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波克罗夫斯基'''(1868~1932;Pokrovski,Mikhail Nikolaievich),俄罗斯苏联历史学家。1868年8月29日生于莫斯科,...”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波克罗夫斯基'''(1868~1932;Pokrovski,Mikhail Nikolaievich),[[俄罗斯]]、[[苏联]]历史学家。1868年8月29日生于[[莫斯科]],1932年4月10日卒于同地。189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参加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1907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社会民主工党第5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07~1917年,侨居国外,写有《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历史》4卷。1917年8月,回国参加莫斯科武装起义,任莫斯科苏维埃主席。1918年,参加《[[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谈判。后任苏维埃政府副教育人民委员。其间为苏联历史科学的发展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并写了许多史学著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做出了贡献。他的《俄国历史概要》一书曾得到列宁的好评。1928年,联共(布)党和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他死后不久,苏联开始对他的史学观点进行批判,并把“人民敌人”等罪名也加在他和波克罗夫斯基学派头上。60年代,苏联史学界对他重新进行了评价。
+
  '''[[波]]克罗夫斯基'''([[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bō kè luó fū sī jī</span>),(1868~1932;Pokrovski,Mikhail Nikolaievich),[[俄罗斯]]、[[苏联]]历史学家。1868年8月29日生于[[莫斯科]],1932年4月10日卒于同地。189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参加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1907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社会民主工党第5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07~1917年,侨居国外,写有《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历史》4卷。1917年8月,回国参加莫斯科武装起义,任莫斯科苏维埃主席。1918年,参加《[[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谈判。后任苏维埃政府副教育人民委员。其间为苏联历史科学的发展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并写了许多史学著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做出了贡献。他的《俄国历史概要》一书曾得到列宁的好评。1928年,联共(布)党和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他死后不久,苏联开始对他的史学观点进行批判,并把“人民敌人”等罪名也加在他和波克罗夫斯基学派头上。60年代,苏联史学界对他重新进行了评价。
 +
 
 +
[[Category:历史学家]]
 +
 
 +
[[Category:中文字典]]
 +
[[Category:B音词语]]
 +
[[Category:波]]

2021年10月11日 (一) 03:31的最后版本

  克罗夫斯基拼音bō kè luó fū sī jī),(1868~1932;Pokrovski,Mikhail Nikolaievich),俄罗斯苏联历史学家。1868年8月29日生于莫斯科,1932年4月10日卒于同地。189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参加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1907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社会民主工党第5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07~1917年,侨居国外,写有《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历史》4卷。1917年8月,回国参加莫斯科武装起义,任莫斯科苏维埃主席。1918年,参加《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谈判。后任苏维埃政府副教育人民委员。其间为苏联历史科学的发展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并写了许多史学著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做出了贡献。他的《俄国历史概要》一书曾得到列宁的好评。1928年,联共(布)党和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他死后不久,苏联开始对他的史学观点进行批判,并把“人民敌人”等罪名也加在他和波克罗夫斯基学派头上。60年代,苏联史学界对他重新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