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 范仲淹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jiāng shàng wǎng lái rén 
江 上 往 来 人,

dàn ài lú yú měi 
但 爱 鲈 鱼 美。

jūn kàn yī yè zhōu 
君 看 一 叶 舟,

chū mò fēng bō lǐ 
出 没 风 波 里。



诗题与背景:

  《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渔者:捕鱼的人。

  这首诗约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赋诗。


逐句释义: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想着(喜爱)鲈鱼的美味。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活在近岸浅海,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肉更肥美,尤以松江所产最为名贵。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你看(渔人驾着)那一叶小小的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捕鱼)。
  君:敬辞。称对方,你,您。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舟:船
  出没:出现和隐藏;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波浪。


《江上渔者》插图: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作品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指出了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渔人在滔滔风浪中捕鱼的艰辛。诗中饱含了作者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

  首句“江上往来人”,说江岸上人来人往,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人的艰辛。

  后二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描绘了一幅渔人驾着一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捕鱼的图画,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饱含了作者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

  这首诗不仅以质朴的语言,写出了江上渔舟穿行波涛之中的生动形象,更在于诗中表露了对冒着生命危险出没风波里的捕鱼人的同情和关怀。以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来往”和“出没”两种动作,吃鱼和捕鱼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生动地显示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

  这首诗的本意是写渔民生活的艰苦和危险,劝告人们要爱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但文艺作品总是形象大于思想,读者也可读出另一层的诗意:每一项劳动成果的获得总是要做出艰辛的努力。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名臣,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宝元三年(1040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新政,兴修水利,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在赴颍州途中病死。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工诗文,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最为传诵。有《范文正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