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8月25日 (日) 08:33东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洪泽湖汉语拼音:Hongze Hu;英语:Hongze Lake),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西部,介于北纬33°06′~33°40′,东经118°10′~118°52′之间,环湖为洪泽、泗阳、泗洪、盱眙4县和淮阴区。为淮河中游末端最大拦洪蓄水综合利用的平原湖泊型水库。洪泽湖南北最大长度6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58千米,高程15.5米时,面积3,18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总库容130亿立方米。湖面主要属洪泽县。

  秦汉以前,原为淮河干流流经,右岸多小型湖泊。汉代诸湖连并,湖面扩大。隋炀帝于大业十二年(616)乘舟南下江都游幸,时值干旱,经破釜塘时适逢大雨,乃改名洪泽浦,洪泽一名始于此时。唐代称洪泽湖。12世纪黄河南侵夺淮入海,黄淮汇合处清口严重淤塞,使黄河干支流来水蓄积其中,形成大湖。明清二代为防止湖水东溢,实行“蓄清刷黄”和“蓄水济漕”措施,屡次加筑大堤,以提高洪泽湖水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对洪泽湖大堤全面改建加固,堤顶高程19米,大堤设计防洪水位为16米,校核防洪水位为17米。堤内湖底高程一般10~11米,高于湖东地面4~8米,成为“悬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垦殖,湖面逐渐缩小。上游来水以淮河干流为主,历年入湖水量平均占入湖总水量的65.5%;漴潼河次之,占7.7%;其他支流合占18.5%;另湖面承水为22.2亿立方米,占5.4%,蓄水变量为11.5亿立方米,占2.9%。下游出湖有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河三大排水河道,以出三河闸经入江水道为主。

  洪泽湖水位年内、年际变化较大,汛期6~9月水位较高。1931年8月蒋坝站最高水位曾达16.25米;冬春季水位较低,1951年2月蒋坝站最低水位为8.87米。汛前5~6月水位一般降至11米以下。洪泽湖年平均气温约14.5℃,7月平均气温27.5~28℃,1月平均气温0.5~0℃,平均年降水量950~1,000毫米。冬季遇强冷空气南下时湖面冰封,但最长不超过30天。沿岸冰厚可达25厘米。

  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苏北灌溉总渠、二河闸、淮沭河及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防加固工程的相继建成,保证了湖东广大低平原的防洪安全。

  洪泽湖鱼类共有16科84种,主要经济鱼类有20余种,虾、蟹为重要水产品。1989年水产捕捞量5万吨。由于人工放养蟹苗成功,20世纪70年代以来,螃蟹捕捞量增加到水产总捕捞量的1/5,成为江苏省的螃蟹新兴基地。湖区有野鸭、獐鸡等野禽,有在此越冬的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湖西侧浅水湖滩有水生植物30多种,盛产芦苇、茭草、芡实、莲藕、菱角等,其中芦苇分布面积约40平方千米,最高年产芦苇5万~8万吨。沿湖渔港有高良涧、三河闸、老子山、临淮头、尚嘴头和高渡嘴等。湖畔的洪泽盐矿已正式开采。

  洪泽湖是淮河航线与京杭运河航线衔接的纽带,洪泽湖大堤也是宁淮公路所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