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颜色注解
藏传佛教出现前的北传佛教(即后世的汉传佛教)传播路线图
南传佛教传播路线图

汉传佛教,指以汉字记载经典或汉字文化圈佛教,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形成世界上现存的三大佛教传统。汉传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大陆台湾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中国四大列表

印度的上座佛教大乘佛教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再经由中国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形成以汉译经典为本的汉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不同。汉传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别主要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素食、戒疤,南传佛教不认同“南无阿弥陀佛”之用语,素食戒疤也是汉传佛教独有,并非印度佛教的戒律,但印度佛教普遍有素食的习惯。

词语释义

汉字“佛教”指“佛的教导”,与“儒教”、“道教”的称呼相似,合称三教。然而三者又有差异:“儒”是指一群人,“道”是指概念,而“佛”这个汉字本身没有意义,而是古音类似bud(梵文Buddha的第一音节)。称呼的不同显示佛教来自外国,与来自本国的儒道不同。

太虚法师1932年将世界上现存的佛教划分成为三大系统,其中第二系统是以中国为中心,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佛教。1980年代初,日本学者中村元等打破学术界“汉传佛教等于中国佛教”的传统概念,之后学者提出“汉语系佛教”、“汉地佛教”、“汉族佛教”、“汉字文化圈佛教”等相关概念。“汉传佛教”的特色,是经典以汉字书写。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最初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两支。由古印度向南方传播到斯里兰卡、东南亚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以上座佛教为主的流传,被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多为巴利语所写。现在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北传佛教主要由北方经丝绸之路中亚中国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等地区传播,其经典多为梵文、各种中亚文字和中文。自藏传佛教出现后,南传、北传佛教两支的划分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划分法。按教理大致划分,南传佛教即是上座佛教,而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尽管汉传佛教也包含了上座佛教的宗派。

佛教传入现代中国疆域经由两条路径,一支由古印度西域传入汉地中原,尔后传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称北传佛教;另一支为南传佛教,由东南亚传至中国云南一带,为少数民族所信仰。

发展过程

秦朝、汉朝

白马寺

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缺乏直接记载,因此只能根据文献推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有“禁不得祠”的说法,“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在20世纪初首先提出:佛教在秦代已经传入中国,因为此处“不得”就是Buddha的音译。

尔雅》释诂:“禋,祀,祠,烝,尝,禴,祭也。” 释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蒸,……。” 《说文解字》:“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汉书》宣帝纪:“修兴泰一、五帝、后士之祠,祈为百姓蒙祉福。”

东汉四川青铜摇钱树上有西王母与坐佛。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西域传入的。根据《魏略·西戎传》、《魏书·释老志》等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明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即今日的白马寺),翻译《四十二章经》。

梁代慧皎高僧传》记载此事:“汉明帝梦一金人于殿廷,以占所梦,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于彼遇见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乃要还汉地,译《四十二章经》,二僧住处,今雒阳门白马寺也。”

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为第一部汉译佛经。汉明帝梦见金人的说法来自公元三世纪中叶的《四十二章经序》,马伯乐认为这些记载纯属捏造,汤用彤则认为可能有部分属实。

从出土的文物来说,重庆市丰都县9号墓出土的摇钱树主干上有坐佛,底座上刻有“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五月十日作”铭文,是中国最早的铜佛。

公元二世纪后期四川省麻浩崖墓墓室上方健驮逻风格的佛像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

汉末与三国

汉和帝时,由于各种天灾人祸的流行,佛教滋长的土壤形成。但东汉末年以前,佛教并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汉桓帝仍将佛与黄老并祀。实际上很多时候,佛教和黄老被混为一谈。桓灵以前,仅有口授的《浮屠经》和翻译者不明的《四十二章经》流行于世。桓灵时,一些印度和西域的僧人来到中国,以洛阳为中心开始活动,翻译了许多佛教典籍。

三国时期,曹操和曹丕都对儒家以外的“淫祀”严厉打击。到嘉平年间,印度僧人昙柯迦罗来到洛阳,佛教才有所发展。曹魏魏明帝大兴佛寺(《魏书·释老志》),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孙吴地区,支谦康僧会先后入吴,受孙权推崇。孙皓称帝时,本要毁坏佛寺,因康僧会说法感化,终而放弃。

蜀汉,佛教不是很兴盛,旧录相传有蜀《首楞严》二卷,蜀《普曜经》二卷,但已佚失。

当时大乘佛教受贵霜帝国影响而传播四周。西域受其影响,于阗龟兹等地佛教兴盛。之后又有天竺昙柯迦罗安息昙谛康居康僧铠等僧侣到洛阳翻译经典,将大乘佛教传至中国。昙柯迦罗推广戒律,这是中国僧侣有戒律受戒之始,后世以其为律宗的始祖。昙谛所译的《昙无德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为中国僧侣出家之始。由于当时经文翻译未善,朱士行为求原经研读,于260年自雍州出发至于阗,成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他写得《大品般若经》的梵本,后由弟子于282年送回洛阳,最后由竺叔兰译成《放光经》。

晋朝

西晋年间,官方与民间的佛教信仰,逐渐普遍。相传西晋时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的寺院一共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法琳《辩正论》(卷三))。竺法护时代已有“寺庙图像崇于京邑”之说。而见于现存记载中的,西晋时洛阳有白马寺东牛寺菩萨寺、石塔寺、愍怀太子浮图、满水寺、大市寺、宫城西法始立寺、竹林寺等十余所。当时译出的经典,除了抄写传播而外,还流行“细字经”和“供养经”等。洛阳大市寺中,在黄缣上用细字书写《大品般若经》一部,字如小豆,而分明可识。其中部分经文依然保存。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始建于西晋年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北京)”的美称。

东晋朝廷中奉佛的也很多。晋元帝晋明帝以宾友礼敬沙门,晋元帝又“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建业千僧”;明帝也“造皇兴、道场二寺,集义学、名称百僧”。建康佛教,盛极一时。东晋初期,名流相继避世江东,玄风也跟着南渡,从而长于清谈的义学名僧竺潜支遁都为时人所重。

南北朝时期

佛教在东晋时代,形成南北不同的发展区域。北方有匈奴鲜卑等民族所建立的十六国。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多数提倡佛教,以后赵前秦后秦北凉均盛,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极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为道安鸠摩罗什。南方为东晋所保有,其文化是西晋文化的延长,一向和清谈玄理文流的佛教,也随着当时名僧不断地南移,形成了庐山建康两地的佛教盛况,其代表人物则为慧远佛陀跋陀罗

北魏公元443年的弥勒菩萨像,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北朝

北朝佛教起于西域僧侣佛图澄后赵的弘传。佛图澄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来到洛阳。其时后赵石勒葛陂(今河南新蔡县)屯军,专用杀戮来壮大声威。佛图澄通过大将军郭黑略,和他相见,用道术感化,阻止其残杀,从此中州(今河南地区)人民逐渐奉佛。后石虎即位,迁都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磁县),尊崇佛图澄,一时人民多营寺庙,争先出家。

梁《僧传》卷九《佛图澄传》:东晋时后赵中书著作郎王度,向石虎奏:“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功不施民,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今大赵受命,率由旧章,华戎制异,人神流别,外不同内,飨祭殊礼,荒夏服祀,不宜杂错。国家可断赵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者,还从回民之服。”石虎驳斥:“朕生自边壤,黍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

和佛图澄同时在后赵的,还有敦煌单道开襄阳羊叔子寺竺法慧和中山帛法桥等。

后赵之后,北地佛教最盛的区域是前秦。前秦苻坚笃好佛教,道安得到推崇。道安原在师事佛图澄,后受请到武邑开讲,为避兵乱,他和弟子慧远等五百余人到襄阳讲《放光般若经》。太元四年(379年),苻丕攻下襄阳,就送道安和习凿齿往关中。

佛教在后秦尤盛。后秦统治者姚兴,笃好佛教,又因得鸠摩罗什,译经讲习都超越前代。弘始三年(401年),姚兴出兵凉州,鸠摩罗什长安西明阁和逍遥园从事翻译。其时四方的义学沙门群集长安,次第增加到三千人。当姚秦佛教鼎盛时,长安僧尼数以万计,非常杂滥。弘始七年(405年),姚兴以罗什的弟子僧略为“僧正”,僧迁为“悦众”,法钦、慧斌为“僧录”,令管理僧尼的事务。

期间,大乘重要经论的译出。鸠摩罗什译出经籍有七十四部(现存五十三部),其中重要的大乘经论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弥勒下生经》、《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庄严论经》、《成实论》、《坐禅三昧经》等,大都对于后来佛教义学发生巨大的影响,而发展有各种学系与宗派。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华严》为后来贤首宗根本所依的经典。

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兴起,后秦沙门乐僔于建元二年(366年),在敦煌东南鸣沙山麓,开凿石窟,镌造佛像,这就是著名的莫高窟。但后期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进行大规模的灭佛活动,对佛教的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以太平七年,遂灭佛法。分军四出,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无少长坑之!其窜逸者,捕获枭斩!”

南朝

南北朝时期,南朝佛教以慧远主持的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其他中心,还有建康道场寺。建康为东晋首都,佛教非常隆盛。佛陀跋陀罗法显慧观慧严等都以道场寺作根据,宣扬佛教。

南梁梁武帝萧衍提倡尊儒崇佛,并曾多次舍身出家,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还俗大赦天下,改元大通;大通元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

《历代三宝纪》曰:“中大通元年九月十五日,帝幸同泰寺,逊位为仆,地震,百僚请复位。凡十五日,十月一日驾还宫。”

九月十六日讲解《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

《魏书》〈萧衍传〉:“令其王侯子弟皆受佛诫,有事佛精苦者,辄加以菩萨之号。其臣下奏表上书,亦称衍为皇帝菩萨。”

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元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南史》〈梁本纪〉:“中大同元年(546年)三月庚戌(八日),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仍施身。夏四月丙戌(十四日),皇太子以下奉赎,仍于同泰寺解讲,设法会,大赦,改元(中大同)。”

《健康实录》曰:“中大同元年三月庚戌,幸同泰寺,讲三慧经,乃舍身为奴。”

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梁书》〈武帝纪〉曰:“三月庚子(三日),高祖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舍身。”

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前汉传佛教“律中无有断肉法”。梁武帝提倡佛教僧侣都应是菩萨,都应该遵守《大般涅槃经》不吃肉。

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后汉传佛教僧团开始遵守梵网经菩萨戒不吃肉。

该时期佛教文学,经过历代译人的努力,创造了一种融冶华梵的新体裁。佛教也渐次渗入一般文学的领域,以佛典的理趣、风格、词句及故实入诗文的渐多,诗有罗什的《赠沙门法和》和《赠慧远偈》,支遁的《四月八日赞佛诗》、《释迦文佛像赞》等,慧远的《庐山东林杂诗》、《报罗什法师偈》、《万佛影铭》等,王齐之的《念佛三昧诗》等;文有僧肇的《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等论,僧睿所作诸经论序,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沙门袒服》。

虽诞以沦茫浩。推乎视听之外。以敬为本。此出处不异。盖所期者殊。非敬恭宜废也。老子同王侯于三大。原其所重。皆在于资生通运。岂独以圣人在位。而比称二仪哉。将以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故尊其神器。而体实唯隆。岂是虚相崇重。义存弘御而已。沙门之所以生。生资国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哉。于时朝士名贤。答者甚众。虽言未悟时。并互有其美。徒咸尽所怀。而理蕴于情。遂令无上道服。毁于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丧之所由……|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南朝期间,佛教艺术开始兴盛。佛像塑造极盛,著名作品有道安在襄阳檀溪寺铸造的丈六释迦金像,竺道邻在山阴昌原寺铸造的无量寿像,竺道壹在山阴嘉祥寺铸造的金牒千像,支慧护在吴郡绍灵寺铸造的丈六释迦金像,特别是处士戴逵和他的次子戴颙在山阴灵宝寺制作的弥陀及夹侍二菩萨木像、在招隐寺制作的五夹纻像和在瓦官寺制作的夹纻行像等。这时并有从外国输入的造像,如苻坚-{}-致送道安的佛像中有高七尺的外国金箔倚像(《高僧传》卷五《道安传》)。画像方面,顾恺之和吴曹不兴、晋卫协并称中国最初的三大佛画家。顾恺之作品造诣极深,相传有《净名居士图》、《八国分舍利图》、《康僧会像》等。关于他在瓦官寺作维摩壁画,据说“画讫,光彩耀目数日”。此外,晋明帝、戴逵也善画佛像,瓦官寺大殿外即有戴作的文殊壁画。此外,综合建筑、雕塑、绘画的石窟艺术也发轫于此时期。佛教音乐和文学方面,道安倡始在上经、上讲、布萨等法事中,都唱梵呗,并弘传帛尸梨蜜多罗所授的高声梵呗,帛法桥作三契经,支昙籥裁制新声,造六言梵呗,梵响清美。

隋朝

北周隋国公杨坚于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隋文帝在位期间,大兴佛教,并招请隐居僧侣出山,号召佛徒“为国行道”(《隋书》(卷二)《帝纪第二·高祖下》),使佛教再度兴盛于世,也使社会得到安定。隋文帝在治国上,采用并容儒教佛教道教相辅治国的政策,调和三教的关系。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朝庭对佛教也是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隋炀帝本人是佛教菩萨戒弟子(《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昙崇传》)=。其在位时,下令装补故经,并写新本,修治和铸刻佛像很多,同时,也对佛教严加控制,把江南佛教有影响的名士集中在扬州,以便支配,并下令沙门致敬王者。

唐朝

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刚刚好六百年了。在随后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随着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佛教也迎来了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佛教于隋唐之际,高僧辈出。佛法经过六百年之弘扬,由印度西域高僧之传授,各种佛经之翻译,高僧大德之注疏论着,三藏十二部的基本内容已经完备,人们依据修学之环境亦完全成熟。两汉南北朝时期,或因经典理解不深,或不圆融,各地僧人对于佛理之契会,各有主张,遂成支派。到了隋唐时代,因理解渐精,融会贯通,各领一门,或禅或净或律,演为宗派,竞相开发。

唐朝虽以道教为国教,但佛教亦受到推崇,先后有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肃宗唐德宗唐宪宗唐懿宗唐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

初唐时期

唐高祖于帝业初创时,曾奉佛求福,即位后,更设十大德以统摄僧尼。唐太宗在清除南方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少林寺僧兵之助;在即位后,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他还在玄奘西行求法归国后,于慈恩寺组织大规模的译场,法相唯识宗即在太宗的支持下创立。

武则天更是崇信佛法,她实行了一连串的佛教措施:开沙门的封爵赐紫,诏令僧尼于道士、女冠之前,于寺院中设立悲田养病坊,组织译场,开凿龙门石窟。其中以对神秀大师的礼遇,使禅宗大盛;而诏令新译《八十华严》,更是直接促成法藏创立华严宗

盛唐时期

盛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汉传佛教宗派的建立。重要的有智顗创立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论宗玄奘窥基创立的法相宗道宣、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北魏昙鸾开创,隋代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净土宗弘忍的弟子神秀惠能分别创立的禅宗北宗和南宗,在中唐惠能一脉独霸之后,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即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五派;贤首创立的华严宗;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惠果所奠定的密宗。这些宗派创立后,随着盛唐中国的影响,不久即传播海外。

唐玄宗崇信密教,对善无畏金刚智礼敬有加,曾请不空入宫授予灌顶,因之密宗兴盛一时。唐肃宗亦曾召不空等百余沙门入宫朝夕诵经祈福,并受灌顶皈依。唐代宗除下令建寺、度僧外,并于戎狄入侵之际,召沙门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为国民消灾。唐宪宗时,迎佛骨凤翔法门寺,更掀起社会上一股崇佛的热潮。

中唐晚唐时期

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衰退、道教盛行的原因,唐朝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事件。

《旧唐书·武宗本纪》(卷十八上),“洎于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遗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晋、宋、齐、梁,物力凋瘵,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致也。”
旧唐书·武宗纪》(卷一八上):“归真自以涉物论,遂举罗浮道士邓元起有长年之术,帝遣中使迎之,由是与衡山道士刘玄靖及归真胶固,排毁释氏,而拆寺请行焉。”

唐武宗下令没收寺院土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淘汰沙门,勒令僧尼还俗,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八载:“秋七月,……敕上都、东都两街各留二寺,每寺留僧三十人。天下节度、观察使治所及同、华、商、汝州各留一寺,分为三等:上等留僧二十人,中等留十人,下等五人。余僧及尼并大秦穆护、祆僧皆勒归俗。寺非应留者,立期令所在毁撤,仍遣御史分道督之。财货田产并没官,寺材以葺公廨驿舍,铜像、钟磐以铸钱。”

《唐会要》记载,当时拆毁的寺院有4600余所,招提、兰若等佛教建筑4万余所,没收寺产,并强迫僧尼还俗达260500人。

至晚唐之后,十大宗派名存实亡,三论宗唯识宗成实宗俱舍宗等各宗几乎都已无人研究,传承断绝。密宗在宋代之曾短暂复兴,期间雕刻了著名的大足石窟,但不久逐渐消亡。天台华严二宗勉强维持,南山律宗若存若亡。十大宗派,只剩禅宗净土宗二家,其中又以禅宗发展最盛。禅宗,自六祖惠能大师以降,晚唐至北宋初之间,先分出五大支派,盛极一时,后只剩临济曹洞二派。大慧宗杲禅师的看话禅宏智正觉禅师的默照禅南宋时最主要的两个流派,其中又以看话禅的影响最大。

公元868年制、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出土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凝重,墨色匀称,文字清晰,雕刻技术已达到了高度熟练的程度,是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书籍之一。后由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王圆箓处购得,上面标明“咸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样,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此外,位于今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现成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工程浩大,耗时九十年完成。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时局分裂及战乱纠纷。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区域佛教文化兴盛;北方则战乱频繁,佛教遭到严重限制和破坏。周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废佛,废天下佛寺,融毁天下佛像,铸行铜钱“周元通宝”,钱质与铸量均居五代之冠,其毁佛行为,史称“三武一宗”。

南方吴越国佛教发展兴盛,统治者钱镠钱弘俶十分崇尚佛教。钱弘俶在为延寿《宗镜录》所写的序文中说:“详天域中之教者三。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儒,吾之师也。寂兮寥兮。视听无得,自微妙升虚无,以止乎乘风驭景,君得之则善建不拔,人得之则延贶无穷,道,儒之师也。四谛十二因缘,三明八解脱,时习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达真常,释,道之宗也。唯此三教,并自心修。”大建寺院刻印佛经,阿育王寺湖州天宁寺所藏《宝箧印经》、杭州雷峰塔金铜十六罗汉像即是该时期作品。

后晋时任瓜州节度使的曹元忠崇尚佛教,他于开运四年(947年)组织刻印了一批佛像,大量散发。

宋朝

北宋时期

北宋初期,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宋太祖建国后,马上废止后周世宗毁佛诏令,让佛教复兴。

《一切经》:“宋太祖开宝五年,平定列国,造金银字佛经,前后凡数藏。同年敕印雕佛经一藏,凡一十三万版,为其嚆矢。寻而至道元年,高丽王治遣使至宋求官本,与其国从来所藏之前后二藏及契丹藏,参订校旧,经十四年,全行刻成。世所谓高丽藏者是也,凡一千五百二十一部,六千五百八十九卷。南宋理宗嘉熙三年,复开版藏经,有一千四百二十一部,五千九百十六卷,所谓宋藏者是也。”

派遣使者西行求佛法。随着僧侣人数众多,又修订了出家的考试制度。开宝四年,下诏张从信等人往益州(今四川成都)雕造佛经全藏,后世称为《开宝藏》,这是中国全藏刻版印刷的开始,也是以后官方私人刻藏及高丽刻藏的共同依据版本。后来,更雕造了《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和《资福藏》等的刻版。太宗时,兴建太平兴国寺,设立译经院,复兴了官刻译经活动。宋代理学非常盛行,虽然理学受到禅宗影响,但也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时有排佛论调,故排佛后又皈佛者甚众。天台宗得到高丽传回佛教典籍而弘扬一时,虽然教义博洽深玄,但以律行、礼忏、念佛等方法辅助,所以能够在各地普及。在华严宗方面,因教义与禅宗同为真常唯心的宗派,所以能够借助禅宗复兴,呈现“教禅一致”的风气。当中以子璿净源二位大师最有影响力,后者被称为“贤首中兴”。

净源存伯《释门正统》:“义天航海问道,申弟子礼。阅岁而归,一宗疏钞,时巳亡绝。义天持至,咨决所疑,逸而复行,师之力也。蒲左丞镇杭,叹其苦志,千学行解俱到,奏以慧因,易禅为教。义天还国,以金书华严三译本凡一百七十卷归师以祝圣寿。彼宗自圭峰来,未有若斯之盛,故称‘中兴教主’。”。

律宗方面,有允堪元照致力于律学著作,得到大部分天台宗师兼讲授戒法,促使律学中兴。禅宗则继续发扬。诸派宗师多推行教学,让佛学普及于民间。

宋朝管理佛教事务的中央机构是左右街僧录事,隶属于鸿胪寺<ref>宋赞宁《唐续会要》载(会昌)六年(846)五月制:“僧尼依前令两街功德收管,不要更隶主客,所度僧尼仍令祠部给牒。”

各州府或大刹设僧政司,管理一境或一寺事务。宋朝沿用唐朝的度牒制度度牒相当于出家许可证,没有度牒就属于不合法的“私度”<ref name=autogenerated2>《宋会要辑稿》(卷六十七)《职官》(章十三)。

度牒制度原本是为了控制僧尼人数,限制寺院的规模。但是自神宗朝起,为解决财政短缺,政府开始将度牒货币化,度牒沦为国家的敛财手段<ref>《宋史》卷一百七十六《食货志》。其后度牒买卖始终参与国家财政运转,徽宗时期和绍兴年间尤为严重。

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闰十月二十六日诏:“明州育王山寺掌管仁宗御容僧行可,赐师号,度牒各二道,用为酬奖。”《宋会要辑稿》第二百册道释一。

宋徽宗时期,因为他笃信道教,佛教遭到破坏,烧经毁像,并将道士地位放在僧尼之上。佛教严重受挫,除禅、净二宗外,其余则多被湮灭。

宋儒理学一方面汲取佛教华严禅宗的思想,从而丰富了儒家内容,另一方面又批判和排斥佛教。排佛者中最著名的是欧阳修(而实际欧阳修的《蝶恋花》中有名句:“帘外无风,花影频移动。”被金圣叹评曰深于佛事。

欧阳修的《蝶恋花》中有名句:“帘外无风,花影频移动。”金圣叹评曰:“九个字,看他何等清真,却何等灵幻!……呜呼,善填词者必皆深于佛事者。只一花影,皆细细分别不差,谁言慧业文人,不生天上哉。”(《金圣叹全集·批欧阳永叔词十二首》)但欧阳修的排佛思想曾受到契嵩和尚、宋朝宰相张商英李纲刘谧等人的反对。张商英作《护法论》创三教调和说,认为孔子之道与佛教所主张的识心见性、无上菩提之道无异儒参治皮肤之疾,道以治血脉之疾,佛以治骨髓之疾,三教本旨无违。

南宋时期

南宋偏安,江南佛教虽仍保持一定盛况,但由于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宗净土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远非昔比。禅宗不立文字,不重经论,因而在会昌禁佛五代兵乱时所受影响较小。净土宗强调称名念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简单易行,且北宁以后禅教僧人又多归宿净土,故能绵延相续,直至近世,仍基盛行。

契丹辽国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建于1056年

辽代耶律王朝佛教发展强盛,辽太祖有意吸收中原文化,曾建天雄寺宣传佛教;辽太宗取得了燕云十六州后,对佛教特加保护。山西大同上华严寺为现今保存最大最完善的辽代寺庙;北京房山云居寺也是辽代修建。

辽代最受推崇的是华严宗,其次是密宗,再次为净土宗以及律宗唯识宗俱舍宗等,而民间则流行信仰祈愿往生弥陀弥勒净土

山西应县木塔佛像中发现的丹藏、佛经、和佛画,河北丰润天宝寺塔发现的佛经,内蒙古巴林右旗释迦佛舍利塔中发现的佛经,堪称佛教艺术瑰宝。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在佛塔和佛寺上体现出来,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西塔院中的觉山寺塔、北京市天宁寺塔、辽宁省辽阳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观,是辽代最流行的密檐塔中的杰出代表作品。河北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兼唐代和宋朝之长处,雄健壮丽。

党项西夏国

西夏君王大多崇信佛教,除自宋朝请经及翻译、雕印佛经之外,并致力于寺塔的建设,故境内寺院林立。如李元昊曾于兴庆高台寺,造高数十丈的佛塔;没藏氏(李谅祚母后)建承天寺。此二寺均以安置汉文佛经为主。其余各寺亦或为翻译西夏文经(高台寺),或刻印汉文佛经(贺兰山佛祖院、温家寺印经院),或刻印西夏文佛经(黑水城佛寺)。此外,该朝代佛教艺术、雕刻等亦极为发达,现存莫高窟有塑像与壁画的洞窟中,西夏所开者有三窟。

女真金国

辽金时期跋陀罗尊者三彩

金代是指于政和元年(即公元1115年),由女真族东北及后来华北所建立的完颜政权女真族在开国以前已有佛教信仰,从它邻境奉行佛教的高丽渤海等国传入的,其所受佛教影响亦深,禅宗盛行,净土宗华严宗也比较流行。金代帝室崇拜和支持佛教,金太宗常于内廷供奉佛像,又迎旃檀像安置于燕京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每年设会、饭僧,后于山西应州净土寺。金代帝王对佛教都采取了有节制的扶持政策,使金代佛教保持兴盛。

金代在经书刊刻上有举世闻名的《赵城金藏》,于1933年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现存于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其余三者为《永乐大典》、《敦煌遗书》和《四库全书》)。《金藏》是收录了唐朝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佛经的稀世孤本,为无价之宝。

元朝

蒙元的统治者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传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

自此藏传佛教地位稳固,“百年之间,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隅。”(《元史》)

佛教中的禅宗律宗等继续流传、发展,寺院林立,僧尼众多,中央和地方设有严密的僧官制度,加以监督,颁行了《勅修百丈清规》,雕印了著名的普宁寺版的大藏经

慈寿寺塔,建于万历四年,即1576年

明朝

至明代,禅净双修、三教合一的潮流下,著名的明末四大高僧(紫柏真可莲池祩宏憨山德清蕅益智旭)。虽然将禅宗的修行方法引入净土宗,以禅宗的心态修行净土,但是仍然是以净土为依归,与禅宗特重智慧开悟的风格已截然不同。净土宗在佛门及民间成为信仰主流。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金陵天界寺善世院,命令慧昙(1304 —1371)主持管理全国佛教(《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在他的职位之下又设置了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宗教职位,以实施对佛教教团的管理。洪武十五年(1382),把全国寺院分为“禅”、“讲”、“教”三大类,要求寺院僧众专注于其专业,并且设定各类僧侣的服色,限制寺田的买卖。当中“禅”是指禅宗。“讲”指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等等;教则是指以前的律寺,从事瑜伽显密法事仪式。

道衍(1335—1418)曾协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明成祖即位后,奖赏道衍冠带而朝,退仍缁衣。此后,成祖开始偏袒佛教,并且为《法华经》作序,颂扬佛教功绩;又亲自编写《神僧传》。他对藏传佛教非常重视。1403年,邀请哈立麻到京师,颁发“大宝法王”称号,又给西藏宗喀巴之弟子释迦也失“大慈法王”称号,并且担任国师。永乐年间,受封的藏族喇嘛共有五王、二法王、二西天佛子、九大灌顶国师、十八灌顶国师。

朱元璋朱棣奠定了明朝的佛教政策,但基于政治经济的考虑而往往摇摆不定。明初叶,曾废除僧侣免丁钱,度牒免费发给;但严加管制剃度方面,规定了发牒的数量与时间,出家的年龄和考试的准则。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为了筹募经费而开始贩卖度牒,直到明末,导致僧尼剧增,寺院林立。根据《大明会典》的统计,成化十二年度僧人数达到10万,二十二年则已经倍增。从总体上来看,虽然明代佛教以仍然流行禅宗净土宗,可是佛教思想上的发展则甚少。

清朝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传佛教采取限制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弛,迎请明末隐居山林的高僧重返京师,使已经衰微的佛教一时又呈现出活跃的气象。满清对于佛教的政策基本上是继承明代的僧官制度,在北京设立了僧录司,所有宗教官员都经礼部考试轮选,最后由吏部委任。所有僧官的职别名称,和明代无异。(康熙大清会典》卷七十一)

清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禁止京城内外私下建造或拆毁寺庙与佛像,禁止私度僧尼,只容许官员发出度牒。后来更针对私立庵院及私度僧尼指定律法。乾隆19年(公元1754年)因为私度僧尼人数太多,累计颁发过各省度牒部照多达34万余张,而无法管理,所以取消官给度牒制度,直到清末。清末时,全国僧尼大约高达80万人。(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

清朝官方最初接触到的是藏传佛教,并且受到清太祖的礼遇。当时西藏的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已和清太宗建立了关系,并受册封。清朝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政教事务,为此设立驻藏大臣,并且制定了《钦定章程》共二十九条,让所有西藏寺庙和喇嘛都受理蕃院所管理。

汉传佛教方面,清世祖爱好参禅,曾召海会寺憨璞性聪浙江玉林通琇道忞茚溪行森旅庵本月山晓本晰等入宫内说法,把古德参禅语要编辑成《御选语录》共十九卷,更从章嘉国师学习禅学。章嘉国师就是负责把《藏文大藏经》全部翻译成满文。从整体来说,清代的佛教宗派,都是继承着明朝,当中以禅宗为最流行。

翻译佛经方面,侧重于国内各族文字的互译。譬如北京黄寺一世土观受诏把藏文藏经甘珠尔》部分译为蒙文,把藏文大藏翻译为满文。工布查布等人则根据藏文佛典译成汉文的有:《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解》、《弥勒菩萨发愿王偈》、《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修药师仪轨布坛法》、《白救度佛母赞》、《极乐愿文》、《释迦佛赞》等等。除了翻译佛经外,刻经事业也很蓬勃,各地所刻的僧传、语录等都集中于嘉兴楞严寺,譬如《续藏经》、《又续藏经》。根据《福州鼓山庋藏经目录》,福州鼓山清初所刻的有《华严经》、《华严疏论纂要》、《憨山梦游集》等。雍正11年(1733年),于北京贤良寺特设藏经馆作校阅编稿。四年后编辑成《龙藏》,内容包括了明刻《北藏》本、相关的经论义疏及禅宗语录等七千余-{卷}-<ref name="顾志兴2006">。乾隆年间刻刊了《蒙文大藏经》、《满文藏经》共二千四百六十六-{卷}-。道光以后,佛教衰落,但佛教徒仍致力于经典的校刻与流通。例如,自同治五年(1866年),郑学川曾先后在扬州苏州常熟杭州等地设立刻经处,发刊的佛经接近三千-{卷}-。民间则更为流传,在许多民间文艺作品中普遍存在。

北京广化寺佛教盛会

1911年以后

晚清至民国肇建之际,鉴于佛教之衰微,先有杨仁山居士创建金陵刻经处,精印佛典,大量流通。许多在中国失传的佛教典籍,又陆续由日韩传回中国,原先失传的许多宗派,开始又复活了起来。金陵刻经处同时又有教育的功能,近代中国的两大教育重镇——欧阳竟无支那内学院,与太虚大师武昌佛学院,都是起源于金陵印经处。

民国初年,佛教大德如太虚大师欧阳竟无等继续大力倡导与推动。欧阳竟无等自日本请回大量唐代的法相宗文献,而复兴与发扬了法相宗太虚大师力倡佛教的现代化运动,有改革佛教的思想与举措。对内整合佛教的现代思维:主八宗并弘外,将汉传佛教分为法相唯识法性空慧法界圆觉三大系。对外则有现代的取经运动:派遣学僧分赴锡兰印度西藏等地留学,以从事巴利文梵文、藏文之研究。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赵朴初等佛教大德相继涌现,促成汉传佛教复兴。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国共内战开始,许多中国大陆僧人陆续前往台湾定居。此时,汉传大乘佛教在台湾以不同于往日漳泉式观音神化的形象,正式积极耕耘。经几十年的宣教,汉传佛教于1980年代中期开始于台湾流行。加上经济发达、政治松绑等因素,台湾原本释道混一的民间信仰,逐渐被汉传佛教取代。不但佛教信徒增多,以往从未出现的佛经谒语也大量出现于各种场合。太虚法师印顺导师证严法师圣严法师等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使佛教更走入在家众,也更贴近人们的需求。

文革时期,汉传佛教寺庙及僧侣管理遭到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国务院组织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设立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佛教寺庙与建筑。同时,1983年4月9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绝大多数为中国大陆境内汉传佛教重要佛教寺庙,共142座,以进行保护管理工作。

21世纪,汉传佛教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2003年,台湾佛教的信徒约有548.6万人,占全台湾2300万人口的23.9%,其中以净土宗禅宗及无所属的宗派居多。如就佛教团体来看,则以法鼓山中台山佛光山灵鹫山无生道场以及慈济基金会等五团体的影响力最大,也被人视作台湾佛教五座山。2006年,慈济基金会创办人释证严宣布“慈济宗”立宗,以“静思法脉勤行道”、“慈济宗门人间路 ”为宗旨。法鼓山圣严法师,则于同一时期,推动“汉传禅佛教-中华禅法鼓宗”。

海峡两岸组织大型佛教论坛,世界佛教论坛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定期举办的世界性的佛教对话交流论坛,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6年4月13日至16日在中国杭州市舟山市举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9年在无锡灵山台北举行。2009年5月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陕西法门寺举行,这是自唐朝后中国最大规模的佛祖舍利安奉大典。

中国以外的汉传佛教

日本

日本书纪》记载佛教传至日本始于公元538年(或说552年)飞鸟时代钦明天皇,有百济圣明王始赠予释迦佛的金铜像与経论。

唐朝时期,日本高僧空海长安学习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回日后,他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创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道昭智达智通玄奘受学,其后又有智凤玄昉智周受学,归日本国后分为南寺、北寺两传法相之学,而成立专宗。中国又先有道璇赴日讲《华严》等经,继而新罗审详从贤首学法,授之日僧良辨,而成华严宗。日僧道光先入唐学南山律,后鉴真律师赴日传戒,成立了律宗。这些宗派都建立在日本奈良时代,连同先前传入日本的三论宗成实宗,又附唯识学传入的俱舍宗,并称为奈良六宗。其后日都由奈良迁去平安,而入平安时代,又有最澄入唐从天台宗道邃、行满受学,归国创天台宗空海入唐从惠果受两部秘法,归创真言宗。在唐朝以后,日本佛教颇具规模。

宋神宗时,日僧成寻曾率第子前来巡拜。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汉传佛教之风,将禅寺中高等级者列为“五山十刹”。

日本佛教自唐代传入,为纯正汉传佛教。日本佛教的宗派,除了日莲宗净土真宗之外,都溯源自汉传佛教。<ref>圣严法师与汉传佛教</ref>此后日本佛教受欧美学术的影响,走入现代的佛学研究领域。直接透过巴利文梵文藏文等原典之研究风气来研究佛学,是以语言学、文献学等为主的研究。或以比较宗教学之立场重新评估佛教。

现代日本的佛教,是现代学术化的佛教。日本每个国立大学里,几乎都设有印度哲学科和中国哲学科,以资佛学研究,同时在各宗派中,都设有佛教大学或佛教专科学校,作为佛学的研究机关。

高丽时期的敬天寺十层石塔,高13米现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佛教是在公元4世纪从中国传入的。当时朝鲜半岛分为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公元372年,中国姚秦苻坚派遣使节以及沙门顺道法师赠送佛像和佛经给高句丽;384年,印度沙门摩罗难陀自中国东晋赴百济传教;此后不久,新罗则从高句丽接受了佛教。

唐朝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时期,新罗法融法师带领弟子理应纯英入华,在玄朗大师门下参学,从而与唐朝天台宗的中兴祖师荆溪湛然尊者为同门。以后他们三人回国弘扬了天台教观。唐代末年,由于“会昌法难”,天台宗的经典章疏大量毁失。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弘心仪佛教,在天台宗名僧义寂的建议下特派使者至朝鲜、日本访求已经散佚的天台教典。公元961年,高丽国王遣僧谛观入华,他将若干论疏和著述送至螺溪义寂尊者处,并留在义寂身边研习,后示寂于天台山,著有著名的《天台四教仪》传世。谛观的携天台教典入华,对于天台宗宋代的复兴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宋代,随着天台教义在高丽的传播,至高丽的大觉国师义天时始创立天台宗海东佛教包括天台宗在高丽王朝统治中达到鼎盛。而在李氏朝鲜的抑佛政策下,天台宗被并入禅宗。此后天台宗被泛佛教的浪潮吸收,仅在民间深层中绵延不绝。

13世纪高丽王朝高宗时再次雕刻的《高丽大藏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在汉传佛教各版大藏经中以内容准确无误闻名,日本后来修订《大正藏》就以它作为底本。

当今,韩国和中国的佛教交流十分频繁。

位于越南芽庄市的大佛

越南

越南地处中国南部,因为当地的佛教是从中国传入,也是北传佛教国家之一。从1世纪到9世纪,越南东京是属于中国领土(即东汉西晋时期的交阯郡)。自从公元2世纪,儒学大乘佛教开始传入,然后慢慢非常流行。

李朝,朝廷把佛教定为国教,各代国王都推崇佛教,甚至出家为僧,导致大量僧人涌现,处处皆寺的局面。由于确立了僧团制度,在各地都有专门负责教门公事的机构。

汉译三藏

佛教发源于印度,汉译经典不是印度的梵文与(南传佛教)巴利文原典,也不如藏传佛教(藏文是仿梵文造的)的接近原典。然而从研究佛教历史而言,汉译三藏有独特的价值。从经藏说,汉译阿含经中的《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属于说一切有部,《长阿含经》属分别说部,《增一阿含经》属于大众部,与巴利文尼柯耶仅属赤铜鍱部一部不同。从律藏说,汉译的毗奈耶包括了大众部、分别说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赤铜鍱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的戒本,而南传与藏传戒本仅属一部。从论藏说,部派的论,汉译保存了说一切有部的《发智论》、六足论与《大毗婆沙论》,藏传只有六足论中的《施设足论》。此外《成实论》也是汉译独有。大乘的论中,中观派的《大智度论》与唯识派的《成唯识论》是汉译独有。

汉译的种种异译,修藏经时保持它的不同面目,不像藏传的不断修正,使顺于后起的。所以研究汉译经典,可以明了经典随时代不断变化的过程。

由于印度的语言与文化与汉文化圈非常不同,佛经汉译非常有挑战性。汉译佛经的风格大致可以分成三种:

  1. 初期的安世高支娄迦谶几乎不懂汉文,由合作的汉人翻成汉文口语。
  2. 鸠摩罗什的翻译文白夹杂,更有文彩。此种风格广受欢迎。
  3. 玄奘法师是少数通晓梵文与文言的译经人才,学术界认为他的翻译最精确而忠实原文。但是因其语法与风格更接近梵文而不像文言,没有广为流传。

宗派

汉传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汉地,初期主要是引进并翻译佛经。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不断传播和发展,特别是南北朝时期诸多帝王大多崇信佛教,翻译了大量佛经,佛教徒和佛教学者的数量也空前增长;另一方面,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的影响,做出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改变。因此汉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佛教思想和理论,汉地佛教宗派形成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隋唐时期是汉传佛教的鼎盛时期,各大宗派都已成立,发展颇具规模。但是由于佛教发展过程中本身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三武一宗灭佛造成的四次法难,大量佛经典籍被毁,诸多宗派被严重削弱,无法重现昔日辉煌。但是只有禅宗净土宗因为不立文字,学术性不强,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在法难之后更加繁荣,直到今天。其中禅宗是汉传佛教的特色,而净土则是汉传与藏传都有的大乘法门。

中国佛教历史上可以细分为十三宗。

梁启超提到的宗有:大乘摄论宗、小乘俱舍宗、十地宗、三论宗、法华宗、涅槃宗、天台宗、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等。
季羡林认为律宗不能成为宗,净土宗没有自己的专有理论,也不能算宗;成实、俱舍都只能算是学派,不是宗派;三论宗后被天台、禅宗所吸收,不能独立成宗。能够成为宗派的只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

经过合并后主要有八个大乘宗派和两个声闻宗派。十大宗派的说法,始于清末杨仁山居士整理日僧凝然《八宗纲要钞》,补入禅宗、净土二宗成为十宗。后又有人认为应有十一家。

《八宗纲要钞》,“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补入禅宗、净土二宗,形成十大宗派。高观如认为应有十一家(律宗、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禅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涅盘宗、地论宗、摄论宗),后因吸收融摄,只剩下八宗。

其中大乘的八个宗派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中国佛教中的声闻宗派并非来自南传佛教,而是与大乘共同来自于西域

中国佛教十宗

声闻
大乘

隋朝

  • 天台宗 - 最早一个完全由中国佛教论师所创立的本土性宗派。因智顗大师在天台山创立,故称天台宗。以《法华经》为根本依据,又被称为法华宗。
  • 三论宗 - 大成于吉藏大师,奠基于南北朝僧肇、兴皇朗、僧朗、茅山明法师。因以《中论》、《十二门论》与《百论》为根本依据,故称三论宗。吉藏大师后,此派被天台宗、禅宗所融摄,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唐朝

佛事活动

汉传佛教的佛事活动主要有忏法盂兰盆会等。忏法原为佛教忏悔罪愆的仪则和作法,起于晋代道安慧远,历代相沿。盂兰盆会盛行于唐代,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举行供佛及僧超度先灵的法会。以后又有水陆法会瑜伽焰口,用以为众积聚“功德”超度先灵。

佛陀诞辰日农历四月初八)、成道日(农历腊月初八)、涅槃日(农历二月十五日)皆为佛教重要节日,其中以佛陀诞日最为重要。此外,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在汉地民间信仰颇盛,每逢传说中两菩萨的诞辰等节日,亦多举行佛事活动。汉传佛教的观音是特别照顾妇女的慈悲女神,与藏传佛教将统治者视为观音的化身不同。

僧伽制度

出家

佛教信徒为求解脱而出家修行。这种制度原非佛教所创始,古印度早有此风尚。

《因果经》(卷二):“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即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

佛教徒出家,先要剃发,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

《智度论》(卷四十九):“剃头着染衣,持钵乞食,此是破憍慢法。”《地藏十轮经》(卷四):“我今恭敬礼,剃发染衣人。”

一般出家人不留胡须,但汉传佛教出家僧人剃后仍有复留者。《毗尼母论》(卷三):“剃发法,但除头上毛及须,余处毛一切不听却也。所以剃发者,为除憍慢自恃心故。”

姓氏

汉传佛教中,出家僧侣都姓“释”,这与其他藏传佛教上座部佛教不同。佛教传入中原时,出家的僧侣仍有俗姓,或依其皈依师父姓。晋道安法师有鉴于此,乃以释为姓,后人尊崇并成为定式。

受戒

佛教徒分为出家众在家众出家众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众包括优婆塞(男居士)与优婆夷(女居士)。

佛教徒出家,成为沙弥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以后受具足戒则成为比丘或比丘尼。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称为具足戒。中国汉地依循《四分律》,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为348条。中国古代在受具足戒时有在头顶上烧香疤的习惯,现废除。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中,认为这种习惯,“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其他民族僧人受戒,原无此项规定。

藏传佛教依循《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比丘戒为258条。东南亚盛传的南传佛教比丘戒为227条,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在南传、汉传、藏传三大佛教传统中,只有汉传保存了比丘尼戒的传承,南传、藏传现在没有比丘尼的传承。

汉传佛教在家众皈依要求受持五戒。出家众与在家众都可选择受持菩萨戒

安居与羯磨

安居亦称布萨夏安居雨安居。古印度在雨季的三个月里,禁止僧尼外出,认为此时万物滋生,外出行走,易伤草木小虫,应定居于一处,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间称为安居期。在中国,安居期为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称夏坐或坐夏。安居前一日称结夏,安居终了举行自恣羯磨,称解夏

《禅苑清规·解夏》:“七月十四日晚,念诵煎汤,来日升堂,人事巡寮煎点,同结夏之仪。”

羯磨,又称“作业”,意为“会议办事”。《瑜伽经》(六十九卷):“复次略由五种补特伽罗,于十羯磨,应知羯磨制立,为最甚深。”僧团按戒律规定,处理僧团或僧侣个人事务时,必须由一定范围内的全体僧众集会决定。一般表决方式为口头问答,征求同意。同意的不说话,不同意的表示意见。大家不说话,羯磨戒师就说:“僧人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有受戒羯磨、布萨羯磨、自恣羯磨以及临时商办某事而举行的羯磨等。

素食制度

《四分律》、《五分律》等声闻律典原仅禁吃蒜及喝酒没有禁止吃肉,断肉食是梵网经菩萨戒才有的规定。在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前汉传佛教“律中无有断肉法”,梁武帝萧衍根据《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教义,从因果轮回的理论上阐明了食肉的过失,提倡所有僧人都应成为菩萨,因此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禁止汉传佛教僧团吃肉,之后汉传佛教僧团开始遵守梵网经菩萨戒不吃肉,从而在汉地“和尚不吃肉”这一印象得以固定下来。

梁武帝《断酒肉文》:“如是,若出家人犹嗜饮酒、啖食鱼肉,是则为行同于外道,而复不及。何谓同于外道?外道执断常见,无因无果,无施无报。今佛弟子甘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是不信因、不信果,与无施无报者复何以异?此事与外道见同,而有不及外道。是何?外道各信其师,师所言是,弟子言是;师所言非,弟子言非。《涅槃经》言:“迦叶,我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而今出家人犹自啖肉。戒律言:“饮酒犯波夜提。”犹自饮酒,无所疑难。”

中国藏传佛教僧侣,除条件不许可外,亦不食肉。

中国傣族上座部佛教僧侣一样,他们托钵乞食或受人供养,也不排除肉食。未受菩萨戒的汉传佛教居士可以选择是否遵守,一般只吃三净肉

《十诵律》(卷三十七):“我听啖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此中有屠儿,此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涅槃经》(卷四):“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悲种。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

丛林清规

丛林,原称“阿兰若”,意为森林、丛林。

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佛告阿难:‘汝遥见彼青色丛林否?’‘唯然巳见。’‘是处名曰优留曼茶山,如来灭后百岁,有商人子名优波掘多,当作佛事,教授师中最为第一。”

印度原用以称僧众住处。佛教建立寺院后,泛指佛寺清规即僧众日常应遵行的规定。在古印度,佛教原规定“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原也仿效“依律而住”,逐渐建立了僧人日常行持、说法、普请(劳动)等的规则。

中国最早是东晋道安立下的规范。唐代百丈禅师根据禅宗僧伽发展的需要,制定《百丈清规》,其中规定僧侣在修道的同时,必须参加农业生产、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农禅的生活。元朝颁行的《敕修百丈清规》,为时人德辉禅师参照唐宋诸家清规,依托百丈禅师之名修订的。

《敕修清规序跋》:“元顺宗至元四年,百丈山德辉禅师奉敕选拔前之三规,大成清规。名敕修百丈清规。有八卷。诏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规而行。至明屡下敕不入此清规者,以法绳之”。

寺院管理制度

印度佛教僧团中,僧侣并无官职之制;印度僧团虽有上座(Sthavira)统领众僧,及负责敲鸣犍稚、监督进食等事之维那、护寺(Vihāra-pāla)等职,但教权自治,如僧尼触犯戒律,多由僧团自行裁决处分。古代中国僧尼则多受政府控管,故有僧官之设。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严格的寺院管理制度。唐以前僧职有上座(全寺之长)、寺主(Navakarmika,堂宇营造、掌管僧务)、维那(Vihāra-pāla,掌管僧众杂事),称为“三纲”。

唐以后禅宗寺院职位繁多,主管一寺的称住持,亦称方丈、堂头和尚[235]。下设执事僧,一般有西序头首和东序知事[236]。西序有前堂首座[237]和后堂首座(统领全寺僧众)[238]、书记(执掌文书)、知藏(掌佛教经籍)、知客(负责接待外来宾客)、知浴(掌管浴室)、知殿(管佛殿、法堂的香灯)[239]等。东序有都监事(总管寺务)、维那(领众熏修,执掌僧众威仪进退纲纪)[240]、副寺(掌管财务、总务)、典座(管理饮食、住宿等)[241]、直岁(管理寺内劳务)[242]等。

唐以后禅宗寺院职位繁多,主管一寺的称住持,亦称方丈、堂头和尚。下设执事僧,一般有西序头首和东序知事。西序有前堂首座和后堂首座(统领全寺僧众)、书记(执掌文书)、知藏(掌佛教经籍)、知客(负责接待外来宾客)、知浴(掌管浴室)、知殿(管佛殿、法堂的香灯)等。东序有都监事(总管寺务)、维那(领众熏修,执掌僧众威仪进退纲纪)、副寺(掌管财务、总务)、典座(管理饮食、住宿等)、直岁(管理寺内劳务)等。

参见

汉字文化圈各地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