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汉中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陕西省 > 汉中市
陕西汉中市: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陕西汉中市:古汉台的最高处——望江楼
陕西汉中市:石门栈道风景区

汉中汉语拼音:Hàn Zhōng;英语:Hanzhong City),中国陕西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素有“小江南”之美誉。历来是陕、甘、川、鄂四省毗邻地区的重镇和中国历史上的名域。 北与宝鸡市西安市毗连,东与安康市接壤,南与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相连,西与甘肃省陇南市相邻。 总面积27246平方千米。 辖2个市辖区、9个县。 2021年,汉中市常住人口318.93万人。

汉中市,因“汉水”流经此地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天府之国”之美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行旅通商的要地”;自古被誉为“秦之咽喉”、“蜀之门户”;还被誉为“全球汉人老家”。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栖息。夏至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秦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始置汉中郡。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设汉中府。1949年12月6日,改设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1969年1月,改设汉中地区。1996年2月21日,改设汉中市。1994年1月,汉中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11月,汉中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汉中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为秦岭山地,南为巴山山地,中间是汉江上游谷地平原(汉中盆地)。分属汉江(干流长270千米)、嘉陵江(干流长141.7千米)两大水系。汉中因气候物产而盛名。这里居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属亚热带与北温带过渡区。山川相间,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度湿度有度,生态环境宜人。汉中的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居全省第一,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全国闻名。高等植物3000余种,素被称为“天然药库”,其中天麻杜仲枣皮西洋参全国驰名。农业主产大米、油菜,林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城固柑桔、西乡樱桃闻名遐迩;“汉中仙毫”茶叶荣获第31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野生动物500多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等最为珍稀。探明矿藏60多种,宁强、略阳、勉县“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洋县的钒钛磁铁矿、西乡的石膏矿、镇巴的煤碳、石油、天然气等开发价值巨大。汉江、嘉陵江流经市域,水资源总量达146亿立方米。汉江水质最为优良,成为“南水北调”供北京、供西安的首选水源。

汉中市交通便捷,已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宝成铁路、阳安铁路、襄渝铁路、G5京昆(西汉)高速公路、108国道、316国道东西过境。名胜古迹有古汉台、汉王城、拜将坛、褒斜道、摩崖石刻、紫柏山、张良庙、汉博望侯张骞墓、蔡伦墓、汉太尉李固墓、武侯墓和武侯祠、智果藏经楼、五丁关、牢固关、入川栈道遗迹、定军山、古路坝天主教堂等。午子山景区、华阳景区、紫柏山景区、黎坪景区、朱鹮梨园景区、石门栈道景区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1年,汉中市的生产总值为1768.7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15元。

  • 市树:汉桂;市花:旱莲
  • 邮编:723000 代码:610700 区号:0916

行政区划

汉中市辖2个市辖区、9个县。市政府驻汉台区民主路

历史

先秦

  先秦时期,汉中地区在传说和史料中皆有部分涉及,但由于年代久远,均无法查证。《尚书·禹贡》中所谓“梁州”、《史记》中“褒国”皆被认为是汉中地区在史料和传说中的体现。南郑之名,可上溯至公元前771年。《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但此说史家存疑。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秦厉公26年(公元前451年),左庶长修筑南郑城。

秦汉

  秦朝时设汉中郡,郡治南郑,在今天汉中市南郑县附近。秦朝末年,各股政治势力角逐中国大地,鸿门宴之后,刘邦向项羽称臣,项羽封其为汉王,《史记》中记载,刘邦颇为失落,谋士萧何劝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刘邦在汉中时期韬光养晦,采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拜韩信为大将,后突袭拿下三秦地区,和项羽一争高低,史称“楚汉之争”。刘邦最终取得军事胜利,因其原封地在汉中,称汉王,故迁都长安并建立中央统一封建王朝后,称“汉朝”,刘邦亦被称作“汉高祖”。今日中国“汉族”即得名于汉朝,汉中乃中华汉人称号的古发源地,并留下大量汉朝时期文物古迹,如拜将坛(刘邦拜韩信处)、汉台、栈道等。西汉武帝时期,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成为“丝绸之路”兴起的标志事件。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巴郡少数民族起事,攻入汉中、三蜀。中平元年,五斗米道张修起兵,响应黄巾军,攻巴郡、入汉中,兵败归附刘焉熹平年间(172-178年)五斗米道在汉中传播。后来张鲁除掉张修,在此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

  由于其入蜀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在刘备入蜀后很快成为曹操和刘备激烈争夺的地区。后来刘备取胜,称“汉中王”,蜀国即占据此地,现今仍遗留有大量三国古迹,如武侯墓(诸葛亮墓地)、武侯祠、马超庙、定军山、虎头桥(魏延斩首之处)等。

  诸葛亮去世后,汉中复被魏夺得,设梁州。后魏灭,西晋政权建立。随着政局变动,汉中的归属也开始在政权更替中反复变更。先后归属西晋、东晋、宋、齐、北魏、梁、西魏、北周政权。

东汉以降

  东汉以降,汉中郡曾先后称为汉宁郡、梁州、汉川郡、山南西道、兴元府、汉中府、汉中道,而南郑之称,除在西魏废帝三年至大业年间(554-605年)一度改为光义县外,南郑之名一直为历代朝廷沿用。西晋政权动荡后,归于成汉。桓温平定蜀地后,复设汉中郡,属梁州。下辖八县:南郑、蒲池、褒中、沔阳、城固、西乡、黄金、兴道。没过多久,被前秦征服。南北朝时为汉中郡,领南郑、汉阳、城固三县。后周改汉中为汉川郡。

  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年,州废,改为汉(中)川郡,统领八县:南郑、西、褒城、城固、兴势、西乡、黄金和难江。隋大业八年,移县理郡西城南,临汉水,宋嘉定十二年重筑。

唐宋元

  初,改汉川郡曰梁州,开元中因梁、凉声近,更名曰褒州。不久重新改回梁州。天宝初年,又改为汉中郡。唐德宗兴元六年(874年)三月避乱汉中,六月,叛乱平定后返长安,并以其年号改汉中为兴元府,领五县:南郑、褒城、城固、西、三泉,余地为金、洋、凤、兴四州。五代时期,先后成为前蜀后唐后蜀政权的领地。

  北宋平后蜀,仍为兴元府,领南郑、城固、褒城、西四县。北宋时汉中商税收入仅次于开封、成都等地,居全国前列。南宋时成为边陲重镇,增设廉水一县。余地为沔、金、凤三州。

  元代为兴元路。

明清

  洪武三年,改为汉中府,领两州:金、宁羌,统辖十四县:南郑、城固、洋、西乡、褒城、凤、沔、略阳、石泉、汉阴、平利、洵阳、紫阳、白河,其中南郑为附郭。知府费震在宋城基础上对汉中城进行重修,基本奠定了今天汉中城的格局。洪武四年,府治西设汉中御守千户所,十三年改为汉中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隶属陕西都司。

  明神宗第五子朱常浩受封瑞王藩于此地,并在城内建瑞王府(今儿童公园为遗址所在地)。经过二十多年修建,瑞王府规模宏大,院落相连,楼台相望,亭阁错列。东连莲花池,南至西大街,西接北教场粮库,北抵城墙基,并将北城墙向北移二十步。面积约占当时汉中城三分之一。今石狮子坝为瑞王府大门,门前原有石狮两蹲而得名。今祥瑞巷为瑞王府前第一巷。太古石巷(莲湖路修建工程中废弃)原有一蹲太古石,为瑞王府花园装饰品。瑞王府前原有琉璃照壁(今石狮酒店处),1935年修路时拆除。现存琉璃照壁为瑞王在原府城基重新修葺而成,高6.45米,长13.6米,宽1.23米,位于伞铺街东端。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由湖北、河南进攻陕西,张献忠也配合夹击。起义军占领西安后,朱常浩南逃四川避难。留在汉中的豪华王府,被当地人拆除,一抢而空。康熙年间,王士祯《瑞王故宫曲》这样写道:“往日朱门帝子家,柴车一去即天涯。平台宾客今何处,零落小山丛桂花。”昔日瑞王府,今日留下莲花池及琉璃照壁 ,还有铸“飞天”、天龙”等图案古铜钟,现存古汉台,花园旁太古石,存于汉中市图书馆。

  1863年春,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瑞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等率部西进,与清军交战,同年8月攻克汉中,杀南郑知县周蕃寿,后被清军镇压。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建立后,汉中地方由前清汉中府改称汉中道,前清进士周沆任职汉中道道尹。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1935年,设立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汉中成为入蜀交通枢纽进行重点建设,中日局势紧张后,成为战略物资的转移站,在战前物资人力以及故宫博物院文物转移入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4月,故宫博物院西迁文物北路全部运抵汉中,稍稍安顿,就听到敌机轰炸汉中机场的消息,文物被迫再次离开。刚离开汉中,汉中便遭敌机轰炸,原储存文物的库房,也中弹炸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汉中尚属国民政府控制中,1949年12月,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兵团中路部队进入区内,至1950年,新政府全面控制区内管辖权。此后,交通建设、政权巩固措施开始实行(扫清土匪和地方势力、驱逐海外传教士、土地改革等)。

  1950年代末期,“大饥荒”时期汉中受到很大影响,1959年春,农村农民生活困难,缺粮现象严重,至该年4月,中共汉中地委《关于病饿死人及有关情况的报告》中反映,全区纯属饿死、饿病致死者10人,因缺粮外出谋生者88人,浮肿(或干肿、黄肿)病者2730人,其中死亡228人(官方数据,但在此后民间记录和档案中显示,数据远不止此)。 “三年困难时期”,汉中确切死亡人数、饿病致死人数,至今未有明确统计数字。

  “三线建设”开始后,汉中成为重点建设地区。1965年2月20日,国防工办主任罗瑞卿向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了三线建设布局,提出了《关于国防工业在二、三线地区新建项目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汉中地区处于战略纵深带,山川交错,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水力资源充足,是国防工业建设的良好基地”。布局方案中明确指出:汉中地区,以航空工业为主,辅之国防重要项目和国家工业骨干项目。同年3月21日,报告获得通过。此后,从1965年到1969年,对汉中进行了多次选厂布点和筹建工作,1964年10月28日,〇一二基地正式成立。同时机械工业部下属核工业405厂在区内开始建设,后属核工业部,今属中核集团。

  1996年2月21日,撤地设市,汉中地区改为地级汉中市。下辖汉台(原县级汉中市改为汉台区)、城固、洋县、勉县、宁强、略阳、西乡、镇巴、南郑、留坝、佛坪11个县区。同年4月,开展撤区并乡建镇工作,全市66个区公所建制全部撤销,477个乡镇建制撤销203个。

  2002年,成立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南郑经济开发区和汉台经济开发区合并)。

  2003年底,汉中市辖11个县区和1个开发区。

  2011年,撤并乡镇46个。由撤并前的22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8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乡建制在汉中消失。

地理

汉中市地图

地形地貌

  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活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它较高的山峰有佛坪县光头山2838米、洋县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勉县光头山2606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较高山峰还有南郑县铁船山2468米、红山2367米、光头山2389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约5~30公里,汉台区附近最宽为25~30公里;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河流

  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在水系组成上,主要是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汉江,又名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中市位于汉江上游。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西乡等县(区)境,横贯汉中盆地,是本区域内水系网络的骨架。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7.8公里,占汉江全长1532公里的18.1%,流域面积19692平方公里,占汉江全流域17.43万平方公里的11.3%,占全市总土地面积27246平方公里的72.3%。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汉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纵穿略阳、宁强两县的西部山地,为过境大河。境内流程141.7公里,流域狭长,西宽东窄。市境内属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条,流域面积75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7.7%。

气候

  汉中界于北纬32°08'54"~33°53'16"之间,距东南海洋约1200公里之谱,在中国亚热带的北部。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横亘于地区之北,米仓山屏障于地区之南,它们对气流的运行有抬升阻滞作用,使寒潮暑气不易侵入。这样的地势和海陆位置对于汉中地区的气候因素影响较为强烈,使本区气候具有由暖温带向热带过渡之特点。在区内以秦岭、米仓山海拔800米为界,分为亚热带和暖温带两大气候类型。

  区内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四季较热带地区明显,大体上春秋略短,而冬夏稍长。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间,干寒的冬季风从西北利亚的蒙古高原,自西北吹向东南,造成冬季寒冷而干燥,春末至秋初4~9月间,从太平洋上向大陆吹来的暖湿气流,伴随着高温多雨,常出现伏旱、秋淋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特点。但“雨热同季”给汉中动植物区系提供了优越的滋育因素,有利于亚热带生态系统的孕育和发展。故汉中地区为南北区系的动植物荟萃之区,资源丰富,汉中盆地、丘陵和低山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稻麦两熟,适宜粮油作物生长。每年4月初这里是“清明谷雨燕子飞,油菜花黄麦穗青”,颇似江南“鱼米之乡”。

  汉中市平均气温分布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秦岭南坡高于巴山北坡。平坝和丘陵温度在14.4~14.7℃之间,秦岭南坡低于12℃,巴山北坡低于14℃。其中,留坝最低为11.6℃,汉台最高为14.7℃。

降水

  降雨量总体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大范围、短历时、高强度暴雨频繁。全市年降雨量在618.8-1348.6毫米之间。降雨量最大的站为南郑县喜神坝雨量站,年降雨量1348.6毫米。降雨量最小的站为西乡县司上雨量站,年降雨量618.8毫米。汛期日雨量超过50毫米的暴雨达279站次;日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达34站次,其中6月20日,南郑县喜神坝雨量站、江西营站、三华石站6小时降雨量分别达133.8毫米、116.4毫米、108.8毫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2种,矿产地293处,其中大型矿床47处;中型矿床81处,小型矿床113处,矿点52处。勉县—略阳—宁强三角区有铁、锰、硌、镍、铜、铅、锌、岩金、石棉、磷、硫、重晶石、滑石、蓝晶石等多种矿产,地质界称之为“金三角”地带,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初步探明镇巴县石油天然气储量达到上组合3061亿立方米。

  列入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9种,分别为玻璃用石英岩、石棉、海泡石,资源储量分别为17448万吨、45392万吨、2860万吨;化肥用蛇纹岩居第四位,资源储量为42007万吨;冶金用白云岩居第五位,资源储量为43207.5万吨;镍矿及冶金用石英岩居第七位,资源储量分别为297347万吨/Ni、4752万吨;锰矿居第八位,资源储量为1167万吨。膨润土居第十位,资源储量为6292.6万吨。其中,宁强黑木林纤维水镁石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特大型矿床。

  其他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有铁矿:保有资源储量28131万吨,主要分布在略阳、宁强和洋县。

  • 锰矿:保有资源储量1167万吨,主要分布在镇巴、宁强、略阳和西乡。
  • 钒矿:保有资源储量16161吨/V2O5,主要分布在洋县和镇巴。
  • 铅锌矿:保有资源储量21733吨/Pb、181670吨/Zn,主要分布在宁强和南郑。
  • 镍矿:保有资源储量297347吨/Ni,分布在在略阳。岩金矿:保有资源储量40741Kg/Au。
  • 砂金矿:保有资源储量21341Kg/Au。主要分布在略阳、宁强。
  • 硫铁矿:保有资源储量853.8万吨,主要分布在宁强、略阳和西乡。
  • 晶质石墨:保有资源储量237.2万吨,主要分布在洋县和佛坪。
  • 水泥用石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035284万吨,主要分布在洋县、南郑、勉县、西乡。
  • 磷矿:保有资源储量10603.6万吨,主要分布在略阳、勉县和宁强。
  • 石棉:保有资源储量1034.9万吨,主要分布在宁强。
  • 石膏:保有资源储量45420.8万吨,主要分布在西乡。
  • 玻璃用石英岩:保有资源储量17448万吨,主要分布在汉台、城固和洋县。
  • 膨润土:保有资源储量6292.6万吨,主要分布在洋县。
  • 饰面花岗岩:保有资源储量373万立方米。
  • 饰面用大理岩:保有资源储量7317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西乡、留坝、城固和南郑。
  • 全市煤矿总保有资源储量8655万吨,主要分布在镇巴、勉县和西乡。

水资源

  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东西横贯,嘉陵江南北纵穿,米仓山南坡有渠江上游河源区的部分河流。汉江,又名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中市位于汉江上游。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西乡等县(区)境,横贯汉中盆地,是本区域内水系网络的骨架。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7.8公里,占汉江全长1532公里的18.1%,流域面积19692平方公里,占汉江全流域17.43万平方公里的11.3%,占全市总土地面积27246平方公里的72.3%。汉水自古是沟通陕南与华中地区的水路,素有“千里汉水黄金道”之称,民国时期也曾有“千帆秋水下襄樊”的航运盛况。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汉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纵穿略阳、宁强两县的西部山地,为过境大河。境内流程141.7公里,流域狭长,西宽东窄。市境内属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条,流域面积75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7.7%。                       

  目前发现的地下热水有六处,位于勉县郭家湾、勉县杨家湾、佛坪县龙草坪乡的庙沟、洋县桃园河、南郑县牟家坝和西乡县峡口,水温在20-31℃。勉县的两处一处位于盆地北缘山前杨家湾沟底,距县城18公里,系山前裂隙带涌出,水温22℃,流量13升/秒,矿化度0.186克/升,为重碳酸钙型水。另一处位于盆地南缘温泉乡的郭家湾村,距县城9公里。温泉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斜接复合部位,勘探资料表明,其分布区为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 约10000平方米的地热异常区内。过去泉水出露标高539.5米,水温58.2℃,水头高出地面2.5米,自流量2.7升/秒。经水质分析,矿化度48毫克/吨,含SiO22.8毫克/吨,含氟4毫克/升,达到硅水氟水标准,并有较浓的H2S气味,含氯气3.5~4.7埃曼。

  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59.69万千瓦。其中,汉江水系蕴藏177.65万千瓦,嘉陵江水系蕴藏82.0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9.8万千瓦。其中汉江水系可开发量72.2万千瓦,嘉陵江水系可开发量37.6万千瓦。

植物资源

  全市植物资源丰富。天然分布和引种的乔灌木树种有75科、195属、630多种(包括变种),其中松科24种,壳斗科33种,其种群数量占居首位;豆科和蔷薇科树种属、种最多。本区树种资源特点:一是兼有南北两个气候带的树种。如油桐、柑桔、茶、油茶、棕榈等是典型的亚热带树种;马尾松、杉木、柏木、无花果、桉树、乌桕、枇杷、连香树、领春木、珙桐、水青树、粗糠柴、香果树、栀子、七叶树、鹅掌楸、厚朴、杜仲、红豆树、紫茎、毛叶山洞子、檬子树、瘿椒树、白辛树、矩圆叶椴树等中亚热带的优势建群树种,在本区均有分布。二是具有多种植物区系成分的树种。其中,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树种,主要有银杏、杉木、粗榧、铁杉、侧柏、柏木、桧等,以及栲、栎、栗、樟、楠、桦、楝、椴、槭、木兰、珙桐、漆林等科、属的树种;北美植物区系的树种,主要有山核桃、檫木、鹅掌楸等;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树种主要有桑科、苏木科、梧桐科、夹竹桃科、棕榈科、大戟科等;华中植物区系的树种主要有刺栎、岩栎、冬青、黄杨、异脉卫矛、领春木、水青树、厚朴、枫香、枫杨、金钱槭、山桐子、油杉、铁杉、红桦、八角枫等;华西植物区系的树种主要有华山松、锐齿栎、铁橿、峨嵋蔷薇、大灯台等;华北植物区系树种主要有油松、辽东栎、坚桦、槲栎等优势树种及伴生树种毛樱桃、花椒、枝子等。三是有三、四纪古老树种。如第三纪孑遗树种—银杏、鹅掌楸,以及珙桐、连香树、杜仲、黄连木、黑枣、白腊树、构树、山胡桃、紫荆、马甲子、酸枣等古老的树种。

  全市分布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树种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7种(苏铁、银杏、水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的20种(秦岭冷杉、太白红杉、大果青扦、巴山榧树、榉树、长序榆、连香树、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水青树、油樟、香樟、楠木、红豆树、川黄檗、喜树、水曲柳、香果树、红椿),陕西省重点保护的30种。

  全市主要的经济林特、林化产品种类有:黑木耳、香菇、生漆、核桃、板栗、油桐、天麻、油桐、栓皮、黄连木、杜仲、厚朴、茶叶、山茱萸等。

  汉中素有“生物基因库”和“天然药库”之称,是全国中药材的传统主产地之一和汉江流域历史上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市域内共有药用植物资源1600余种,药用动物资源250种,名列陕西第一,位居全国地(市)第二。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有49个,分布在231个乡镇,总面积132.45万亩,年产中药材6825万公斤,产值5.6亿元。其中地道、品优、量大的主要有:天麻、猪苓、山茱萸、杜仲、银杏、附子、元胡、西洋参、黄连、参叶、党参、白芍、厚朴、大黄、川乌、黄姜等。

  汉中不仅是天麻的原产地,也是全国野生变家栽技术的发源地。猪苓是国家列出的42种资源濒临枯竭的中药材品种之一,汉中是全国最大的猪苓野生资源分布区,并是全国最大的产地。汉中杜仲以其优良的质地和产出量,历来为中药材行业称道。

野生动物资源

  全市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97科,618种或亚种(不含鱼类)。其中,兽类7目,27科,142种,约占陕西省兽类147种的96.6%;鸟类17目,52科,405种,约占陕西省鸟类465种的87.10%;两栖类2目,9科,27种,约占陕西省两栖类动物28种的96.43%;爬行类2目,9科,44种,约占陕西省爬行类动 物51种的86.28%。

  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18种,约占总种数的19.1%,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约占总种数的2.10%;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7种,约占总种数的9.22%;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约占总种数的5.99%。

  本区有金丝猴、豪猪、猪獾、花面狸、豺、麂、毛冠鹿、鬣羚、林麝、竹鼠、青鼬等,还有羚牛、大熊猫、华南虎、豹、毛冠鹿、藏鼠兔、金丝猴、洮州绒鼠、岢岚绒鼠、复齿鼯鼠、岩松鼠、朱鹮、红翅绿鸠佛坪亚种、灰胸竹鸡、金鸡、血雉、白冠长尾雉、银脸长尾山雀、棕头雀鹛、酒红朱雀、画眉、橙翅噪鹛、斑背噪鹛、白眶鸦雀、黄额鸦雀、三趾鸦雀、棕头鸦雀、红腹山雀、绿鹦嘴鹎、宝兴歌鸫、白领凤鹛等65种中国特有动物,占全区动物总种数的10.52%。其中朱鹮和红翅绿鸠佛坪亚种只在本区分布,为本区所特有。

  生活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誉为“汉中四宝”。其中“四宝之首”的朱鹮为汉中市“市鸟”。

森林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9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52.9万公顷,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20%;森林覆盖率50.12%,比全省高出12.82个百分点;林木总储量8100万立方米,占全省林木总储量的23%。境内天然林多为次生林,原始林已不多见,仅在高海拔地区稍有残留。人工林以马尾松、杉木、油松、华山松为主,多为纯林。主要用材树种有:云杉、冷杉、铁杉、杉木、华山松、油松、巴山松、栎、桦、椴、漆、杨等。主要林特产品有:天麻、茶叶、橘柑、核桃、油桐、生漆、木耳、香菇、杜仲、厚朴、五倍子、板栗等,已成为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黎坪、天台、五龙洞、紫柏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牢固关、褒河2个省级森林公园。

经济

  区内大型工业均以国防工业衍化而来。飞机工业也是汉中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飞集团),所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经国家批准于1969年开始建设的中国唯一研制、生产大、中型民用运输机的大型国有军工企业,现有总资产30亿元,职工近万人。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第三工业机械部所属〇一二基地)位于区内,为大型运输机制造基地。2009年,中国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立项实施,汉中陕飞集团与哈尔滨哈飞集团、西安西飞集团、沈阳沈飞集团和成都成飞集团并肩成为“大飞机”五大主制造商,主要负责形成“大飞机”零部件的转包生产能力。

  此外,中核工业集团所属405厂也位于区内,从事铀浓缩生产。

  有色冶金工业是汉中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由于区位限制,区内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作物以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域农作物为主,水稻、小麦、玉米均有种植,菌类和中草药种植为特色,兼有部分果品种植。

  汉中的樱桃生产地发展面积为3平方公里,是中国三大樱桃产地之一,以樱桃沟为主产地。其樱桃品种以中国酸水樱桃为主。

  汉中市也是中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自古就是茶马互市的重要供茶地。

交通

  铁路:宝成铁路(宝鸡-成都)、阳安铁路(阳平关-安康)、西成客运专线(西安-成都,建设中)

  公路:108国道、316国道、210国道、西汉高速公路(西安-汉中,2007年9月30日通车)、十天高速公路(十堰-天水,建设中)、宝汉高速公路(宝鸡-汉中,建设中)

  航空:汉中机场(支线机场),开辟有至西安、北京、重庆、深圳的航线。汉中市的航空港分别为汉中西关机场、汉中城固机场。

文化

  汉中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文化积淀厚重,其历史文脉可以凝炼为四大特色:栈道文化、两汉三国文化、红色抗战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

  栈道文化 汉中是闻名于世的栈道之乡,褒斜栈道是中华栈道的发祥地。早在三皇五帝时代,褒谷就是川陕间的交通要道。在汉代,由汉中至关中的栈道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汉中到四川的栈道有金牛道和米仓道;汉中到甘肃的栈道有白水道。这些栈道中以兴修于西汉中叶的褒斜道最为有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成语就源于此。千里栈道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汉中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它的深远价值可以跟塞北长城相媲美。

  两汉三国文化 汉水是中国的一条文化大河,汉水流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汉文化正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刘邦以汉中为基地,建立西汉,是名副其实的西汉王朝发祥地。这一历史文化地位,不仅激励着汉中人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诞生了以张骞、李固为代表的一批中华英豪,而且吸引了韩信、张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在此金戈铁马,建功立业,使得两汉三国时期的汉中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直到今天,汉中的古两汉三国文化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在东亚文化圈和世界华人之中,仍有极高的知名度,是汉中最宝贵的历史文脉资源。

  红色抗战文化 上个世纪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汉中有众多的革命志士响应并投身其中,从这里走出了何挺颖、陈锦章、陈浅伦等革命英烈。1932年,红四方面军来到汉中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城固、西乡、南郑、宁强和镇巴等地现在都还有很多的革命遗迹。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领杨虎城、著名书法大师于右任以及蒋介石、李宗仁等政治军事人物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汉中成为抗日的重要后方基地,西北联合大学、黄埔分校等大批高等院校和文化团体相继迁来汉中,汉中成为当时全国三大文化中心之一,成为仅次于陪都重庆的军事、文化及战备后方。

  地域民俗文化 汉中地处我国地域文化的南北交汇带,民间文化带有浓厚的楚、蜀、秦文化烙印。民间戏剧既有洋县秦腔又有汉调桄桄;民歌既有带川味的镇巴民歌,又有兼具川甘味的宁(强)留(坝)勉(县)山歌;民居既有宽廊大院、门悬木雕的明清古居和羌藏风情的青木川碉垒式大院,又有城固韩家祠堂的独门小院和具有苏杭风情的青砖波形墙建筑群,还有城固古路坝和褒城天主教堂等西洋式建筑;民间工艺有南郑高庄的棕箱、黄官的藤编竹器、高家岭的土陶瓦罐、勉县新铺镇的绣花枕头和留坝的龙头拐杖;民间艺术有洋县的社火芯子、城固的高跷和龙江的女子草龙等;还有如羌族特色的宁强饮食、西乡回民和镇巴苗民独特的民风民俗等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民俗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 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武侯墓、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张骞墓等。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分别是勉县的武侯祠、城固县的李固墓等。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6项,分别是汉调桄桄、镇巴民歌、洋县悬台社火、洋县杆架花焰火、洋县佛教音乐、龙亭蔡伦造纸传说故事;2008年11月,汉中被文化部确定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59项,包括洋县谢村黄酒酿造工艺、宁强王家核桃馍制作技艺、镇巴渔鼓等。市级非遗代表作项目75项,包括西乡地围子、汉中面皮等。

民间艺术

  汉调桄桄 又称汉中梆子戏,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溶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南民歌 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不似关中陕北民歌粗犷豪放。

  社火 为全市各县流行。一般在春节时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有悬台芯子、高跷、社火等,以各种脸谱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溶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迭次饰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

  端公戏 俗称“坛戏”,是一种巫师组班装旦抹丑、巫步神歌、踊踏欢唱的地方小戏。因其行头简单,一包袱可携,所以又叫打包袱。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它的特点是:小戏多,喜剧多,表现下层人民生活的戏多,戏剧情节简单,矛盾纽结单一。汉水上游的端公戏,较多地接收了本地山歌和桄桄的影响而形成的一派,称汉中派。它以汉中为中心,从汉水分界,汉水南路较多地接受巴山语音与二黄戏的影响,演唱风格比较柔和、细腻、辛辣、风趣,汉水北路较多地接受秦岭山区语音和桄桄的影响,演唱风格比较粗犷、悲壮、豪情激荡。具有浓郁的陕南汉中地方特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调二簧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本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今渐无。

生产习俗

  汉中平川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贸易较少。秦巴山区以农业、林副业、打猎等生产为主,多为自产自食的自然经济,贸易亦少。生产风俗与外地不同者略有:锣鼓草 又称打锣鼓,歌手称“唐将班子”。秦巴山区农民在薅草时,为抢农时,不致发生草荒,若干户村邻农户互相帮工,突击薅草。薅草者排成一队,一人挎鼓,一人提锣,站在薅草队前方或后方,边唱边敲,引导前行,统一劳动者行动,提高劳动效率。若有人薅草马虎,或锄草不净,或进度太慢,歌手则在其人后边边敲边唱,以示警告或督促。锣鼓草曲调单一,每唱一段便敲一段“过门”,歌词多为即兴创编,针对性极强。如歌手见有人劳动松懈怠慢,便唱:“哎,薅草莫薅吊颈草,一场白雨又活了。薅草要薅米花筛,十人见了九人爱。哎,说要来就赶快来,莫在后面紧到捱(行动迟缓),老的捱成黄肿病,小的捱起摆子来……”对劳动积极,做活质量高者,歌手唱歌表扬。薅草人数或多或少,十几人至百十人皆可。南郑、留坝、佛坪县的锣鼓草十分有名,歌词清新活泼,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滑稽有趣,有的已成为山民的口头禅。

  刀耕火种 山区农民开垦荒山,常将山上杂灌木用刀砍倒,放火焚烧,然后开挖,点种包谷、豆类、蔬菜等,所谓“开荒一把火,种地一把撒。”因山陡远窎,难以牛耕,无法施肥,任其生长,广种薄收。耕种三四年内,收成尚好,至五六年后,地力瘠薄,遂弃而另开新地。此法虽获短时之利,然弊端尤多,易引 发山林火灾,破坏林木资源,导致水土流失。政府历来多有禁止,但迄今仍时有发生。

  守山 又称守号。山内野兽甚多,每于秋熟时糟害庄稼。山民于山地中搭茅庵号棚,夜间守护。野猪、黑熊等野兽来吃包谷时,敲梆鸣锣,或吹号角,惊走野兽。一般每年守号约二三个月,至秋收结束为止。

  打山 又称打坡、出坡、打猎、撵山、撵坡。山区农民秋冬时喜狩猎,既为打猎护秋,又为农闲副业。至少三五人,多者一二十人不等。领头者称“掌山师”,出坡前供奉山神,不同地区山神称呼不同,佛坪县称“中洞梅山李大王神”,城固称“五猖大王”,南郑称“镇山将军”。打猎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在前打枪者称“前掌”,在后撵山者称“后掌”,把守山口垭子等候野兽拦截的人称“坐交”。山民对不同野兽行走路线规律熟悉,如“鹿奔台,香(麝)奔包,麂子翻垭壑,野猪缠碥跑,羊子走的香子路,黑子(黑熊)顺着槽槽溜”。打猎方法甚多,有药饵、箭(垫)刀、箭(垫)枪、饵炸、石压、安套、烟熏、挖洞、土枪、张网、狗撵等。一些狩猎方法容易误伤人及珍稀保护动物,今已明令禁用。所获猎物按出坡打猎者分配,人人有份,或同煮一锅,共同食用,犹如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享用之遗风。今打猎者渐少。

  饲养 汉中农民重养牛,用以耕田,但非家家饲养。每户必养猪,一则食肉或卖钱,二则积肥肥田。农户普遍养鸡,吃肉吃蛋卖蛋,视鸡为征兆物,如两鸡打架,预兆客人将登门;初夜鸡啼,预兆火警或盗贼;母鸡叫鸣,预兆有凶险事。俗谓雄鸡能镇邪,死于外乡运尸回家时,要在灵柩上放一只红公鸡;婚嫁时要用红公鸡开路;修房上梁时要用红公鸡镇邪;结婚时如新郎在婚日未赶回家,则捉一只红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天地。西乡、洋县一带一般不卖狗,俗谓“今世卖狗,来世讨口(当乞丐)”。汉中最忌过年时别家猪猫跑来家中,俗谓“猪来穷,狗来富,猫来背麻布(预兆死人)”。

贸易习俗

  集市 农村较大乡镇有固定集场,天天聚散,风雨无阻,谓之“百日集”;有些山乡集镇山民居住分散,逢集有单日集、双日集、一三五集、二五八集、三六九集等多种形式,系当地人长期约定成俗,逢集日交易繁盛,山货土产丰富;非集日街市冷落无人。交易多为粮食、牲畜、禽蛋、农具、蔬菜、柴草、木料、山货土产等,近年多有各种工业品。

  庙会 汉中各地庙会较多,多是祭祀各路神佛诞生,或举办重要佛事活动的一种群众性集会。庙会时,搭台唱戏,交易繁盛,往往人山人海,逐渐形成庙会交易风俗。各县一些较大集镇都有一年一度的固定庙会日,如城固县原公镇二月初二文昌庙会,从明末清初至今不衰;南郑药王洞庙会、汉中北海庙会、勉县武侯墓清明庙会、洋县马畅二月十五庙会等。会期一般五至十天,长至半月。庙会以交易为主,由于赶会人多,饮食摊点亦多,多有马戏杂耍、戏剧歌舞、民间社火等娱乐活动。

生育习俗

  得喜 结婚妇女怀孕称“得喜”、“有喜”,为家庭一大喜事。旧时在家庭和近亲之间举办家宴。得喜之后,孕妇“害喜病”,吃桂圆、黑芝麻等,期盼胎儿出生后眼睛又圆又大,头发又黑又亮。“得喜”期间,家人常根据孕妇的某些行为臆断胎儿性别,所谓“酸儿辣女”(孕妇喜吃酸者生男孩,喜吃辣者生女孩)。

  添喜 孕妇分娩古称添喜、坐月子。旧时,生男称大喜,生女称小喜,农村妇女添喜,请收生婆来家接生,卫生条件极差,婴儿成活率很低。镇巴、西乡一带的山民,临产前常把卧室的箱柜、房门打开,期盼快生无痛。若是遇上难产,有的请巫婆念咒作法催生。一旦胎儿出世,断脐包裹,男婴用父衣,女婴用母衣,并将胎衣于避静处埋掉。今新法接生已普及。

  报喜 婴儿降生后到产妇娘家报喜。山区人家昔日常在家门口张挂出诞生的标志,以防外人猝然闯入,带进邪秽之气,也提醒一些特殊人(如孕妇、着孝装者)自动避忌。标志是一方红布挂在门上,俗称“桃红”。红布上附有弓箭、铜钱、大葱、红枣、栗子等物,弓箭象征逼邪;铜钱比喻财多;以枣谐音早,以栗谐立,谓早日成立;以葱谐聪,谓耳聪目明。旧俗生男三日内报喜,生女则六日之后。报喜时送礼品,生男送公鸡,生女送母鸡,隐告婴儿性别。今已不避邪,惟于三日内报喜。

  满月 婴儿满月之日,外婆家送来婴儿小衣、鞋帽及长命锁之类,亲友上门庆贺,主人设宴招待,俗称“过满月”。洋县、西乡、城固等地,此日,对婴儿剃头(称“落胎发”),头后留一撮“聪明发”,剃光眉毛。同时抱婴儿外出行游或由外婆抱回作礼节性小住,称“挪窝”。

  认干亲 俗称“拜干爹干娘”。凡是认了干亲的两姓人家,交往密切,相帮相扶,同甘共苦。旧时婴儿满月之日,由家人抱出门外,遇上的第一个人,即认作干爸或干妈,称“撞干亲”。名义上是“撞”,实际上多是经过事先摸底,如双方都满意,只是选个吉日良辰做个“撞”的过场。当双方共同认可,从翌日起两家以干亲往来。亦有先请阴阳先生为婴儿算命,若命相不好,意味着“克父母”(与父母命不相容),便以认干亲转移命相,以求得相安无事。或婴儿体弱多病,为保全孩子的生命,则找身体结实者认作干父干母,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找干亲以“刘”(留)姓最好。孩子可随干爹子女排行,另取一名字。

婚嫁习俗

  旧时婚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程序进行,有的男女双方至结婚时尚有未见过面。今之婚俗以自由恋爱为主,边远地区或农村,多有靠媒人撮合成婚者。婚俗古今变化较大,旧时礼节繁琐,女方多无自主之权;今则双方平等,然大操大办之风气甚盛,尤以男方之家花费甚巨,拉账借贷,父母视为极大重负。

  议婚 即纳彩,男方中意于某女子时,央媒携礼至女方家,表白意愿。女方如不同意,即不收礼,如同意,即留下礼物,俗称提亲、说媒。联姻一般讲究门当户对,财产相当,同姓不婚(不同宗者例外),并视年龄、品貌等,骨血不能倒流(女子不能嫁舅父之子);男女两家如无异议,即行议婚,又称纳吉、合婚,根据男女方“生辰八字”(出生的年、月、日、时天干地支)推算,相合者即议婚,双方可缔结婚姻,“八字”如有相克不合者,议婚中止。自由恋爱者,无此俗。

  订婚 即纳征,雅称传启,俗称见屋。双方缔结婚约,交换婚帖,旧时婚帖用红漆礼盒传送,男方在盒内还要装押帖物,如耳环、手镯、戒指之类,或馈送衣物等。一经订婚,双方即可正常来往。旧时达官显贵为子女订婚称大传启,使用“龙凤帖”(相当于今之结婚证书),传启之后,一般不能毁婚。今之订婚,不送婚帖,一般赠送女方衣物首饰之类,拍摄订婚照,以示见证和纪念。

  迎娶 昔时娶亲,男方备花轿、鼓乐及“礼封”若干,直往女家迎娶。途中若遇见另一家娶亲,要互换手帕或裤带,以示礼让,或双方轿夫逗乐“撞轿”。轿至门口鞭炮齐放,新娘在搀扶中踩着红毡步进厅堂,同新郎拜过天地、父母后进入洞房。新婚第二天要进行“请茶”仪式,由新郎约媒红同去岳父家致歉谢,女方家招待。宴罢,女家带上礼品,邀知己亲戚又同往男家回礼,谓之“送茶”。今已废。第三天“拜灶”,汉中市农村昔日拜灶时“翻碟”:院子里扣个七寸碟子让新娘用脚尖翻开,只有翻起碟子才能做饭,今无。今迎娶多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代步。农村娶嫁双方均要抬(或车载)上迎亲财礼、陪嫁物品,招摇往来,以示观者。近年来,城市内迎娶多以小轿车队接送,以示炫耀;结婚典礼中多戏耍公爹、公婆以取乐。将公爹、公婆妆扮成丑官、丑旦(摇婆),抹红,着戏装,手持长烟杆、烟袋、柱棒、团扇等道具,巡行示众逗乐。

  闹房 新婚当晚闹洞房、戏新娘。汉中俗说“新婚三天无大小”,不管怎样闹腾,主人不但不介意,反而愈闹愈高兴。旧时闹房的花样多而粗俗,因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撮合,新郎新娘不熟悉,通过闹房让双方不再生涩,并认识亲友。今之闹房多由亲友出节目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中多有让双方羞涩难以完成者。

  礼言 农村及山区婚宴时,主家请能说会道之人当总管称“支客使”,料理一切。总管说礼言以助兴,使帮忙者、客人及厨师们心中高兴。“礼言”风趣幽默,对帮忙者说:“油漆桌子亮又黑,我替主家招呼客。帮忙兄弟初来乍到,人人心灵手又巧。凳子有腿,椅子有靠,想坐自己坐,想喝自己倒。有百客,无百主,不要客气,自己动手,吃饱喝好。”对接亲者说:“押礼先生,抬嫁兄弟,一路受苦,翻山越岭,道路不平。抬嫁流汗,没有怨言。主家房屋偏窄,桌椅不全。烟茶不及时,礼节未当先。司茶的,看客的,快倒茶,快敬烟。”女方娘家客人回应说:“阳光灿烂,鞭炮连天。多亏媒红穿针引线,结了这门亲眷。我们陪嫁少,见亲家无脸面。姑娘少见识,不会做针线。炒菜做饭不熟练,不会裁来不会剪。高档家具不会用,现代电器不会玩。还请公婆多指教,敬老爱幼两双全。”对厨师说:“烹饪师傅,手艺高强,薄切细切,盐味适当。有胡椒,有大香,各种调料巧配方。蒸煮炸炒,门门不挡。火候到家,十里闻香。赶了多少酒席,未喝过这种鲜汤。如此高手,远走云南四川,近走四镇八乡,客人吃得满意,定为全家争光。”今农村(尤其山区)此风犹存。

  回门 新婚夫妇,回拜女方父母,若是招郎婚则回拜男方父母。回门时间洋县为结婚次日,其它县为三日后。入岳父家,食汤圆、水饺,或用花椒面、辣椒面、盐、糖作馅,寓意婚后生活道路会遇到麻辣咸甜,夫妻要同舟共济,甘苦共尝。洋县回门时,依次到女方家族五服内各家吃饺子,嫂子们或在个别饺子内包以辣椒面,专戏谑新郎,意在告戒新郎婚后如不善待妻子,娘家人绝不轻饶。

丧葬习俗

  初丧 旧时民间一般在年届六十之后,可置办棺材、寿衣,以备不测,棺材以柏木者为最好。初丧时,子女于死者床前、院场边烧“倒头纸”及死者旧衣、铺草等杂物。请风水先生测定出殡时间、选定墓址。家人为死者沐浴身体、剃发、穿衣、停尸于厅堂正中,谓之“中堂正寝”。子女戴孝往亲戚邻里家报丧,妇女亡故尤重向其娘家报丧。70年代起,推行火葬,农村仍多土葬。

  设灵位 初亡后设置灵位,点燃筏灯(灵前及床下),日夜长明。灵位上摆放死者遗像,两侧陈列挽联、孝幛、花圈;旧时仕宦家在门口悬立一黄绸或白绢做的“冥旌”,上书死者官衔姓名,出殡时挑在灵柩之前,显示死者地位。一般人的灵位设置较简单。每日早中晚,孝子烧纸、叩头,以尽孝心。停丧期间,富户或请和尚、道士做道场,念经,超度亡灵;子女及近亲晚间打铺草睡于死者停丧处两侧,谓之“守丧”。

  吊奠 停丧期间,亲友、家族持纸钱、香蜡等物,至灵前叩奠致哀。穷困之家丧葬简单,停丧时间较短。富裕人家葬仪隆重,发讣告,诵经,超度亡灵,搭台唱戏,办置酒席,招待来客及吊奠者。家族中五服之内死者之晚辈头缠白孝布,并拖背后,至小腿部;安葬长辈时,对其不孝子孙,家族及舅族中长辈责令其跪于灵位前,严厉训斥指责,令其悔过自新。今之城乡,亲人死后,左臂戴黑色袖幛,上绣一“孝”字。

  唱孝歌 流行于留坝、宁强、略阳、南郑、镇巴、西乡、佛坪山区,停丧期间,丧主请来歌师、乐师(民间艺人)以唱孝歌悼念亲人。或歌师领着孝子贤孙,围绕灵柩,边转边唱。歌词或有固定唱段,或即兴自编,有韵白和独唱,如泣如诉,悲切动人。

  出殡 安葬亡故老人,极为隆重,尤其富裕人家及名门望族,更重葬仪。官宦及富贵者死后,暂厝家祠家庙或空屋,修造墓圹、坟茔、刻碑铭,竣工后,择吉日安葬。出殡之日,僧道、乐队、子孙、亲友、送葬者持冥旌、彩旗、挽幛、纸扎等组成丧仪队,抬灵柩前往墓地。长子头顶孝盆,摔碎于十字路口。灵柩入土后,连续三晚,子孙到坟头煨火,为死者“暖房”。家眷子女,守孝三年,即每逢周年祭奠哀悼。今葬仪稍简。

  烧七与周年 从人死之日计起,每隔七天,祭奠一次,家人上坟烧纸,名为“烧七”,一连祭奠七次。七个“七”之中,以第一、五、七“七”为最隆重,第七个“七”又称“尽七”,此后,葬仪正式告毕。此外,城固、洋县、西乡、南郑等地还在死后“百日”上坟祭奠。逝世周年亦较隆重,第一个周年称“小祥”,二周年称“大祥”,三周年称“除服”,贴红对联(三年守孝期间,春节贴白对联),即守孝结束,可以脱去孝服。其后,只在每年清明等节令时烧纸祭奠。

衣食住行习俗

  衣饰 帽子、发式 清代著名大儒王士祯(渔洋)在其《陇蜀余闻》中记载:“汉中风俗尚白,男子妇女皆以白布缠头,或用黄绢,而加白帕其上。昔人谓为诸葛武侯戴孝,后遂不除。汉中滕(天绶)太守严其禁,十年来渐以衰止。”民国以前,男子用冠圈套在发髻上将头发束紧。清末以后,比较流行的男帽有瓜皮帽(亦称衬帽)、毡帽、棉猴。儿童多用虎头帽。民间多用草帽,用麦草手工编成。辛亥革命后出现礼帽,解放后绝迹。农村中年以上男女黑(或青)色丝帕或黑布缠头,这种装饰至今在山区还存在。中老年妇女多用一方头巾搭在头上,今少见。南郑、宁强一带的巴山农妇崇尚白色,爱用白布帕子缠头,与川北相似。清代至民国初男子留长辫,只剃前顶。民国后期,留半长发,解放后男子通行分头或平头。80年代后,男青年有留长发者,农民及儿童的发式比较随便;80年代以前,中年以上妇女在脑后挽独髻,上加黑丝发网,网外别一支簪子;少女喜梳长辫垂于身后。青年妇女多为“剪发头”,女学生多扎“羊角辫”,小姑娘扎成“朝天冲”。

  上衣、腰带 清代及民国时,士绅穿袍、褂,形制不一,有的衣长至膝,有的至胯(俗称马褂)。马褂有大襟、对襟之别。后出现衫子、夹袄。老年人多穿大襟衫子,习尚蓝色,夏天白色为主。农村儿童穿“百家衣”(向各家讨来的多种颜色的小布块连缀成布缝制)。解放后50~70年代城市机关流行中山式服装,多为蓝、黑灰色,式样单一。80年代以后服饰式样繁多,男子以西服为主。旧时人们多用黑色、紫色布带子缠腰,民间有“三单不及一棉,三棉不及一缠”的说法。穷苦人家无棉衣,为了御寒保暖,常在单、夹衣之上拦腰一缠,显得很精神又便于体力劳动,今已绝迹。

  下裳、鞋袜 旧时农村男裤通行宽裆镶腰的大裆裤,大腰围,打褶后勒上裤带。冬穿棉裤,老人扎绑裤脚口。手工业匠人常束围裙。妇女以裤与裙轮换使用,百褶裙与绣花裙最常见。烹饪时则换上围裙或小围腰。从30年代起,连衣裙出现。50~70年代女子穿裙子者绝少,80年代起城市女子多穿裙子,花色鲜丽。60年代以前男女多穿手工制作布鞋,其后机制鞋逐渐取代了手工鞋,80年代后穿皮革鞋已普遍。旧时多为布袜,有单、夹、棉之分。自40年代起,线袜子流行。

  饮食、食制 旧志称汉中人“嗜口腹,食必兼肉”,此指旧时富家生活。通常人家一日三餐,早餐多为稀饭,佐菜简单;中饭、晚饭多吃米饭、面条,佐菜花样较多,农民饭食甚简粗。农村待客多以午餐为主,客友至家先打荷包蛋,表示一片热情。对客友以酒宴招待为快事,入座有上席、陪席之分。殷实之家菜肴以四品(大碗)四盘为主,今日则10数左右,常在正菜之前摆出八个凉菜碟和一个大拼盘。上菜顺序先咸后甜、先凉后热或凉热相间。酒以白酒为主。穷困及一般人家则量力待客。洋县农村昔日吃第一顿新粮饭以及吃肉时,都要给邻居端一碗,以示亲热。宁强、略阳、勉县每逢新粮收获,必向亲戚馈赠“尝新”。汉中、南郑一带,逢家父生日,出嫁姑娘必用上等白面蒸大寿桃以表示祝寿。岁时节日食俗各地大体一致。大年初一吃饺子、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春饼、包谷花;五月端阳吃粽子、鸡蛋、大蒜、油糕;六月六喝面茶;八月十五吃月饼、核桃、柿子等水果;九月九吃糍粑、喝辣酒,冬至祭祖吃大锅饭,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等。

  日常饮食 平川以大米、面粉为主,或配以玉米糁或各种豆类,搭配菜肴。山区以玉米、洋芋为主,蔬菜较少。平日多为素菜,节庆日或招待亲友食荤,菜肴调味多喜麻辣。山区多食野味。居家饮食随便,但嗜食、禁忌颇多。宁强人最喜酸饭及麻辣味,略阳人喜喝罐罐茶,城固人喜吃浆水面、面皮子,汉中人爱吃粉皮子。妇女、老人爱吃菜豆腐稀饭。

  居住 院落平川多以同姓或几姓家族为村居住,山区多单家独居,一家一院。房屋多一字形排列,多朝南向阳。农户分家时房子分配,一般“哥南弟北”、“哥东弟西”。住人房间一般有楼棚,遮灰尘,堆放杂物。山区旧时富户多建四合院或三合院。

  立房 农村修房造屋,选地势稍高、不易积水之处,喜座北向南。农村砖木结构平房一般高1.8丈以上,房间一字形排开,修单不修双(如三间、五间、七间),两边对称美观。60年代以前城乡农村草房甚多,山区多摞木房、庵棚;80年代以后农村大都在村镇总体规划下修建砖木结构平房或小楼房,二层居多。立房上梁选吉日良辰举行仪式,贴对联、放鞭炮。亲友临门恭贺,主人设宴招待。

  花窗 民国及其以前富户注重门窗的雕刻图案花纹。有些人家还以砖砌、瓦拼、石雕美化,按图镂刻。有的花窗特配以水磨石砖镂刻框架而成为一幅立体浮雕,极富艺术价值。花窗除了采光、通风,又可使建筑空间增大拉长,且起到装饰效果。

  乔迁 选择吉日迁居,亲友携礼祝贺,主人盛情招待。若在外乡外村买房居住,乔迁之日“睦邻”招待,同周围住户先以感情联络,相互认识,日后出入方便。

时令习俗

  汉中一年之中,尤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最受重视,其它节令、节日只是各随习惯而有所相关活动。

  春节 俗称过年,民间对“过年”尤为看重,节前半月就作准备。杀猪宰羊、缝制新衣、打扫房舍,置办过年肉、菜、果品,及祭祀之物;除夕日贴春联。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过年,清早,焚香拜祖,举家欢娱;并连续几日下午上坟祭奠亡故亲人。从正月初二起,开始走亲访友,互拜新年,往来中必馈赠新年礼品,并向小孩发“压岁钱”,直到元宵节结束。初一至初三不向外倒垃圾,意为不把一年之财倒出去。

  元宵节 正月十五,又名“灯节”,俗称“过大年”,城乡演戏、耍灯、表演採莲船、高跷、龙灯、狮子、社火、竹马灯并放烟火等。元宵节之夜热闹空前。一般由正月十三开始,演戏三日三夜,至十六日送灯结束。演戏内容以表现吉祥如意为主,有些地方表演“鹬蚌相争”、“拉驴上板桥”及腰鼓队、秧歌队等。旧时新婚之妇要回娘家躲灯,元宵节后回家,此禁忌今已无。此日傍晚,先去祖先坟茔插蜡烛放灯,再在家门两侧及大小门口都插蜡燃烛,院屋一片灯光,表示祖辈人光明磊落。有的到佛道教寺观朝山拜佛。城固、洋县、勉县等地的较大村镇,还在大小庙门口置放“灯伞”(又称火树),状若宝塔,上下通明,十分壮观。此俗今已无。该节一过,“过年”活动结束。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蒲节”或“天中节”。晨,各家在门上插艾草和菖蒲,煮鸡蛋、大蒜、粽子,饮雄黄酒,将雄黄酒汁涂抹耳鼻孔,以防飞虫侵入。洋县、西乡等县,农民清晨剪红纸人(隐喻火神祝融)贴水缸周围,祈免火灾。城固、洋县、勉县、南郑,端午日男女小孩喜栓百索,戴香包。学生向老师,未婚婿向未婚妻,父母向初婚女儿送礼品,表示尊敬、亲近,称为送节。

  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俗称团圆节。此日外出者尽量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姻亲和至亲馈送月饼等礼物。夜,旧时在院内设香案,摆上红枣、核桃、柿子、黄梨、白藕和月饼之类,拜月食果啖饼。

  二月二 又称“春龙节”,俗谓“二月二,龙抬头”。大地解冻,天气渐暖,农民开始春耕,百虫开始苏醒。祭祀春龙,举行各种“引龙回”的仪式,含有“酬龙祈雨,保佑丰收”目的。城固、洋县、南郑、西乡农村,此日农户“打灰簸箕”,在房庄周围撒灰为界,歌曰“二月二,灰簸箕,虫虫蚂蚁飞过去!”同时炒包谷花、米花、豆芽和荠荠菜,意为把蝎子、蚂蚁等害虫炒死,保障五谷开花结实。旧时城固以北农家,此日不担水、扫地、锄田,认为从井里取水会惊动龙的静卧;扫地扬尘会损害龙的眼睛;锄田会碰伤龙的鳞甲,今已无。

汉中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有学者指出:吊脚楼是远古巢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旅游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全市有各类国家级旅游景区点30多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这些沉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为汉中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17家,其中,4A级1家、3A级11家。

旅游景点

  国家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3家(武侯墓、华阳、张良庙-紫柏山),3A级旅游景区11家(古汉台、武候祠、南湖、石门、南沙湖、桔园、拜将坛、朱鹮生态园、午子山、蔡伦墓祠、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2A级旅游景区5家(灵岩寺、张骞纪念馆、天台国家森林公园、汉中民俗村、佛坪熊猫谷旅游区)。

  • 古汉台(已建成汉中博物馆)
  • 拜将坛(亦称拜将台)
  • 饮马池
  • 汉中古城墙遗址
  • 明瑞王府遗址(已建成莲花池公园)
  • 虎头桥遗址
  • 滨江景观带与桥头广场(含桥北广场与桥南广场)
  • 午子山
  • 苏景园
  • 陕南珍稀植物园
  • 王富沟溶洞群
  • 兴元湖公园
  • 楠竹园
  • 桔园景区(城固县境内)
  • 国家野生朱鹮保护园(洋县境内)
  • 樱桃沟(西乡县境内)
  • 圣水寺(南郑县境内)
  • 小南海(南郑县境内)
  • 南湖风景区(南郑县境内)
  • 定军山古战场(勉县境内)
  • 勉县温泉(勉县境内)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褒斜道及石门其摩崖石刻、武侯墓、张骞墓、蔡伦墓(祠)、龙岗寺遗址、李家村遗址、张良庙、开明寺塔、五门堰、灵岩寺摩崖、汉中市青木川老街建筑群、青木川魏氏庄园、武侯祠、汉中东塔、洋县智果寺、良马寺觉皇、西乡何家湾遗址、城固宝山遗址、宁强羌人墓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有博物馆19座,免费开放博物馆4座(汉中市博物馆、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宁强县博物馆、镇巴县博物馆)。

  •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1961年第一批)
  • 勉县武侯墓(1996年第四批)
  • 南郑龙岗寺遗址(2006第六批)
  • 城固张骞墓祠(2006第六批)
  • 城固五门堰(2006第六批)
  • 洋县蔡伦墓祠(2006第六批)
  • 洋县开明寺塔(2006第六批)
  • 西乡李家村遗址(2006第六批)
  • 留坝张良庙(2006第六批)
  • 略阳灵崖寺(2006第六批)

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

  •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0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8年)
  •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
  •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
  •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
  • 桑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
  • 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11月20日)

国家水利风景区

  • 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2002年第二批)
  • 红寺湖国家水利风景区(2004年第四批)
  • 南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2007年第七批)

国家森林公园

  •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11月)
  •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11月)
  •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12月)
  • 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2009年2月)

省级自然保护区

  • 摩天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 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 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 龙池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
  • 马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12月)

省级重要湿地

  • 陕西嘉陵江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宝鸡凤县、汉中略阳县、宁强县)
  • 陕西汉江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汉中市、安康市)
  • 汉中漾家河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南郑县、勉县)
  • 汉中褒河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留坝县、勉县、汉台区)
  • 汉中石门水库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汉台区)
  • 汉中湑水河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城固县、洋县)
  • 西乡子午河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西乡县)
  • 汉中牧马河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城固县、西乡县)
  • 镇巴任河湿地(2008年8月6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所在地镇巴县、紫阳县)

  另,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家(青木川),省级旅游示范县1个(留坝县),省级旅游强县6个(汉台、南郑、勉县、留坝、城固、洋县);建成省级旅游特色名镇8家(汉台区河东店镇、勉县武侯镇、洋县华阳镇、佛坪县长角坝镇、城固县桔园镇、洋县龙亭镇、南郑县黎坪镇、留坝县武关驿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家(勉县勉阳镇黄家沟村、勉县定军山镇诸葛村、西乡县城关镇莲花村、洋县洋州镇巩家槽村、城固县桔园镇刘家营村、汉台区河东店镇花果村、洋县华阳镇红石窑村、佛坪县长角坝镇上沙窝村、留坝县留侯镇闸口石村)。

人物

  • 褒姒,西周周幽王王后,有“倾城倾国”“一笑失天下”的成语典故。
  • 张骞,西汉成固县人,旅行家、外交家,开辟了“丝绸之路”。
  • 杨王孙,西汉成固县人,提倡简葬。
  • 李固,东汉南郑人,曾任三朝太尉,为人刚正,有“北斗喉舌”之称。名句“阳春之曲,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蔡伦,东汉学者,改进造纸术,史称“蔡伦纸”,葬于封地龙亭,即今洋县龙亭镇。
  • 张鲁,东汉五斗米道教主,道教著名人物,东汉末年曾割据汉中一方。
  •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汉中为北伐魏国的基地。
  • 王元寿,南北朝北魏秦州略阳人。据《资治通鉴》所载,著名酷吏。
  • 文同,北宋书法家,曾任兴元府知府、洋州知州,有“胸有成竹”的成语典故。
  • 陆游,南宋诗人、词人,曾在南郑任左丞议郎、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筹划抗金。
  • 方孝孺,明政治人物、著名学者,曾任汉中府学教授。
  • 僧省悟,汉中人。明朝中期四川民变首领。
  • 张勇,明末清初西安府咸宁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一说为陕西洋县)人,悍将,征西北、定西南,镇三藩叛乱。
  • 王炳,陜西省汉中府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 刘宝濂,辛亥革命元老,中华民国实业家、政治人物。
  • 刘宝锷,土木工程师,以监造南京中山陵最为著名。
  • 陆费逵,复姓“陆费”,原籍浙江桐乡,生于陕西汉中。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创办人。
  • 刘恩荫,中华民国国军将领,1949年随国民政府赴台湾,后任装甲兵副司令,陆军金门防卫指挥部司令。
  • 方继信,1948年,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陕西省代表。1949年随国民政府赴台湾。
  • 龙文,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陕西省代表,美术教育家。
  • 赵文艺,陕西省城固县人,曾任中华民国第一届西安市立法委员、历任台湾师范大学、省立台北师范专科学校、中国文化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兼任教授,拥有“文艺界老佛爷”称号之现代文学家与教育家。
  • 杨育才,勉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著名京剧《奇袭白虎团》人物侦察排排长严伟才原型。
  • 王智量,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籍贯在江苏省江宁县,澳大利亚华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党员,已经翻译俄文长篇小说30多部,荣获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发的奖章。

图集

汉中市汉江湿地,2022年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汉中市汉江湿地,2022年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