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从文,《行草书轴》

  沈从文汉语拼音:Shen Conɡwen;1902-12-28~1988-05-10),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书法家。原名沈岳焕,曾用过小兵、上官碧、璇若等笔名。苗族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卒于北京。1918年从家乡小学毕业后,即随当地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曾在湖南地方军队任职。1923年到北京,靠自学从事文学写作。1926年沈从文在香山图书馆工作,并开始发表作品,曾与胡也频一起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在吴淞中国公学任教。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先后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在《新月》上发表作品。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主编北平《大公报》副刊《文艺》,成为北方“京派”作家群的组织者之一。次年主编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益世报·副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小说习作课程,抗战胜利后到北京大学任教。

  他的早期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驳杂,起初主要受鲁迅以故乡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的启发,创作以乡土文学为主;后来受废名(冯文炳)以抒情笔调写小说的影响,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体小说(或称诗体小说)这一形式。这种小说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浓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乡土人情的风俗内容,不重情节、人物而强调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作用。他从自己的故乡不断开掘题材源泉,对当地土著部队兵士的生活,湘西边地少数民族和沅水流域船夫、水手的命运,作了富有地方色彩的描写,提供了湘西地方风土人情的风俗画。但作品往往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和原始生活的神秘情趣,如《龙朱》、《神巫之爱》和《凤子》等小说。后来则渐渐改变,多以赞美少数民族和边地人民中原始的蛮性力量和粗犷放纵的强悍气质为主题。在描绘湘西民性的强悍的同时,歌颂了边地民俗的淳厚,并以此与大都市的所谓“近代文明”构成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对城里“绅士阶层”和乡下“抹布阶级”不同的感情。沈从文在散文创作方面也有较高的成就。代表作品有自传性散文《湘行散记》(1936)、《湘西》(1939)两部。

  沈从文的作品总的思想倾向是向往一种健康的世态、富有人情美和心灵美的人与人的关系,恢复被“近代文明”所污染、所泯灭了的人性;表现这种思想倾向的代表作有《柏子》、《虎雏》(1932)、《萧萧》和《边城》(1934)等小说。另一些作品则以写实的笔调揭露大都市中“绅士阶层”虚伪的面目和空虚的精神生活以及他们日趋堕落的情状,如《绅士的太太》、《王谢子弟》等;对于某些知识阶层中“被阉割了的寺宦观念”,他也给予了抨击,如《有学问的人》、《八骏图》(1935)等。

  他的小说和散文浸透了乡土抒情诗的气氛,创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歌意境。沈从文的文学语言独具真意和个性,朴素、纯净,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他在湘西口语的基础上,吸收了书面语、文言语的特长,富有情感美和色彩美。他对富有地方色彩的世态人情的描绘,使后来一些作家如汪曾祺、叶蔚林、古华等在艺术风格上深受影响。

  1957年后,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工作,研究出土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等。1978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继续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专题。在中国历史文物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中国丝绸图案》(与王家树合编,1957)、《唐宋铜镜》(1958)、《龙凤艺术》(1960)等文集以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1)等专著。

  沈从文的作品集卷帙浩繁,小说、散文、文论、自传、书信等约70余种。1980年以后,各地出版了他的多种选集和文集。2002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沈从文全集》30卷,2003年又出版了《沈从文全集·附卷》1册。 

书法

  沈从文先生不仅在文学和考古学上具有巨大成就,在书法上亦有卓越贡献,其擅长楷书、章草及行草,精于书画及文博鉴赏,长期以来,沈从文在书法艺术上的精深造诣,被其文学创作的光环所掩,不以书法名世的沈从文,却以一手高古、简约的章草在书坛享有盛名。

  沈从文的书法思想精髓,主要表现在:一,以古为师,临池不辍的书法学习观,沈从文的习书不断从传统经典书法中汲取养分,用自己的毅力和耐心诠释了书法艺术,他在书法上投入了大量情感,并非一般文人雅士认为的书法乃生活之余事,研习书法艺术是沈从文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写字美观与实用并重的书法价值观,受早年生活所迫的影响,沈从文极为注重书法实用功能,他还主张向传统经典学习。三,学书入法与自得其乐的具体学书方法论,四,严谨求实,敢于质疑的理论研究观,沈从文靠渊博的学识作养分,在传统章草上下了很大功夫,其章草成就足可以与同时代书家王世镗、王蘧常、高二适并列,沈从文对章草的发展演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指出“分隶成熟于东汉末,比章草晚得多,并撰写了《叙章草进展》一文。

  沈从文有着浓厚的书法情结,但从来视书法于自己是件好玩的事情,从没想到卖字,以此谋利,他曾为帮助贫困学生举行过义卖。二十世纪中叶,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中原板荡,神州陆沉。此时的民国书坛自然也是一片寂寥。然而,相关文献材料却明白无误地记载着沈从文三次全国性的书法义卖,此种壮举,几乎令人难以置信。他的三次书法义卖,近200件作品的人争购藏,已经充分说明:沈从文虽不像黄宾虹、张大干、沈尹默、潘伯鹰等以专业书画家称名,但是,宝爱、仰慕沈氏书法者同样不乏其人,是足见沈氏书法时誉之隆。其义卖之举更体现了沈从文甘于淡泊的书法名利观,不慕名利、淡泊宁静的艺术追求是沈从文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