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浚县
河南浚县:大伾山
河南浚县:古城墙
河南浚县:云溪桥
河南浚县:碧霞宫
河南浚县:大石佛

  浚县汉语拼音:Xùn Xiàn;英语:Xun County),旧称濬县,古称黎阳商代西汉置县,初改称浚县,中国河南省鹤壁市辖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故道的北岸。北接“七朝古都”安阳,东临油城濮阳,南靠电子城新乡,西依煤城鹤壁。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5个镇、2个乡。

  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境内现有名胜古迹280余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0处,省级保护单位24处。大伾山,浮丘山两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迹荟萃,摩崖题记遍布。县城与两山紧依相连,“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大伾山是中国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山上现有古代建筑群七处之多,尤其是一尊石佛坐像,高达23米,古代曾建楼保护,因佛像高于楼,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的佳话。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霞宫、千佛洞、天宁寺弥勒佛等。有汉代古墓群、新石器时代遗址、元代砖雕壁画墓等一批古迹。春秋时的子贡孔子七十二贤之一,西汉时的贾护是《左氏春秋》的重要传人,唐初的王梵志开创了中国通俗诗话的先河,明代的王越“出将入相,文武全才”。

  浚县西临淇河卫河共产主义渠永通河流贯境内。年均气温13.7℃,年均降水量647.8毫米。京广、汤濮铁路和107国道过境,安(阳)专(垣)、新(乡)濮(阳)公路在县内交会。浚县物阜源丰,阡陌生金。石灰岩,大理石,页岩,型砂,钙基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开发前景广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枣,苹果等,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之称。

  邮编:456250 代码:410621 区号:0392

行政区划

  浚县辖4个街道、5个镇、2个乡:

  • 街道:浚州街道、黎阳街道、卫溪街道、伾山街道
  • :善堂镇、屯子镇、新镇镇、小河镇、卫贤镇
  • :王庄乡、白寺乡

  县政府驻城关黎明路。

历史

  夏代,浚地处冀、兖、豫三州之交。商代称黎,迁都殷后为畿内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内为邶、鄘、卫,浚地属邶、卫,后康叔封卫,领浚地。

  春秋时,浚地有牵城、雍榆、顿丘,分属晋、卫。战国时,属魏国。秦置郡县,分属东郡、河内郡和邯郸郡。

  西汉高祖年间(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阳县、顿丘县。黎阳县治在今大伾山东北,属冀州魏郡;顿丘县治在今屯子乡蒋村附近,属兖州东郡。王莽时(9—20年),改黎阳曰黎蒸,改顿丘曰顺丘。东汉复原,隶属依旧。

  西汉初置黎阳县,东晋改设黎阳郡,东魏置黎州,北宋改浚州,明洪武年间始称浚县。浚指浚水,浚水是卫河和淇河合流处的古称。卫淇合流处,由于两河的冲激,流水浚深,故以“浚”为名。

  三国时,浚地属魏国,黎阳县属冀州魏郡,顿丘县属兖州东郡。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黎阳县改属司州魏郡。置顿丘郡,辖顿丘、卫国、临黄、阴安四县。东晋时,浚地先后属晋、后赵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后燕永和七年(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属司州。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族翟辽袭据黎阳,太元十三年(388年)在此称王,号大魏天王,辖七郡。后迁滑台。太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389——396年)间,废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废顿丘郡,顿丘县属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孝昌年间(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顿丘二县,属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

  东魏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移朝歌县治于今卫贤集,置汲郡,辖朝歌、获嘉、汲县、北修武、南修武、山阴六县。后郡治移至枋头城(今新镇乡前枋城)。天平(534—537年)年间罢顿丘县。

  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属司州,废东黎县。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为卫州,仍治枋头城。

  开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开皇六年(586年),于原东黎县置临河县。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临河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

  武德二年(619年),置黎州总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辖殷、卫、澶、洹四州,领黎阳、临河、内黄、汤阴、顿丘、观城、繁阳、澶水八县。武德四年,又置清淇县,属卫州。六年,罢黎州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设道,黎州属河北道,辖黎阳、临河、澶水、内黄四县。卫州治由卫县迁至汲县,卫县仍属卫州。十七年(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澶水县并入临河县,临河、内黄二县属相州。清淇县并入卫县,属卫州。长安三年(703年)复置清淇县,县治在枋头城,神龙元年(705年)废,入卫县。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7年),黎阳县改属滑州。九年(944年),临河县改属澶州。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阳县改属河北道澶州。端拱元年(988年),于黎阳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县城东大伾与居山之间,辖黎阳县,县治仍旧。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通利军属河北路。天圣元年(1023年),改通利军为安利军,军治迁至浮丘山西。四年,卫县属安利军。天圣七年(1029年),地震,军城陷为湖,移治浮丘山颠。熙宁三年(1070年),废军,黎阳、卫县属河北路卫州。熙宁六年,废卫县为镇,入黎阳县,改属河北西路卫州。元年(1086年),复置通利军,分黎阳县复置卫县,属卫州。政和五年(1115年),军升为浚州,号浚川军节度,旋又改平川军节度,州治在浮丘山颠,辖黎阳县、卫县。崇宁四年(1105年),临河县镇宁军,隶河北东路。宣和二年(1120年),汤阴县属浚州,旋复属相州。

  天会七年(1129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浚州属河北西路。皇统八年(1148年),嫌与宗峻音同,改浚州为通州。天德三年(1151年)复名浚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临河县治没于黄河水患,县废。

  初,设省辖路,浚州属中书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阳县、卫县入州。至元二年(1265年),改属中书省大名路。

  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属河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属直隶(京师)大名府。四月,州降为县,始称浚县,县治徙浮丘山东北平坡。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北直隶(简称北直)大名府。

  顺治元年(1644年),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河南省卫辉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行署(行政公署),浚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驻安阳)。

  抗日战争时期,浚境三权鼎立。1938年7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重划政区,浚县属第十三行署(驻辉县平罗镇)。1939年2月,浚县日伪政府建立,属日伪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驻新乡)。1940年秋,中共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1941年6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撤销第十三行署,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三行署(驻安阳)。1945年8月,日伪浚县政府投降告终。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浚县民主政府隶属仍旧。1947年7月,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浚县处于“拉锯”战争局面,两个政府驻地及辖区变动频繁。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国民党浚县政府不复存在。

  1949年10月中旬,浚县民主政府改为人民政府,隶属平原省安阳行署。1952年10月撤销平原省,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行署。1957年11月,安阳行署并入新乡行署,浚县随之改属。1962年12月,复置安阳行署,浚县复属安阳行署。1983年10月,撤销安阳行署,浚县改属安阳市至1986年1月8日,后划归鹤壁至今。

  1997年,浚县面积1088平方千米,人口65.2万,辖5个镇、6个乡:城关镇、善堂镇、小河镇、大赉店镇、新镇镇、城关乡、王庄乡、钜桥乡、白寺乡、屯子乡、卫贤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浚县辖6个镇、4个乡。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656550人,其中:城关镇43381人、善堂镇93023人、屯子镇75947人、钜桥镇40921人、新镇镇80226人、小河镇70204人、城关乡81870人、王庄乡70018人、白寺乡43080人、卫贤乡57880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浚县辖8个镇、2个乡:城关镇、善堂镇、小河镇、新镇镇、屯子镇、钜桥镇、黎阳镇、卫贤镇;王庄乡、白寺乡。

  2008年9月1日,浚县钜桥镇整建制正式划归鹤壁市淇滨区管辖。调整后,浚县辖7个镇、2个乡: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新镇镇、小河镇、黎阳镇、卫贤镇、王庄乡、白寺乡。县政府驻城关镇黎明路。

  2011年2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豫民行批[2011]24号)批复,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撤销浚县城关镇、黎阳镇,设立黎阳、浚州、卫溪、伾山4个街道。调整后,浚县辖4个街道、5个镇、2个乡:浚州街道、黎阳街道、卫溪街道、伾山街道、善堂镇、屯子镇、新镇镇、小河镇、卫贤镇、王庄乡、白寺乡。

地理

  浚县境内河流众多,土地肥沃,地形以平原为主。县城建于明代,两侧有大伾山和浮丘山突兀而起,两山夹一城、“十里城池半入山”,是豫北一大胜景。古城历史上曾因卫河、淇河以及古黄河的多次溃决,而被淹没四次,但每次洪水退后都进行了重建。县城及周边两山上古迹众多,有文治阁、子贡祠、天宁寺、大石佛、碧霞宫、千佛寺石窟等百多处重要文物。

  浚县大量出产优质石材,北京的十三陵、南京的中山陵在建设时,都使用了这里出产的石料。工业以轮胎橡胶工业和造纸印刷工业为主。盛产小麦以及玉米、大豆、花生等,特产蜂蜜、苹果和中药。

文化

  浚县古称黎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商代称黎。西周属邺、卫。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分属河内郡、邯郸郡、东郡。西汉高祖年间始置黎阳县,东汉、魏、晋沿袭。东晋永和七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置黎州,延至隋。唐初置黎州总管府,辖4州8县。宋代置通利军,后改安利军、平川军、浚川军,政和五年升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称谓浚县至今。

  浚县境内现有名胜古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0处,省级保护单位24处。在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浚地名流辈出。春秋时的端木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佼佼者,西汉时的贾护是《左氏春秋》的重要传人,唐初的王梵志开创了我国通俗诗话的先河,明代的王越“出将入相,文武全才”。大伾,浮丘两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迹荟萃,摩崖题记遍布,有“登浮丘即朝东岳,攀大伾如游三壶”之称,被誉为“豫北平原第一胜迹”, 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县城与两山紧依相连,“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古迹

遗址

  鹿台遗址 在县城西24公里刘寨与申寨间,西、南濒淇河,面积100余亩。因年深日久,遗址被分割成六块台地,从东向西排列有序。该遗址系新石器时期至两汉文化遗存。观其四周断崖暴露遗迹,可见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上层为两汉文化,次为周、商、龙山及仰韶文化。内含丰富,白灰石房基叠压数层,尚有灰坑、红烧土块等。地面散存陶片很多,均系红陶、黑陶、灰陶。纹饰以绳纹、篮纹居多,方格纹素面次之,附加堆纹极少。遗址中文物种类繁多,有石斧、石镞,石铲、石锛、石刀、石镰,彩陶钵残片、鼎足、鬲腿、骨锥、骨簪,骨镞、铜镜、铁钺、铁钩镶等。省、地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曾数次考察,采集了实物标本,一致认为是一处历史价值很高的古文化遗址。1980年文物普查时,二、六号台地被夷为平地,三号台地仅存667平方米,四号台地幸存2668平方米,唯一号、五号台地保存完好。

  前草店遗址 位于县西南32公里前草店村西。西靠淇河堤岸,东面为民宅。南北长150米,东西宽50米,面积7500平方米,在复堤起土时被毁殆尽。遗址出土文物有钵、鬲、豆、器盖、折腹盆、石斧、石铲、骨凿、蚌刀、鹿角等。

  黄湾遗址 在县西南25公里卫李庄村西0.5公里处。南、北、西三面为淇河环绕,形如三角洲,俗传此地为殷纣时黄飞虎故居,故名黄湾。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系内涵丰富的仰韶至龙山文化。从断崖处可以看到厚2.5米的文化层。龙山层较厚,直接叠压在仰韶层上。其陶片多为泥质,少量夹砂。纹饰有方格纹、篮纹、细绳纹、弦纹。发掘的文物有鬲、器盖、豆、高颈瓮、平底盆、鼎、残石刀、石镰,石镞,蚌镰,陶纺轮、鹿角等。仰韶陶片有泥质红陶尖底瓶和彩陶钵片。石器有磨制粗拙的石斧、刮削器等。该遗址年代久远,文化层内涵丰富,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小艾庄遗址 在县西22公里小艾庄村西1公里处。系一台地,南为小沟,东为古河道,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面积7000平方米。经考察,为一处龙山至商代文化遗址。1973年4月23日至5月1日,安阳地区文物训练班在省博物馆专家指导下,对遗址进行试验发掘。发掘结果表明,文化遗存分6层,1、2层为商代文化,3、4层为先商文化,5、6层为龙山文化。龙山层厚0.65米,内有白灰面房基3座,上下叠压9层,上4层为白灰面涂抹,下5层为火烧硬面,从下至上逐层南移。白灰面房基呈圆形,直径约3至4米,灰面较薄,厚约0.5至0.7厘米,光滑平整。房基正中,有一圆形灶面,直径06至0.7米,灶面呈红黑色,光滑坚硬。白灰面四周有残墙和柱洞3个。出土文物极为丰富,陶质有泥质和夹砂两种。纹饰有方格纹、篮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型有鬲、豆、折腹盆、平底盆、深腹盆、、直筒杯等。石器有石斧、石镰,石铲,均为青色石灰岩磨制而成。制作精细,通体磨光,器身扁宽,刃部作圆弧形,有使用痕迹。骨器有骨簪、骨箭头,另有卜骨、兽骨、蚌片等。先商层厚1.15米,内有4个圆形灰坑。填土中陶片较多。陶片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型有簋、鼎、瓮、鬲、罐、盆、杯、豆、器盖等。石器有穿孔石镰,石铲、石凿、磨石、刮削器。骨器有骨刀、骨锥,磨制精细。另外,还发现有牛、鹿、猪等动物牙齿和骨骼。商代层厚0.95米,出土圹穴两座,灰坑1个。出土陶片为泥质和夹砂两种。灰陶居多,磨光黑陶次之,红陶极少见。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罐、豆、盆、壶、瓮、鼎。石器有石凿、石铲、石刀,还有鹿角、蚌片及牛、猪等动物骨骼。

  申屯遗址 在县城西北32公里申屯村西南,系一高约10米之台地,南北长200米,宽90米,面积1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4米,内涵丰富,从西部断壁处可见文化层堆积层次。地表层散存大量绳纹、篮纹、方格纹、素面泥质黑陶及灰陶片。出土器物有豆柄、鬲腿、鼎足、石钵、石铲、砺石、鹿角、蚌镰,兽齿等。耕作层以下为扰层,包含物有汉代残砖瓦、宋代瓷片。扰层下有陶窑,壁面呈黑红色,似琉璃状下垂欲滴,显系强火高温所致。根据出土文物考证,遗址上层为汉至宋文化遗存,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存。《方舆纪要》载:“在废卫县(今卫贤集)东北有宛城(今大八角)。其东二里为上宫台。”《诗经·桑中》云:“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依其地理位置,申屯遗址似是古上宫台。

  姬屯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33公里姬屯村北,俗谓“凤凰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1964年,永通河新河道将其切割为南北两部分。

  军寨古冶金遗址 位于县北9公里前、后军寨村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地春秋时称牵城。《春秋》载“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汉书·地理志》载:“黎阳城北十八里有牵城。”清嘉庆《浚县志》载:“牵城在县北十八里,一名脾上梁间”。牵城从汉至宋冶铁较发达。《魏书·食货志》:“其铸铁为农具、兵刃,在所有之。然以相州牵口冶为工,故常炼锻为刀,送于武库”。遗址地表散存炉渣、碎铁块、汉代陶片及宋代瓷碗、碟片等。1957年出土较完整铁杵一件,重约20公斤。还发现圆形残窑一座,直径约3米,窑壁用砖砌成,以黄泥涂抹。

  大八角古窑遗址 窑址位于县城西北32公里大八角村北。遗址断崖处暴露残窑5座,排成一线。相传大八角有72窑。现存残窑大小各异,呈圆形,高约2至5米,平底,壁厚约0.3米。窑内土褐色,杂以红烧土块、残块及少许瓷片。经鉴定,该遗址为汉至宋砖窑。《太平寰宇记》载:“宛城……在卫县(今卫贤集)北四十里。”《水经注》:“宛水自堰东注宛城,西屈迳其城南(即今大八角)”。

  卫贤古窑遗址 位于县西南25公里卫贤集东北约500米。今存古窑4座,呈椭圆形。1977年8月上旬,安阳地区文物普查队清理了一座古窑。该窑呈东西向,窑室通长4米,东部宽1.02米,中部宽1.3米,西部宽1.17米。窑室中部高2.2米,壁厚0.2米,呈砖蓝色。窑室东部为火膛,深1米,宽1.1米。前窑门上宽0.6米,下宽0.8米,高1.46米,壁厚0.3米。后窑门上宽0.3米,下宽0.6米,高1.6米,壁厚0.16米。窑门用砖封闭。窑室内残存绳纹碎砖、筒瓦等。砖窑属何时期,尚未鉴定。

  北纸坊古窑遗址 位于卫贤乡北纸坊村后街,东西长100米,南北宽20米,面积2000平方米。窑群分布于村内大街路北,裸露地面30余座,呈圆形,直径约1.5至2米,壁厚0.2米,壁上有下垂欲滴琉璃渣。

  卫贤西北古窑群遗址 位于卫贤集西北1公里处,西滨淇河,东靠河堤,南北长约1公里,双行排列,约有百余座。村民平整土地和淇河复堤时遗址毁坏殆尽。唯苹果园内尚保存一座完整古窑,圆形,直径5.16米,残深3.85米,窑门券高1.67米,宽0.86米。窑四周有3个烟道,宽均为0.65米。窑内遗砖长0.5米,宽0.27米,厚0.135米,重25公斤余。

  交卸古窑群遗址 位于卫贤乡交卸村西南淇河堤内,有残窑数十座,分布广泛,直径约5米,窑壁厚1米。属何时遗址,尚无定论。

  黎阳仓遗址 黎阳仓为隋代名仓之一。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建。《太平寰宇记》载:“仓城在县西南隅,袁绍聚粟之所,亦即隋开皇中置仓处也(今大碾附近)”。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称“黎阳仓在大伾山北麓。”黎阳仓规模之大,贮粮之多,可与洛口仓(又称兴洛仓,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并重。大伾仓窖遗址在大伾山东麓太平兴国寺南。宋张芸曾过大,见仓窖遗址。“画曼录予尝登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崇祯《浚县志》)。《伾山杂咏》:“依山为窖以仓名,当是屯粮为赡兵。若饷大军二十万,也应无计保岩城。”隋末,瓦岗义军曾派徐懋功袭破黎阳仓,并派重兵驻守,足见粮仓地位之重要。金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河决阳武(今原阳光禄村),不堵,“河道大变,汲胙流空”“河道改而仓废,大仓窖亦不存焉。”(清嘉庆《浚县志》)

  钜桥仓遗址 钜桥仓是商代一大粮仓。明万历《浚县志》载:“钜桥在县西五十里,周武王发钜桥之粟即此。”清顺治《淇县志》载:钜桥“在县东北,淇河以东,即殷纣积粟地。

寺 庙 宫

  天宁寺 座落于大伾山东山腰,始建于北魏(386—534年),以后历代曾数次重修。元代以前,天宁寺名大伾山寺,座西向东。明代始称天宁寺,改为座北向南。清道光年间又改为原座向。现有殿宇30余间,占地面积2600余平方米。道光间建山门5间,门额横书“天宁寺”三字。门前是平台,台下有“七十二磴”,系登山石阶。石阶两旁的地下曾出土东晋时期的石雕狸羊一对(现存河南省博物馆)。天宁寺现今的布局为东西南北相交的“十字”形。东为正门,内塑“哼哈”二将。南为地藏殿,北为天藏殿,殿内原塑四天王像。中院南北为厅,系禅林僧舍,西为藏经阁。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2丈,分两层,宏伟壮观。阁顶用各色琉璃瓦砌成饰纹图案,古朴端庄。阁内原存藏经6053卷,1949年移交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内重塑观音像一躯,高4米,俗称“千手千眼佛”。观音像左右各6只手:最上两手托日月,依次左持拐尺,右握金印;两手胸前合掌;左持弓,右拈箭;左拿青杨枝,右拿净水瓶;最下两手下垂,造像生动精致。穿过藏经阁,便是大佛楼。大佛楼是东西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物,高7丈许,倚崖而建,与崖顶齐,高峻巍峨。内坐依崖凿就之大石佛,高8丈许,“八丈佛爷七丈楼”传为奇谈。明末张肯堂修《浚县志》载:“石勒以佛图澄之言,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河。拓跋魏覆以重阁,元末毁于兵。”明正统十年(1445年)重建(即今之大佛楼),以后历代屡有重修。

  大石佛是一躯善跏趺坐式大型弥勒佛像。面庞方颐,丰满适中。目平视,唇紧闭,挺两肩,表情庄重。左手覆膝,右手曲肘前举,示无畏印。坐四方墩,脚踩仰莲,脚面平直,五趾平齐。《准敕不停废记碑》载:大石佛“首簇连珠,肩偎合壁”。今大石佛系螺髻发式,披双领下垂式五彩方格袈裟。大石佛凿于十六国后赵主石勒时期,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据《浚县志》载,大石佛系依佛图澄之言而凿。佛图澄是天竺高僧,晋永嘉四年(310年)来中国传教,以幻术骗取后赵主石勒信任。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疆域辖今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为十六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佛图澄借助石勒势力,大兴佛寺。黎阳是后赵重邑,兴佛寺当在其列。大石佛俗称镇河将军。当时,古黄河流经大伾山之东,水患频仍,为害黎阳甚烈。人民苦于水患,却又无力抗拒。“凿大石佛以镇河”,迎合了广大人民的宿愿。凿石佛是一件浩大工程,后赵时期是不可能全部完成的。

  大石佛北侧前院为罗汉殿,面阔3间,进深3间,正中置木雕佛龛,龛内盘坐泥塑佛像一尊,两侧为十八罗汉。院东侧建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一口。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崇祯十七年(1644年)重修。面阔11米,进深7米,滚脊顶,殿前有拜厦。殿内供“三世佛”,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诸天。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浚县价值很高的古建筑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天宁寺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1956年,省文化局拨款维修天王殿、罗汉殿、大佛楼。1977年,修葺大佛楼房顶。

  太平兴国寺 在天宁寺南,座西向东。寺内主要建筑有释迦牟尼大殿、朝阳洞及观音洞,兴建年代失考。寺内今存明至民国时期建筑。山门3间,座落于半山腰平台,系清代建筑,房内墙壁上镶嵌重修寺院碑刻。山门后为释迦牟尼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殿内原有一木雕佛龛,内供明代所塑释迦“堆沙像”。堆沙像和木龛雕工精细,艺术价值很高,惜已不存。大佛殿北有观音洞,凿于1914年,洞内供观音,前有拜殿3间。观音洞北有朝阳洞,凿于明代,因洞朝阳故名朝阳洞。洞深4.18米,宽3.46米,高2.5米。券形顶,是大伾山上最大的凿洞。洞内原塑3尊菩萨及十八罗汉像。天将雨时,四壁渗水,宛如一天然“晴雨计”。前有拜殿3间,殿下有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立拜殿碑一通,洞两侧山崖上有元代摩崖题记。

  千佛寺 在寝宫楼北。《河朔访古录》载:寺内有石崖,高2.5米余,上建阁以祀真武。崖下凿洞二,并大小佛像身躯,而谓千佛洞也。建寺当在凿窟之后。千佛寺现存建筑有水陆殿7间,十八罗汉殿5间,两廊各5间,今作校舍。后院有桧柏一棵,高约12米,围粗2米余,枝叶繁茂。据测,有千年之久。

  天齐庙 在大山南端山腰间,座北向南。天齐庙又名东岳庙,为祭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天齐庙始建年代失考,现存金明昌五年(1194年)及元至顺四年(1333年)两通重修天齐庙碑。现有山门3间,内重塑黄明、周纪、吴显、龙环四将像。东西两廊各5间,内塑十阎罗帝君。正殿3间,内供黄飞虎塑像。殿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前二石柱精雕滚龙飞云,呼之欲出,艺术价值很高。1978年,正殿毁于火,唯滚龙石柱幸存。

  禹王庙 原在大山东南麓,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后屡遭破坏,几至坍塌。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知县刘德新将庙迁至今址(阳明书院故址),座北向南。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内塑禹王像,高2米余,置于1米高之台上,外罩木质神橱,神像后壁彩绘“禹王锁蛟图”。禹王庙大门、陪房、四周围墙及古松柏,1945年被国民党新五军破坏。1957年,省文化局拨款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劫难。1985年,禹王庙大殿重新修复,内供大理石禹王塑像。

  孔庙 又称先师庙、文庙。元时,建于浮丘山。元末红巾军起义时,毁于兵燹。明洪武六年(1373年),于县衙东邻重建,座北向南。经明、清两代重修与扩建,院落宏敞,布局紧凑。庙左为礼门,右为义路,左边墙上嵌“一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以示尊孔。门前有照壁,两侧北向与围墙衔接,中有木制栅门。东门题额曰“道冠古今”,西门题额曰“德配天地”。头门为棂星门。院中有池曰泮池。池周装以石雕栏杆,池上横跨一石拱桥。池左有唐槐一株,围粗4米余,中空,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内生一径尺榆树,俗谓“槐抱榆”。过泮池为时中门(又称戟门)。穿门便到大成殿院。大殿面阔5间,顶坡为琉璃构件。殿中供奉孔子牌位,左右“四配”,两边“十哲”。东西庑各15间,原供“七十二弟子”牌位。时中门两侧的“祭器库”、“官书库”,完整如故。

  碧霞宫 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踞浮丘山南端最高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明清至民国年间,几经扩建,始具当今规模,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碧霞宫座北向南,87间殿宇、楼阁以南北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组成三个院落,是一处规模完整、保护完好的古建筑群。碧霞宫山门3间,建在一座高约2米的平台上,前有月台。月台上建石坊一座,一对石狮雄踞左右,姿态雄健。山门为歇山顶建筑,琉璃构件。正脊两端鸱尾吞脊,戗脊有飞鱼、海马、四绝神。山门两侧各设一便门,东南与西南角各建一座高楼。左名巽宫楼,右名坤宫楼(按八卦方位取名)。山门下两根石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浮山妥圣灵峰连峙两道青螺扬峻德”,下联为“卫水环神刹涛接淇泉一泓白练漾洪功”。山门对面月台下广场戏楼为清光绪年间建。穿过山门,即是前院。两厢四帅殿及钟、鼓二楼左右相对,院中有长方形莲池,上架石拱桥一座。甬道穿桥而过,直达二门。二门平列3个,中间较大,上面各建门楼一座。正中门楼为“四阿顶”(也叫四面坡),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顶棚全为木架结构,形式奇绝。

山庄道院

  霞隐山庄 又称瀛州道院,在吕祖洞南,座巽乾向。山门横额曰“霞隐山庄”,系萧亮飞手书。进山门有石坊一座,小巧玲珑,保存完好。坊额迎面书“引人入胜”,另一面书“到此心清”。庄内有西大厅三间,内设木屏。屏后可凭窗鸟瞰县城。厅对面有片月台,备演戏之用。厅右沿崖筑有长廊。庄有东门(片月台南),建砖雕门楼一间,隽秀壮丽。庄内东北角为斗母阁。东南角有八甘洛书图。图、阁建于清康熙年间,今已不存。八卦洛书图绘制精细,上层有轴,可以旋转,用八卦推算吉凶祸福,穷通厄达;以阴阳来推演“天人感应”。阁为两层,上层塑“七猪拉辇”,斗母元君坐其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下层为钟离殿。山庄东南面陡壁悬崖,摩崖题记布其间,有“千仞岗”、“山河一望”、“瞻彼淇奥”、“壁立千仞”、“群玉山头”等10余处,均有一定书法价值。循径而南,有柳仙堂、孙、邵先生祠、曹仙媪庵等。攀岩登阶,迂回北上,有张仙洞。均系清初建筑。霞隐山庄古建筑多已不存,近年拟予修复。1985年西厢房已落成,古朴典雅。院内古柏参天,肃穆静谧。

  壶天道院 在吕祖洞东北。清康熙年间建,光绪时重修,为道人居所。今大部已废,仅存房舍20余间,院内有碑碣和摩崖题记。今壶天道院谓之“方壶”,与“瀛壶”、“蓬壶”、“小壶”并称“四壶”,意为壶中天地,乃神仙居所。

塔 亭

  升仙塔 为县内仅存一古塔。塔在淇门西南寨外,建于清代。塔7级,高10米,砖砌。底部周长144米,设东、西二门,西门题额“升仙塔”,东门题额“风雪避”。塔七级, 八角,外雕八卦。塔内掘井,井上覆石,石碑立其上,题字曰“四仙碑”,刻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碑原置淇门全真观,好事者取“仙镇邪”意将淇门升仙塔其移塔内。碑阴横额“唐杜天师忽惊之图”,并有符号。碑阳书道教邱、刘、谭、马四真人成仙之秘词,碑名源于此。塔取四真人升仙故事,名之以“升仙塔”。

  中军亭 在大伾山绝顶,隋末瓦岗军据黎阳时所建,用以练兵点将,?望敌情。“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1984年修复。亭为六柱凤尾挑角,攒尖宝顶。柱上原无刻字。康熙时,浚县知县刘德新题联曰:“九河横流归海若,孤峰俯眺慑天吴”。诗云:“当年此驻军,?敌如指掌。只今伾山荫,鬼哭不敢仰。”

  伟观亭 在大伾山佛岩之北。四柱,桃角攒尖。岩下有古柏数十株,苍翠挺拔。元刘磠书“大伟观”四字于崖间。明嘉靖时,兵备刘秉鉴建亭于下。后改为清旷 亭、挟飞亭。1984年修复。

  云封亭 在吕祖祠院内。1983年重修。四柱攒尖顶,琉璃瓦,上塑绝神,工艺高超,端庄秀丽。诗云:“云如绮四围封,口虚气非是龙洞。蘋末风来吹不散,岭头倒挂万株松。”

  来鹤亭 在吕祖洞北道院崖间。1984年重修。诗云:“丹顶云翎鹤一双,来经紫海与黄江。翻怜乍见浑如惯,不吠花荫卧月庞。”

  歇歇亭 在大山西半山腰,甬路从亭下穿过,乃游人登山途中小憩处。该亭原已颓败,1981年重修,系四柱攒尖顶建筑,小灰瓦覆顶。亭柱上书对联曰:“到此依依莫不远怀 神禹;请君歇歇且看对面太行。”

  其它诸亭 据康熙《浚县志》载,浚县旧有古亭12座。后又增建数座。如遮害亭(在县西南30公里双鹅 头)、洪濛亭(在大伾山顶南)、岁寒双秀亭(在小姑山西峭壁间)、憩亭(在旧长清门外 )、观澜亭(在浮丘山顶)、阳明亭(在大伾山东山书院内)、怀古亭(在大伾山北巅)、 蔼蔼亭(在大伾山云半山房南)、紫来亭(在大伾山东崖)等。以上诸亭今无存。

  文治阁 原名中心阁,在县城中心,始建年代失考。清嘉庆《浚县志》载:“万历乙卯(1615年)后,始移钟于中心阁。”据此可知,中心阁距今当有400余年历史。清顺治六年(1649年)毁于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知县梁通洛重修,改名“文治阁”,意为“以文为治”。张皙(字子白)作《重修文治阁记》。文治阁下部为方形平台,高8米,每面宽12米,青石基,砖砌墙面。阁下为十字拱券,四面设门。券门外嵌镶青石横额,东曰“丹流东壁”,西曰“壁泻西山”,清代书法家赵素庐书。南曰“清环黎水”、北曰“黛护岚”,清代浚县书法家张子白书。匾额题字稳重隽逸,笔势苍老遒劲。东北角有砖砌阶梯可以攀登。平台上建两层高楼,双重檐,攒尖顶,挑角,花脊,琉璃瓦剪边。平台边建有方孔女墙,高1米。阁高10米,上层四面开窗,窗口上分别悬“视承顾问”、“面奉特知”、三待经筵”、“五知贡举”横匾。阁内供福、禄、寿神像。

  北关文昌阁 位于县城北关西北隅(今县直属库院内),座北向南。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县宁时镆建,为“聚诸生徒讲诵场所”。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县薛凤翔及崇祯四年(1631年)知县张肯堂重修。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县姚德题门额曰“文昌书院”。山门面阔3间,进深1间。院址南北向,长约75米,阔29米。甬道两侧,古柏参天,静雅宜人。阁建于高1米之平台上,六面柱形,攒顶建筑,飞檐挑角,下悬铁马,风动丁零作声。台南北筑七级台阶。阁二层,高20余米,每面阔4米,六面外各有1.7米宽台面。阁内塑文昌帝君及朱衣神圣左踏巨鳌提头戴笔之星。阁后建堂5楹,设义学于其中。《曾马合志》:“浚县梁通洛重修并建成戏楼”(后因戏楼濒临梨园而拆除)。后东侧建有道院。民国初年,墙垣及陪房旧址为飞沙淹没,惟阁巍然屹立。1944年春,新五军孙殿英部在城内旧县衙之东、北,构筑寨围据点,强行拆阁取材,致使这一极有价值的古建筑毁于一旦。

  浮丘山文昌阁 又名文昌宫、梓童阁,在小姑山绝顶。康熙《浚县志》云:文昌宫“旧为老母阁,卫辉知府广昌改为文昌阁”。嘉庆年间毁。光绪十一年(1885年)知县黄癠重修,增建楼房亭台。阁居绝顶西北部。东为陡坡,西为绝崖。大殿3楹居院正中,座南向北,内供文昌帝君、魁星及二十四孝。殿北循崖建房,名曰:“春秋佳日轩”、“山水清音室”、“延旭听月厅”。殿后有楼曰“鸿文楼”。山门外建四堂亭。1927年,废除神像。1931年,改建为张烈士宗周祠。1939年日本侵略军屠城,文昌阁付之以火。

  白衣阁 在小姑山绝顶,座西向东。院落长方,宽30米,长76米,占地2280平方米。门前筑九级台阶。进门有太古石,状奇特,高3米余。大殿5楹,内置木神橱,塑白衣菩萨坐像。殿两侧各建房3间。殿后有阁,2层,上层供趺坐佛像三尊,系脱纱佛像,阁下为齐天大圣像。民国十六年(1927年)倡导破除迷信,神像尽毁,庙宇渐废。

祠 观

  黎公祠 俗谓子贡祠,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知县刘台创建。张肯堂重修《浚县志》载:子贡祠“在南门内街东,知县赵建极重修。”清曾振宗、马日暄纂《续浚县志》载:“端木夫子祠前地基三亩六分,价银五十两,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陈国柱捐俸置买。又(建修)大门三间,照壁一座,栅子贡祠(1932年摄)栏门三座,前后长四十丈,院墙八十五丈,通街牌坊一座。五十五年,吴学曾重修。”光绪元年(1875年),知县张宝禧与子贡后裔端木继敏重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祠内有大殿五间,内供子贡塑像,东西两庑设黎公书院、学舍(又名性道书院)。栅栏门下,竖卧碑六通,为明清时重修碑记,以及奎图石刻。殿西北隅有楷树一株,直径米余,树干高大,枝叶繁茂,相传为子贡手植,祠西街旁(今城关粮管所)立碑一通,上书“先贤子贡故里”。以后,楷树因年深日久,渐次枯萎,今仅存一树干。子贡祠于五十年代末被拆除。

  吕祖祠 在大伾山西侧,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整个建筑座东向西,从山腰直达山顶。主要建筑物布于一轴线上,浑然一体。山门面阔3间,进深1间,门额横雕“吕祖祠”。门前有水池,曰“浴鹤池”,池上跨桥曰“落虹桥”。门内塑赵公明、燃灯道人二像。院中有亭曰“云封亭”,环以莲池。南北两廊各三间,内塑六甲、六丁12神像。正面乾元殿,建于高2米之平台上。正殿3间,进深3间。两侧有厢房1间,外塑雷公、风婆及司云雨神像,内塑十天干像。乾元殿紧依山崖,崖壁凿吕祖洞,洞口宽1.55米,高2.4米,券形,阴刻“吕祖洞”三字,内供吕祖像。由乾元殿两侧可达山顶。左侧山径曲折,历杏花岩北向攀登,经张仙洞,过云渡桥即达圆门。门以砖砌,直径2米,横额砖雕“纯阳洞天”。越圆门,山势陡峭,石立路断。拾阶而上,即达大伾山绝顶之太极宫。宫前有石坊曰“小壶天”,两侧筑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台高3米余。太极宫为八角攒尖建筑,每方宽2.5米,按方位饰以八卦符号,故称“八卦楼”。楼高25米,3层,底层塑吕洞宾像,中层为八仙及文昌帝君,上层为三清列真。太极宫后为万仙阁,面阔3间,进深2间,上下2层。上层墙壁及檩、椽、梁柱上嵌挂大小塑像9000余,故名“万仙阁”。塑像取材《封神演义》,大者近尺,小者五寸许,饰以捶金,光耀夺目。阁内后墙筑有高1米余之长形砖台,上塑60厘米余之《封神演义》中重要人物像及坐骑、奇兽,姿态各异,造型逼真,游人观之,无不叫绝。而今,惟阁尚在,塑像已荡然无存。

  忠烈祠 在小姑山北端“忠孝祠”(元末浚州知州王士元及其子祠)之左。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次年勒石记其事。明末,李自成举义,势若燎原烈火。农民军委马世聪为浚县知县,治理浚地。李化桂“惊闻煤山之音,缟素痛哭,誓诛凶逆”,与刘尚信、刘伟施、王化远、王元祯谋刺马世聪,与义军对抗。事泄,李化桂等被处死。国之蒲等为昭其“大义”,乃建祠、勒石,“欲令忠臣之节与天地同垂不朽”。

庙会

河南浚县:浚县庙会

  浚县古庙会历史悠久。明代中期,浮丘山正月会兴起并逐渐发展。清康熙年间,浚县古庙会已颇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年间延续不衰。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扬其利,抑其弊,扶持改造古庙会,使其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1952年和1954年,浚县人民政府曾两次发出发展物资交流大会的通知。1958年集市贸易被取消,古庙会一度衰落。1961年开始恢复,到1965年逐渐达到原有规模。“文化大革命”期间,古庙会被视为“四旧”而加以限制。1976年初,浚县革命委员会发布通告,取缔浮丘山正月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得以恢复和发展。原有古庙会规模扩大,有些村庄起了新会。今全县每年有庙会257起,三天两头有会。浚县的古庙会不但多,而且规模大。浮丘山正月大会,会期一个月之久,高峰日赶会人数达二十余万。

旅游

  大伾山风景区 包括大伾山、浮丘山这两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丽青石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00余株。景区内现有佛道建筑9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遍布两山。北魏的天宁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楼而闻名遐迩。大石佛高22.29米, 已1600余年, 全国最早, 北方最大,是河南旅游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艺术、历史政治等早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惊叹。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唐代的石刻瑰宝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艺术的精典之作。道教的圣地碧霞宫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构造精美,万仙客用悬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神仙人物3千余位成为集中国官方与民间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艺术殿堂。一处处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和一幅幅历史画卷,再现了宗教文化在中原传播、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庙会, 长达月余,朝拜者蜂涌而至,人如潮涌,高潮日达20万人,为宗教文化和经济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澜。

  浚县古城墙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今仅存西门北沿卫河一段,南北长700米,高12米,宽7米。城墙上有垛,有两小门,一曰“观澜门”,一曰“允淑门”(也叫水驿门)。此城墙高峻坚固,构造精细,宏伟壮观。

  天宁寺 座落于大伾山东麓,东瞰黄河故道,西倚大丕悬崖,背山面水,形势壮观。由前、中、后、北四个院落组成。前院东为正门,内塑“哼哈”二将。南为地藏殿,北方天王殿。院内原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和金大定1180年铸造之铁铎等贵重物品。中院正中为藏经阁,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迁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

  碧霞宫 俗称“奶奶庙”,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共87间殿宇。面积11116平方米。碧霞宫座北向南,分前、中、后院,建筑艺术精湛,集我国南北建筑之长,自成独特风格。前院中间有一长方形瑶池,砖砌拱形石桥跨其上,东西两侧有帅殿四座和钟鼓二楼。中院为碧霞宫主体建筑,院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大殿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结构是歇山卷棚顶的拜殿与悬山顶的正殿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大殿前檐下彩绘"二十四孝"图。殿内供奉着泰山神碧霞元君、紫霞元君、和佩霞元君。后院为寝宫楼,楼中镌刻雕饰之巨型佛龛式是项床。床上塑元君卧像,床前置有梳妆长桌一张,陈列梳妆用品。

  中军亭 隋末瓦岗军的遗迹,据《新唐书》记载,当年瓦岗军首领翟让被李密杀害后,徐懋公被砍伤臂膀,后来他自率一军驻守黎阳,在大伾山操练兵马,建此亭用以了望敌情。李密降唐后,又心存反复,被李渊父子射杀于熊耳山邢公岩下。徐懋公不计私怨,请求把李密尸身运回黎阳安葬。朝廷准许,李密即被葬于山西南五里的地方。1969年卫河清淤时,罗庄村西发现了一块《李密墓志铭》,为魏征撰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云溪桥 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云溪桥为五孔桥,式样美观,坚固耐久。长60米,高10米,宽12米。中孔高大,便于舟通行,券额上雕一"虎头",两侧饰以花卉图案。桥两端墩基四角各置卧姿态水兽,形象凶猛逼真,艺术价值较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治阁 始建年代失考,明万历三十年(1615年)移钟于阁上,又称钟鼓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改名"文治阁",取"以文为治"意。文治阁通高约20米,上下分楼、台两部分。四面券洞,相对通行。平台上建筑,高10米,分两层,为重檐四角攒尖顶。挑角花脊,琉璃瓦剪边,顶镶宝瓶。平台上有水泥栏杆,凭栏四望,市镇景象,指顾尽毕。文治阁高峻壮丽,庄重典雅,为浚县古老文明的标志,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文庙(孔庙) 明洪武六年(1373年)建于县衙东。明、清各有扩建,规模逐渐宏大完整。文庙座北向南,院落宏敞,布局紧凑。门前墙上嵌有"以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以示尊孔。头门之内有唐槐一棵,干粗4米余,中空,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内生一径尺榆树,俗称"槐抱榆"。院正中为"大成殿",殿中供奉孔子、四配、十二贤诸牌位,东西廊房内供奉孔子72弟子牌位。"大成殿"和廊房建筑规模宏大,式样古朴,庄重大方。为浚县著名古建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浚县:太极宫

  太极宫 是大伾山的标志,为八角攒尖建筑,楼高33米,三层,八面,每面宽2.5米,八面墙上按方位饰以八卦符号。故又称"八卦楼"。宫门为卷形,门额上刻"众妙之门"。楼内有梯可供攀登,底层塑吕洞宾像,中层为文昌帝君,上层为三清列真。

  万仙阁 为硬山灰板瓦建筑。阁分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墙壁及梁、檩、椽、柱上嵌挂大小塑像万余,疏疏密密,错落有致。这些塑像,高的1米有余,小的只有几寸,但个个形神兼备,呼之欲出。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玉皇大帝、东王公、西王母、南极仙翁率领着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二十八星宿以及万仙阵群仙争斗。原始天尊渡五方天帝,八仙过海赴瑶池盛宴,囚文王、进妲己、访姜尚、三仙岛借宝,姜太公封神等传说中的神仙故事,也在万仙阁里展现的淋漓尽致。玉皇大帝执圭端坐,身穿蟒龙袍,腰系紫玉带,头戴峨冠冕旒,神态安祥,二目炯炯,一派君临天下,主宰万物的王者之气。他的身后,彩云缭绕,玉宇仙阙,笙萧悠扬,白鹤齐舞,十方天帝,八洞仙人或品茶下棋,或谈经论道,或争强斗法,天上人间,其乐融融。

  千佛寺 从残存碑刻和清代碑记考稽,当建于盛唐。因寺内有千佛洞而得名。窟之洞有佛像千余,故称“千佛洞”。内供三世佛,仰覆莲花须弥座,洞壁有唐代唐高宗、武后年间的题词,洞口有书法家程淓题"佛国"二字。洞前有卷棚顶拜殿为清代所建。千佛寺石窟为中国石窟艺术瑰宝。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郭沫若亲笔指示要保护好千佛寺石窟,2001年与大石佛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浚县:吕祖祠

  吕祖祠 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面积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巧妙连接,浑成一体。崖壁凿洞,洞内凿就石桌与吕洞宾坐像。祠左侧山径曲折优美,历"杏花岩",经"张仙洞",过"云渡桥",达"吹月岭"上之圆门。门上砖雕"纯阳洞天"。附近崖壁布满诗词题记"山河一望"、"步虚声"、"第一峰"、"东皋舒啸"、"怀禹"等题记,含意深刻,书世精湛。越圆门,山势陡峭,拾级而登,即达大伾山绝顶文"太极宫"。宫前石坊曰"小壶天"。坊左右建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台高丈余,为古挂灯座式。

人物

  • 子贡 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卫国黎(今浚县)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
  • 李崇 字继长,小名继伯,北魏顿丘(今河南浚县)人。文成皇后第二兄李诞之子。
  • 李平 字昙定,北魏顿丘(今河南浚县)人,李崇堂弟。
  • 卢楠 字次,又字子木,今河南浚县城关镇人。明代著名文学家。
  • 宋明 字惟远,号古愚,明浚县人。
  • 王梵志 一名梵天,隋唐时卫州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人,著名白话诗人。
  • 王越 字世昌,今河南浚县钜桥乡岗坡村人。
  • 王在晋 字明初,明代浚县人,约生活在明隆庆至清顺治(1567—1661年)年间。
  • 谢偃 文学家,隋末唐初卫州卫县(今河南浚县卫贤)人。

参考条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