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七 刘禹锡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的著名诗篇,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组诗中的第七首。《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为七言绝句体。

  唐朝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浪淘沙九首》组诗应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逐句释义: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潮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八月涛:指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头:潮头。
  触:碰;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潮水)片刻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须臾:指极短的时间,片刻。
  海门:指江海汇合之处。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浪淘沙·其七 题图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南宋画家夏圭《钱塘秋潮图》
钱塘潮参考图
钱塘潮参考图
钱塘秋潮实景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钱塘江,又称浙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诗的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实亦写出其力,形象生动、丰满多姿。

  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数丈高的潮头撞击着两岸的山石。

  前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后两句写退潮的景象。

  第三句“须臾却入海门去”,以“须臾”承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

  末句“卷起沙堆似雪堆”,这里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地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撞击山石的壮观场面。

  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拓展阅读:

《浪淘沙九首》

刘禹锡

其 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 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 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 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 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 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 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 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 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唐朝诗人。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友善,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杨柳枝词》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收录其诗作703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