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青海省 > 西宁市 > 湟源县
宁夏西宁市湟源县:丹噶尔古城
日月山风光
宁夏西宁市湟源县:茶马古道秋景

  湟源县汉语拼音:Huángyuán Xiàn;英文:Huangyuan County),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辖县。湟源即“湟水源头”之意。位于青海省东部,西宁市境西部。青海省东部东业区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结合部,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结合部。县域地理坐标北纬36°20ˊ—36°52ˊ02",东径100°54ˊ05"—101°25ˊ。东与湟中县、南与贵德县、西与共和县、北与海晏县相毗连,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全县总面积1509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10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土族等。辖2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湟源是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丝绸南路要冲,闻名于世的唐蕃古道,取道日月山而抵拉萨。地处要隘,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湟源在三代(西周)、春秋时,称“西戎氏地”。初,陇西郡实际控制着包括今湟源在内的青海东部地区。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临羌县,湟源属临羌县地,归金城郡。公元4年,王莽青海湖以东设西海郡(辖湟源地区),23年王莽政权崩溃,西海郡随之废弃,羌人复占湟源。西晋时先后建立前凉后凉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控制了今湟源及其以东的湟水流域地区。废西平郡,置鄯州都督府,湟源为鄯城县地。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为吐蕃属地,湟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遂立碑于赤岭(日月山),以分唐与吐蕃界,从此,商贸交易频繁,成为中原通往牧区和西藏的要塞,有“日月山界限中外”之说,著名的“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因此得名。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今甘肃敦煌)汉人张义潮起义,恢复河西走廊,甘肃和青海东部又回到唐朝的管辖之下。南宋西夏期间湟源曾一度为金人和西夏所控制。洪武五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湟源为西宁卫地。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筑丹噶尔(湟源县城)城。

  湟源地处日月山北麓、湟水上游。为青藏高原东沿农业区向牧业区过度地段,由沟谷地、中山和高山三种地形组成,湟水河、药水河流经县境。矿藏资源有铁、石英石、石英砂、玉石、石灰石。古迹有有日月乡唐代大小方台、和平乡卡约文化大弯口墓地、申中乡卡约文化蚂蚁嘴墓地和建于民国时期的湟源县城隍庙等。青藏铁路、109、315国道及西湟一级公路贯穿全境。

  • 邮编:812100 代码:630123 区号:0971

行政区划

  全县辖2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城关镇、大华镇、东峡乡、日月藏族乡、和平乡、波航乡、申中乡、巴燕乡、寺寨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历史

  湟源古为羌地,汉置临羌县,隶金城郡,三国改隶西平郡,北魏属西都县,隋改为湟水县,隶鄯州(西平郡),唐代归鄯城县,唐安史之乱后属吐蕃辖地,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以后隶属西宁州,明隶西宁府西宁县。

清置丹噶尔厅,仍隶西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1978年归海东地区管辖。1999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9]142号)将海东地区的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夏、商、西周、春秋时,称“西戎氏地”。秦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湟源属陇西郡。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临羌县,湟源属临羌县地,归金城郡。曹魏期间,因军事需要,县治移驻湟水北岸。

  公元4年,王莽在青海湖以东设西海郡,辖湟源地区。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西平郡(治今西宁市),临羌县隶西平郡。湟源复属临羌县地。

  魏晋时,临羌县治东移于今湟中县多巴镇,仍隶西平郡。北魏孝昌2年(526年),改鄯善镇为鄯州,治西都(今西宁市),今县境为西都县辖地。旋以吐谷浑强盛,其势力东及临羌。北魏东徙鄯州,西平郡、西都县于今乐都县境,临羌县荒弃。

  隋开皇十八年(593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今县境为湟水县辖区。

  唐(618—907)置鄯州都督府,湟源为鄯城县地。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改为吐蕃属地,湟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今县境为吐蕃占领。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治今西宁市)。今县境为西宁州辖地。直至元末。

  南宋、西夏期间湟源曾一度为金人和西夏所控制。

  元(1227—1253年)宋理宗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克西宁州,湟源属元西宁州地。

  明(1368—1644年)洪武五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湟源为西宁卫地。明正德五年(1510年),东蒙古亦不剌、阿尔秃斯率部徙牧青海湖一带。牧地东及今县境。崇祯十年(1637年),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率部徙牧青海,今县境为其子领地,称德木尔卡。明末,湟源属李自成农民军大顺政权西宁防御使管辖。

  清顺治八年(1651年),修建东科尔寺,此地称东科尔。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置西宁县。今县境为西宁县辖地,隶西宁府。道光九年(1829年),分西宁县地置丹噶尔厅,隶西宁府。

  民国2年(1913年),改西宁府为西宁道。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隶西宁道。民国16年(1927年),经甘肃省政府指令,将今海南州共和县上郭密、海滩瓯脱地区划归湟源县。民国18年(1929年),设立共和县时,经青海省政府批准,将恰卜恰上郭密、海滩瓯脱地区划归共和县。民国29年(1940年),海晏设治局。勘划县界,经省政府批示:“以红河沟及仓开以东归湟源管辖,该地以西归海晏设局管辖。民国34年(1945年),国民政府批示:元山尔水(乌图水)与摇洛石崖为湟源县与海晏县之分界。

  1949年9月8日,湟源解放。湟源县隶属青海省人民政府。

  1978年10月,海东行署成立,湟源县隶青海省海东行署。1999年又属西宁市。

  1999年末,湟源县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132484人(根据青海省志)。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湟源县总人口129814人,其中:城关镇31042人、城郊乡3404人、东峡乡4826人、日月乡13591人、和平乡13790人、波航乡8603人、大华乡13337人、申中乡15279人、塔湾乡7306人、巴燕乡10992人、寺寨乡7644人。

  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7号文批复:撤销大华乡,设立大华镇。2001年末,湟源县辖2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13个居委会、147个行政村。

  2003年末,湟源县总人口134079人。辖2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城关镇、大华镇、城郊乡、东峡乡、日月藏族乡、和平乡、波航乡、申中乡、塔湾乡、巴燕乡、寺寨乡,共有8个社区居委会、147个行政村。

地理

  湟源,史称“丹噶尔”,位于黄河北岸,西海(青海湖)之东,湟水源头,日月山脉东麓,距省会西宁50公里,是农业区与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汉文化和藏文化的结合地带,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南路上的要塞,自古为中原通往西部牧区和西藏地区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总面积为1509平方公里。县域地理坐标北纬36°20ˊ—36°52ˊ02",东径100°54ˊ05"—101°25ˊ,境内海拔2470—4898米。

  湟源县属祁连山系,周围被祁连山支脉大通山、日月山与华石山所环抱,东与湟中县、南与贵德县、西与共和县、北与海晏县相毗连,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湟水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县境北部,药水河由南而北注入湟水河,两条河将湟源分成一个狭长的“丁”字型河谷盆地,形成“湟源三峡”西石峡、药水峡和巴燕峡,境内高山林立、奇石磷峋、河水奔腾、风景如画。

气候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27-71天。[3] 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大,春季多风,夏季凉爽,冬季干燥,冰雹、干旱频繁。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3.9℃,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为-10.5℃,全年平均积温大于或等于0℃的为2062.6℃,大于或等于5℃的为1878.1℃,大于或等于10℃的为1182.1℃,年均气温为3℃,气候冷凉。年平均降水量为408.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05年,全县总面积为226.35万亩,其中可供农业用地41.98万亩,可供林业用地62.93万亩,其中水浇地为5.35万亩,浅山地9.94万亩,脑山地14.46万亩,人均耕地2.78亩。现有林地面积54.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7.5万亩。

植物资源

  湟源县盛产小麦、青稞、洋芋、蚕豆、油籽及蔬菜等农副产品。享有盛名的马牙蚕豆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矿产资源

  截至2005年,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岩金、铜、铁、煤、石英石、石灰石、花岗岩等,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大。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水獭、赤狐、石貂、鹿、石羊、猞猁、雪鸡等动物40多种,盛产羌活、黄芪、柴胡、贝母等30多种药材。

文化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为湟源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湟源排灯、刺绣、陈醋、藏靴制作、民间剪纸、根雕、石刻等民族艺术丰富多彩;花儿、社火、地方曲艺及传统庙会独具特色。湟源排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全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

王母故里

  湟源是王母故里。据专家考证认为,境内的野牛山是昆仑神话中的昆仑山,宗家沟石窟群是西王母石室,大华中庄卡约文化遗址为西王母文化遗存,湟源是昆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三千多年前西王母的主要巡游牧驻地和西王母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湟源,史称“西戎羌地”,是古羌人生活栖息的地方,境内有“昆仑之丘”、“西王母石室”、药水沐浴、大禹治水等丰富遗产和众多传说。根据湟源与周边地理环境、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和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古墓葬中发掘出土的“犬戏牛”鸠杖首、黄帝四面铜像等文物,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证,进而得出结论:湟源是三千多年前西王母的主要巡游牧驻地和西王母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昆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古人所谓“昆仑山”的位置,有专家考证认为,青海省湟源县境内日月山的主峰野牛山就是“昆仑山”。野牛山是祁连山支脉日月山的主峰,海拔4898米,山顶终年积雪,是环青海湖最高峰。蒙语称“河拉”“哈拉”,意为昆仑。野牛山周边的藏族农牧民称野牛山为“阿妈索日格”,认为山顶供奉的女神是“大家的阿妈”。当地农牧民至今保留着祭祀“阿妈”的风俗:每年农历7月18日向“大家的阿妈”敬献项链、手镯、镜子等女性使用的饰品。

  《汉书•郡国志》载:“临羌有昆仑山”。此类说法在《十州记》《西宁卫志》《西宁府新志》中都有记载,而古人所谓的临羌就在现在的青海省湟源县境内。有关古代昆仑山的具体位置,《山海经》《汉书》 《庄子》等典籍也都有详尽的记述。《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专家认为,古籍中的“西海”指青海湖,“流沙之滨”指青海湖湖东沙漠,“赤水”指黄河,“黑水”指大通河。从地理和传说的角度考证,昆仑山就是湟源县境内的野牛山。河北大学教授常征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钟山,就是现在的日月山,也就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 学者苏雪林认为,西王母与昆仑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言西王母即言昆仑。野牛山上世代供奉着“阿妈”女神,绝非偶然。

  关于西王母石室在《山海经》《大荒西经》《汉书》《后汉书》以及《论衡》等多部古代著作中都有记载,按照这些著作记载的方位推断,西王母石室位于湟源县日月山附近。日前,在湟源县日月山下的宗家沟及华石山发现了数量众多、适合人类居住的石洞群。据统计,在约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00余个大小不等的天然岩洞。其中,宗家沟的石洞密集,多达100多个。这些岩洞有的崎岖婉转、深不可测,有的高大宽敞宛如殿堂,都有人工打磨过的痕迹。

  日本学者田武彦认为,从长安到西王母国的里程960多公里,到西宁900公里,向西行60多公里,是昆仑之丘的西王母石洞。宗家沟石洞群的位置恰好与此相符。西王母与“西海”——青海湖的关系密切。传说中,“西海”曾是西王母举办宴会之地。青海学者谢佐认为,西王母“瑶池”就是今天的青海湖。青海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赵宗福则认为“远古时代的青海湖地区就是西王母的故乡”。

  部分专家研究认为,在青海省湟源县大华乡中庄村发现的墓葬群,就是西王母及其属民的墓葬。专家指出,卡约文化反映的是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羌戎部落的文化。这个时期的羌戎部落就是史书中所记的“西王母国”。

  截至目前,湟源县发现卡约文化遗址40余处,其中大华中庄118座墓葬和两处祭祀坑中清理发掘出的1000余件文物中,最为珍贵的是犬戏牛鸠杖首和四面铜人像。犬戏牛鸠杖首为青铜铸成,器形为在一巨鸟的长喙上,铸有两头正在哺乳的牛和一条猛犬,被专家认为是西王母的权杖。

  专家认为,王者墓葬建在其统治地区的中心是古今通例。综合考古发现和古典记载,可以认定湟源大华中庄墓葬群的主人正是西王母及其属民。

商业古都

  湟源是商业古都。盛唐时在日月山设立了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茶马互市,开劈了唐蕃古道,宋代为丝绸南路要冲。明清时,为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清未民初,丹噶尔城又成为著名的贸易集散地。

  湟源,这个中原通往牧区和西藏的要塞,自古也是汉藏等民族间进行商贸交易的中心。唐王朝与吐蕃在今日月山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茶马互市,开辟了唐蕃古道,宋代为丝绸南路之要冲,清代茶马互市从日月山移到丹噶尔(今湟源城)。期间,民族贸易繁荣,各路客商云集,文化活动风靡,成为名符其实的“环青海湖国际贸易中心”,史称“环海商都”、“小北京”而名噪一时。

  日月山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茶马互市”之地。公元734年(唐开元二十二年),唐与吐蕃在赤岭(今湟源县日月山)互市易马。在《可爱的青海•日月山》中说:“日月山的闻名于世,还在于它是古代边防重地和‘茶马’互市的地方。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唐与吐蕃遣使于赤岭划界立碑,定点互市,赤岭遂成为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贸易集市” 。

  哈拉库图即哈城,在历史上继日月山茶马互市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贸易地区。《西陲史志研究》记载:“此地依日月山,为商旅要区。”城东门设南北街,曾建有过街楼,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昔日南北街商店林立,湟源县城的洋行和“歇家”大户,均在这里设立分支商务办事机构,经营畜产业务。哈城设防后的前后近二百年间,蒙藏商民及内地客商运集于此,贸易日趋繁荣,一些经商之人和蒙藏民长期定居,筑家修室,慢慢这里便形成村落。

  清雍正二年(1724年),茶马互市的中心从日月山、哈城移到丹噶尔(今湟源城),成为当时全省皮毛的唯一集散地,史称“环海商都”、“小北京”。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蒙藏牛羊、毛类、皮张、药材集聚湟源,山西、陕西、四川、湖北、甘肃等地大批商贩、能工巧匠涌入湟源,年贸易总额白银250万两,超过当时西宁的六、七倍;光绪时期英、美、比、俄、德及京津商行相继在丹城设立新泰光、仁记、泰和、怡里、居里、瑞记、美最斯、瓦里等八大银行,当地贸易中介“歇家”多达48家。清后期以来,手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号称8坊2院14匠。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商贸达到顶峰,大小商户及手工业户曾达1000余家,年交易额达到大洋500万元。每逢元宵佳节,商店用彩布蓬街,爆竹通宵,沿街吊灯排灯齐放光彩,火树银花,各路社火,顺街演唱,笙簧悦耳。

军事重镇

  湟源是军事重镇。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湟源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从西汉以来,这里就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历代王朝修筑城堡,设置军事据点,为兵家必争之地。遗存的20余处古城堡及军事设施遗址,充分展示出湟源地区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

  石堡城 又称“铁仞城”,位于湟源县约20多公里的日月乡莫多吉村东山,是青海古代历史上一个十分险要的战略要塞,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隋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亲自统兵西征吐谷浑时依山构筑,为屯兵的重要军事据点。唐开元五年(717年)为吐蕃所据,开元十七年(729年)唐攻破此城,改振武军。东、西、南三侧临悬崖绝壁,北侧连接高山。上有大小方台,两方台间有一条狭窄的山梁相连,并有一座残缺的高1米、直径约3米的瞭望台,曾采集到唐代“开元通宝”。在附近的照壁山上有兵行道,在撒拉牛儿的地方有驻营地,在坡下有料拌台、点将台,在莫多吉村有“万人坑”,不远的华石山里有马场台、马场弯等军事遗址。

  哈拉库图城 位于湟源县日月乡哈城村,据《丹噶尔厅志》载,为清乾隆四年(1739年)修筑,乾隆五年竣工,设守备驻防。城址周长228丈(760米),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依山而建,西高东低,夯土筑。形制及布局平面呈菱形,是青海境内古城的首例形状。城址的墙体、壕沟、角棱、瓮城等保存尚好。四角设有碉堡,东西各开一门,门处设有瓮城,利于攻守。城内有练兵场所大小教场等建筑遗迹及灰层、灶坑、陶、瓷、碎砖瓦片等,曾出土唐开元通宝、宋天禧通宝、清康熙通宝等钱币。名为城,但城内并无民房设施,也无居民居住,城内原有土地、玉皇、城隍、山神、关帝等庙宇。

  临羌城 即为湟源县城关镇尕庄村的南古城,是我省最早的古城之一。古城东西250米、南北245米,近于正方形,夯土筑,基宽12米、残高15米。上部有加筑痕迹,南北各开一门。学者多认为此城是汉临羌县故城址。据考证,神爵元年(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进军湟水流域设临羌县并筑此城。唐、明、清时多次修复并驻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绥戎城 又称北古城,位于湟源县城关镇光华村东八宝山麓的二架梁上,与南古城(临羌城)对称,拒守戎峡咽喉。古城成梯形状,城墙夯土筑,基宽16米,现高7米左右。北城墙长150米,西城墙长478米,东城墙长412米。城内遍布砖瓦碎片、泥质灰陶瓮、罐残片及磨盘、柱础等遗物,采集有开元铜钱、长条砖、板瓦、骨器及石马等。城内分内城和外城,据传内城是丹津王处理政务的会盟和办事机构,外城是亲王下属王公、伯侯、贝勒等住宅及办公处。还有放车马粮草地方大三角,紧连外罗城。有关专家指出,此城为公元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屯兵河湟设立临羌县时修筑,后经历朝历代加固扩建,做为军事重地,是我省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古城之一。

  丹噶尔古城 筑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在今湟源县城关镇。道光三年(1823年),清政府将丹噶尔营升格为镇海协营,驻副将一员。道光九年(1829年)丹噶尔从西宁县分出,升格为丹噶尔厅,原守备署改为厅署。东西城门对开,一条街相望。东城门北为仓门街,南为九间街。由东大街向西叫小什字。再向西是大什字,为协署西栅门口。西城门北边为隍庙巷子,南为西城壕。自西城壕中间一巷,直达东城壕到九间街,叫大巷道,与大街平行。在东岳庙之东,有演武厅、跑马场、鸟枪打靶处。稍北有安西军驻防营盘一座。从有城之日起设立丹噶尔营、镇海营,先后派副将14名、副总17名、参将7名、都司29名,千总4名,把总31名,是名符其实的“兵城”。

宗教胜地

  湟源是宗教胜地。湟源境内分布有20余座寺院和70余座庙宇,这些寺院庙宇也是各种文化交融的产物。诸多的寺院庙宇将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寺院庙宇也是各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在西石峡有顶礼膜拜的海藏寺,在药水峡有从西藏迁来的东科寺,在巴燕峡有千年古刹扎藏寺;丹噶尔有工艺超群的关帝庙、保存完整的城隍庙、三教圣地北极山群庙;在哈拉库图城有玉皇庙、菩萨庙、禹王庙、孔子庙、无量庙、全神庙、清真寺……。诸多的寺庙将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扎藏寺 距湟源县城西15公里,初建于东汉延康元年,距今已有1700年,是一所格鲁派寺院,全称为“扎藏噶丹曲科寺”,意为诚悦法轮寺。清康熙年间,为了每年一度的朝庭钦差大臣和各蒙古王公的祭海会盟活动,寺内建起了名为“衙门”的王公府第,使寺院规模更加宏大,成为安多地区十三大寺院之一。目前经过多次修缮与扩建,这里风景秀丽,林木茂密,气势更为壮观。

  东科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藏语意为“僚属”,在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寺滩村。清顺治八年(1651年)由西藏四世东科尔活佛多居嘉措(曾被康熙皇帝封为呼图克图)创建,原址在县城东二里处。清雍正元年,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反清,清军攻占东科寺,将寺一火烧尽。后在乾隆元年(1736年)重建于日月乡寺滩村。东科寺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仅次于湟中塔尔寺。

  关帝庙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亦称大庙,位于湟源县城于雍正五年(1727年)草创三楹,略定规模后,七、八两年由商民黄先生等十人首倡义举,多方募捐,筹资续建,塑神像,启建檐楹,增修廊庑、戏楼、山门、厨舍。道光十九年(1849年)又新建灵星牌楼一座,使整体建筑格局更为丰满,建筑布局为三进院落,其山门三间,深三架,三转五之飞檐设施。其建筑规模宏大,艺术风格独特。

  湟源城隍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县城西门内北,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占地四亩多,有山门三间,门前石砌台阶,左右石狮旗墩围杆刁斗,山门对面有青砖照壁,高两丈,宽三丈,刻有花纹图案。门内建有钟鼓楼阁,门楼戏台,正殿、廊房、牌房、花园、书房等规模井然。全庙建筑属传统式飞檐大屋顶,绘画雕刻,尤显瑰丽,廊房内的壁画劝善图,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是西北地区保护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近年来,多次修缮,重塑了城隍等塑像,再现了城隍庙往日风采。

  北极山 座落在湟源县城东北面,山坡平缓,形式蜿蜒,春夏碧青,秋冬映雪,晨岚夕照,风光秀丽。上有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庙宇,主体工程为无量殿,殿阁亭榭,上下错落,整个建筑井然有序,宏大壮观,是儒、释、道三教圣地,素有“丹义明珠”之称,天朗气晴,游人登临,远眺近瞰,群山城廓,尽收眼底,云蒸霞蔚,心旷神怡。每逢农历“六月六”,城乡男女往游,朝山进香,钟鼓之声不绝于耳。如今又新建了山门、大殿、亭台,山麓白杨参天,山坡灌木笼盖,游人络绎。

  湟源孔子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子庙又称“文庙”,于民国七年(1918年),知事陈泽藩呈请批准在清代镇海营将衙署旧址上(今县城第一小学旁)修建,6月破土动工,1919年9月落成。学校、孔庙联成一体,自南向北渐次升高,布局得宜,设计精巧,每年举行盛大的祭孔活动。湟源文庙也是至今青海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孔子文庙。

  湟源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昆仑文化、中原文化、农耕文化、牧业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交汇融合,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多种文化的交融互动,形成了湟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自然人文

  昆仑文化与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边塞文化与草原文化以及宗教、商业、军事等各种文化也在这里相生相长、交汇融合。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多种文化的交融互动,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留下了李白、杜甫、柳宗元以及杨揆、来维礼、胡燮坤等诗人的璀璨诗词,“海藏咽喉”、“山高水长”、“转危为安”、“海藏通衢”等摩崖石刻,以及明清老街、排灯艺术等极具特质的湟源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保护和开发丰实厚重的文化,对于打造文化湟源品牌,提高文化品质和知名度,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湟源三峡 即西石峡、药水峡和巴燕峡。西石峡长约20公里,又称戎峡,又称“东峡”,得名于石,峡里有石佛崖、石板沟、石崖庄等,有石冠盖而名。西石峡上古时代是“西戎羌地”,又称“戎峡”。西石峡在明清时为关隘,“出则达西海,入则来西宁”,有“一夫把关,万将莫开”之势。峡内湟水湍急东流,回环曲折犹如龙蛇蜿盘。水系两岸危峰壁立,岩石突兀,似人似物,似动似静;山坡山洼遍地野花野果,峡谷南峰丛生红桦白杨,苍翠蓊郁,绚丽多彩;溪溪石泉飞流而下,或泻或洒;月牙湾池溏,群山倒影,蜻蜓飞舞,景色美不胜收。

  药水峡 得名于药,峡里有药水山根、药水村、药水泉、药水河,有药领衔而名。药水又称“羌水”,传说炎帝生于羌水,史书上称“顺羌河”,故称“羌水峡”。是我国羌族先民曾长期居住过的地方。自公元前61年汉后将军赵充国进军湟水流域以来,该峡就一直是中原内地通往西南各地的一条要道,故而也就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巴燕峡 为蒙古语,即富裕的意思。是海西、海北通往湟源至西宁的交通要隘,故又称“藏大峡”。相传当年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浑途经巴燕峡,峡内峭壁如削,河水震声,无路可走,居住在这里的吐谷浑臣民连夜劈山改水,整修了一条小道,弘化公主顺利通过,到达国都伏俟城(今铁卜恰),后来这条小道称“水石崖公主小道”,又称为“公主峡”。

  日月山 藏语名为“尼玛达娃”,蒙古语名为“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在南北朝至唐代时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叫赤岭。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掷日月宝镜于赤岭,改称“日月山”,成为汉藏民族亲密无间的见证之地,日月山地区也是昆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后人在当年公主驻足的地方修建了日月双亭。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末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月亭有珍贵的“唐蕃赤岭分界碑”和文成公主在西藏传播中原文化,促进西藏文化艺术与生产成就等方面的壁画。近年,又在日月山上用汉白玉雕塑了文成公主像,她那手握宝镜,凝视远方的神态,使人感受到汉藏友谊的生生不息。

  宗家沟 在湟源县日月乡药水尕庄,距县城约15公里,山势峥嵘,峰峦纵横,气候宜人,林木葱郁、山泉奔涌,风景如画,南山如雄狮盘踞,北山如象鼻喷水。其间自然石洞多达100多处,著名的有玉岩洞、仙人洞、神仙洞、王母洞、天洞、桃儿洞、菩萨洞、二郎洞等,有的崎曲宛转,深不可测,有的高大宽敞、宛如殿堂。据专家学者考证,这里曾是西王母国全盛时代的王母石室。

  大黑沟 省级森林公园,距湟源县县城10公里,距西宁46公里,8公里长的山沟成“丫”字型。置身于其中,那潺潺的流水声,百鸟秋蝉的歌唱声醉人心扉,那绿树白桦,丛丛灌木,红花绿草,险峰绝壁,令人留恋忘返。相传,文成公主进藏路过此地,清澈的溪水、百鸟的欢歌,秀丽的风景令其驻足。在大黑沟曾住数日,从此大黑沟的声名远播,吸引游人纷至沓来。如今西宁及郊县的许多游客前往大黑沟休闲、渡假、登山。

  摩崖石刻 在西石峡有“海藏咽喉”、“山高水长”、“转危为安”和佛尔崖石刻,药水峡有“开山辟道”、“海藏通衢”、“水气山喉”及字儿石,巴燕峡约20公里处的麻尼槽,有60余尊石刻佛像,是今湟源乃至青海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佛像最多的石刻群。这些摩崖石刻融汇了交通、历史、民族、人文和自然,展现出湟源独特的文化特征,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驻足观光。

  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起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发展于民国,创新于改革开放,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之灵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称,2005年末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近年来,采用电、光、声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在形式上把原先的悬挂式改为落地式,并增加了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影壁式和扇形、椭圆形、梅花形等,在艺术门类上除绘画外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在绘画内容上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名人秩事、和反映当地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艺术等,使湟源传统排灯更具观赏性、研究性和收藏性。每年元宵节期间展出,成为当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一大亮点和纳西古乐般的文化珍品。

  石刻文化走廊 总体性质为大型人文景观工程,以县城石刻文化公园为中心,西石峡、药水峡为重点,西倒一级公路为主线,全长约80公里,以远古和当地传统历史文化为线索,形成一条以各类雕塑、浮雕、摩崖石刻、湟水石小景等为主要内容的景观轴线,体现出日月同辉、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理念,反映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民风等。其中,花儿石林在百块湟水奇石上镌刻百首青海精典花儿,为全国首家。

  明清老街 作为湟源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俗集聚地,道路网络、厅署衙门、庙宇牌坊、传统民居及装饰图案等众多建筑,南北结合,风格迥异,体现出传统城市格局和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记载着古代西北地区最大贸易市场的发展,展示了湟源历史发展脉络,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保护开发老街,恢复旧貌,把其建设成为适宜居住,旅游经济发达,兼有文化、娱乐、餐饮、商务功能的综合性步行街。并结合茶话闲坐、手工作坊、庙会、传统灯展等地域历史文化要素,使老街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历史遗产均得到保护和延续的同时,促进湟源社会经济的发展。

旅游

  湟源县境内名胜古迹、旅游景点众多,是旅游避暑胜地。日月山位于县城西南40公里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至此山的美丽动人故事,反映进藏和亲情景的日月山二亭彩陶壁画,使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扎藏寺,距县城15公里,相传东汉末年就有汉僧在此活动,建有僧舍,公元1637年正式建成扎藏寺,这里林木茂密,风景秀丽,寺院两冀的两座山脉酷似两条巨龙,寺院建在两山之间的莫尔吉沟口,尤如二龙戏珠,气势壮观。城隍庙,在县城西北角,建于清乾隆年间,全庙建筑属传统式飞檐大屋顶,绘画雕刻,瑰丽无比,是西北地区保护最完整的城隍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月山夜色

  日月山 属祁连山。青海内、外流域水系分水岭和农、牧区天然分界线,历来被称为“草原门户”和“西海屏风”。位于青海湖东南的湟源、海晏、共和3县间,北接大通山,东接拉脊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90千米,海拔一般约4,000米。山西南侧为倒淌河宽谷,属内流区青海湖水系;山东北侧受湟水干流及其众多支流切割,属外流区黄河水系。

宁夏西宁市湟源县:丹噶尔古城—街景小品

  丹噶尔古城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占地25万平方米,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设丹噶尔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名为湟源县。丹噶尔从唐朝开元年间初设“茶马互市”,到清朝嘉庆、道光之际,民族贸易日渐昌盛,成为西部地区的贸易重镇和畜产品集散地,素有“环海商都”和“小北京”之美誉。

宁夏西宁市:湟源大黑沟

  湟源大黑沟 省级森林公园,距湟源县县城10公里,距西宁46公里,8公里长的山沟成“丫”字型。置身于其中,那潺潺的流水声,百鸟秋蝉的歌唱声醉人心扉,那绿树白桦,丛丛灌木,红花绿草,险峰绝壁,令人流连忘返。相传,文成公主进藏路过此地,清澈的溪水、百鸟的欢歌,秀丽的风景令其驻足,并在大黑沟留住数日,从此大黑沟的声名远播,吸引游人纷至沓来。如今西宁及郊县的许多游客前往大黑沟休闲、度假、登山。

宁夏西宁市:西石峡

  西石峡 在县城东,由戎山山脚下入峡口,东经石崖庄,响河尔、下脖项、山城等村,至湟中县国寺营大桥出峡,长约13公里。峡中危峰壁立,南北陡峙,形势险峻。湟水湍流其间,回环曲折,青藏铁路穿山跨河,青藏公路循崖傍水,东峡为东西交通要道,清代西宁道鄂云布在峡中山峭壁上题有“海藏咽喉”大字,湟水南岸沿途一带峰峦叠嶂,漫山白杨白桦,远崭烟雨,风景如画。清代黄文炳题有“山高水长”之石刻大字。主要景点有:鳌头山、佛爷崖、七星海、白泉儿等。

  湟源石刻公园 位于黄河北岸,青海湖之东,湟水之源,被祁连山支脉环抱;青藏线湟源峡石刻文化走廊为大型人文景观工程,以湟源县城为中心,西石峡、药水峡为重点,西湟一级公路为主线,有层次地恢复和再造历史与人文景观,形成一条以石刻公园、浮雕、雕刻、摩崖石刻、湟水石小景等为主要内容的景观轴线。整个石刻文化走廊,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汉、藏、蒙、回各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勾勒历史画卷,展现灿烂文化。

特产

丹噶尔沙棘果 沙棘果为胡颓于科植物沙棘 HippophaaerhamnoidesI 的果实,又名醋柳果,酸刺果。可鲜食,制果子露、果酱、果羹、果冻等。沙棘果每百克含蛋白质10.5 克,脂肪6.8 克,糖20 克,有机酸3—4 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含量丰富,几乎居一切水果蔬菜之冠。每百克沙棘果中含维生素C 高达800—850 毫克,最高的可达2100 毫克,大约相当于山植的20 倍,葡萄的200 倍,鸭梨的500 倍,苹果的1000 倍,含维生素E15—220 毫克,胡萝卜素的含量相当于豆油的20—30 倍。故而有“维生素主库”之称。含有脂肪11 %,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沙棘果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有增强人体免疫的功能,能防治癌症,减少辐射损伤;能活血降压,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对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消喘止咳,消食健胃、明目消炎等等,已引起各学科专家的极大关注。沙棘果将为人类壮身健体,延年益寿做出很大贡献。

黄芪 湟源县种植品种主要为矮杆黄芪。黄芪是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属于豆科。夏季开花,结荚果。根很长,一般采挖4年以上的根。除去地上茎叶及须根,晾干后截成一二尺长收藏或切片药用。在秋季采收的黄芪含微量元素硒(Se)较多,因而质量较好。黄芪的茎叶营养丰富,是牲畜的优良饲料。此外,尚有多种黄芪属植物在各产地亦同供药用,生于草坡。

湟源陈醋 酿造历史悠久,约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湟源陈醋的酿造虽然原理简单,用料也很单纯,工艺也并不复杂,但极为耗时费工,且酿造各环节却有着相当的手工技术含量。

人物

  • 杨治平(1866-1936),《丹噶尔厅志》的编著者。字景升,号痴屏,晚号潜园老人,湟源县人。汉族,祖籍陕西西安,家庭向以靴匠为业。咸丰末年,其祖先随同山陕商人来青海谋生,先在碾伯、镇海堡等地做工。后迁至丹噶尔城,仍以制靴为生,并在东城壕购宅定居。
  • 朱绣(1884—1928),字锦屏,湟源县人,出生于一商人家中,排行第三,是甘青近代史上的一代名士。
  • 靳学书,石刻题家。湟源县人,生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光绪甲辰朝仪大夫靳宝庆之子,贡生,官至花翎四品选用知县。
  • 李国勋(1898-1939),湟源县申中乡李大村人。民国24年(1935年)七月应征参加湟源民团。七七事变发生后,湟源民团被编为骑兵暂编第一师第三团,李国勋担任营长之职。民国28年(1939年)9月上旬,李国勋营参加豫东淮阳第十次战役(孔庄附近),被炮弹击中壮烈殉国。
  • 蒲涵文(1906-1982),湟源县人。1926年毕业于青海筹边学校。1930年在南京中央蒙藏委员会任职,并兼任南京中央政治学校藏文教员达七年之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青海,任青海省政府秘书处藏文秘书。1941年任青海省都兰县县长。1953年由于省上翻译工作的需要,被调至青海省人民政府翻译委员会工作。
  • 魏英邦(1913-1991),翻译家。湟源县人。先在太原大学专科读书,后转入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经拉加寺活佛香萨班直达的介绍,取得留学法国的机会。1936年9月,到巴黎实习英文和法文。1941年,被巴黎大学图书馆雇用,作编辑目录等工作,业余入巴黎大学历史学院学习。1952年9月至1956年10月在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翻译工作,1956年9月至1959年2月,调至中央民族学院教蒙古史。1959年3月,调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1960年10月调至宁夏大学任图书馆职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