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淮安区

删除17,514字节2015年2月9日 (一) 17:02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今淮安区就是原来的县级淮安市。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归属吴国、越国、楚国治下。秦代属淮阴县地,汉武帝时析置射阳县。晋代祖逖在此筑城,并设山阳县。隋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后,这里逐渐兴盛起来,隋唐、五代、北宋均置楚州,治山阳县。靖康之变后,金兵大举南侵,此地频遭战祸,人烟凋敝,遂改楚州为淮安州,元代再改为淮安路。明清时,漕运复兴,城市再度繁荣,设淮安府,府治依然在山阳县。但随着近代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兴起,运河的作用下降,这里亦开始衰落。民国建立后裁撤淮安府,山阳县也因与陕西山阳县重名,而于1914年改名为淮安县。  今淮安区是原来的县级淮安市。[[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归属[[吴国]]、[[越国]]、[[楚国]]治下。[[秦朝|秦代]]属淮阴县地,[[汉武帝]]时析置射阳县。[[晋朝|晋代]][[祖逖]]在此筑城,并设山阳县。[[隋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后,这里逐渐兴盛起来,隋唐、[[五代]]、[[北宋]]均置楚州,治山阳县。靖康之变后,金兵大举南侵,此地频遭战祸,人烟凋敝,遂改楚州为淮安州,[[元朝|元代]]再改为淮安路。明清时,漕运复兴,城市再度繁荣,设淮安府,府治依然在山阳县。但随着近代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兴起,运河的作用下降,这里亦开始衰落。[[民国]]建立后裁撤淮安府,山阳县也因与陕西山阳县重名,而于1914年改名为淮安县。   淮安位于京杭大运河边、淮河南岸,是中国古代的漕运之都。隋炀帝开通隋唐大运河后,江南、荆楚等地的钱粮都要经此输往北方,兖州、青州、豫州的粮船也要来此报备,因此唐、宋时设江淮转运使、元设总管府、明清时更设漕运总督来楚州(淮安)督办漕事。漕运总督署就在老城的正中部位。明清期间新城西门外的河下,还是纲盐的屯积之所,淮北沿海所产的盐都在这里经过校验后运销长江、淮河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以及江苏六省,统称为“淮盐”。楚州(淮安)在这时发展到了顶峰,城内外人烟鼎沸,商贸繁荣,一时之间与扬州、苏州、杭州等并称为运河沿岸的“四大都市”。淮安亦是中国共产党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的故乡。他在这里度过其童年,直到12岁时方离开淮安,北上求学。  境内地域,春秋时先属吴国、后属越国,战国时属楚国。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建射阳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设山阳县,南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设淮安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楚州,辖淮阴、山阳等郡县。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李全火烧楚州城。废楚州,升山阳县为淮安军,隶宝应州。元朝设置淮安路,县复称山阳。明初,设淮安府,治山阳,直至清末未变。民国元年(1912年),淮安府裁撤。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陕西省山阳县同名,县名复称淮安。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分属两个抗日民主政府。运西地区属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运东地区属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1947年2月,淮安县治所淮城划出为苏皖第五行政区直辖市,9月复并入淮安县。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淮安县撤销,建立县级淮安市。1988年2月2日,淮安召开撤县建市大会。2001年2月10日,撤市设淮安市楚州区。2012年2月23日,淮安市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市淮安区。夏商周时期  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既有邗沟(即京杭运河的扬州至楚州段)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含今淮阴、楚州、清河、清浦四区大部分)、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淮安区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魏晋南北朝时期  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隋唐五代时期  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楚州(治今淮安区淮城镇)、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素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称。宋元时期  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龚开,《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汤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题刻,其中不乏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等大家的珍品。明清时期  境内置淮安府,府治于山阳县(今淮安区)。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境西北清江浦镇也随之开始兴起。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淮安城(今淮安区)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淮安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明清两朝仅山阳(今淮安区)一县就有进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这里还产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等一批名人。民国时期  淮安府撤销,府治山阳县更名为淮安县(今淮安区),清河县更名为淮阴县(今淮安市),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组织于1927年成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李一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淮安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江苏省新型的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1949年成立淮阴专区,1952年,淮安县(今淮安区)从盐城专区划归淮阴专区,1971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  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1]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  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入连云港市。  2001年江苏省淮阴市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即原地级淮阴市、原县级淮安市、原淮阴县融为一体),原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因重名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江苏省淮阴县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区。  2012年,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改回淮安之名,设淮安区。至此今天的淮安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四市辖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四县。  秦属淮阴县,汉置谢阳县。晋置山阳县。南宋初,金兵南侵,韩世忠屯兵八万于山阳县,如老熊当道,而淮东得以安寝,遂于绍定元年(1228年)升楚州为淮安军,改山阳县为淮安县。元复名山阳县,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阳。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淮安府山阳、盐城2县地置阜宁县。民国元年(1912年)裁淮安府。1914年山阳县改称淮安县。  抗日战争时期,分属两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运西地区属1940年8月成立的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运东地区属1940年10月成立的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1946年2月,淮城市由淮安县划出,为苏皖第五行政区直辖市;9月,淮城市并入淮安县。1948年12月,淮城第二次解放,与清江市组成立两淮市。1949年3月,裁两淮市,淮城区仍属淮安县。1950年3月,淮宝县裁撤,其部分辖地归淮安,淮安县属盐城专区。1954年8月属淮阴专区(后改地区)。1983年3月属省辖淮阴市。  1987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淮安县,设立淮安市(县级),以原淮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淮安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2月正式实施)。2000年1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时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淮安市楚州区(2001年2月正式实施),以原县级淮安市的行政区域为楚州区行政区域,区政府驻淮城镇。2012年1月31日,《江苏省政府关于淮安市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市淮安区的通知》(苏政发[2012]16号):经国务院批准,淮安市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市淮安区。  宋初,山阳县东南境至射阳湖,与宝应、盐城分湖为界;西南至石鳖山;县西界与淮阴县犬牙交错。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淮安、淮阴、新城3县入山阳,山阳县地域兼及数县。至明初,山阳县作为附郭县,北滨淮河,西及高家堰,东南跨射阳湖,东北至马逻、庙湾镇、羊寨子。清雍正十年(1732年),以庙湾镇为阜宁县治,并割马逻、羊寨子等乡镇,于是县东北境入阜宁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于小清口的清河县城坏,以山阳县的清江浦为清河县治。同时,将清江浦周围原属山阳县的10余乡(等地)划归清河县。此后,山阳县县治“西至清河圆通庵界二十七里,又西至清河县治三里。西南至盱眙周桥界西二十里,又西南至盱眙县治六十里。南至宝应黄浦闸界六十里,又南至宝应县治二十里。东南至盐城金吾庄界八十里,又东南至阜宁县治九十里。北至安东县治六十里。西北至清河县朱家沟界三十里。全境东西广百有七里,南北袤百八十里。”  民国年间,淮安县境与晚清山阳县境大体相同。建国后,四境略有变化,如原属淮安县的曹甸划归宝应县,原属涟水县的吴码、龚营、宋集等地划归淮安县,原属淮安县的高良涧划归淮阴县等等。淮宝县裁撤后,运西之地大部复归淮安。1964年黄集、岔河、仁和3个公社划归洪泽县。1983年9月,运西的黄码、盐河2乡划归清浦区。至此,运西地区仅有南闸、三堡、范集、林集4乡属淮安县。  1996年,淮安市面积1605平方千米,人口约117.6万人。辖11个镇、18个乡:淮城镇、流均镇、板闸镇、朱桥镇、平桥镇、溪河镇、钦工镇、苏嘴镇、林集镇、车桥镇、上河镇、顺河乡、三堡乡、宋集乡、施河乡、泾口乡、茭陵乡、仇桥乡、范集乡、博里乡、城东乡、建淮乡、南闸乡、复兴乡、南马厂乡、季桥乡、马甸乡、徐杨乡、席桥乡。市政府驻淮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200679人,其中(15个镇、13个乡):淮城镇165030人,平桥镇39713人,上河镇28662人,朱桥镇44846人,溪河镇31879人,施河镇41423人,车桥镇64267人,泾口镇46457人,流均镇63671人,苏嘴镇40961人,钦工镇34585人,顺河镇41829人,林集镇21719人,席桥镇30912人,博里镇44912人,建淮乡35427人,马甸乡30084人,仇桥乡40150人,复兴乡36544人,茭陵乡30866人,宋集乡37436人,季桥乡35467人,城东乡43297人,南马厂乡20210人,徐杨乡38283人,三堡乡32706人,南闸乡32679人,范集乡30280人,白马湖农场16384人。  2002年6月,将楚州区徐扬乡划归清河区管辖(实际由淮安经济开发区管理)。2003年,楚州区南马厂乡小堆村、高张村以及马厂村的一、二、三、四村民小组划归清河区徐杨乡管辖;楚州区席桥镇熊胡村、福康村划归清河区徐杨乡管辖。调整后,楚州区辖21个镇、6个乡:淮城镇、平桥镇、上河镇、马甸镇、朱桥镇、溪河镇、施河镇、车桥镇、泾口镇、流均镇、博里镇、仇桥镇、复兴镇、苏嘴镇、钦工镇、顺河镇、季桥镇、席桥镇、林集镇、南闸镇、范集镇、建淮乡、茭陵乡、宋集乡、城东乡、南马厂乡、三堡乡,以及白马湖农场。  2004年末,淮城镇面积42.00平方千米,人口182659人。平桥镇面积46.00平方千米,人口40577人。上河镇面积33.75平方千米,人口32223人。朱桥镇面积51.58平方千米,人口46936人。溪河镇面积43.08平方千米,人口32869人。施河镇面积57.75平方千米,人口45216人。车桥镇面积64.00平方千米,人口63758人。泾口镇面积56.80平方千米,人口45586人。流均镇面积88.60平方千米,人口63373人。苏嘴镇面积59.87平方千米,人口40662人。钦工镇面积50.40平方千米,人口38249人。顺河镇面积77.56平方千米,人口42343人。林集镇面积36.60平方千米,人口22095人。博里镇面积71.91平方千米,人口46833人。马甸镇面积34.00平方千米,人口31096人。席桥镇面积30.00平方千米,人口32926人。复兴镇面积64.54平方千米,人口38224人。季桥镇面积51.40平方千米,人口35196人。仇桥镇面积74.47平方千米,人口43402人。南闸镇面积34.57平方千米,人口32387人。建淮乡面积34.79平方千米,人口36681人。茭陵乡面积35.46平方千米,人口33011人。宋集乡面积57.23平方千米,人口34470人。城东乡面积37.24平方千米,人口45245人。南马厂乡面积11.37平方千米,人口12542人。三堡乡面积37.08平方千米,人口32528人。范集镇面积91.92平方千米,人口30403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年,将楚州区席桥镇的李席居委会和东邱村委会划入南马厂乡,并将调整后的南马厂乡划归清河区管辖;调整后,楚州区行政区域面积1517.6平方千米,人口119.3万人,辖21个镇、5个乡;其中,席桥镇行政区域面积45.9平方千米,人口2.15万人,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2009年末,楚州区总面积1522平方千米、总人口116.23万人。其中,淮城镇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88170人,平桥镇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36711人,上河镇面积33.75平方千米、人口29015人,马甸镇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30547人,朱桥镇面积51.58平方千米、人口43625人,溪河镇面积43.08平方千米、人口32258人,施河镇面积57.75平方千米、人口43567人,车桥镇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63873人,泾口镇面积56.8平方千米、人口43422人,流均镇面积88.6平方千米、人口62285人,博里镇面积71.91平方千米、人口47099人,仇桥镇面积74.47平方千米、人口44038人,复兴镇面积64.54平方千米、人口38207人,苏嘴镇面积59.87平方千米、人口40094人,钦工镇面积50.4平方千米、人口35391人,顺河镇面积77.56平方千米、人口43594人,季桥镇面积51.4平方千米、人口36262人,席桥镇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19873人,林集镇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22019人,南闸镇面积34.57平方千米、人口32132人,范集镇面积81.46平方千米、人口27613人,建淮乡面积34.79平方千米、人口35625人,茭陵乡面积35.46平方千米、人口32629人,宋集乡面积57.23平方千米、人口34887人,城东乡面积37.24平方千米、人口46352人,三堡乡面积37.08平方千米、人口32417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文化 =='''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 ===[[文件:84630.jpg|right|thumb|280px|江苏淮安:中国漕运博物馆]][[文件:84630.jpg|right|thumb|200px|江苏淮安:中国漕运博物馆]][[文件:84629.jpg|right|thumb|280px|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中西花厅前的总理铜像]][[文件:84629.jpg|right|thumb|200px|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中西花厅前的总理铜像]][[文件:84627.jpg|right|thumb|280px|江苏淮安:闻思寺]][[文件:84627.jpg|right|thumb|200px|江苏淮安:闻思寺]][[文件:84625.jpg|right|thumb|280px|江苏淮安:河下古镇]][[文件:84625.jpg|right|thumb|200px|江苏淮安:河下古镇]][[文件:84626.jpg|right|thumb|280px|江苏淮安:刘鹗故居]][[文件:84626.jpg|right|thumb|200px|江苏淮安:刘鹗故居]][[文件:84622.jpg|right|thumb|280px|江苏淮安:勺湖园]][[文件:84622.jpg|right|thumb|200px|江苏淮安:勺湖园]]淮安美食=== 淮安美食 ===  淮安历史上多出军事和文化界名人。为汉高祖建立西汉立下首功的淮阴侯韩信、宋朝时与丈夫韩世忠一起抗击金军的梁红玉、支持林则徐禁烟的清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都是楚州人。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汉代的辞赋家枚乘、“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扬州八怪”之一的边寿民、撰写了《老残游记》的刘鹗、中国共产党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等许多文人墨客、名人都在楚州出生、成长或长期居住。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也是以淮安为背景创作的。今淮安区境内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韩侯祠、韩侯钓台、漂母祠、胯下桥、梁红玉祠、关天培祠墓、吴承恩故居和墓、刘鹗故居等许多相关纪念建筑物。  淮安历史上多出军事和文化界名人。为汉高祖建立西汉立下首功的淮阴侯[[韩信]]、宋朝时与丈夫韩世忠一起抗击金军的[[梁红玉]]、支持林则徐禁烟的清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都是楚州人。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汉代的辞赋家[[枚乘]]、“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扬州八怪”之一的[[边寿民]]、撰写了《老残游记》的[[刘鹗]]、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等许多文人墨客、名人都在楚州出生、成长或长期居住。
52,14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