武威地区辖5县、1自治县。1981年10月,武威地区所辖永昌县移交金昌市。1985年,武威地区所辖景泰县划归白银市管辖。1986年6月,撤销武威县,设立武威市(县级)。1986年12月,武威市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武威地区面积3.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82.4万人,公署驻武威市,辖民勤、古浪2县及天祝藏族自治县,代管武威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武威地区总人口1836986人。其中:武威市946506人、民勤县302085人、古浪县367048人、天祝县221347人。

  2001年5月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47号):(1)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凉州区。(2)武威市设立凉州区,以原县级武威市的行政区域为凉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3)武威市辖原武威地区的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凉州区。

  2003年末,全市总面积33238平方千米,总人口193.45万人。辖116乡镇(75乡、41镇)、7街道(包括古浪县的1个街道办),55社区、1129村,8199组。

  2004年,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共管辖93个乡镇(包括勘界调整前天祝县的东坪、赛拉隆乡)、8个街道(包括古浪县的1个街道办);79(一说56)个社区,1129个行政村,8199个村民小组。其中,乡52个、镇41个。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武威市常住总人口1815054人,其中:凉州区1010295人,民勤县241251人,古浪县388718人,天祝县174790人。

地理

甘肃武威市:马牙雪山天池
甘肃武威市:苏武山(以汉中郎将苏武命名的景区)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

  武威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3854米,形成明显的三个地理带:一、南部祁连山区 约9千多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4872米,高寒阴湿,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4000米以下有森林、草原覆盖,年降水量310毫米~522毫米之间,平均气温零度以下,无明显夏季。以乌鞘岭为分水岭,形成黄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两个水系。黄河流域的大通河、金强河缺少调蓄工程,河水绝大部分流出境外。境内主要利用的是石羊河流域的西营河、南营河、杂木河、黄羊河、大靖河、古浪河的水资源。这六条河年径流量总计11.44亿立方米,是武威绿洲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二、中部绿洲灌溉区 近9千平方公里,属温带干旱区。冬春季多风、夏季炎热。夏季气温在24.2℃~36℃之间,昼夜温差较大。全年日照3000小时,降水量102毫米~200毫米,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三、北部干旱区 约1.5万平方公里,干旱缺水,年降水量52毫米~185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气候总体表现为: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夏季短而炎热,冬季长而严寒,春秋季表现不明显,年、日温差较大,降水少,蒸发量大。

自然资源

  境内发现有黑色金属(铁、锰、钒、鉬)、有色金属(铜、铅、锌、镍)、贵金属(金、银)、稀土(镧、铈)、能源(煤炭、油页岩)、化工(芒硝、湖盐、磷、重晶石、硫铁)、建材(石膏、石灰岩、砂石砾料、砖瓦粘土)、冶金辅料(白云岩、萤石、石英岩)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高岭土、滑石、水晶)和地热、矿泉水等10类36个矿种。已发现的各类矿床和矿点有100余处,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6.6亿吨,油页岩储量8.8亿吨,芒硝储量0.08亿吨,石膏储量9.8亿吨,石灰岩储量4.02亿吨,石墨储量0.04亿吨。境内有林地758万亩,森林覆盖率12.1%,比全国和全省低8.3和1.36个百分点。

文化

  武威民族民俗风情浓郁。武威地处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独有的地理位置,使武威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积淀深厚。藏、汉、土等民族风俗习惯原始风貌保留完整,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历史悠久,地方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凉州贤孝、凉州宝卷、武威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15项进入省级保护名录。

  凉州贤孝 是盲艺人手持三弦、自弹自唱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语言与音乐结合完美、内容丰富、形式古朴,师徒相传,口传心授。其内容主要以述颂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尽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凉州贤孝在演唱形式上,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都由一人完成。唱词语言以凉州方言为主,多为五、七、十字句,均用方言韵,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演唱中间,艺人们边与听众交流,边有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凉州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吸收了“凉州杂调”和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

  凉州皮影 约产生于北宋时期,是国内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凉州皮影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扦表演,并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后台四五人伴奏并伴唱,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

  凉州社火 流行于凉州的社火队,又以其形式独特、队伍庞大、装扮典雅、表演古朴而独树一帜,它明显地保留着这个丝绸之路重镇古典西凉乐舞的遗存痕迹。社火队领头的是“春官”(俗称春官老爷),这是整个社火队的领头人,他象征着春天来临,代表着“春神”行使职权,因此在社火队里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队列由鼓乐队、天公天母、腰鼓腊花队、大头队、百色队、膏药匠等组成,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武威攻鼓子 是武威本地流传的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鼓舞,以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杨家会”攻鼓子最负盛名。表演者一身黑色装扮,头插野鸡翎,肩挎革皮长鼓,一副古代武士模样,随着时重时轻、时缓时急的鼓声腾跃翻飞。据说这是一种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四坝滚鼓子,与一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风格迥然不同,从它的化妆到表演,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

  凉州舞狮 作为国内狮子舞先模的凉州麻狮舞在唐代最为盛行。无论是宫廷宴会还是庆功祝捷都以舞狮助兴。凉州舞狮从装扮看,二人合扮为“太狮”,一人独扮属“少狮”。“狮”的制作工艺,也有独特之处——“麻”狮子。狮身先用野生的麻皮经手工制成“合子布”作“皮”,再根据长短需要将麻皮染成金黄色、棕色、绿色等,经精心梳理后做成很细的丝而充当“毛”,然后戳、纳、引、栽在“皮”上。舞动时毛随风动、飘流自然,尽显狮之威武之气。表演时由多个出身于武术世家的青年男子,先演练一番流传在凉州的八步转、琵琶条子、定宋大刀等独具特色的武术套路后,随着助威的鞭炮声,和着轻重不一,急缓有别的狮舞鼓点,披红挂彩的引狮人手拿绣球,翻腾跌扑,引得狮子昂首出场。舞狮表演绝妙惊险,除“滚木推磨”、“戏龙取水”、“燃爆喷火”、“滚绣球”外,当属“高台”狮子舞最为精彩。表演前用特制的长条板凳搭起约10米的塔状高台,舞狮者逐级而上,边上边舞,在绣球的引导下,时而纵跃、时而攀援、时而伏卧、时而翻转做出各种杂技表演中的惊险动作。尤其在塔顶更是惊险万份、扣人心弦。此时的舞人自然谨慎无比,在时缓时急的鼓声指挥下进行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表演,达到手、眼、脚 及身法变换的高度统一,辅以清亮的锣镲声烘托,整个场面气氛热烈,颇为壮观。

  石碑滚灯  永昌镇石碑村闹滚灯,由来已久。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石碑村的滚灯具有地方特色。

民俗

  边塞古城武威,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汉前曾为月支、匈奴等游牧民族聚居之地,或土屋而居,或穹庐而处,以游牧为生,其风情习俗颇殊内地。汉武以后,开疆置郡、武威渐为汉族与其他民族杂居之地,农牧业相继发展。汉王朝为了增强河西走廊实力,实行“徒民实边”政策,中原汉族大批迁徒河西,于是社会风情习俗逐渐接近中原。自晋以后,由于少数民族首领割据中原,中原动乱,文人学士又相继西来河西,归附前凉,使河西成了当时保留中原文化习俗的地区之一,出现了如史书所载:“自张氏以来,号有华风”的局面。人民节俭淳朴,勤劳憨直,“敦礼让,质而不野”。旧志记载“凉之俗,士短于世不供,农阙于蚕不情,工歉于精密不淫,商贾薄于货财不诈”。明清以来,有关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近百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济建设日益繁荣,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人口来往交流频繁,相应的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变革。

旅游

甘肃武威市:武威文庙——大成殿
甘肃武威市: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晋氏野马
甘肃武威市:白塔寺全景
甘肃武威市:罗什寺(雪景)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大佛
甘肃武威市:海藏寺
甘肃武威市:瑞安堡外景
甘肃武威市:天堂寺全景
甘肃武威市:凉州战役纪念馆

  武威是丝绸之路旅游线上重要的旅游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圣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有三星级宾馆7家、二星级宾馆4家,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6家,旅行社20家,“农家乐”280家。通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以雷台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天祝三峡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游”、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为代表的“沙漠生态游”、以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为代表的“乡村绿色游”等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武威拥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雷台汉墓、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的全国第三大孔庙——武威文庙、举世无双的西夏碑、具有西北地方特色的庄园——瑞安堡、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舌舍利塔——罗什寺塔、中国“沙海第一园”——沙漠公园、中国西部最大的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等等。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武威博物馆馆藏文物4.8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级文物176件,二级文物346件,三级文物758件。

  •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或“踏燕飞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目前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原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郭沫若称其为“马超云雀”。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 武威雷台公园(AAAA级)
  • 武威文庙(AAAA级)
  •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AAAA级)
  • 沙漠公园(AAAA级)
  •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AAA级)
  • 白塔寺(AAA级)
  • 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AAA级)
  • 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AAA级)
  • 凉州植物园(AAA级)
  • 罗什寺(AA级)
  • 天梯山石窟(AA级)
  • 红崖山水库(AA级)
  • 天乙生态园(AA级)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AA级)
  • 西郊公园(AA级)
  • 海藏寺
  • 瑞安堡
  • 大云寺
  • 圣容寺
  • 天堂寺
  • 马牙雪山
  • 石门沟
  • 松山古城
  • 苏武山景区
  • 威龙葡萄酒堡
  • 青土湖
  • 天马湖
  • 南城门楼
  • 武威市民俗博物馆
  • 莫高葡萄长廊
  • 松山滩草原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