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九彩坪拱北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南华山仙女峰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天都山石窟

  海原县汉语拼音:Hǎi Yuán Xiàn;英语:Haiyuan),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宁夏西南部,六盘山余脉及月亮山以北,地理坐标东经105°09′-106°10′、北纬36°06′-37°04′。县境东与固原市原州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靖远县会宁县,北濒中卫市沙坡头区同心县。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0公里,总面积6463平方公里。2015年户籍总人口为451780人。辖4个镇、12个乡、1个林总场。海原县为回族主要聚居区,此外还有东乡族蒙古族苗族藏族锡伯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海原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西南高、东北低。以南华山主峰马万山为最高,海拔2955米;以清水河防地兴隆乡李家湾最低,海拔1366米。黄土丘陵占总土地面积66%,土石山区占1.6%,塬地占4.4%,河谷川地占20.9%,,山地占7.1%。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为367.4毫米,年蒸发量为1884.7毫米,为降水量的5.1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市之一。无霜期149~171天,年日照时数2710小时。海原县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还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海原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被称为“世界窑洞之祖”的菜园新石器文化遗址、西夏李元昊避暑行宫遗址、成吉思汗行宫与停柩地遗迹等多处古迹;回乡文化特色鲜明,花儿演唱、剪纸刺绣远近闻名,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花儿艺术之乡”和“中国民族民间剪纸之乡”。境内有南华山、灵光寺等旅游景点。

  邮编:751800 代码:640522 区号:0955

行政区划

  截止2015年,海原县辖4个镇、12个乡,165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海城镇。辖区包括:海城镇、李旺镇、西安镇、七营镇、史店乡、树台乡、关桥乡、高崖乡、郑旗乡、贾塘乡、曹洼乡、九彩乡、李俊乡、红羊乡、关庄乡、甘城乡。

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海原县为戎人游牧区,属北地郡。

  属安定郡。

  属原州,魏时期亦为少数民族居住。

  属平凉郡。

  复属原州,神龙三年(705年),置萧关县后,分属原州萧关县和会州会宁县。

  五代时受吐蕃党项部族控制。

  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族夺得以天都山为主的今海原县境。1038年,西夏建国,属西夏,元昊在今县境西置南牟会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南牟会城被宋军焚毁。此年西夏收复南牟会城,复筑,故称南牟会新城。宋元符二年(1099年),南牟会新城复为宋地,置西安州,属秦凤路。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又攻取西安州,更名为南威州,又名安州。

  初,大批回回人来此定居,称为海喇都原,置海喇都堡,属开城路。元豫王建国于海原西安州。

  为楚王(朱桢)、黔宁王(沐英)牧地,海喇都堡又称海城,属固原州。成化年间设西安、镇戎、平虏守御千户所。

  初属平凉府,顺治三年(1646年)隶平凉府盐茶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年),原驻固原城的盐茶同知移驻海喇都堡,起建厅署,遂为盐茶厅城。同治十三年(1874)裁厅设海城县。

  民国三年(1914)改称海原县,属甘肃省平凉专区。十七年(1928年)将海原县划为5个自治区实行自治。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区,次年撤销区,实行乡镇、联保、保、甲制,组建了海都镇1镇和5乡,镇乡共辖22联保、91保、923甲。二十四年初,将海都镇撤销,改置为万梅乡;同年,撤乡设区,以原乡改置为区,以数字序号为名。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部队解放了海原县东北部(高崖、李旺、关桥一带),将此处与同心县的一部分组建为中国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府——豫海回族自治县(后红军转移,豫海县消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将6个区调整为4个区。二十九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撤销区和联保,改为乡镇辖保甲制,分为7镇和6乡。三十一年(1942年),甘肃省新建西吉县,将海原县所辖3个乡及部分保甲划归西吉县。三十三年(1944年),杨郎镇划归固原县;固原县李俊乡划归海原县管辖。三十五年(1946年),大营地地区划归通渭县管辖。

  1949年8月,海原解放,属甘肃省定西专区。海原县组建为6个区,下辖46个乡,202村。

  1950年3月,李俊区增置杨堡、红圈、罗川、上川4乡。6月,海原县划归平凉专区。

  1951年5月,兴仁区增置浪水乡。

  1952年8月,增置郑旗、红羊2个区;原6个区的辖地有所调整,并增置了23个乡。

  1953年4月,增置关桥、曹洼2个区;撤销八斗、马湾2个乡,新置武塬、后堡2乡;再次调整各区辖乡。9月,靖远县盐池乡划归海原县西安区。

  1954年4月,李俊区增置新庄乡。

  1958年10月,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

  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海原仍属其管辖。

  1981年5月,增置九彩公社。

  1984年1月,公社体制改革,所有公社改为乡;6月,撤销杨坊乡,增置了史店、双河、罗山3个乡。

  1985年12月,设立高台、曹洼2乡;城关乡改置为海城镇。

  2001年撤销固原地区,设立地级固原市,海原县属固原市管辖。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函[2003]139号)批准将固原市的海原县划归中卫市管辖。2004年2月10日,海原县整建制正式划归新成立的中卫市管辖。

  2008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将海原县徐套乡划归中宁县管辖,将兴隆乡划归同心县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七营镇、甘城乡划归海原县管辖。2008年9月11日,海原县徐套乡正式移交中宁县管辖。

  2008年,将海原县兴仁镇、蒿川乡划归中卫市沙坡头区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黑城镇划归海原县管辖(2008年2月18日正式移交)。黑城镇正式更名为三河镇。

  2009年06月海原县实行一县两城,县政府仍驻地海城镇。

  2015年01月固原市实施“一核五极,组团发展”的空间策略,以固原市原州区为核心,以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为四个发展极,整合三营镇、海兴开发区,形成新的发展组团,构成第五发展极。

地理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6°10′,北纬36°06′-37°04′。县境东与固原市原州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靖远县、会宁县,北濒中卫市沙坡头区、同心县。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0公里,总面积6463平方公里。

  海原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由南向北深入境内,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特殊地形,南部以南华山主峰马万山为最高,海拔2955米,是宁夏南部最高峰。这一地区地势高寒,雨量较多,有少量天然次生林零星分布。东部以清水河防地兴隆乡李家湾最低,海拔1366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中部为梁峁残塬地带,其间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总土地面积中,黄土丘陵占66%,土石山区占1.6%,塬地占4.4%,河谷川地占20.9%,,山地占7.1%;天然林地4 .36万亩,天然草地260万亩。

  海原县深居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其特点是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均气温7℃,一月均温-6.7℃,七月均温19.7℃,≥10℃积温2398℃,无霜期149~171天。年降水量,多年平均286毫米,最多706毫米,最少325毫米。年草面蒸发量878毫米。年干燥度2.1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64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710小时。

  海原县土壤主要有黑垆土、灰钙土及黄绵土、灰褐土(山地)等。

自然资源

林业资源

  海原县天然草场388万亩,主要为干草原(分布在县境南部)和荒漠草原(分布在县境北部),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分布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林地面积20.3万亩。森林覆盖率3.5%。

矿产资源

  海原县境内探明矿产资源石膏、白去岩、陶土、金、铜、硫铁、砖瓦粘土、砂砾石、池盐等18个矿种,矿点六十几处。其中石膏占绝对优势,地质储量达二十四亿吨,主要分布于县境内兴隆、兴仁、西安、李俊、李旺等乡镇。品种齐全,有纤维石、雪花石、青石膏等,硫酸钙含量均在80%以上,石膏矿大都是露天矿,矿带规模大。冶镁白云岩地质储量达5900万吨,氧化镁品位21%以上。主要分布在兴仁油井山、曹洼乱堆子、史店油坊院、海城镇野狐坡。

水资源

  海原县除兴仁平原属黄河右岸诸沟外,其余地区皆属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水系。清水河沿东北部县界过境。麻春河、苋麻河、中河自西而东注入清水河。麻春河上的石峡口水库是宁夏南部最大中型水库。西华山北麓有盐池。李俊南分布地震滑坡堰塞湖。

文化

  花儿 海原花儿俗称“干花儿”、“山花儿”和“土花儿”。从区域分布上看,海原作为宁夏花儿的主要流传区和发源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别具一格的地域风光为花儿注入了独特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使海原干花儿成为花儿元素中一束瑰丽的“艺术奇葩”。

  海原县回族刺绣剪纸 千百年来,作为古老的民族艺术,在回族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至今还有女儿出嫁时要做刺绣嫁妆的风俗。2008年,海原县“花儿剪纸”民间艺术获得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地震习俗

  十一月初七祭奠 每年十一月初七时,是海原地震纪念日。每年这一天,村民们都要上坟祭奠。在海原县县城西南角,有一个占地近200亩的“万人坟”,安葬的就是地震遇难者。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后,陕西、甘肃、青海以及宁夏其他地方的人都到海原县县城外的“万人坟”和其他地方祭奠。回族人称之为“纪难日”,汉族人则叫“劫难日”。

  炒豆子 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后,海原当地民众还有一项风俗习惯是炒豆子,将扁豆、黄豆等原粮炒熟吃。这一风俗习惯是为了纪念地震时期人们经受的苦难。地震时,很多人被压在房子下面,就是靠着吃原粮活下来的。

  房门后的铁锹 地震过后,很多人家认识到了窑洞的危险,盖了新房子,但也有一部分群众盖不起房子,仍然住在土窑里。无论是住土窑还是住房子的人,他们都习惯性地在门背后放一把铁锹。据说,这是为了防止灾难来临时,有自救的工具。经历过大灾的人们开始有了强烈的防灾意识。

旅游

  菜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原县西安镇菜园自然村西、南、东的山梁坡地上,面积41250平方米,村落位于南华山脚下,南倚灵光寺、东靠海城镇野狐坡村。1984年宁夏进行全区性的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菜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5年5月宁夏考古研究所对部分遗址进行了试掘。秋季对遗址、墓葬进行科学、系统的发掘。1986年至1988年底,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大考古系、宁夏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考古发掘。连续四年的清理发掘工作,共布探方297个,总揭露面积6921平方米,清理墓葬138座、房址15座、窖穴灰坑65个、窑址1座、灰沟1条,出土各类完整或可辨器物5000余件,主要为石、陶、骨、玉等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和其它装饰品。其文化内涵揭示出:齐家文化的主体是从“菜园遗存”中孕育出来的,是自成体系的原始土著文化,并且具备了三个要素,即:时间界域、空间范围、独具特色的实物群体。菜园遗址距今已5000年,是古人类生息、繁衍、生产劳动的场所和墓葬地,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在宁夏南部山区,甘肃陇东纵横数百里的范围内,尽管有六盘山的阻隔,但清水河、葫芦河、泾水河等各个流域的先民们仍是交流频繁,共同创造了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原始文化,菜园遗址则是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表。

  柳州城址 宁夏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城镇耙子洼自然村东南,距海城镇2.5公里,始筑于宋.西夏取海原地区后称“东牟会”,城内设“天都监军司”驻重兵。城池为今海城原址,乾隆十四年(1749)为取水方便等诸因素,移地五里重新改堡为城(今海原县城址),柳州城废。柳州城址形呈长方,长1300米、宽550米,残高4-7米,基厚7米,顶残宽1-3米,开南、北二门,绕以筑城,城外护城壕残宽8米。民国九年(1920)海原大地震时倾圮。

  凤凰 (萧关)城址 宁夏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崖乡草场村西北,距海原县城55公里。修筑于宋,原有内、外城之分,现仅存外城西、北部分城墙。史志载:“西夏境域,东距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即指今萧关城址。民国九年(1920),海原大地震时倾圮。

  灵光寺 位于海原南华山西麓,距县城二十公里,公元1042年,西夏王李元昊携爱妃没移氏栖居之地,行宫依山而建,亭水相映,飞檐斗拱,绵延数里。境内五泉竟洌,华山叠翠,自然景观奇丽壮观。公元1081年被宋将李宪烧毁。现山上建筑已毁,遗址尚存。目前灵光寺草木茂盛、山峰突兀,山势雄秀,风光如画,分布于山上的桦树及上万亩松林郁郁葱葱,四季景色宜人。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九彩坪拱北

  九彩坪拱北 位于九彩坪乡九彩坪村南疙瘩山巅,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建筑占地面积25亩,是回族“尕德忍耶门宦”五辈道祖冯老太爷、七辈道祖杨保元、八辈教主安宏秀真师、九代教主杨枝云等十六位上人金骨葬地藏魂之处,亦是回族教民墓葬陵园地。每年宗教活动之隆重,在区内外享有盛名。

  清光绪十五年间(1890年前后),清政府为缓和民族矛盾,先后派出二至上品顶戴钦差到拱北慰抗,亦给杨保元题词帷屏12扇。民国时期(1935年前后),国民党高级将领、著名回族人士白崇禧、马鸿宾、马步芳、马鸿逵、马远亭等给九彩坪拱北赠匾留言,立碑撰文。解放初期,毛主席、朱总司令派人赠送软匾一面,题词为《各民族大团结万岁》,该匾在文革期遗失。

  现拱北是在十代教主李德贵主持下,于1985—1995年陆续重建。共分为山顶拱北区、七祖静室道堂区、山下拱北礼拜区、堡子区女客住宿区、山洼绿化区、加工及其它区六个部分。山上山下,建筑错落有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远观十分壮观;拱北及清真寺建筑的砖雕极为精美和细致,并且应用十分普遍,包括文字、花草、几何图案、吉祥物等各方面,是游客集中欣赏砖雕工艺品的好去处;山下古堡道堂的建筑结构十分特殊,外观上看似一个微缩的古城,约十米高的夯土城墙四角各建一个角楼,山上建筑规格为“一进四院”,主要有带“券棚”的“八卦厅”、“中和堂”、水磨砖雕“照壁”及三门、围墙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从砖雕的文字、图案等方面看,回汉文化的融合十分明显。如在门两旁的对联中,可以看到以佛教的语言来劝人向善,在装饰图案中,出现了汉文化中的阴阳鱼、莲花、竹子等。这一点在宁夏伊斯兰教建筑中是较为独特的。之典雅、地势之奇特、砖雕艺术之雄宏、规格新颖别致,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风格。

  南华山 为六盘山余脉,位于海原县城南7.5公里处,南靠西吉县的月亮山,西北与西华山相邻,东南接寺口子,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35公里,宽25公里,总面积42万亩;平均高度2600米,主峰马万山海拔2955米,仅仅次于贺兰山,名列全区第二。地表土质肥沃,年均降雨量达600毫米,气候凉爽,牧草丰茂,山南是海原县南华山牧场。近1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分布于山之西北,有育林地27万亩,森林覆盖17万亩,森林覆盖率62.9%。宋夏时期,南华山与西华山合称天都山,名震边塞;因山形似莲花,又名莲花山;又因山高气寒,春秋落雨成雪而称雪山。清代有“海城八景”,此山独占其三,山之西北端有新石器“菜园遗存”,东南有水冲寺遗址,山的中间有灵光寺遗址。南华山景区不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人文史迹也非常丰富,山中有西夏王李元昊的避暑行宫,有灵光寺、二王子避难洞、御池等八处遗址。

  天都山石窟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都山始名于夏,宋咸平五年(1002)的当年或次年,海原被西夏夺取后泛称“天都”,称西华山为“天都山”。石窟位于天都山东麓腰部,共6空。宋庆历二年,夏天授礼法延扎五年(1042)前后,夏主李元昊在天都山削壁筑台凿窑(今祖师洞)为游猎避暑宫,即石窟之始。宋夏后期,石窟逐渐演变为佛、道信徒朝拜、上香寺庙。石窟在明万历年间、清和民国年间曾重修。因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窟内原塑及窟外建筑均毁,尚存清至民国修缮洞窟碑记六通。现山上建有很多庙祠佛像,有祖师洞、玉皇洞、三宫殿、土地洞、法王阁、观音洞等6窟,有盘山曲径可登临,西夏时期李元昊曾与妃没移氏相居。每年农历“四月八”,举行重大宗教活动,香火缭绕,游人如织,对考察海原佛教、道教历史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金佛沟石窟 位于海原县李俊乡牛堡村西北的石山坡腰部,方位坐西北向东南,是须弥山石窟的分支和延续,石窟共存洞窟8座,依山势削山壁凿开窟,1号窟门内顶有宋代正和年间浮雕佛像20余尊。6号、7号窟内存浮雕佛像10余尊,窟皆平顶呈长方,窟外残存无首石雕坐佛2尊,服饰皆具有宋代特征。由于历史原因,窟内佛像大多被毁,窟内尚存雕像和洞窟对研究宋代佛教和建筑史有一定的研究。

特产

  压砂瓜 压砂地种植硒砂瓜在海原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栽培经验,加之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生产的硒砂瓜果大、甘甜、味纯、质优。压砂地硒砂瓜种植区主要涉及兴仁、高崖、关桥、徐套、蒿川等乡镇。

  馓子 是回族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回族聚居的甘肃、宁夏、云南等省都有吃馓子的习俗。海原回族开斋节时,要拿馓子送礼,家里来宾客时要端上馓子和盖碗茶招待,边吃边喝边聊天。海原回族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做工颇讲究,一般要在面粉里放入适量的矾、碱、盐溶液,并加入由红糖、蜂蜜、花椒、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进鸡蛋和香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七团,轻轻抻长,套在筷子上下锅。海原回民做馓子时,把面搓成均匀的长绳状,对头折成两个来回成八股,用手将两头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锅内炸出。海原馓子看上去黄鲜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堪称佳馔。海原回族的馓子色彩鲜艳夺目,味道芳香。

  海原滩羊皮 海原出产滩羊皮,滩羊皮宁夏五宝之“白宝”,海原滩羊属羊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色几种,多为纯白色。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因其少而贵。白色皮张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像一湖涟漪、轻盈柔软,美观大方,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等装饰品的高级原料。

图集

海原县关桥乡梨花小镇,2022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